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認識教案

來源:才華庫 2.48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數學認識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年級數學認識教案

一年級數學認識教案1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第一冊第八單元《認識鐘錶》第二課時《小芳的一天》。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鞏固認讀鐘錶,體會整時過一點或者整時差一點的情況,會用“快幾時了”或“剛過幾時”等詞語描述時間;

2、過程方法目標

(1)通過看一看,認一認,比一比的過程,讓學生自主探索認識整時過一點或者差一點整時的情況。

(2)通過看一看,撥一撥,連一連的過程,讓學生進一步鞏固認讀鐘錶。

3、情感態度目標

(1)結合日常作息時間,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態度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2)培養學生觀察與分析的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幾時剛過和快幾時了;

教學難點:

用語言準確描述“幾時剛過”和“快幾時了”。

教具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鐘錶錶盤、鐘面圖片

學具:學具盒中的錶盤、"快樂的星期天"表格

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

有一個小朋友也想加入到我們的學習中來。她的名字叫小芳,她給我們帶來了她一個上午的時間安排,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出示課題:小芳的上午)

1、嘗試認表。

(1)多媒體課件出示書上第一幅圖,讓學生認一認圖中的鐘表。

提問:①、小芳在什麼時間幹什麼?(六時剛過一點點的時候刷牙)

②、你是怎樣認出時間是6時剛過?

情況一:認為是6時,教師引導:看一看分針正好指向12麼?分針剛剛走過12,應該是6時剛過。

情況二:認為是6時3分,教師予以肯定,並引導學生觀察時針和分針,讀出鐘面上的時間。

情況三:認為是6時剛過,教師引導6時整的時候時針正好指6,

分針正好指向12;而現在時針剛剛走過6,分針過了12,

應該是6時剛過。

教師小結:分針剛剛走過12,時針剛剛走過幾,就是幾時剛過。

(2)多媒體課件出示書上第二幅圖,讓學生認一認圖中的鐘表。

提問:①、這是什麼時間:(快8時)

②、為什麼認為是快8時

情況一:7時55分,教師予以肯定,並引導學生觀察時針和分針,

現在時針接近8,快要走到8;分針還不到12,應該是快8時。

情況二:8時55分,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時針和分針,進行辨認,讀出鐘面上的時間。

情況三:快8時,教師予以肯定,並引導學生觀察時針和分針,讀出鐘面上的時間。

教師小結:時針接近幾,快要走到幾,分針還不到12,就是快幾時。

【引導學生觀察鐘面,嘗試認表,教師幫助總結整時過一點或者差一點整時的特點。】

(3)第三幅圖,是9點整,學生認讀沒有困難。問學生:你是如何認讀的?(9時整的時候時針正好指向9,分針正好指向12)

(4)第四幅圖,放手讓學生認讀,並說說自己是怎樣讀的。

(快10時現在時針接近10,快要走到10,分針還不到12,應該是快10時。)

2、說一說

剛才老師和小朋友又學會了認讀新的時間,現在同學們把時間和小芳在做什麼連起來說一說,小芳的上午是如何度過的?從小芳的身上,同學們學到了什麼?

3、比較、區別

老師出示兩個鐘面,一個是12時剛過,一個是快12時

讀出兩個鐘面的時間,比較他們有什麼不同?(四人小組討論交流,集體彙報)

學生反饋總結

(12時剛過的時針剛剛走過12,分針過了12;快12時,時針接近12,快要走到12,分針還不到12。)

教師揭示“整時過一點”和“差一點整時”的特徵:由於時針、分針的位置不同,所表示的時間不同。幾時剛過的鐘面是時針剛剛走過幾,分針過了12;快幾時的鐘面是時針接近幾,快要走到幾,分針還不到12。

【通過比較12時剛過和快12時的區別,使學生進一步加深整時過一點和差一點整時的印象,掌握整時過一點和差一點整時的基本特徵。】

二、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1、第一題,小動物讀得對不對,請你把錯誤的讀正確。

(先讓學生獨立辨認,然後在小組內交流,最後集體反饋)

錯例

①小燕子:第3個鐘面上的時針指向6,分針指向12,應該是6時。它把時針和分針搞錯了!

②小狗:它的鐘面上的時針就快到12了,分針也快到12,應該是快12時。

2、連一連(課本93頁第2題)

3、動手操作:安排“快樂的星期天”

每組小組長拿出"快樂的星期天"的情境圖,小組合作,在圖上帖上自己組選擇的合適的時間。

活動規則

1、先小組有秩序的討論出每個情境的合適時間。

2、再在組長的帶領下將鐘面貼在"快樂的星期天"的情境圖上。

3、各組找一名小朋友彙報。

(各小組代表反饋,學生之間互相評價)

三、總結評價,拓展延伸。

1、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

2、作業:在媽媽幫助下為自己設計一份作息時間表。

(給學生一個開放的空間,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一年級數學認識教案2

教學內容:

一年級數學下冊第52~56頁,例1、例2、例3、例4,練習十二及相應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學會簡單的化聚。

2、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和不亂花錢教育。

3、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有序性。

教學重點:

1、通過觀察人民幣的形狀、顏色、圖案等認識人民幣。

2、理解1元=10角,1角=10分

教學難點:

理解l元=10角,1角=10分

教學準備:

人民幣學具、硬幣、課件

教學過程:

認識1元以下的人民幣

一、談話匯入

1、出示例題第一幅圖,讓學生仔細觀察。

2、提問:你們從圖中看到些什麼?你們買過東西嗎?買東西要用什麼?各個國家的錢都有不同的名稱,誰知道我們國家的錢叫什麼?

3、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自主學習

1、認一認

(1)利用手中的人民幣學具,先自己認一認,再在小組內交流,看誰認得多。(可以兩人一組,一個拿,一個認。)

(2)看書53頁的例1,認識更多的人民幣。

(3)認真觀察觀察人民幣的正反面都有什麼?

