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三單元《加法》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1.72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式。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14第三單元《加法》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14第三單元《加法》教學設計

課型

新授/練習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初步理解加法的意義,認識“+”號和“=”,能正確讀出加法算式,能過操作計算5以內數的加法。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操作、表達使學生經歷加法的計算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獲得成功體驗,增強自信心。

教學重點

認識“+”號和“=”,能正確讀出加法算式,能過操作計算5以內數的加法。

教學難點

初步理解加法的意義同時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視訊展示:3個同學在做遊戲,又來了l個同學,合起來是4個同學。)

師:請你們認真觀察,把你看到的跟大家說一說。誰願意把你看到的和大家說一說?(根據學生髮言,相互補充)

師規範學生語言:有3個同學在拍球,又來了l個,合起來是4個同學。(讓學生反覆說)

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1)用3支筆與1支筆,合起來是4支筆的過程讓學生同桌討論。

師:說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什麼?你能邊說這幅圖的意思,邊用手勢來表示嗎?把你看到的和同桌說一說。學生之間相互交流。

(2)擺一擺。(我來說,你來做)

師:請你先拿出3個圓片,再拿出1個圓片,合起來是4個圓片。並且把你擺的過程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3)揭示加法,在算式中理解合併

師:剛才我們一起看了同學做遊戲的過程、鉛筆的合併過程以及擺圓片的過程。他們都是把兩種物品合併到一起,求一共是多少這樣的.問題----就用加法計算,算式是3+1=4。(板書:3+1=4。)

師:你會讀這個算式嗎?(如果學生會,讓學生嘗試著讀一讀:3加1等於4)

師:“+”你認識嗎?表示什麼意思?(加號,表示合併)3表示什麼意思?(3個學生,3個紅氣球,3個圓片)l表示什麼意思?(1個學生,l個藍氣球,l個圓片)(如:3+1=4表示把3支鉛筆和1支鉛筆,合併到一起,是4支鉛筆。)誰能像我這樣說。誰能像老師這樣說說這幅圖的意思?

3、走進生活、解決問題

1、看圖說說算式表示的意思。(做一做第一題)

師: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什麼?1+2=3表示什麼意思?(1個女同學和2個男同學在摺紙鶴,合起來是3個同學)師:在這幅圖中,你還能找到l+2=3的意思嗎?(同學們折了1只藍紙鶴,2只黃紙鶴,合起來是3只紙鶴)??

2、講故事,挑圖片

師:剛才同學們說得很好!為了獎勵同學們,我們來做個小遊戲。老師先給你們講個故事,他說的是一張卡片的是故事,請你快速的從算式中找出那一張。

樹上有3只松鼠,又來了2只,合起來一共有5只松鼠。想一想,從中你能找到哪個算式?請你把找到的算式大聲地說出來。誰來說說你找到的這個算式是什麼意思?

四、作業佈置

2+1=? 3+1=? 2+2=? 1+4=? 5+1=?

5、課堂小結

一起談談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