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學聯考滿分作文範文(通用5篇)

來源:才華庫 2.35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大學聯考滿分作文範文(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大學聯考滿分作文範文(通用5篇)

大學聯考滿分作文1

天是燥的,風也學會了偷閒。汗水先是密密地漲了滿頭,然後匯成了一行順著額頭流下,以解心中的乾渴。略一頓住,擦一把汗,繼續。

是誰的手把那長長的黃豆杆攏住,隨著鐮刀的“咔咔”聲,一步步緩緩地前進,將那沉重而堅定的腳步牢牢地打進了每一寸的土地。腰彎得太低,猛然起身時,才覺痠痛。是誰將時光偷走,把那匿於雲層之外的太陽撥了開來,太陽悄悄地爬上了頭頂,半懸在額頭上的汗水閃著光,晃亂了眼。農忙時,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都成了最不能浪費的享受。

猶記第一次與父母下地,套好新新的麻手套,握住新新的長鐮刀。才上高中,國慶的七天長假美其名曰為“享受生活”,到地裡去割黃豆。天尚早,還是白蒼蒼的一片,露水還沒有褪去,空氣特別清爽——那時,自己無暇顧及太多,帶著一股新鮮勁兒,從東頭起,一口氣割了大半趟。當自己很有成就感地直起腰,回頭一望,才發現自己割過的那一趟參差不齊,豆茬長一截短一截;再看看母親割過的那趟,豆茬兒齊齊整整,如剛出土的新芽兒,浮起的驕傲感也隨之沉下。“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六歲起便能倒背如流的古詩句,長到十六歲才開始懂得其中的意味,但是我的這一點勞累,都算不上其中的一點苦頭,又有什麼資格去抱怨學習太累?我頓時忘記了身上的痠痛,隨意地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繼續。

十月,收穫的季節。風催熟了田野上那片金光閃閃的黃豆地,每一寸每一尺的收割都需用汗水澆鑄。進入高一以來的第一次成績成了父母最大的安慰。太陽在悄悄地爬上了山頂後,又悄悄地爬回到山下,還沒有收回的餘光,灑在了那一方收割過的土地上。把割下的豆杆裝上車,然後,回家。風開始起了,掠過高高的樹梢,帶來了一陣陣的涼意。

“真舒服!”我輕輕地說道,和母親相視一笑。

“餓了吧?”母親關切地問了句,為我擦擦額頭上的汗。

心裡突然一暖,眼眶有點潮溼,我眨眨眼睛,露出一個大大笑容:“是餓了。”

突然想起了幾個月前在庭院內專心地啃著一大堆複習材料,時光就在頭頂上那片蒼邃的天空,一點點地消散。清涼的風一拂而過,耳畔傳來母親輕輕地一問:“冷不冷?”那時正被一個難題困倒,聽到母親的話不由覺得好笑,馬上到了夏天了,哪裡會冷呢?我便隨意地答道:“不冷。”母親放輕了腳步,一言不發地離開。現在才知道,母親聽到那一句“不冷”,心裡是多麼的難過,可又怕她的孩子因此擾亂了心緒,只得慢慢地、輕輕地離開。那時的自己一心撲在了即將到來的會考之上,哪有時間去想那麼多,也因此忽略了母親的失落。

突然想到三個月前,我把畢業證書交到母親手中時,母親的手輕輕地晃了晃,攤開了證書,她的眼神變得有些渺遠。然後,我聽到她說:“真好。”我輕輕地接過了畢業證書,一言不發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間,才覺那個地方,很痛。淚差點湧出。

十月,收穫的季節,在那片收穫的天空下,映出了母親勞碌的身影。她用已不再光嫩的手把那一攏黃豆杆攏住,把汗水灑進土裡,彎著日益瘦削的腰一步步緩慢但仍堅定地前進。她的身影越來越小,慢慢地隱入了遠方。

十月,收穫的季節,在進入高中以來第一次考試成績的背後,是母親揮舞著鐮刀,隨著“咔”的一聲輕響,額頭上的汗水在陽光的照射下搖搖欲墜,晃迷了眼。

現在,我站在人生的路口,總有那麼一天會應戰大學聯考。三年時間,不長也不短,咬一咬牙,爭一口氣,一下便到了。現在,我埋頭於書海之間,爭那每一分每一秒,全力拼搏,堅定且不失穩重地為了三年後的大學聯考,打起全副精力,一步步地向前走著。因為我知道,在我的身後,在大學聯考之外,總有他們為我辛勤勞作而從不放鬆,為我默默付出而無怨無悔。

