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村精準扶貧調研報告(精編)

來源:才華庫 8.87K

為認真貫徹落實沐川縣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工作會議精神和沐川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關於印發〈沐川縣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切實做好我鄉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建立健全扶貧物件識別機制,確保扶貧物件得到有效識別,我鄉召開專題動員部署會議,就進一步做好農村貧困人口識別和建檔立卡工作進行了具體的部署安排。現就我鄉開展貧困人口識別和建檔立卡工作自查報告如下:

關於村精準扶貧調研報告(精編)

一、基本情況

(一)鄉鎮基本情況

海雲鄉位於沐川縣境西北部,其東、北兩面與犍為縣毗鄰,西北角與沙灣區接壤。鄉人民的政府駐海雲鄉海雲寺街1號,距沐川縣城75千米。轄同心、嚴灣、和平、青山4個村33個村民小組,總面積19.7平方千米。2013年末轄區共有2095戶,總人口7265人,其中農業戶1935戶,共7043人。

(二)貧困識別情況

2017年縣政府分配我鄉貧困人口總數927人,貧困村1個,我鄉根據全縣制定的規模進行總量控制,並將貧困戶按上浮10%的標準分配到各村。按照年人均純收入2736元的標準識別出貧困農戶269戶,貧困人口972人,貧困村1個。貧困物件識別後,通過入戶登記,實事求是地獲取了貧困物件的各項資訊資料,填寫《扶貧手冊》,並組織資訊錄入員將物件資訊錄入電腦系統,建立檔案資料,做到戶有表、村有冊、鄉有檔案。

(三)駐村幫扶情況

按照縣委、縣政府《關於加強精準扶貧工作的實施意見》的要求,我鄉印發了《關於組建駐村工作組加強精準扶貧工作的通知》(海委發〔2017〕11號)檔案,在4個行政村建立駐村幫扶工作組,落實幫扶責任人,實現“一村一組、幫扶到戶”的精準扶貧。各村組、鄉屬各部門均參與到駐村幫扶工作中,確保貧困戶全覆蓋聯絡,做到工作目標不實現,聯絡部門和幫扶責任人不脫鉤,駐村工作組不撤出。駐村工作組在鄉黨委的統一安排下結對幫扶貧困戶,為幫扶戶量身定製脫貧計劃,採取有效幫扶措施,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四)脫貧情況

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安排和部署下,我鄉積極推進貧困戶脫貧工作。2017年實施和平村和同心村精準扶貧工作,以市場為導向,全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戶一業”的農村特色產業,投入產業扶持專項資金19。9萬元,養殖土雜雞6100只,種植核桃27。5畝,新建農房120平方米,改建農房60平方米,實現47戶156人脫貧致富。2017年將全面實施精準扶貧,著力提高貧困群眾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計劃實施嚴灣村、同心村、和平村精準扶貧工作,計劃扶持貧困戶種植茶葉500餘畝,預計將實現全鄉27戶111人產業脫貧致富。

二、工作開展情況

(一)加強領導,建立機構

在全縣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工作會議後,我鄉庚即成立由鄉黨委書記、鄉長任組長,鄉黨委副書記、副鄉長、紀委副書記任副組長,鄉屬各部門負責人、鄉包村幹部及村兩委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鄉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工作領導小組。同時,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組建4個駐村工作組,分別進駐4個行政村,協助開展入戶調查等工作。

(二)結合實際,制定方案

按照沐川縣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總體安排部署與要求,經鄉黨委、政府召開會議充分討論研究,制定了《海雲鄉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工作實施方案》,提出了農村扶貧物件識別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主要內容、方法步驟及保障措施。明確各成員單位工作職責及具體任務,建立健全了鄉政府領導,鄉屬相關部門配合,村兩委具體落實的農村扶貧物件識別工作機制。

(三)層層落實,周密部署

2017年6月10日召開了全鄉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部署會暨培訓會,全面安排部署全鄉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確保了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4個行政村成立了由鄉駐村幹部、村幹部、黨員、村民代表等為成員的民主評議小組,確保了我鄉的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按時按質按量完成。

(四)廣泛宣傳,營造氛圍

通過召開動員會、印發宣傳資料等形式,廣泛深入宣傳了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的相關政策。採取“以會代訓、全程參與”的方式,著力抓好培訓工作,確保其掌握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基本知識。各駐村工作組進村入戶,召開村民小組會議,為全面開展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眾基礎。同時,基於一些困難群眾不識字和白天忙農活的實際,各村成立宣傳小組,上門逐戶面對面宣傳講解,幫助廣大群眾瞭解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的基本內容和方法,使他們真正理解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提高廣大群眾參與的積極性。

(五)規範程式,公開民主

按照統一標準、全面調查,實事求是、科學識別,分級負責、分類指導,嚴格程式、公開公正的工作原則,採取在農戶申請的基礎上,調查人員進村入戶調查,全面瞭解各戶收入情況,逐戶計算人均純收入。對擬定貧困戶由各村民主評議小組進行評議,真正把決定權交給群眾。對擬定的貧困戶進行最少不低於7天的公示,廣泛接受群眾監督,及時糾正評議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解決給群眾一個滿意的答覆。組織抽調的調查組人員在包村領導帶領下進村入社到戶,按照“入戶調查,村組評議,鄉稽核”的原則,達到摸排全面,調查詳實,登記準確,定性合理,全面實行陽光識別確認,確保新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甄別和建檔立卡工作的質量和實效。

