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讀後感的作文6篇

來源:才華庫 1.47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後感的作文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讀後感的作文6篇

讀後感的作文 篇1

《挪威的森林》裡,只有三個人知道尊重自己感覺的涵義。其中渡邊、綠子是天生就知道,而玲子則是在渡過痛苦的海洋後才到達彼岸。

渡邊、綠子是現世社會裡兩顆絕無僅有的璀璨明珠。他們天生就懂得尊重自己感覺,不會因為內心感覺奇特、“骯髒”、自私而刻意壓抑它們,他們天生就有抗拒“非黑即白”的現世道德的力量。他們不會自己把自己看成怪人,別人把他們看成是怪人的時候,他們也不會認為自己是怪人。只有內心強大的人才會如此.

只是渡邊與綠子獲得尊重自己感覺的途徑不同。綠子尊重自己的方式彷彿是從外部世界獲得的,她融身於熙熙攘攘、熱熱鬧鬧的市井之間,看見一縷白煙,會與第二次見面的渡邊說那是高中校工在燃燒女生衛生巾;聽到第三次見面的渡邊誇自己的廚藝,會馬上回憶起當初為買鍋而擠掉買胸罩的錢;會在一大群朋友前,講鄰居阿姨打噴嚏把衛生巾打掉在地的趣事。不隱瞞自己的感覺,不用非此即彼的現世道德約束自己,是綠子與自我和解的方法,是綠子尊重自己的感覺的途徑,也是她深深吸引渡邊之處。她也有過掙扎,比如她一開始找的是個中規中矩的“好人”男朋友,不許她吸菸,不許她講黃色笑話,她自己可能也這樣約束過自己,比如在高中階段,但她發現此路不通時,就任自己尊重自己,不再橫加批判。她時時感到在現實社會中窒息,因此她總想在深夜的東京街頭爬樹——爬得高高的,脫離汙穢的空氣,自由自在地吸口氣。

為何渡邊能夠尊重自己,我實在不知道,書裡也沒交待,也許是天生吧。他天生淡定從容,現世規則控制不了他,他自己也不控制自己。在他那裡,既也善也無惡,既無好也無壞,既無忠也無奸,他“既不辯護也不解釋”。他像海上一葉小船,既無帆也無升帆的慾望,只任海風海浪任意把他吹到任一個角落。他在哪兒都是他自己。“我覺得自己周身彷彿緊緊貼上了一層薄膜。由於薄膜的關係,我無法同外界相融無間,而同時他們的手也無從觸及我的面板。我本身固然軟弱無力,然而只要我處於這種狀態,他們在我面前也同樣無能為力。”抑鬱中的渡邊最能反映出渡邊內心的真實狀況。

尊重自己的人才會真正尊重別人,因此,綠子說渡邊“或許你有一種讓人心裡坦然的能力也未可知”。這句話極富魅力,任何人都想與“讓人心裡坦然”的人相處。因此綠子能夠在渡邊面前如此輕鬆,如此放得開。但因為人們離自己內心太遠,往往會不看出誰是“讓人心裡坦然”的人,只有極少數認清內心的人才能敏銳地覺察出來。也即因此,綠子與渡邊的相遇、相愛才顯得那麼難能可貴。

我個人覺得,渡邊選擇綠子合情合理,只有綠子才是渡邊內心感覺的棲息之地,綠子是渡邊自我的實現之地。一開始,渡邊以為自己只會迷戀純而美的直子,但渡邊最後認清了自己的內心,對綠子說:“但見不到你後我才深深意識到——只因有你,我才得以好歹堅持到現在。而失去你之後,我實在孤獨得好苦。”

尊不尊重自己,事關生死。

尊重自己的感覺,真實地活在當下——在我看來,這幾乎是健康地在現世立足的唯一途徑。當然,如永澤那般的“強人”也許對此不屑一顧。

尊不尊重自己的感覺事關生命和輪迴。《挪威的森林》裡,人物可以分為兩類:死者和生者。村上春村讓不尊重自己感覺的人都選擇了自殺。可能村上認為,不尊重自己感覺——失去自我的人只有死路一條,或者說失去自我的人雖生猶死。“失去自我即是死”——村上也許這麼認為。

從這個意義上講,玲子是起死回生;永澤只是清醒地棄生擇死;玲子的女學生根本就沒活過。而東京街頭的人群大多也是行屍走肉而已。

每當想到這裡,我總是不寒而慄——滿大街都是行屍走肉哎;而學校、家長、社會也似乎只能容得下行屍走肉,並以培養行屍走肉為己任。在這個瘋狂的世界裡,也許只有永澤能被容得下吧。

這樣想來,作者村上春樹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據說他大三時結婚,然後開起酒吧,26歲時終於大學畢業,32歲轉讓酒吧,專門寫作。每天6時起床跑步晚上10時就寢,與妻子平靜地生活、寫作——他既尊重自己的內心,又能以此養家餬口——他以尊重自我為途徑得以立足於現世社會。真是奇怪,居然有人以尊重自我的方式見容於賤踏別人自我為特徵的社會。如果村上能做到這點,這說明,社會並不見得就一定容不下你的自我,關鍵是你能否堅持你的自我?能堅持多少?能堅持多久?你離你的內心有多遠?你能一直能活在你的內心裡嗎?

