讀《成語故事》有感300字

來源:才華庫 1.37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成語故事》有感300字,歡迎大家分享。

讀《成語故事》有感300字1

這周我認真閱讀完了《成語故事》,這本書把成語分成了三類,分別是:為人處事篇、堅強意志篇、求學求知篇。各類成語分別從不同角度講述了很多道理。

如:拔苗助長,這個成語就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不能理想化,要切合實際,更不能違背自然規律辦事。我的感悟是學習不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漸進,通過不斷積累新知識,才能取得好成績。

玩物喪志,這個成語就告訴我們做遊戲、看電視等等非主要事情,都不能過於沉迷其中,迷失方向,從而忘記了自己的志向,忘記自己本應該做的事,時間久了將變成廢人。這個成語故事對我最大的警示是,我不能廢寢忘食地看動畫片。我很喜歡看《變形金剛》、《喜羊羊》等動畫片,我一看到這些動畫片,經常連飯都忘了吃,後來飯涼了也就不吃了,為看動畫片,也不少捱罵。看了這個成語故事,我感覺到古人很早就知道的道理,我現在還沒明白,我要趕緊改正,在不能“玩物喪志”了。

通過閱讀《成語故事》我不僅知道很多成語的意思和應用,更讓我受到了教育,知道了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給我以後的學習帶來很多的幫助,我很喜歡這本書。

讀《成語故事》有感300字2

從開學以來,我利用業餘時間讀了一本好書——《成語故事》。

成語,可謂是漢語語言的精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每一篇文章中拿來便用的成語背後,都有一個典故來源的故事。於是《成語故事》成了我很喜歡看的書。

《成語故事》 中經典的成語有以貌取人、水滴石穿、八面威風、一諾千金……但是,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專心致志”這個成語。相傳古代有位下棋的高手叫秋,他收了兩名學生,秋認真地給學生講課,有一位學生很認真的在聽,並且把老師講的內容都記下來;還有一位學生,人在屋裡上課,但心早就飛到外面去了,他在想,要是有一群大雁飛過來,我要能射下來一隻該有多好呀!他越想越著迷,不知不覺秋講完課了。他讓兩個學生下棋,專心聽講的學生棋法嫻熟,而不專心聽講的學生手忙腳亂,最終還是輸了。秋告訴他的學生:學任何東西都要專心致志,不要心不在焉。

讀了這個成語後,我知道了:做每一件事情都要認真對待,學每樣東西都要專心致志,不能像秋那位心不在焉的學生那樣,上課不專心聽講,什麼都沒有學到。

讀《成語故事》有感300字3

我家裡有很多書,我最喜歡的書是《中華成語故事》,這本書裡講了很多成語故事,每個故事很簡短,但道理很深,也讓我學了不少知識。

書中我最喜歡的成語是“聞雞起舞”,講的是,東晉有個叫祖逖的人,他小時候不愛讀書,愛貪玩,長大後覺得自己沒學問,不能報效自己的祖國,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想為國家做貢獻。他有一個好朋友叫劉琨,他們倆感情深厚,經常吃睡在一起,他們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都想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有一天半夜裡,祖逖在夢中突然聽到公雞的叫聲,於是用腳把劉琨踢醒,問他:“你聽見雞叫了嗎?”劉琨說:“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祖逖說:“我偏不這樣想,要不咱們乾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吧?”劉琨聽了之後也同意了。於是以後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春去冬來,寒來暑往,一年又一年,從不間斷。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文武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後來他們兩個人都成了將軍,實現了他們報效國家的願望。

通過這個故事,我深刻體會到,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不要半途而廢,說到做到,一定會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讀《成語故事》有感300字4

我讀的書是《中華成語故事》,這本書裡有許許多多的成語故事,就是這些成語故事記下了中華五千年的輝煌成就。雖然,那些現在被我們敬仰的古人已經不在了,但是,他們流芳百世的故事流傳了下來。所以我們要當一次傳香火的人,把這些成語故事像傳香火一樣傳下去。

此外,我還選了許多我喜歡的成語故事,我來介紹一下吧。

程門立雪:告訴我們要像楊時和遊酢一樣,誠懇好學,尊敬師長。

前車之鑑:告訴我們如果犯了錯誤,以後要謹慎一些,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重蹈覆轍也是這個意思)

打草驚蛇:告訴我們以後做事要謹慎,不要驚動對方,免得打草驚蛇。

寵辱不驚:告訴我們被別人得寵或屈辱時,不要過於表現自己或記恨別人。

我覺得這的的確確是一本好書,以後如果還有這類的書的話,我一定還會看的,另外,我推薦大家也來看這類的書。

讀《成語故事》有感300字5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中天地廣闊,可以任由我們放飛思想,還可以讓我們學習到許多知識:嗟來之食是什麼意思?愛屋及烏又是什麼意思?九牛一毛有什麼故事?神機妙算又有什麼故事呢?《成語故事》這本書讓我找到了答案。

我就說《神機妙算》這個成語故事吧!