2、你有什麼方法記住這些人民幣的?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

3、人民幣的單位有( )、( )、( )

三、自我探究

1、分一分

(1)用你的喜歡的方法給人民幣分分類。

按質地分

按單位分

2、換一換

(1)換錢遊戲:(有小組內換一換)

一張2角可以換_____個1角。

一張5角可以換_____個1角。

1元=______角 1角=______分

(2)一人拿一元錢,另一人拿等值的錢交換

(3)一件玩具要花1元1角,有幾種付錢方法?(找出多種方法並優選出最簡便的)。 提示:人民幣是國家的象徵,要愛護人民幣,不要在人民幣上亂塗亂畫。另外 人民幣因為很多人都用過,上面難免留下病毒與細菌,所以為了保障大家的健康,要養成用完人民幣及時洗手的衛生習慣。

四、課堂測評

1、人民幣的單位有( )( )( )

2、9元=( )角

80角=( )元

1元=( )張2角

1元=( )個5角

5角=( )張1角和( )張2角

3、完成48頁做一做2題。

五、課堂小結

通過本堂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六、針對性作業

課本第55頁第2、3、4、5題

板書設計:

認識人民幣

人民幣的單位有:元 角 分

一元=10角 一角=10分 10分= 1角

一年級數學認識教案3

教學內容:蘇教版課標教材一年級上冊P78-P79。

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十,知道10個一是1個十,2個十是20。

2.能正確讀出11~20各數,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

3.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初步學習估計物品的數量,初步培養數感。

教具、學具:每生30根小棒,2根皮筋;課件、10根磁性小棒。

教學過程設計:

一、複習0~10,匯入新課

師:小朋友,前面我們學習了0~10,會數嗎?請小朋友們從小到大數一數,再從大到小數一數。

生按要求數數

師:你還知道比10大的數嗎?(生舉例)你們真了不起,還知道這麼多比10大的數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11~20。(板書課題:認識11-20)

二、動手操作

1.認識十

師:大家都有小棒,和老師一起邊數邊擺10根小棒。(師擺在黑板上)

師:你擺了幾根小棒?有幾個一根呢?10個一根是幾根呀?在學習時為了方便,通常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這樣一捆就有10根,10根就可以(捆成一捆)。

師(舉著一捆小棒):那這一捆表示幾個十呢?請大家也把你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並把它放在你的左手裡,想想它表示什麼。

2.理解10個一是1個十

師:下面我們拆開一捆,再一起來數一數。

師邊在黑板上貼拆開的小棒,生邊數:1,2。

師:這2是2個?(2個一)再來1個一是?(3個一)繼續!(4個一,5個一,,10個一)10個一就可以捆成一捆。(師在黑板上貼一捆小棒)

師:那麼幾個一是1個十呢?(板書:( )個一是1個十)也就是1個十里面有幾個一?(板書:1個十里有( )個一)

三、擺一擺、說一說

1.動手擺一擺

如果讓你擺出12根小棒,你能想出一個好辦法,擺得讓大家一眼就看出是12根嗎?動腦筋想一想.看誰擺得又對又快。

學生操作,師巡視

2.學生介紹擺法

師:誰願意來介紹一下你是怎麼擺的?

師將巡視時瞭解到的有代表性的方法指名學生說,然後評價、總結

四、深化認識

1.藉助小棒說擺法

師:下面老師說一個數,看你能不能又快又清楚地擺出來.11怎麼擺的?為什麼表示11?13怎麼擺的?是表示13嗎?

生說擺法,師貼小棒圖

2.直接說擺法

師:剛剛是我們藉助了擺小棒來說的,現在沒有小棒你能不能直接告訴我怎麼擺?15怎麼擺?18呢?

生說擺法,師貼圖

師:那20又該怎麼擺呢?(學生有可能說一捆和10根,先肯定,再和擺兩捆的方法進行比較)(板書:( )個十是20,20裡有( )個十)

反饋:學生提問,學生答

五、鞏固練習

1.抓一抓,擺一擺

師:請小朋友抓一把小棒,數一數有多少根,再想想怎麼擺能讓別人一看就知道你抓了多少。

2.11~20數的順序

師:在我們的學習用品中也經常遇到這樣的數呢!瞧!這是直尺,看著尺子上的數讀一瀆。(生從0讀到10時停頓一下再繼續讀)12的後面是多少?18的前面是多少?18和20中間的數是多少?10離13近還是17離13近?(師講解原因)

3.數一數

師:如果沒有直尺,你還會數嗎?老師說第一個數,你們開火車接著數。(從7數到17,從11數到20)

4.估一估

(1)雨傘圖

這裡有一幅雨傘圖,圖一出來你就要立刻估計出傘有多少把,看誰的眼力最準。(師出示圖,學生估計)

提問:要想知道有多少把傘,只要怎樣就行了?(數一數)

介紹方法:為了不漏數,我們還可以邊數邊做標記,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師生一起數到10)有10把可以怎樣?(我們就可以用一個大的圈把它們圈起來,電腦演示)繼續!一共有多少把傘?你估計對了嗎?

(2)草莓圖

還有一幅草莓圖,你來估計一下有多少個草莓,比一比這次淮的眼力準!學著老師的方法來數數有多少個。

展示學生的方法,表揚估計對的小朋友

5.生活應用

你在生活中見過今天學的這些數嗎?在哪見過?(學生舉例)老師也收集了幾張圖片,讀一讀這些圖上面的數。(師出示圖)

(1)綠燈(圖1)

提問:你在哪見過這樣的圖示?(激發興趣,並向學生進行遵守交通規則的安全教育)

這裡的19表示什麼意思?接下來綠燈會顯示多少呢?(如出現20,讓學生聯絡生活中等紅綠燈的情景)

(2)公交站牌(圖2)

提問:在哪見過?(公交站臺)經過莫愁路的有哪些車?

(3)米袋(圖3)

提問:見過這樣的圖嗎?(學生聯絡生活說一說)這裡的千克是表示有多重的單位。

(4)電梯圖(圖4)

提問:這是哪兒?思考:如果你在5樓,你想去15樓,電梯是往上還是往下呢?如果想到1樓,電梯往哪?

六、總結延伸

課後延伸: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的數呢,課後請大家在我們美麗的校園裡找一找並和其他小朋友說一說。

一年級數學認識教案4

一、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認識時間單位時分,初步建立時間觀念。

2.知道鐘面有12大格,60小格,瞭解時、分的關係,知道1時=60分。正確讀寫鐘面上的任何時刻。

3.培養學生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4.感受時間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會讀寫幾時幾分。

2.知道1時=60分。

三、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鐘錶。

四、教學過程

1.生活質疑,匯入新課。

師:同學們,請大家看螢幕,誰能說說我們班的同學在做什麼呢?

生:這是早上我們在站隊準備進教室。

師:對,你能說說我們在早上什麼時刻到校嗎?

生:早上7時30分。

師:這幅圖上我們在幹什麼?是什麼時間呢?

生:這是我們上課的時間上午8時。

師:你能用兩種方法表示鐘面上的時刻嗎?

生:能。

師指名板演(7時30分 7:30 8時 8:00)

師:整時和半時是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大家看這幅圖,你能說出現在鐘面上的時刻嗎?

生:10時45分,同學們正在做眼操。

師:你對有關時間的知識瞭解得真多,老師相信你也一定是一個遵守時間的好孩子。看來除了整時和半時,生活中還有許多時刻也需要我們來認識,這節課我們就進一步認識幾時幾分。

板書:認識時間——幾時幾分

2.認識鐘面。

師:你們想快速準確地讀出鐘面上的時刻嗎?