是誰說的,上善若水,宜任其方圓。我在高一伊始堅韌自己,在大學聯考之外重拾遲到了十六年的感恩。我在十六歲的花季執著於心,於別有天地處,細繪一抹愛的雲煙。

大學聯考滿分作文2

三毛說:“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恆,沒有悲傷的姿勢。”當我們沉浸於前進路上的瑣碎而無暇他顧、疲憊不堪時,有沒有靜下來想一想,忽略了什麼,或是值不值得?我們往往努力做自己認為重要的事,自己認為值得的事,併為此揮霍大把的光陰,到最後,當遇到下一件事時,猶豫的我們才會清醒,奈何難以回頭。

不如安靜下來,聽一聽內心的呢喃——那些蟄伏在角落裡的聲音,或許才是靈魂的梵音,讓你看淡很多悲傷,給予你更從容的力量。

如果你斤斤計較於一時的得失,那麼他便真正的“失”了;如果你耿耿於懷於外在的成敗,那麼你離內心會愈來愈遠;如果你甘於低頭盲目追求當下,那麼你會錯過更多。春花秋月何時了。吟詩作賦,對酒當歌,誰不希望沉浸在詩意般的人生裡?可是,執著的追求過後,恐怕只剩悽美的喟嘆:“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講春水向東流!”在低頭盲目求索時,怎不抬頭望一眼?望一眼遼闊的國土,天下的子民——那些生命中無法忘懷之輕,究竟辛酸了多少人的眼淚!

“如果有來生,要做一隻鳥,飛越永恆,沒有迷途的苦惱。”我們都渴望有一顆忘憂草。希冀自己會更無悔地跋涉在人生的旅途上,遇到冰心所寫的旖旎風景,可是我們如此的浮躁,去哪裡能瞥到一路花開?那穿枝拂葉的人們,有淚可落,而我們卻只有感傷。

其實塵世中並沒有諸多沉重的桎梏,所謂的疲憊,不過是我們太過執念於那些本來無需掛懷的世事,而真正的輕盈,則被我們棄於腦後,被封存被遺忘。塵世的喧囂與明亮,世俗的快樂與幸福,在沙漏中,汩汩流過。我們無法奢望太多,也無需牽強,只要快樂、安寧、沒有悲傷就好;而這,不過是重新對話我們的生活而已,讓眼淚打碎荒蕪,濡溼遺忘的角落,去做我們本來“必修”的事情,重新參與生活。

大學聯考滿分作文3

曾經,我們對飲於清輝之下,賞明月,共話嬋娟;而如今,國小生都知道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是一顆死寂的星球。那麼,再當你執起酒杯時,是否還有"但願人長久"的憂情?愈近的距離,讓充滿詩意的文明不再具有美感。

科技,帶來便利、知識的同時,也將我們僅剩的一點意象剝奪了。在對美好的事物進行追求時,我們是不是更應存一份謹慎之心,與美好事物保持一份距離,讓美好的事物更美?

行走於心靈,徊徉於紅塵的林徽因便是如此。當一位才華橫溢的小生為你作出人生第一篇詩歌,當一位才子手執一把油紙傘在雨巷中靜靜守候只為與你擦肩而過,敏感的心難道不曾為此動容?然而,愛情至美,青澀的花果採摘下恐怕終究會成為一枚苦果的。於是,你保持了一位女子的堅守,選擇了一個合適的距離,讓兩個人的故事被傳為佳話,而不至於讓徐志摩和自己都受傷。在這若既(即)若離的朦朧距離中,他們在對方眼中都變得更美好了。

張愛玲曾經說:"白的天上是一輪明月,而紅的則是牆上的一灘蚊子血。紅的成為了一朵紅玫瑰,而白的便成了一粒飯米粒。"她這般說,自己也確有這般體會。曾經,她相信愛情,相信胡蘭成,然而情感與空間距離的愈來愈近,卻將兩人都撕扯得體無完膚。距離的接近並沒有給他們之間以絲毫的美感,反而讓他們之間的距離更遠。