它講了赤壁大戰前夕周瑜讓諸葛亮十天之內弄到十萬支箭,諸葛亮笑著說好辦,並將工期改為三天。周瑜暗喜,讓諸葛亮立下軍令狀,到期完不成,以軍法處置。

諸葛亮要求第三天夜裡調撥二十隻戰船,四周擺滿草把子。

第三天,諸葛亮笑吟吟地邀魯肅一同登上戰船,船向江北駛去,漸漸逼近曹操的水兵大寨。魯肅驚問:“你要去送死嗎?”諸葛亮不動聲色地勸魯肅飲酒。這時大霧滿江,曹操聽說東吳來襲,認為這是誘敵之計,命令不許出戰只用亂箭猛射。大霧散後,諸葛亮二十隻戰船上全都是箭,一數有十萬多隻,送到周瑜處覆命,周瑜嘆道:“他神機妙算,我根本比不上他。”

還有“一諾千金”的故事,讓我知道了說到要做到,承諾的事情就必須辦到,不能失信於人。

你們如果喜歡《成語故事》的話,可以去找來讀一讀。

讀《成語故事》有感300字6

這個故事發生在古時候的楚國,那天剛剛祭祀完,於是主人拿出一壺酒招待過來幫忙人。這時有人建議通過畫蛇比賽的方式,誰畫的最快,誰就能獨享這一壺美酒。大家都想得到這壺美酒,於是都答應了。比賽開始了,大家都忙著畫起了蛇,有一個人畫的特別快,不一會的功夫就把蛇畫好了,他看到別的人還都沒有畫好,於是為了炫耀自己的本事,給蛇畫上了腳。當他畫完想去喝酒的時候,別人一把搶了過去,說到:“從來沒人見過蛇長腳的,太多此一舉了。”於是這個人眼睜睜看著別人把酒一飲而盡。

這個故事告訴一個道理,做事情的時候要實事求是,不要多此一舉。多餘的東西不但不會加分,反而會被扣分。在事情即將完成的時候,不要被所謂的勝利衝昏了頭腦,幹一些無謂的事情將唾手可得的勝利拱手相讓。越到最後關鍵的時候,越要沉住氣,不要飄飄然,要尊重事實。生活中畫蛇添足的例子也有很多:例如餵魚的時候,每次少許魚食就夠了,如果你給的太多,它們就容易撐死;寫毛筆字的時候,本來寫的挺好的了,非要去描一筆,結果字更醜了。

讀《成語故事》有感300字7

掩耳盜鈴

春秋時侯,晉國貴族智伯滅掉了範氏。有人趁機跑到範氏家裡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裡吊著一口大鐘。鍾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裡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鐘揹回自已家去。可是鍾又大又重,怎麼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鐘敲碎,然後再分別搬回家。

小偷找來一把大大錘,拼命朝鐘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著慌,心想這下糟了,這種聲不就等於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裡偷鍾嗎?他心裡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了鐘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鐘聲,可鐘聲又怎麼捂得住呢!鐘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鐘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聽不進鐘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鐘聲了。於是就放手砸起鍾來,一下一下,鐘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人們聽到鐘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出自《呂氏春秋·自知》“掩耳盜鐘”被說成“掩耳盜鈴”,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飾行為。

讀《成語故事》有感300字8

成語,是我國的一種特殊的詞彙,它一般以四字的為主,當然,也有六字的,如“此一時彼一時”等,也有八字的,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等,甚至有其他字數的。今日要說的成語,它的背面都有一個小故事,如剛剛所說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既然說到了這個詞,那就給大家講有關這個的故事吧!

相傳,東漢時的班超奉朝廷之命出使西域,先到鄯善國商對此進行破壞。班超察覺到這個情景後,認為必須消滅掉這些人,並比方說:“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當夜他就帶了一些壯士,攻入匈奴行營,殺死匈奴祕史和隨從。第二天,他再去與鄯善國王談判,最終完成使命。“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常用作“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聽完了故事,是不是想了解這個成語的意思呢?它的意思為:比喻僅有迎著困難上,才能獲得成功。我想,古人真聰明,竟然能將那麼長的故事壓縮成4個字,8個字。想必,古人對成語是有一番苦思的。以往,我不懂成語的用處,此刻,我明白了成語的用處那麼廣泛啊!在文章裡,用上成語,使它更加生動;在言語中,加上成語,能顯出你這個人十分有學問。看,成語多麼有用啊!