生:想。

師:好。那我們首先要了解鐘面上都有什麼,請你仔細觀察:鐘面上都有什麼?然後再和同桌說一說,看誰說得最有順序,有條理。

生:時針和分針,12個數,大格,小格)

生: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大格?(動態演示:12個數把鐘面分成了12個大格。)板書:12個大格

師:每兩個大格中間有多少個小格呢?

生:(5小格)

師:我們一起來數一數。

師:從12到1中間有5個小格,從12到2中間一共有幾個小格?你是怎麼知道的?那麼12到3呢?12到每一個數中間各有多少個小格,你能算一算嗎?把它填在書p81上。

集體訂正。一共是多少個小格?板書:60個小格

師:分針每走一個小格就是1分,你們看他從12走到1,是幾分?從12走到2呢?

對口令的遊戲:分針指1,是( )分

分針指2,是( )分

分針指3,是( )分

分針指4,是( )分

分針指5,是( )分

分針指6,是( )分

分針指7,是( )分

分針指8,是( )分

分針指9,是( )分

分針指10,是( )分

分針指11,是( )分

分針指12,是( )分

師:分針走1小格經過的時間是1分;分針走了幾個小格,經過的時間就是幾分;那分針走一圈,經過的時間就是60分。

3. 讀寫鐘面時刻。

師:我們知道了分針指幾相對應的分鐘數,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xxx同學的作息時間。

黑板貼出三個鐘面圖:

早上出門 午休時間 下午大課間結束的時間

學生嘗試用兩種方法表示,說出自己的方法。

7時5分 11時35分 2時20分

7:05 11:35 2:20

師:注意5分不足10分時,要在5前面寫0佔位。

師小結:要讀出一個時間,必須根據時針和分針的位置來共同確定。先看時針剛走過數幾就是幾時多,再看分針從12起走了幾個大格,就是幾個5分,這時鐘面上的時刻就是幾時幾分。

這是下午大課間結束的時間(2:55)你知道這是幾時幾分嗎?

我們在看時間的時侯,不但要看清楚時針和分針,還要注意時針和分針之間的聯絡,下面我們就來研究一下時和分的關係。

一年級數學認識教案5

教學目標:

1、感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特徵,能根據它們的特徵,並從具體的情景中辨別出這四種圖形,初步運用這些圖形進行拼圖。

2、培養操作、觀察、表達及思維能力學會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發展空間觀念,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從物體表面抽象成平面圖形。

教學難點:

從物體表面抽象成平面圖形。

教學關鍵:

觀察比較中認清各種圖形的特徵。

課前準備:

各種平面圖形的實物

教學過程:

一、摸物體,說形狀。

(將各種大小不一的平面圖形放在一個袋子裡)

摸一摸,說說你手裡拿的物體是什麼形狀的?

學生自由回答。

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感覺

全班交流。

揭示課題:認識平面圖形。

二、活動二:感知“面”是從“體”得到的。

出示長方體,訃學生試試能從長方體上找出什麼圖形:學生回答後,課件演示、再讓學生從桌面上的物體找出長力形、師問:“你還能找到其他的圖形嗎?請大家4人一組,找找看。“讓學生自主活動,通過觀察、探索、合作、交流,從其他物體上找出其他圖形。結合學生彙報小組活動結果進行課件演示

a)方體上分離出正方形,揭示名稱。

b)柱上分離出圓,揭示名稱。

c)從三稜柱上分離出三角形,揭示名稱。

一起出示四種圖形,讓學生說出它們的名稱並板書。

三、活動三:用“體”描“形”。

小熊貓說:“小朋友真能幹,已經能從不同的物體找到不同的圖形了,那我們能不能自己想辦法用桌上的物體來描這些圖形呢?小朋友試試看。”放手讓學生思考探索合作交流,尋找用“體”描“形”的方法。展示學生作品,並讓學生說說是用什麼物體描出來的,描的是什麼。學生評價結果。

觀察與交流中初步認識。

從實物圖中直觀地抽象出各種平面圖,

用實物體描畫出各種平面圖形,加深認識。

四、活動四:實踐運用。

出示3 6頁l,說:“這些美麗的圖形來到花園捉迷藏。小朋友找找這裡有我們認識的哪些圖形?”學生自由發言。 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面是這些平面圖形,想起來的就站起來說。

五、活動五:圖形拼組。

放手讓學生分小組用圖形進行拼組。拼好後,學生自由參觀,進行評價。讓學生各自說說自己用什麼圖形拼成了什麼東西。展示部分優秀作品。

六、小結作業。

辨認中鞏固新知。

玩樂中鞏固新知

七、作業設計

尋找生活中的圖形。

一年級數學認識教案6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認識並辨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2、能力目標: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形成空間觀念和創新意識。

3、情感目標:通過圖形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會辨認這四種圖形。

教學難點:體會“面”在“體”上。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立體圖形實物若干、平面圖形若干、白紙、彩筆等。

教法學法:

本次教學活動以“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與應用”的模式呈現教學內容,注重讓學生體驗“從立體到平面”的探究、建模過程,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強調對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融觀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學習方法為一體,注重讓學生在操作體驗中學習。

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今天可愛的小狗貝貝給大家請來了幾個圖形朋友,想不想知道是什麼圖形朋友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演示課件)

2、認識這幾個圖形朋友嗎?誰能叫出他們的名字呢?

(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三稜柱)

誰知道第四個圖形朋友叫什麼名字呢?(三角形)還有不同的看法嗎?(三角體)

其實這個圖形朋友叫三稜柱,誰能把老師的話重複一遍?誰還能再說說?

3、這幾個圖形朋友真調皮,一個個跳到了地上,地上溼溼的,弄得到處都是腳印。你能猜猜他們會留下什麼形狀的腳印嗎?先跟你的同桌說一說。

誰來說說這些圖形朋友會留下什麼形狀的腳印呢?圓柱體會留下……?為什麼?正方體會留下……?長方體會留下……?三稜柱會留下……?這些物體留下的腳印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一些有趣的圖形朋友。板書:有趣的圖形

二、玩中認圖形

認識我手中的圖形朋友嗎?(正方體)你能不能找出正方體呢?舉高,看看都拿對了嗎?從正方體的面上你能找到什麼圖形呢?(正方形)板書:正方形。你找到幾個正方形呢?(6個)誰能到前面來摸一摸你找到的正方形呢?我們也一起摸摸,數一數有幾個正方形好嗎?

用剛才的方法,在你喜歡的物體的面上找一找,看看你還能找到什麼圖形朋友呢?

生彙報:我在圓柱體上找到圓,我在長方體上找到長方形……

(舉起圓形)知道這是誰的腳印嗎?(圓柱體)誰知道老師是怎麼把腳印留到紙上的嗎?你有沒有其他辦法也讓這些圖形朋友在你的紙上留下腳印呢?