三、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一)工作經費不足。建檔立卡工作程式多、資料多、工作量大、時間較長,雖已安排部分經費,但不能完全保證工作需要。建議縣按貧困人口基數專門劃撥相應工作經費,保障工作開展。

(二)工作人員不足。對建檔立卡工作實行動態管理,在基層操作非常困難。鄉扶貧幹部多為兼職,工作量大,精力上顧不過來,心有餘力不足。

村精準扶貧調研報告【篇二】

照選派辦、扶貧辦部署,為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程序,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深入到了17個生產隊,對全村精準幫扶進行了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趙橋村概況

趙橋村隸屬肥西縣豐樂鎮,北臨合安路,東靠花新路,南接四豐路,西瀕趙小河。趙橋村總佔地面積約3960畝,有劉大郢等17個生產隊,總人口1682人,總戶數408戶,總勞力896人,黨員40人(其中外出務工勞力478人,黨員23人),2013年人均純收入8189元,貧困戶15戶44人,五保13戶,低保11戶31人。總耕地2615畝,退耕還林365畝,當家水塘35口,佔地約800畝,溝渠41條,總長約12600米。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比較優勢

當前趙橋村存在的問題:一是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設施裝置落後,與發展現代農業有很大差距,發展後勁不足。二是農村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後,涉及農村道路、安全飲水、清潔能源亟待解決,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水平尚需提高。三是農民的思想觀念不能完全跟上時代發展步伐,文化程度還有待進一步提高,不適宜的生活方式和風氣習俗仍然存在。四是致富帶頭人缺失,多數年輕人外出務工,村中留守的多是老弱病殘孕。五是村發展源動力不足,由於村集體經濟積累幾乎為零,對村裡基礎建設的投入能力不足,黨員平均年齡55歲,無新鮮血液輸入。

當前趙橋村存在優勢:一是交通優勢顯著。往北距離省際公路10公里不到,緊挨著花崗鎮通往新倉的縣級公路,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二是村兩委班子十分團結。眾人拾柴火焰高,同舟共濟開大船。班子團結是幹事業的基礎、幹成事的前提,只要班子成員心往一處想,就一定能為群眾謀來福祉。

三、對推進精準扶貧的建議

(一)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推進“一村一品”建設,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在趙大郢、任郢、潘郢、萬郢、豐收、馬郢、東西基塘,加強農田基本建設,著力打造優質糧生產基地,使其成為農產品龍頭企業的生產車間和原料基地;在臨近花新公路的王崗、楊灣、下灣、王圩、一棵樹、吳崗,突出發展設施農業,著力打造苗木花卉村、棚室蔬菜、現代養殖專業村,努力使其向肥西三崗花木市場看齊,促其成為合肥市民的下一個菜籃子;在緊鄰花新公路的`劉大郢、椿郢,依靠毗鄰的7個當家塘及緊鄰公路的優勢,積極開發鄉村旅遊,發展“農家樂”旅遊產品,著力打造旅遊農業專業村,帶動整個趙橋村的經濟發展。同時,注意集約利用和生態保護,嚴格執行土地利用規劃,實現農業生產的可持續性發展。

(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綜合整治村居環境。加快推進道路、供排水、新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面開展以整治“髒、亂、差”為主要內容的“三線三邊”綜合整治工作,促進人畜糞便的高效利用和生活垃圾、汙水的有效整治,推進家居生活清潔化。堅持發展為了群眾,發展依靠群眾,發展成果由群眾共享,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三)加快發展農村社會事業。深入普及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引入村級衛生所,健全衛生服務體系。聯絡熱心公益的企業共建,幫扶品學兼優的學子,扶持他們完成學業,減輕農村家庭負擔。加快建立、完善五保和貧困老人的救助機制。

(四)提高農民素質,塑造文明新風尚。以培養與新農村建設相適應的新型農民為目標,以培養“種養”能手、經營能人和鄉村科技人員為重點,多層面、多渠道培養農村實用技術專門人才。建立政府幫扶、面向市場、多元辦學的培訓機制,以各級職業學校、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和農技推廣機構為依託,加強對農民的農業技術、職業技能的培訓,提高農民科學種養和轉崗轉產的能力。深入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開展政策、法律、科技、文化、衛生進村活動,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導農民崇尚科學、抵制迷信、移風易俗、破除陋習、勇創家業。

(五)加緊成立合作組織,培養現代新農民。堅持從群眾願望出發,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保持合理的人員結構和知識結構,成立生產合作組織,實現整村推進。注意研究市場,引導農民根據市場需求耕種農作物,做到不跟風,防止市場供大於求,給農民帶來損失。

(六)推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營造農村平安和諧環境。努力吸收年富力強、致富能手加入黨組織,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力,提升基層黨組織帶領群眾致富的造血能力。加強村民自治組織建設,建立健全村務公開、財務公開機制,認真落實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各項制度。深入開展農村法制宣傳教育,引導農民牢固樹立法制觀念,增強農民依法維護自身權益的能力和自覺履行義務的責任感。鼓勵、引導和支援發展各種農村新型社會化服務組織,提高農民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發展的能力。推進社會治安打防控體系建設,建立完善村民規約,廣泛開展建立平安鄉村、和諧鄉村活動,構建靈活多樣的群防群治網路,建立良好社會治安環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