讀《成語故事》有感300字9

我不喜歡學成語,因為成語都是四個字,也不好理解。媽媽為此總生我氣。

幾天前,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成語故事》書,媽媽與你一齊閱讀此書,而且十分肯定的告訴我,你肯定會十分喜歡此書的,喜歡學成語的。這天媽媽抓我一齊閱讀《成語故事》書,翻開書媽媽給我一邊讀成語一邊講成語的故事,我發現裡面有許多我沒學過的成語和沒有看過的故事。

讓我難忘的是《專心致志》這一篇講的是:兩個人拜著名棋手弈秋為師,學棋的時候,認真地聽講,乙卻心不在焉。結果,甲的棋藝越來越高,乙的棋藝還是一樣。

弈秋語重聲長地對兩個學生說:下棋如果不專心致志,也是學不好的!告訴我們做事要專心致至。

還有的故事是《愚公移山》的資料是:愚公家門前有兩大座山擋著路,他決心把山平掉,另一個聰明的智叟笑他太傻,認為不能。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的,兩座山終究會鑿平。後因感動天帝,所以天帝命大力神的兩個兒子搬走兩座山。比喻只要有毅力就能夠成功。

還有許許多多精彩的故事。

沒想到,我真的喜歡上了成語,原先每個成語都有一個精彩的世界啊!

讀《成語故事》有感300字10

今天我讀了《鑿壁偷光》這個成語故事,知道了這個成語的來歷。

西漢的時候,有一個很有學問的人,名叫匡衡。匡衡小時候家裡很窮,上不起學,但他非常渴望讀書。他家裡有一個親戚是教書的先生,匡衡就虛心向他請教,他的這位親戚看他如此好學勤奮,就教他認了一些字。慢慢地,匡衡能看得懂書了。

匡衡長大後,白天要在地裡幹繁重的農活,沒有時間學習和讀書。到了晚上,有時間看書學習了,家裡又沒有錢買油燈。

一天晚上,匡衡正在家裡為讀不成書而苦惱。突然看見自家牆壁上透過一絲亮光,原來是鄰居家的燈照射過來的一些餘光。匡衡喜出望外,慌忙拿起小刀把牆壁的縫隙挖大了一些。然後,他藉著微弱的燈光讀起書來。

讀了這個成語故事,我知道了匡衡在那樣艱苦貧寒的條件下,還那麼努力刻苦的學習,他的這種精神激勵了我要好好學習。我們現在的學習環境條件不知道要比匡衡當時的學習環境條件強多少倍。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的學習機會,刻苦讀書、積極進取,長大了成為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讀《成語故事》有感300字11

寒假裡我一口氣讀完《成語故事365》這本書。書中每個小故事都非常精彩,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聞雞起舞”這個成語故事。

“聞雞起舞”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比喻有志之士準備為國效力而奮發圖強。

它的典故是:晉朝時候,有一個人名叫祖逖,在十四五歲的時候,下決心要認真讀書。他不僅博覽群書,而且經常請教他人,到洛陽巡師訪友,探討學問,增長了知識和才能,逐漸受到人們的稱讚。與名士劉琨認識,他們一起到州里做主簿。兩人志趣相投,白天同赴州府辦公,晚上同住一室,互相切磋知識,暢談人生理想。每到深夜,一聽見喔喔的雞啼聲,兩人就起來舞劍,一直舞到東方發白。“聞雞起舞”成了他們每天必修的功課。

祖逖經過勤學苦練,最終成為一個有勇有謀的將軍。當匈奴攻陷洛陽,晉帝被俘時,他用自己的學識與才幹奪回了黃河以南的全部國土,保衛了自己的國家。

看到祖逖能夠天不亮就起床練習武藝,讓我很感動。我長大了想當一名軍人,像祖逖那樣為國效力。我也要從現在做起,努力學習,鍛鍊身體,長大報效祖國。

讀《成語故事》有感300字12

這幾天我在讀《成語故事》這本書,讀著讀著,不知不覺被這本書深深地吸引了。

這本書又耐人尋味的歷史故事;有巧奪天工的神話故事;富含真理的寓言故事。這是一本蘊含了許多成語的﹑充滿知識的書。

那裡面有大義滅親﹑畫餅充飢﹑井底之蛙﹑黔驢技窮﹑臥薪嚐膽等等。我最喜歡其中的臥薪嚐膽因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要先苦後甜。