四人一小組,討論一下,說說還有什麼好辦法呢?

生自由彙報說方法

師多媒體展示方法

第一種方法:印一印,第二種方法:畫一畫。誰能說說用第二種方法要注意什麼呢?(按住不能移動)

第三種方法剪一剪。

接下來請大家選擇你喜歡的物體,用你喜歡的方法,讓他在你的紙上留下漂亮的腳印吧!(生動手操作)

誰願意展示一下作品呢?

(下面我們仔細看看正方形和長方形有什麼地方不一樣呢?)

接下來請大家閉上眼睛,想象一下這幾個圖形,我說圖形的名字,你舉起手在空中畫一畫好嗎?(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

板書:認識圖形

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

三、猜中辨圖形

接下來請大家睜開眼睛,老師這裡有個魔術袋裡面住著老師的圖形朋友和今天認識的新的圖形朋友,誰能只用手摸,不用眼睛看就說出他們的名字呢?(誰來試試?)

誰能把這些圖形朋友分成兩類呢?

你為什麼這樣分?

“體”和“形”有什麼不同呢?

四、憶中說圖形

同學們真棒,能夠區分各種圖形,下面我們一起做一道有趣的練習好嗎?

其實這些圖形不僅在書上可以看到,在生活中我們還會經常用到呢?下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1、指著其中一個安全標誌問:這個標誌告訴我們什麼呢?(行人走天橋、殘疾人專用設施、學校路口注意行人、停車場)

我們一起看看這些安全標誌的面是什麼圖形呢?

2、你還能說一說在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圓形嗎?四個人一個小組,先在小組中說說吧。

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窗戶、黑板、文具盒、書……)

3、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魔方、正方形盒子……)

4、哪些物體的面是三角形?(三角板、三角形的紅旗……)

5、哪些物體的面是圓?(可樂瓶的面,鉛筆上下的面……)

五、活動五:動中擺圖形

這些圖形不僅可以應用於生活中,如果把他們進行適當的組合還可以拼成美麗的圖案,下面是老師用這些圖形拼的美麗圖案,我們一起去欣賞一下好嗎?

1、課件展示圖案

這些圖案漂亮吧!想不想也拼一拼呢?可以用圖形拼一拼,也可以用彩色筆畫一畫。先自己動手試試,然後四人一小組合作拼一拼,比比看哪組作品最精彩。

2、生動手拼組圖案

3、哪個小組來介紹一下你們的作品呢?

說說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

一年級數學認識教案7

教學要求:

1、通過觀察與實踐活動,使學生知道的兩種含義:表示沒有和起點。

2、規範0的寫法,使學生能規範整潔的書寫0。

3、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認真書寫的好習慣。

4、通過緊密聯絡生活的實踐活動,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初步認識到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

教學重點:聯絡生活實際,體會“0”的含義

教具準備:

1、三隻小猴圖片,2只桃子、1只桃子和沒有桃子的圖片

2、課件(手提電腦)

學具準備:1——5的數字卡片和1張空白卡片、直尺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0

師:小朋友們都喜歡聽故事,今天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故事,想不想聽啊?(想)我講的故事是:課件出示:螢幕出示森林中飛跑著的幾隻小鳥】

清晨,天剛放亮,森林的小鳥就嘰嘰喳喳唱個不停,請聽,他們唱得多熱鬧啊!(畫面出示巢裡2只小鳥,過了一會兩隻小鳥飛走了)瞧,巢裡的2只小鳥多可愛啊!你們想想看它們去幹嗎了?(小組先說說,請幾個人回答)

生1:它們想去捉蟲子。

生2:它們想去晒太陽。

生3:它們想找媽媽。

生4:它們想去找朋友玩。

……

師:(滲透)你們的想象力真豐富,小鳥十分愛勞動,我們也要向小鳥一樣從小愛勞動好嗎?那我們看鳥巢裡一隻小鳥都沒有了,我們就用0來表示,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個大家的新朋友。(板書:0的認識)

二、學習新知

(1)揭示“0”的第一個含義——什麼也沒有。

同時出示三幅表情各異的猴子圖(貼在黑板上)

師:同學們觀察一下看圖中的猴子都有什麼表情?

出示2個桃子,問:用幾表示?(小猴看到2個桃樂呵呵)學生舉起數字卡片2

出示1個桃,問:用幾表示?(小猴吃了1個桃,嘴巴鼓鼓的)學生舉起數字卡片1

出示空盤子,問:用哪張卡片表示?有嗎?

師:什麼也沒有用:0“來表示。

板書0並領讀“0”

2、1、揭示第二種含義——起點

出示直尺圖

師:表示什麼也沒有時用0,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兒?在幾的前面。

(直尺上從0開始越往後數就越大,反過來,數越大,離0就越遠)

利用這個原理可以用直尺量東西,這時0就表示起點。要用0對齊物體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數幾,達到的數越大,東西就越長。

強調:量東西長短時,0就是起點

2、學生活動,體會“起點”

師:見過運動會上賽跑嗎?運動員跑步的起點就相當於“0”。見過跳遠嗎?0也可以表示跳遠的起點

教師可以示範性的量,說出大概遠近

強調:尺子的0起點要對齊跳遠起跳的0起點

學生活動:說一說在測量的時候,就注意什麼?

三、教學書寫0

1、我們已經認識了0,你能說說0像什麼嗎?我們給0編首歌吧,仔細聽;數字0,像雞蛋,上下長,左右扁。

2、師示範寫0

想知道0到底怎麼寫嗎?寫的時候要注意,從上到下,從左到右,起筆處和收筆處要相連,並且要寫圓滑不能有稜角。

請大家伸出手指,跟著老師寫一個0。

3、學生寫0

在書中第29頁描紅,另請兩位同學上臺寫,寫完後,全班評從優缺點。

4、在準備好的空白卡片上寫0

四、發散思維,充分想像

1)老師豎起2根手指問學生讀幾

2)老師握起拳頭,一根手指頭也沒有,這時一個指頭出沒有伸出來,誰知道

可以用幾表示?

3)請說一說有關0的物體。

五、鞏固練習:

1、出示第30頁的第1題

1)學生依次數出每個魚缸裡各有幾條魚,用數來表示

2)在書上填寫,注意書寫

2、擺一擺

要求:

1)學生分組活動按順序排列0——5的數字卡片

2)排好順序的派代表上臺演示

3)鼓勵不同的排法

六、板書設計

0的認識

一、“0”表示什麼也沒有

貼圖片一貼圖片二貼圖片三

二、“0”表示起點

一年級數學認識教案8

教學目標:

1.通過拼、擺、畫各種圖形,使學生直觀感受各種圖形的特徵。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用數學交流的能力。

3.能辨認各種圖形,並能把這些圖形分類。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和三角形的實物與圖形。

教學難點:

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和三角形的實物與圖形。

教學準備:圖形卡紙、實物、學具等。

教學過程:

一、複習,探究新知:

1.小朋友們還記得這些圖形朋友嗎? (長方體 正方體 球 圓柱)

2.你能把這些圖形平平的面畫下來嗎?學生在紙上畫一畫

3.你們畫下的圖形有什麼特點?