這樣轉而一起,木月和直子真是被自己嚇死的——他們怎麼就那麼肯定社會容不下他們的自我,沒有才能的自卑讓他們以為自己在現實社會裡活不下去。他們自己給自己下了死刑。

從某種意義上講,世界沒有客觀,只有主觀,因為只有自己才能讓客觀世界的存在有意義,除卻自己,世界再怎樣精彩怎麼無聊都與你無關。

也因此更欣賞渡邊徹或者說村上春樹晃晃悠悠生活在大地上的態度。

另外,我還想說,交友、擇偶最好選擇那些尊重自己感覺的人,因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尊重他人。如果小朋友能夠選擇的.話,最好選擇能尊重自己的父母,因為只有尊重自己的父母才能尊重自己的孩子。

讀後感的作文 篇2

在這個短促寒假中,我讀了一本書,叫做《老人與海》,它那包含曲折的故事,讓我讀到了很多,也感受到了很多……

這本書主要寫了一位風燭殘年的漁夫一連八十四天都沒有釣到一條魚,幾乎都餓死了;但他仍然不肯認輸,而充滿著奮鬥的精神,終於在第八十五天釣到一條身長十八呎,體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馬林魚。大魚拖著船往大海走,但老人依然死拉著不放,即使沒有水,沒有食物,沒有武器,沒有助手,而且左手又抽筋,他也絲毫不灰心。經過兩天兩夜之後,他終於殺死大魚,把它拴在船邊。但許多小鯊立刻前來搶奪他的戰利品;他一一地殺死它們,到最後只剩下一支折斷的舵柄做為武器。結果,大魚仍難逃被吃光的命運,最終,老人筋疲力竭地拖回一副魚骨頭。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從夢中去尋回那往日美好的歲月,以忘卻殘酷的現實。

看到這裡我,感觸很深,思緒如翻江倒海般湧上心頭……老漁夫,他的那種堅毅,讓我著實的感動了,一個人的生命中,又有幾個人能做到像他那樣,面對逆境絲毫不放棄,不妥協的呢?!老漁夫,雖然老了,倒黴、失敗;但他仍舊堅持努力,不放棄,這種品質真的很可貴,值得我們大家去學習。

其實,讀這篇作品之後,它也教會了我一個道理大事小事,只有不拋棄,不放棄才會做得完美無暇。不放棄,不拋棄會給你非凡的創造力,在危急時刻你沒有放棄,而是毅然挺住,這樣危難中的你想盡一切方法以求生存,慢慢的 ,求生本能使你已經得出了克服危難的方法 ,就像書中的老漁夫,他就做到了,不放棄,不放棄生命,不放棄生活,勇敢努力的活著 ,這樣的生命才有陽光,才獲得了燦爛,老漁夫,他真的很棒,他做了一些很多年輕人做不了的事情,他會奮鬥,他懂得 不放棄!!!

生活中,我們要時刻保持老漁夫的良好心態,積極向上 ,努力奮鬥,面對逆境勇敢向前,面對挫折時,不放棄不拋棄!加油,我相信我們的明天會更加燦爛!!!

讀後感的作文 篇3

讀了這篇課文後,我想起了一個關於誠信的故事。北宋詞人晏殊,素以誠實著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為神童舉薦給皇帝。皇帝召見了他,並要他與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結果晏殊發現考試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過的,就如實向真宗報告,並請求改換其他題目。宋真宗非常讚賞晏殊的誠實品質,便賜給他“同進士出身”。晏殊當職時,正值天下太平。於是,京城的大小官員便經常到郊外遊玩或在城內的酒樓茶館舉行各種宴會。晏殊家貧,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裡和兄弟們讀寫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為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驚訝異常,不明白真宗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真宗說:“近來群臣經常遊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合適的人選。”晏殊謝恩後說:“我其實也是個喜歡遊玩飲宴的人,只是家貧而已。若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遊了。”這兩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中彩那天》這篇課文,使我受益匪淺。讓我明白到一個人的誠實和真誠是無價的重要;面對並不屬於自己利益的誘惑,都能像本課文的主人翁“父親”把汽車歸還給庫伯先生無私的情操學習。學習他的誠實與守信的行為;讓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綻放誠實美麗的花朵!不該讓自私自利來矇蔽我們純淨的心靈和高嵩的思想。