在科技館中,曾經保持著一份童真,對著美麗的蝴蝶有著無限的幻想的同學們是否依然有著對美的幻想?看過蝴蝶的翅膀結構後,我們在以後的生活中看見蝴蝶只怕再也想不到梁山伯與祝英臺之間悽美的愛情故事與詩意,而只能聯想到蝴蝶翅膀上那些凹凸不平的結構了。

紛繁的世界裡,我們保持人與人之間的一線距離,人與物之間的一尺距離,人與事之間的一丈距離。或許,曾經你想保持的美感足以讓你回味無窮;拉近一線距離,那些曾經美的故事、事物會在瞬間瓦解。

保持一線距離,別讓顯微鏡破壞了你,更遠你在我眼中更美。

大學聯考滿分作文4

擁擠的街道上,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對不起,碰著你了!”“沒關係,沒關係!”被踩著的面帶笑容,沒有絲毫責備的神色,有時還挺疼的,不過沒關係——那一句“對不起”比紅黴素藥水還奏效。正是這一句很輕鬆的話語,讓人感受到了一種發自內心的真誠,將對方心裡僅存的怨氣化作雲煙散去。這就是真誠的力量,它就像人的靈魂獨白,清除了遮擋心靈的純潔的汙垢,讓人與人之間像水晶一樣剔透。

親愛的蝴蝶,我們之間也許久缺少這種真誠。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尚且好說難做,更何況我們同屬兩個不同物種的世界你?朋友相處久了,一個眼神,一個微笑,甚至一個細微的眉頭,都能讓人感受到一種真誠的力量。在這一點上,我們還需要繼續努力啊!

那天我們的闖入時候真的'有點突兀,但真的事出有因。作為探險者,我們的本質是探險美麗,面對一個充滿神奇魅力的洞穴,我們又豈能輕言放棄呢?至於點燃那支蠟燭則更是無奈之舉也!在漆黑的山洞裡,我們需要足夠的勇氣和信心來支撐;倘若沒有光的指引,我們都不知道如何邁開腳步了。我們還得感謝光,也正因為有它,我們發現了你,才得以目睹你的美。

親愛的蝴蝶,你真的誤解我們了,我們沒有惡意。人和自然是好朋友,好朋友自然就需要真誠。我們以一顆真誠的心對你說聲“對不起”,可是你卻已經悄然離開了。現在很多人之間的關係都結成厚厚的冰凌,除了冷漠還是冷漠,那一份真誠都已經不復存在了。為什麼呢?就因為缺乏真正靈魂上的交流與信任。面對你們,我們希望用真誠開啟這扇窗,希望博得你們的理解。這份發自內心的真誠,可以開啟我們彼此的心鎖,它是那麼耀眼高貴,更讓我們體驗其中的那份美好。

來吧,親愛的蝴蝶,希望你們能理解我們的真誠,共同締造和諧的生態。

大學聯考滿分作文5

茶與水的相遇,實在是一種前世今生的緣分。

我拂開茶葉盒的蓋子,用指腹撮了一把茶葉撒進圓滾滾的茶壺,細長乾硬的茶葉撞擊白瓷的壺底,如碎玉落進深澗。滾燙的開水大口呼吸著湧進茶壺,彷彿迫不及待去擁抱一個早已註定的誓言。茶葉以近乎瘋狂的姿態旋圍、舞動,一瞬間充斥了茶壺中的天地。

愛茶,不僅僅是喝茶。新茶,老茶,看似神聖虔誠無比的茶道,關於茶的一切。

愛茶,大概源於茶的普適性。黝黑粗壯的漢子大碗喝茶,爽口解渴;相知多年的朋友聚在一起,共飲一壺,那些自不必說的情分或人生感懷,都沏進小小的杯裡;與世無爭的雅士,禪居深寺的老道,品茶,自得其味,一杯清茶,便氤氳了天地人。

我小心地挪開茶壺的蓋子,茶葉已完全舒展,清綠的水面上浮著泡沫。一切歸於寂靜,我彷彿聽到了一聲細細的嘆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