學生小組討論並且小組小結最後派代表全班交流

不同點:共同點:

長方形對邊相等 4個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正方形4邊相等4個角都是直直的不斷開的

圓沒有角即封閉的)

三角形 有三條邊 三個角

二、鞏固發展:

1.說一說,你身邊哪些物體的面是你學過的圖形?

2.用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畫一畫自己喜歡的圖形?

小組內評一評,各小組展示作品。

3.練習一第1題

請小朋友塗一塗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知道各塗什麼顏色嗎?小組討論合作,反饋彙報哪些塗成黃色,哪些塗成藍色,哪些塗成紫色,哪些塗成紅色?

4.用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圖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題:數一數有幾個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

獨立完成 ,說說你是怎麼數的?有什麼好方法?

小結方法。

三、提高練習:

取長方形紙一張,對摺再對摺

取正方形紙一張,對摺再對摺

取正方形紙一張,對角折再對角折

觀察結果

四、總結:今天你們學到了什麼?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個有什麼特點?

你有什麼想問的?

第二課時:拼一拼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徵,並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徵。

2.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係。

3.通過學生大量拼擺圖形,發現圖形可由簡單到複雜的變化及聯絡,感受圖形美。

4.通過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用數學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新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徵,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徵。

教法設計:引導觀察,動手操作,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匯入

教師出示一個風車,並以談話引入:同學們看,這是什麼?

你們喜歡風車嗎?誰動手做過這樣的風車?給大家介紹一下做這樣的風車要用哪些東西?

二、感受新知,觀察比較

1.提問:你們說得很對,作風車的風葉要用一張正方形的紙,正方形上個學期跟我們見過面了,是個老朋友了,回憶一下,上學期除了正方形你還認識哪些圖形?

在這些圖形中,哪些圖形和正方形最相似?為什麼?

2.提問:它們都有四個角,四條邊,先來看看長方形,它的四條邊有什麼特點?

上面的邊對著下面的邊,這樣相對的邊我們把它叫做對邊。

3.引導學生繼續觀察長方形的邊。

提問:我們能想辦法證明長方形對邊相等嗎?

生可以自由選擇證明方法,如對摺、測量等,並請用不同的方法的學生上臺演示。(教師板書:對邊相等)

4.引導學生觀察正方形的邊,有什麼發現?

你能證明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嗎?

5.小朋友們真了不起,通過你的觀察,動手驗證了兩種圖形邊的特點,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老師發給你的長方形的紙做一個風車呢?(全班同學動手做風車,教師給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指導)說一說你在做風車的過程中發現了哪些圖形?

6.一個簡簡單單的風車,就讓我們發現了這麼多的圖形,你能試著用這些圖形來拼更多的圖形嗎?大家來試試!

三、動手實踐

1.學生獨立完成第3頁的“做一做”。

2.第6頁的第4題。

3.第6頁的第5題。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進行了圖形的拼擺,同學們學得很投入,課下請大家留心觀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的圖形拼成的圖案,說不定會有更多更好的發現。

綠色圃中

第三課時:練習課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狀以及特徵。

2、通過學生動手拼一拼、擺一擺七巧板,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能辨認和區別這兩種物體。

教學重難點: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形狀以及特徵

教法設計:引導觀察,動手操作,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教學過程:

一、複習回顧

1、長方形的特點。 出示一個長方形?讓學生說長方形的特點。 結論?長方形有四條邊?是長長的。

2、正方形的特點。 出示一個正方形?讓學生說正方形的特點。 結論?正方形有四條邊?是方方的、正正的。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1、第7頁練習一第6題。

仔細觀察,用那個物體能畫出左邊的圖形?圈一圈。

2、第7頁練習一第7題。

出示長方體,誰來說一說:長方體有幾個面?

各個面分別是什麼圖形?

是不是長方體的每個面大小、長短都一樣呢?

3、第6頁練習一第4題。

昨天我們用相同或者不同的`圖形,拼出了自己喜歡的圖案,今天我們繼續來玩拼一拼的遊戲。

動手。彙報。

三、鞏固新知

第7頁練習一第8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板書設計:

作業設計:

課後記:

一年級數學認識教案9

教學內容:教科書32頁、33頁做一做,練習五第2題。

教學要求:

1. 通過操作和觀察,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知道它們的名稱;會辯認識這幾種物體和圖形。 2. 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3. 通過學生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合作、探究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難點:

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與圖形,初步 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具準備: 1. 6袋各種形狀的物體。 2. 圖形卡片。 3. 計算機軟體、投影片。

教學過程 :

一、質疑激情 導語 :同學們,我們每組都有一個裝滿東西的袋子,這是智慧爺爺送給你們的禮物,想知道是什麼禮物嗎?把袋子裡的東西倒出來看一看。智慧爺爺還提出一個要求,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 [通過質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的慾望。]

二、操作感知 1. 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組活動。讓學生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教師巡視。

(2)小組彙報。 問:你們是怎樣分的?為什麼這樣分? 學生可能回答可分成這樣幾組:一組是長長方方的;一組是四四方方的;一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組是圓圓的球。

3)揭示概念。 教師拿出大小不同、形狀不同、顏色不同的實物直觀揭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概念,並相機板書名稱。 [通過動手分一分,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知道它們的名稱。]

2. 摸一摸,感知特點。

(1)讓學生動手摸一摸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然後把自己的感受和發現在小組內交流。

(2)彙報交流 學生可能說出: 長方體:是長長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體: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圓 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樣粗細,兩頭是圓的,平平的。 球:是圓圓的。 (如果學生說出長方體、正方體有6個面等,教師應給予肯定,但不要求學生必須說出來。) [通過學生操作、觀察,進一步感知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特點,培養學生操作、觀察能力以及探究新知的意識。]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1. 由實物抽象實物圖形。 投影出示實物圖“鞋盒”,引導學生說出它的形狀是長方體,然後抽象出長方體圖形。 用同樣方法出示“魔方”、“茶葉桶”、“足球”等實物,抽象出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圖形。 [由實物抽象出實物圖形,培養學生抽象能力。]

2. 記憶想象

(1)分別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圖形,先讓學生辯認,然後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圖形貼在黑板上,最後再拿出相應的實物。

(2)學生閉眼想四種圖形的樣子。(教師說圖形,學生想。)