讀後感的作文 篇4

《天藍色的彼岸》是一本關於死亡和生命的預言。它讓我不再恐懼死亡,讓我明白了關於生命的真正含義。

一位調皮的小男孩哈里在車禍前對姐姐說:“我們走著瞧!這次我可算是恨上你了!我再也不會回來了!”然後他真的死去了。

他來到了另一個世界,在這裡太陽永遠不會落山,所有人都很和藹,而所有人都會奔向一個叫天藍色彼岸的地方,但似乎他看不到邊際,只能看見遙遠的地平線上一抹藍色的光輝。

但哈里懷念著自己的姐姐、爸爸和媽媽,還有他舊時的學校,不知道自己的座位上會不會放滿了鮮花,校長會不會舉行哀悼會,大家會不會說:“多麼好的一個男孩子啊!”……

直到哈里遇見了一個叫阿瑟的幽靈,帶著他回到了人間完成他們的使命,心滿意足地回到了另一個世界,奔向“天藍色的彼岸”,漸漸與它合為一體……

讀後感的作文 篇5

在《風和火柴》這篇文章中,作者講了一根纖細的火柴被主人划著了,被遠處的風看見了,風婆婆不忍心看著火柴短暫的生命就那麼快完結了,一口氣吹滅了火苗,“救”了火柴。

當我讀到了“火柴聽後,嘆息道:‘唉,風婆婆,我的生命雖然短暫,但最大的價值就在於燃燒啊!可您卻扼殺了我短暫的生命中日閃光點。’”讀完這段話,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火柴的生命雖然短暫,但它願意把它那短暫的生命用在對人們有利的事情上,為了照亮別人它不惜犧牲自己寶貴的生命,它的這種精神是多麼的可貴,多麼的值得每個人學習啊!我們人也應該像火柴一樣做一些對人民對國家有價值的事情,哪怕是受傷,犧牲自己的生命也值得。

當我讀到“有時,愛也是一種害”這句話時,我感受到了愛不能愛得太深,不能愛得沒有尺寸,沒有方向,否則就會適得其反,害了別人。比如:我們鄰居張奶奶非常疼愛她的小孫子。一天小孫子看到別人家有一隻非常漂亮的布娃娃,很喜歡,於是他就去把它偷回家,回家後,他告訴了奶奶,奶奶不僅沒有批評他,還說:“只要你喜歡就行。”

從那以後小男孩一旦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偷,最後他長大就因慣偷成性被關在監獄裡,張奶奶才如夢方初,後悔莫及,最後臥病不起,不久就離開人世。

讀完全文後,火柴的話仍然在我耳際響起,風婆婆和張奶奶的教訓更是一直在我腦海中浮現。我想說,我們需要愛,但不要錯愛,我們需要的是一種正確的、真切的愛。

有時嚴厲也是一種愛。

莊老師評:小作者在這篇讀後感中能就風婆婆的“愛之行為”聯想到實際生活中的鄰居張奶奶類似的“愛”孫事例,導致了事與願違的悲劇,不能不讓我們感到揪心。仔細一想現在獨生子女多了,很多家長尤其是爺爺奶奶對小孩子十分溺愛,一不小心也會鑄成錯事的,看來小作

者的提醒是非常必要而且真誠的。一句與原文巧妙對應的“有時嚴厲也是一種愛”值得我們,更應該是家長們好好讀上一生的。

讀後感的作文 篇6

以前的我對昆蟲是不感興趣的,而當看了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林的《昆蟲記》後,猶如開啟了探索昆蟲世界的大門,使我汲取到很多的的知識。

《昆蟲記》是釋出爾老人把一生觀察昆蟲的經歷編寫而成的一部書。這本書記載了蟬,蜘蛛,蟋蟀,等昆蟲由生到死的全過程。而且,法布林老人用幽默生動的語言,是我們在獲得昆蟲知識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文學是多麼的優美。

在這本書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寫有關蟬的篇章。它的開篇第一句———“蟬的名聲是靠傳出來的”,是我疑惑不解,讀到了後面,我才明白原來是人們的傳言才逐漸有名的,這個解釋使我哭笑不得。除此之外,我還知道了蟬是怎樣產卵和孵化的,蟋蟀是如何捕食的,松毛蟲的“家”在哪,蜘蛛常見的種類……

當我看完這本書後我才想到要完成這樣一本著作需要多少的經驗,時間和情親身的體會啊!法布林老人很早就立志要為昆蟲寫歷史,經過他的不懈努力,刻苦鑽研,終於完成了他的理想。而我,都已經十三歲了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而且,就算有也不會那樣專注的實現,更別說一生為它奮鬥了。我們要學習的是法布林老人堅定不移的信念和他刻苦努力為了實現理想而奮鬥的精神。

讓我們記住這本昆蟲記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