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和圓》評課稿

來源:才華庫 4.98K

一、材料充足——有效操作的關鍵

《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和圓》評課稿

中國人多,原本不多的操作材料,再平均分到50個孩子手上就更是寥寥無幾了!平時的教學常常遇到這樣的難堪!不少教學活動的實施也因為操作材料的不足而大打折扣。

因為前人賽課,學校特地定製了一整套的木質操作材料,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大的、小的、長的、扁的配備充足。本節課,學生四人小組活動時人人有各自的心屬積木,因此操作過程中人人從容,不爭不搶,井然有序。

有了充足的材料,還要精心選取。初次上課時,老師在四人小組的積木籃裡,過早放了一種有兩個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因此在教學用長方體畫長方形的環節,老師又不得不為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做過早的說明,學生也聽的不名不白,影響了教學效果,其實細細揣摩教材,大可不必提早拿出特殊的長方體讓學生操作,只要用普通的長方體畫圖即可,若想涉及特殊的長方體,可以在課的最後作為知識的延伸引發學生思考。

二、合作有序——有效操作的根本

有序,是確保數學操作活動取得實效性的重要保障。

合作有序,就要求做到三點:第一合作要求要明確,合作要求必須以最簡短、最易懂的`語言敘述;第二分工要明確,一組四人,分為1、2、3、4號,前排1、2號,後排3、4號。(在3號桌面上操作,4號桌上放置積木,1、2號回頭合作,提前都要交代好)誰操作、誰記錄、誰彙報都要提早分好工;第三配合要訓練,組長、組員配合默契是多次合作的結果,如何交流,誰來彙報,怎樣彙報都要訓練。

因為平時的訓練,本課四人小組搭積木、分積木、選派最佳作品,四人小組合作分圖形等等合作,學生能有條不紊地進行操作,學生合作有序,操作有效。

三、引發思考——有效操作的核心

兒童認識規律是“感知—表象—概念”。

數學活動過程需要學生用手去操作,用心去觀察,用腦去思考,形成鮮明的表象。

本節課的每一個操作活動都有它的目的支援,當學生還不能用規範的語言表述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的特徵,很難回答“為什麼這個圖形是長方形”等類似的問題時。本節課通過圖形分類、圍圖形、畫圖形、等有層次的活動,引導學生逐步體會圖形的特徵,形成表象。

本節課組織學生照樣子畫一畫,你發現什麼?在一個正方體上選幾個面分別畫正方形,比比畫出的正方形,你有什麼發現?你能用這個長方體畫出不同的長方形嗎?你畫出幾個不同的長方形?你有什麼發現?等等活動引發學生的思考,層層遞進,啟用學生思維,引發思考!

能引發學生深層次的思考的操作才是有效、有價值的活動!因為學習的本質就是學會思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