(3)學生閉眼按教師要求拿出四種不同形狀的實物。

(4)先讓學生閉上眼睛,然後教師給出一種實物,由學生判斷它的形狀。

(5)出示大小、顏色不同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圖形,讓學生進行辯認。 [通過記憶想像,使學生形成表象,並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3. 學生列舉日常生活中見過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

四、分組活動,體驗特徵

1.做一做1題。 (1)讓學生拿出長方體和圓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學生髮現圓柱會“軲轆”,然後教師說明,圓柱可以滾動。

(2)讓學生用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搭一搭。 通過搭,使學生明確:球沒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滾動;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很平穩。 [通過操作,使學生親自體驗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各自的特徵。]

2. 遊戲“看誰摸得準”。

(1)每小組一人說出物體的名稱,其他同學按指定要求摸,看誰摸得準。(參照做一做第2題)

(2)教師說物體形狀,學生摸。 [通過遊戲,不僅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也可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3. 數圖形。 投影出示練習五第2題,問:這隻小動物是由什麼圖形拼成的?各用了幾個?讓學生完成在課本上。

五、遊戲 先讓學生想一想,用不同形狀的實物能搭出什麼來?然後按照自己的想法搭一搭。

一年級數學認識教案10

課例類別:部分探究

學習課目:數學

學習年段:國小一年級

學習時間: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學習目標:使學生能夠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物體和圖形,能夠識別這幾種物體和圖形,初步理解相關概念的意義。

·能力目標:

1、通過學生的觀察及操作,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操作實踐能力。

2、小組合作:搓、切、搭等,使學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識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數學活動,讓學生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情感目標:讓學生這樣自由捏橡皮泥並展示作品等練習設計,培養學生用數學知識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新的意識,對數學知識日益濃厚的興趣。

二、學習資源

1、多媒體動畫:故事內容為機器人(帶音樂)叮噹來到了小朋友們的中間,還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籃禮物,想知道有些什麼嗎?趕快開啟看看,你認識什麼,就跟組裡的小朋友說什麼,每人都說說。

2、各種物品的演示。

3、把“形狀相同的”放在一塊。

4、生活中的物品形狀、舉例項。

(1)冰箱、洗衣機、彩電、櫃子。

(2)鞋盒、肥皂盒、酸奶盒、易拉罐、筆筒、乒乓球、皮球。

三、學習實施方案

·學習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教科書第32、33頁。

·組織形式:小組合作討論。

·學習流程:創設情景—討論探究—鞏固拓展—實際應用。

·評價方法:目標評價、師生互評、小組討論評議。

·教學重點:認識所學幾何圖形,並說它們的名稱。

·教學難點:從生活中找出各種形狀的物品說名稱。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形狀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生活用品及放置這些用品的用具,遮蓋這些用品的用具(布或紙)。

(2)學生每人準備一盒橡皮泥、積木一盒。

·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

目標:從兒童喜愛的機器人叮噹如上入手,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數學與課本數學知識的密切聯絡。

過程:電腦出示動畫(見學習資源)

針對學生提出的生活中的 物品形狀,說說是怎樣分類的?

2、探究釋疑:

目標:讓學生 自主探究分類的方法。

過程:

(1)教師用電腦出示討論題:

a、說說你是怎樣分類的?

b、把你分的“形狀相同的”每一類物品告訴大家,你覺得它們分別長的是什麼樣子?

c、你是怎樣感覺到的?

(2)讓學生按以上步驟在小組中討論,教師巡視。

(3)交流:

探索的途徑:指幾生上臺演示他們是怎樣感知的,電腦再顯其過程(學習資源)。

(4)討論與小結:

a、說說在你身邊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這樣的?

b、電腦抽象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幾何圖形、名稱。

3、鞏固與拓展:

目標:利用電腦展示各種動態的練習使學生掌握認識所學幾何圖形,並培養學生的積極的創造情感和濃厚的興趣。

過程:

(1)課本中的題改編:看圖形,說名稱。

(2)數數製造叮噹分別用了多少個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學生可以獨立數,也可以自由組合數。

(3)搭學具:

活動:看看你們組的學具,並說說準備搭個什麼?然後拿出自己的積木,分工合作完成。

彙報:城堡、動物園、飛機、世貿大樓、航空的母艦……

(4)轉化: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經常見的見到一些組合圖形。比如說棒棒糖吧,糖是球形、柄是圓柱形的。想想看,你能說出身邊有哪些是這樣的例子?

一年級數學認識教案11

設計理念:

國小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資訊、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面對新的數學知識時,能主動地尋找其實際背景,並探索其

應用價值:

教學內容:蘇教版《數學》一年級上冊84、85頁。

教學目標:

初步認識鐘面,會看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

發展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識。

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成按時作息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發展初步的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認識鐘面,會看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

教學難點:認識整時。

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動手操作。

教學準備:課件,鐘面模型等。

教學過程:

情景匯入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位新朋友,你們看,他來了。(大螢幕上跳出一個小熊:嘿,大家好,今天我準備幫我叔叔照看一下鐘錶店,跟我來看看吧!)

大街上的店可真多啊!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哪個店是小熊叔叔的鐘錶店呢?(讓學生說一說,指一指)

你真聰明,你是怎麼知道的?(學生回答:因為鐘錶店裡有好多鐘錶。)

小朋友們都是在哪兒見到過鐘錶呢?(相互交流)

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鍾,鐘的作用可大了!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認識鐘錶。(板書課題)

認識鐘錶

1、(出示鐘錶店門上的一個鐘),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一下,你發現了什麼呢?(讓學生充分說一說)(長針、短針、數字、方格)

我們把長針叫做分針,短針叫做時針(板書)

2、你能在學具鐘上找出時針和分針嗎?(同桌相互指一指,再讓學生指出老師模型鐘上的分針和時針。)

認識整時

鐘面上用時針和分針來表示時刻,那麼這個鐘面表示的是幾時呢?有誰知道?

(出示7時整鍾),再點擊出示一組鍾(1時、4時、)讓學生認,學生快速認出後,哎呀,你們真聰明啊!怎麼一下子就認出這些時間呢?是啊,小朋友們是怎麼認出這幾個鐘面上的時間的呢?把你的方法向其他同學介紹介紹吧。(一起來交流認識整時的方法。)

小熊:聽了同學們的介紹,我知道了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板書)那下面的鐘面各表示幾時呢?

