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國小五年級語文下冊《紅樓春趣》教案

來源:才華庫 2.68W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部編版國小五年級語文下冊《紅樓春趣》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部編版國小五年級語文下冊《紅樓春趣》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屜、鬟”等12個生字。

2.默讀課文,能大致瞭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3.感受鮮明的人物形象,與同學交流讓人印象深刻的人物,體驗閱讀名著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出示風箏圖片)大家放過風箏嗎?(放過)和誰一起放的呢?(父母、朋友等)放風箏好玩嗎?(好玩)今天,讓我們走進《紅樓夢》,到大觀園裡,和寶玉、黛玉等人一起去放風箏吧!(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資料)瞭解《紅樓夢》和曹雪芹。

2.默讀課文,找出不認識的生字詞,與同學交流。

3.(出示生字)學生認讀,師指導正音。

4.學生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文章是按照什麼順序記敘的?(事情發展的順序)瞭解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起因:大家聽到聲響,原來是一個大蝴蝶風箏掛在竹梢上。

經過:大家都拿出各式各樣的風箏放了起來。

結果:風箏斷線飛走,大家也都回去了。

小結:本文主要講了黛玉、寶玉等人在大觀園放風箏的故事。全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先講眾人被飄來的風箏吸引,決定自己也來放風箏;接著講眾人各自取出風箏放起來,唯獨寶玉的美人風箏放不起來;最後講眾人剪斷線放晦氣,風箏飛得無影無蹤。

三、再讀課文,理解細節。

1.窗外的.大風箏是誰的?(嬌紅姑娘的。)看到這個風箏,大家是什麼反應?(寶玉說給他送回去;紫娟說要拿來玩;探春怕忌諱;黛玉說把這個送回去然後把自己的拿出來放晦氣。)這時候,大家都興奮極了,找出了各自的風箏。

2.他們的風箏是什麼樣子的呢?

探春:軟翅子大鳳凰風箏;

寶玉:美人風箏;

寶琴:大紅蝙蝠風箏;

寶釵:一連七個大雁的風箏

果然各式各樣,十分有趣。把風箏拿來之後,大家便放了起來。正當大家都放飛風箏的時候,寶玉的風箏飛不起來,這裡具體寫出了寶玉的反應。(急的寶玉頭上出汗,恨的擲在地下……我一頓腳跺個稀爛。)好在有黛玉勸慰寶玉。(那是頂線不好……就好了),不然,他真得鬧起來不可。

3.當風箏都高高飛起時,紫娟把風箏遞給了黛玉,但是因為風大,風箏籰子線盡,所以黛玉說(這一放雖有趣,只是不忍),這時,李紈安慰黛玉(放風箏圖的是這一樂……帶了去就好了)。紫娟更是直接把線剪斷,笑說這一去,把病根兒都帶了去了。這也說明,大家都希望黛玉能夠健康快樂。

4.寶玉惋惜這個風箏的命運(若落在有人煙處……我替他寂寞),所以,他把他的風箏也放飛,和之前飛走的風箏作伴。

5.在這傷感之際,又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是什麼呢?(天上幾個風箏絞到了一起,都斷了線,一起飛走了。)後來,大家乾脆把風箏都放走,各自才散了。果然,不僅風箏賞心悅目,而且放風箏的過程,也充滿了趣味。

6.你對哪個人物的印象最深刻呢?和同學交流。

重點引導學生交流總結:

寶玉:性格率真、心思細膩而且多愁善感。在整個放風箏的過程中,賈寶玉沒有一點兒居高臨下的公子哥兒的架子。

黛玉:嬌弱、聰明、細心、多愁善感。

四、總結。

大觀園中眾人放飛風箏的場景真是熱鬧,在字裡行間,我們彷彿看到了那滿天的風箏,聽到了大家的歡聲笑語。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閱讀連結”的片段,說說這篇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對放風箏的喜愛)相信你一定也愛上了放風箏,找個好天氣,和你的父母或者朋友一起,去放飛自由吧!

教學反思

本文一些詞句與我們現代文的表達方式不同,學生可能難以理解,故採用一步步提出問題、層層遞進的方式,引導學生讀懂這種文章,掌握理解技巧。而不足之處是講解偏多,學生自主探究的部分略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