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的卵的評課稿

來源:才華庫 2.04W

動物的卵》是國小科學教科版四年下冊二單元第六課,在這一課中,學生通過觀察各種動物的卵,瞭解動物卵是孕育著新的生命,只要條件合適,動物的卵就會發育成長為一個新的動物。課堂教學中以最常見的卵---雞蛋作為研究的範本,為學生創設了發現問題的情境,同時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引領學生自主探究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親自觀察、探究、交流、分享,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觀察發現平時眼中最普通的雞蛋也有不少的奧祕。從中體驗學習科學知識的樂趣,提高了學生的科學素養。本課是關於動物繁殖方式的第一課,在此前幾節課中學生研究了植物的繁殖方式,本課承前啟後,是以後研究動物繁殖的基礎,是本單元的重點課之一。

動物的卵的評課稿

聽了劉老師的課,從整個上課流程中看到劉老師的教學技能和教學素質比以前有明顯的進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問題的設計具有明確的指向性,既能引發學生主動探究。又不讓一些無關的因素擾亂課堂。

提出問題,引發學生主動探究,是主體發展性課堂教學必須經過的重要環節,是學生親歷探究過程的中介和橋樑。所以本課開始激趣質疑引入——在出示一些卵生動物的圖片以後提出問題:“你知道這些動物用什麼方式繁殖後代嗎?”自此瞭解學生的前概念,從中找到教學突破口,引發學生的探究的慾望。再比如說在學生了解了雞蛋內部結構以後,劉老師設計的問題:這些結構在小雞的孵化過程中可能起到什麼作用。而不是簡單的問:這些結構有什麼作用。雖然粗看意思差不多,但實際上這個問題的提出 可以看出教師已經明確了教材編寫的真實意圖,所有探究和觀察活動都是為說明卵能起到繁殖後代的作用這個思想服務的。這樣的問題設計在整節課中還有許多,作為一個新教師能把問題設計成簡潔明瞭,難能可貴。也值得提倡。

2、充分利用PPT、視訊資料和實物,教學活動生動形象,學生主動參與性高。

卵的各部分功能和小雞的孵化過程是教學中的難點,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畫面使教學內容生動、形象、趣味盎然。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開闊了他們的眼界,使他們的認知程度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獨立學習的興趣與收集、提煉資訊的能力,開拓了學生的思維,真是一舉多得,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把學生帶入一個真實的卵的世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課堂“活”起來。進而學生的參與意識也調動起來了。

3、合理的記錄反饋設計,使教學內容真正落到實處。

在試教過程中我們考慮最多的是在學生自行探究了雞蛋的內部結構後讓什麼方式進行記錄和反饋。一開始我們設計的是一張已經畫好的雞蛋結構圖,學生只要在上面標上自己知道的名稱,結果課上下來發現圖拿到後學生對雞蛋實物的觀察失去了興趣。反正圖上都給你畫出來了,失去了探究活動的神祕性和興趣。後來我們乾脆讓學生自由發揮,在白紙上畫一下你看到的雞蛋的各個部分。結果還是有問題,許多同學為畫不好雞蛋的外形,不停的塗塗改改,糾結萬分,浪費了許多的時間,而且只知道畫,沒有對這些結構的名稱做近一步的瞭解。知識點教學也沒有很好的體現落實。最後我們把前兩者結合起來,既有畫的部分,又有記錄的部分。同時預先給他們畫好了雞蛋的外形。這樣既保證了探究的趣味性,也增加了記錄的實效性。

4、合理處理教材,拓展生成,引發學生課後探究。

在教材的處理上,劉老師把“觀察青蛙卵的孵化活動”放在課外的拓展活動。看一個教學過程的成功與否,不僅要看學生掌握了那些技能,學到那些方法,更有的看是否啟用學生的學習和探究興趣。所以本課在拓展環節——觀察蛙卵的變化,這樣的結尾,有利於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向課外,也更有利於學生帶著生活中的問題再次走入課堂,學生就在這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究科學無窮奧祕,促進學生自主探究習慣的養成。

當然作為一個新教師,這一次只是在專業成長的路上邁出了小小的一步,還有許多的細節有待改進,許多的設計有待商榷,不過我相信,只要踏踏實實,肯花心思,一定會有成才的那一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