配場景的鐘8:00(升國旗)11:00(放學)4:00(體育活動)(中的時針和分針在轉動)學生認一認,並強調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數學上說8時,生活中一般說成8點。)

撥一撥

小貓說:“鍾真好,我也要買一個。”小熊說:“現在是2時,你能撥出這個時間嗎?”小貓說:“能。”

小貓會撥了,同學們會撥嗎?試一試

同學們試撥,請一個小朋友到老師的模型鐘上撥一撥,並演示撥鐘的方法。我們可以先把分針撥到12,再把時針撥到2。

請小朋友們撥一個自己喜歡的整時,並說一說這時你可能在幹什麼。(結合情景進行時間教育)

修一修

看著小朋友們又說又撥的,小狗有點急了,它說:“我也要撥一個3時,可是我,我,我怎麼撥啊?”我們來看看它的鐘表怎麼啦?(老師展示一隻缺少分針的鐘,時針指著3時的鐘)看怎麼啦?(生:缺少分針)應該如何添呢?請同學到黑板上為它添上分針,(出示3根針,分針、時針、還有比時針還短的一根),讓學生在展臺上貼針,我們書上也有象這樣的缺少分針或時針的鐘,同學們也來幫忙添一添吧!(讓學生做書85頁第5題,為時鐘添上分針和時針)做完後選擇一些到展臺上點評。

認識大約幾時

去年在我國有一件大事,神舟6號飛船10月12日成功發射,並於10月17日安全返回,你們想看嗎?讓我們再來欣賞一下成功發射的情景,感受那激動的時刻吧!

出示視訊

出示3個鐘面小結:

(1)9時時鐘閃爍。火箭是什麼時候發射的?

(2)發射前的準備時鐘接近9時,討論現在是幾時?(正好是9時嗎?)接近9時可以稱為大約9時(大約閃爍)

(3)發射升空後是九時多一點,這時又是什麼時候!還是9時嗎?(九時多一點,也可以稱為大約9時)

神舟六號是九時發射的,準備發射時是九時差一點,發射升空後是九時多一點,像這些接近9時的,我們可以說成大約9時。

認一認生活中的大約幾時與整時。

小熊看到一(1)班的小朋友們這麼聰明能幹,他很想知道大家的學習生活情況,我們一起來告訴它好嗎?

出示一組生活場景,並伴有時鐘。(大約6時小朋友起床,大約8時同學們做操,10時同學們正在學習,12時吃午飯,大約7時同學在燈下寫作業,10時同學們已經進入甜美的夢鄉)

定格兩組畫面(10時同學們正在學習與10時同學們已經進入甜美的夢鄉),小熊說:“一個正在上課,一個已經進入夢鄉,怎麼鐘上顯示的都是10時呢?”請同學說一說原因(上午10時與夜裡10時)

一天有24小時,時針一天走兩圈,所以有兩個10時!

5、小熊說:“你們真棒,鐘錶店裡還有一些鍾,你們認識嗎?(出示一組鐘錶:電子鐘,只有3、6、9、12數字的鐘,沒有數字的手錶,顯示羅馬數字的鐘)(介紹電子鐘,哪些地方見過的)不管鐘面上有沒有標出數字,我們都可以根據時針和分針的位置知道是幾時或者大約是幾時!

全課總結

小朋友們,今天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你對自己平時利用時間的情況滿意嗎?今後有什麼打算?

一年級數學認識教案12

教學內容:認識圖形、認識鐘錶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常見的四種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的幾何圖形的認識。

2、一方面鞏固鐘錶中整時和半時的認識,另一方面通過看接近整時的鐘面,使學生進一步說出大約是幾時。

教學重點:認識圖形,並能夠形成對這些圖形的表象。

教學過程:

一、認識圖形

二、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1、學生回答有哪幾種圖形,教師板書: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1)問: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各有幾個?學生再書上完成,集體訂正。

(2)教師分別指出每種圖形的名稱,學生舉起對應的幾何圖形。

(3)教師出示實物,讓學生說出每種物品是什麼形狀?

(4)指名說一說日常生活中見過哪些物體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2.出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

(1)學生回答有哪幾種圖形,教師板書: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

(2)問: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各有幾個?學生再書上完成,集體訂正。

3.對比

(1)教師拿出一個正方體的盒子,和盒子一個面大小的正方形,指名說出名稱。

(2)問:誰能說一說他們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引導學生觀察:正方體的每一個面各是什麼形狀的?

(3)用同樣的方法觀察長方體、圓柱的面各是什麼形狀?

(4)完成第7、8題,集體訂正。

二.認識鐘錶

1、撥鍾,分組活動,讓學生利用鐘錶的學具撥出每個整時和半時,小組中同學相互檢查。教師巡視,提醒學生在撥表時,時針和分針一定要撥到準確的位置上。

2、認鍾,教師撥鍾,學生認;指名撥鍾,學生認。

(1)引導學生觀察整時:時針和分針沒有正對著鐘面上的數,而是稍稍偏了一點。告訴學生:像這種差一點不到幾時,或是幾時剛剛過一點,我們就不能說正好是幾時,應該說“大約是幾時”。

(2)完成第9題。

同座相互說一說,指名說,並說一說為什麼?

3、數字表示法

(1)問:你們認識電子錶上的時間嗎?請學生說一說怎麼認的?如果我們要把鐘上的時間跟電子錶一樣表示,你會嗎?

(2)第6題,學生完成,點四人板演,集體訂正。

三、遊戲:

在盒子裡摸圖形,學生摸出來後,告訴大家這是什麼?

四、全課小結:這節課你複習了哪些知識?

一年級數學認識教案13

1.教學設計學科名稱:《6和7的認識》(國小數學一年級)

 2.學生的好奇心: 一年級學生對學習的認識不深,上課只能堅持20分鐘。他們對什麼事物都有好奇心,利用他們的好奇將他們引到我的數學教學中,使他們對數字產生興趣。

3.教材分析:《6和7的認識》是新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的內容,使學生進行講衛生、愛勞動、愛集體、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這節課在認數教學中,要教學數的基本含義、數的順序、數的大小比較等內容,要求教師有嚴密的思維能力及流暢的語言表達能力。利用多媒體的操作,使學生清楚地發現5、6、7之間的關係,結合遊戲讓學生親身體驗學數學的快樂。利用小組合作,培養學生合作精神,使學生都愛上數學課,並願意探究數學知識。

4.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地數出6和7,會讀、會寫這兩個數,並會用這兩個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會比較7以內數的大小。

2. 在教學過程中,滲透講衛生、愛勞動、愛集體,與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讓學生體會學到的數和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絡,感受學、用數學的樂趣。

3. 通過學生觀察、操作、表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5.教學難點:正確數出6、7的物體個數;會讀寫6、7;會比較6、7的大小

 6.教學課時:一課時

7.教學過程:

一. 新課匯入

1.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有趣的兒歌,喜不喜歡?(出示並齊讀兒歌課件)

一二三四五,上山找老虎。老虎沒找著,找到小松鼠。

松鼠有幾隻?我來數一數。數來又數去,一二三四五。

2.同學們,你們從兒歌中能找出幾個小松鼠呀?(5個)老師把這五隻小松鼠請下山,並且給它們編了號(課件出示五隻編號的小松鼠),你能給這些小松鼠排隊嗎?瞧,有兩隻小松鼠遲到了,該怎樣給它們編號呢?(6,7)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認識6和7。

二.創設情景,探究新知

(一) 認識數字6、7及書寫

1.創設情境,學習數數和認數。(課件出示課本主題圖)

2.同學們,知道小松鼠要來,我們的小朋友可高興了,他們趕緊開始打掃教室。

(1)引導觀察,啟發思考。

(2)同學們自由回答

(3)同學們說得好,我們從小要做一個講衛生、愛集體、愛勞動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嗎?請同學們再說說圖上有多少桌子、椅子?有多少人?

