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從善如流

來源:才華庫 1.42W

從善如流,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聽取正確的意見及接受善意的規勸像流水那樣快而自然。為大家分享了從善如流的故事,歡迎借鑑!

成語故事:從善如流

釋義

聽從別人善意的'忠告或建議,就像溪水順流而下,一點也不勉強。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別人的好意見

【典故】

春秋時期,鄭國夾在強大的楚國和晉國之間,立場經常左右搖擺。

有一回,鄭國為了自身的利益,和晉國簽訂了盟約,結果觸犯了楚國。

楚國的子重率兵進犯鄭國,鄭國抵擋不住,向晉國求援。晉國立即派出欒書率兵救援。

晉、楚兩國軍隊相遇,楚軍見晉軍來勢凶猛,便且戰且退,撤回楚國境內。晉軍趁勢攻打楚國的盟友蔡國。

蔡國急忙向楚國求救,楚國立即派公子申與公子成率領申、息二地的兵馬趕去救援。

晉將趙同、趙括等人主張與楚決戰,催請欒書快下令行動。欒書本打算同意,但智莊子、範文子、韓獻子表示反對,說道:“我們是來救助鄭國的,現在已經達到目的了。

若再將戰火燒到蔡國,將沒完沒了,還會激怒楚國。我們與楚軍作戰,並不能穩操勝券,即使打贏了,也不過是勝了申、息二地的兵馬;如果輸了那就是很大的恥辱了。”

當時主張作戰的將領佔絕大多數,但欒書還是接受了智莊子他們三人的意見,下令撤軍。

過了兩年,欒書趁楚國不備,攻下了蔡國,準備去攻打楚國。

智莊子、範文子、韓獻子等人分析了具體情況後,再次建議欒書暫時不要攻打楚國,改去攻打沈國。

欒書又一次採納了他們的建議。欒書能正確聽取部下的意見,時人便稱讚欒書,贊其從善如流。

【出處】

《左傳·成公八年》:“君子曰:‘從善如流,宜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