這個故事講得是吳越兩國在春秋末期為爭取天下霸權,在夫椒激戰,越軍大敗,越王勾踐被俘,吳王夫差認為要完成霸業,必須要寬巨集很多。就沒殺越王勾踐。沒想到幾十年後,越往東山再起,逼死了吳王夫差。越王勾踐之後成為春秋霸主之一。

越王勾踐是多麼忍辱負重、老謀深算的一個人啊!勾踐為了打敗吳王夫差,睡在柴草當中,吃粗茶淡飯;為了打敗吳王夫差吃飯睡覺都要舔嘗苦膽;為了打敗吳王夫差和戰士們同睡同起;為了打敗吳王,他放下身段,不恥下問。功夫不負有心人。越王勾踐最終打敗了吳王夫差。

讀完了這篇文章我明白了:做人要忍辱負重、不恥下問。

讀完了整本書,這本書啟示了我:人生就像大海,困難、挫折與艱辛,可是是海岸上泛起的一朵朵小小的浪花。

讀《成語故事》有感300字13

《成語故事》裡有很多故事。

我最喜歡的是:《刮目相看》、《錦囊妙計》、《樂不思蜀》、《迷途知返》、《望梅止渴》、《偃旗息鼓》和《大器晚成》。

我就給你們講一個《刮目相看》的故事吧!

三國時,東吳大將呂蒙屢立戰功,三十一歲就升為中郎將。

呂蒙識字不多,孫權希望他能做到文武雙全,因此他努力讀書。

兩年後,東吳都督魯肅來到呂蒙防地,兩人談起了國家大事。呂蒙分析軍事形勢時,引經據典,很有見地。

魯肅驚訝地說;“你不在是原來的呂蒙了!”呂蒙笑道:“士別三日,就該刮目相看,這變化你知道得已有些遲了!”

這篇文章讓我知道了一個道理:用陳舊的眼光看人,往往看不到對方進步的地方。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對方,全面而正確地評價對方,才是正確的。

讀《成語故事》有感300字14

今晨,起了個大早。

天氣晴好,久違的陽光,今天一定會如約而至。

想到今天將有兩場免費公益的家庭教育指導演講,久鬱的激情就要釋放,心裡已是陽光明媚。

可是,一個人的早飯後,久等沒有資訊。給負責人打手機,竟然是“關機”。昨天與跟班的工作人員見了一面,也未留她的聯絡方式。

七點半了,負責人才開機。他說:“今天的演講全部取消了。因為擔心今天會下雨。小李沒給你打電話嗎?”

出門已經五天了。只有昨天上午進行了一場演講,聽眾還在雨中零落。其他的時間,只能是閒居。

最近一段時間,單位裡忙碌異常:三年級學生實習、二年級學生上課、新生報到、新生開學典禮、新生軍訓,而我卻困居於南陽油田!

此時的心境,竟如羝羊觸藩。

羝羊觸藩:

拼音:dīyángchùfān。

解釋:羝羊:公羊;觸:抵撞;藩:籬笆。公羊用角抵撞籬笆,角被卡在籬笆上,進退不得。比喻進退兩難。

出處:《周易·大壯》:“上六: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

用羝羊觸藩來形容我今天的心境,竟是駝背掉到坑裡,貼切!

看來,今天的時間,我也只好用來溫習“羝羊觸藩”這個成語了。

讀《成語故事》有感300字15

我想,許多人都看過《成語故事》吧!《成語故事》裡有著豐富的知識和道理等著我們去學習,比如說《拔苗助長》,它告訴我們不能不顧事物發展規律,強求速成,結果反而把事情弄糟。比如《百步穿楊》,它告訴我們不能驕傲自大。還比如說《井底之蛙》,它告訴我們不能眼界狹小,見識短淺,盲目自大。

其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是《囊螢夜讀》,這個故事中的車胤因為刻苦讀書,努力學習,後來成為了有名的大問學家。回想起現在的我們,真是慚愧不已!我們有良好的環境,卻要在大人的監督下才看書、讀書,儘管這樣,我們讀書時還是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

女生,愛打扮,心思全在穿的、吃的上面。男生,愛打架,整天玩,大人怎麼教也教不會。富裕點的孩子那個不要,這個不要,嬌氣得不得了,你說和車胤比我們相差多少?所以,我以後一定要向車胤學習,做個勤奮好學的人。

自從讀了《成語故事》之後我深有感觸,不禁對文中的詩人、文學家肅然起敬。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