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與理想作文

來源:才華庫 9.56K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生死與理想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生死與理想作文

古時的賢者,在生死之間找尋自己的所在,只為那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壯志。臧克家說:“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痛苦的是後者,悲哀的是前者。而莊生與王羲之就是這兩種境界之外的人。

莊子希望生,於是他不願涉足官場。表面灑脫,心卻羈絆了世俗。他將有所待的大鵬寄予了自己的人生嚮往,提出了“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的境界。莊子精神層面的嚮往是一種境界,也向我們透露出一種虛無飄渺之感。就像陶潛的桃花源,忘了歸路的美好理想。莊子和陶潛同樣摒棄官場,與心同在,而我們只能羨慕他們的理想,瞻仰他們的境界,探索他們的主題。這樣一來,千年後的我們不是太可悲了麼。革命家毛澤東說:“生的光榮,死的偉大”。生時就應不斷地為理想而奮鬥,死去之後的事只不過是時間的.磨洗和後人的評判罷了。

生死只是一線之間。東晉時期,社會紛爭,為國而憂的王羲之無法品嚐人生之樂。憂思之間,只覺人生短暫,士人們的心是紛繁的。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在王羲之的心中將生死明顯的區分開來。生尚可為國私盡帛力,死的話馳騁之情也不得抒發。賈誼說:“去生死,輕去就。”不同的態度源於背景的不同,賈誼被貶長沙太傅。當又見汨羅江時,才情與理想在這低窪潮溼的地方如何施展。奮之理想,境之所困,我與服鳥,共續別情。更是似乎聽到了潯陽江上那一曲琵琶聲,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琴音悠揚,弦弦掩抑聲聲思,雖餘音繞樑,卻也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哀傷。作為江州司馬的白居易同樣將那浮萍似的哀思寄予琵琶聲聲。

志不可成,生死亦難,何區於生死間。司馬遷可以放棄生死的束縛,屈原可以以政治家的身份放棄了詩人的理想,而李白看遍繁華盛唐之景象,豁達的沉醉於及時行樂間。生死與理想不過是外物所囿,雖亦殤亦樂,但有志之士為理想之心永不停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