(4)讓學生先說再上來示範數

(5)師小結。

結合學生回答,小結:老師現在明白了,6可以表示6個小朋友、6個三角形、6本書……7可以表示7根小棒、7棵小草、7朵小花……原來6和7有這麼大的本領呀,那我們一起來觀察一下6像什麼?指導書寫:6是一筆寫成的,注意6的肚子是鼓鼓的,不要讓它餓著哦。7象什麼?起筆和日字格的上線起平,在右上角往下,在日字格的下線中點部分收筆。

(二) 6、7的數序和比較6、7大小教學.

1.教學數序。

出示計數器:課件撥5顆珠,再撥一顆是幾顆珠子?(6顆)也就是5添上1是幾?6顆珠再添上幾顆珠是7顆珠?(1顆)也就是6添上幾是7?

提問:5添上1是幾?6添上1是幾?7去掉1是幾?6去掉1是幾?

a.小松鼠看到我們小朋友這麼能幹可高興了,蹦啊跳啊,這一跳,可把順序給跳亂了,你能幫它們重新排隊嗎?

b.螢幕出示七隻編號的小松鼠。並且說說你是按照什麼順序排的?

2.小朋友幫小松鼠們解決了一個大難題,因此它們想送給大家一把尺子。但是路上不小心把尺子弄斷了,而且有三個數也看不清了,怎麼辦呢?你能幫它們嗎?

(1) 出示缺數字的斷尺,填上空缺的2、6、7。

(2) 根據尺子教師提問:

這把尺子上有幾個數字?這幾個數中,最大的是幾?最小的是幾? 5前面是誰?5後面是誰?4和6是5的兩個鄰居,也就是5的相鄰數。你知道6的相鄰數是誰嗎?

3. 比較5、6、7的大小

出示點子圖(課件出示)

(1)這三幅點子圖分別用什麼數字表示?你使用什麼方法數出圖中的點數的?

(2)從這三個數中任意選出兩個數比較它們的大小,用">""<"連線起來。

要求每個學生獨立思考記錄,再小組合作,使自己的答案儘量完整。看哪一小組寫出的答案最多。(強調就從這三個數字中選擇)

要求學生寫在練習本上,提醒學生書寫要整潔、美觀

小組作彙報

(3)表揚寫得最完整的小組

三. 課堂小結

小朋友,這節課你學了些什麼知識?你對自己這節課的表現滿意嗎?數學樂園裡還有許多有趣的知識等著我們一起去尋找呢!

8.練習設計:

(1) 出示缺數字的斷尺,讓學生填上空缺的數字。

(2) 根據尺子教師提問:這把尺子上有幾個數字?這幾個數中,最大的是幾?最小的是幾? 5前面是誰?5後面是誰?4和6是5的兩個鄰居,也就是5的相鄰數。你知道6的相鄰數是誰嗎?。

9.作業設計

1.第一組的同學明天每人拿6個火柴,第二組的同學每人拿7根小棒,第三組的同學每人拿的火柴比第二組的小棒少1個,第四組同學拿的小棒比第一組的火柴多1個。

2.學生獨立完成課本第43頁的練習

5○6 6○7 6○5 7○6

10.附錄(教學資料及資源)教師用書 多媒體課件

11.自我問答:本節課設計理念是什麼?

這節課是根據學生認知特點和規律,在本節課的設計中,我遵照《課標》的要求和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實際,著眼於學生的發展,注重發揮多媒體教學的作用,通過課件演示、實物投影、動手操作、遊戲活動等方式組織教學,做到:創設情境活用教材 注意合作促進交流

一年級數學認識教案14

第五單元:認識人民幣

教學內容:第例1----------例4(認識人民幣)

完成相應的做一做及和P55:1、2題

教學要求:

1、認識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間的十進位制關係,懂得1元=10角、1角=10分,學會兌換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功用。

3、培養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和節約用錢教育。

 教學重點:認識各種面額的人民幣。

 教學難點:元、角、分之間的關係。

 教學準備:課件一套常用的面額的人民幣(不同版本的)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師:今天我為你們大家帶來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誰?(CAI演示:點擊出現藍貓影象)你們認識它們嗎?今天是藍貓文具店開業的日子,它邀請我們全班去參觀文具店,你們想去嗎?一起來吧!

二、探究新知

1、參觀文具店回答問題(CAI演示)

(1)、師:誰能說說文具店有什麼文具?價錢是多少?(學生回答)

(2)師:你們喜歡這些文具嗎?可是用什麼買呢?(學生回答)

2、認識人民幣

(1)、師:中國的錢幣叫人民幣,你們認識人民幣嗎?

(2)、操作初認人民幣

師:將桌面上的人民幣拿出,先自己認一認,再在小組內交流,看誰認得多(學生活動)

a:彙報認識情況(學生回答,師板貼人民幣:硬、紙幣)

問:觀察這人民幣,你發現了什麼?

(學生回答)

師:紙做的錢幣是紙幣,金屬做的人民幣叫硬幣

(3)再認人民幣

師:(指紙幣)你用什麼方法記住這些的紙幣,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學生活動後,彙報識別方法)

師:像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在讀時有一個相同處是什麼?所以它們的單位是元,那你能說說看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單位是什麼?

(學生口答)

師: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紙幣我們會認了,那麼硬幣你會辨認嗎?師:識別人民幣可以從人民幣的大小、圖案、面值、顏色上來記住。觀察1元、5角硬幣正面,它們有相同的標記是什麼?

師:國徽代表我們偉大的祖國,而且是中國製造的,所以我們要愛護人民幣,不能在上面亂寫亂畫。

小遊戲:

(1)我指人民幣,你舉起與我相同的人民幣

(2)我說面值,你舉起起相應的面值

(3)我說顏色,你來回答

4、元、角、分的關係

師:藍貓想讓大家看一個小片段,看完後說說你學到了什麼知識?

(學生觀看CAI課件:元、角、分之間的兌換關係)

師:看完了這個片段,你知道了什麼?

(學生回答,老師板書:1元=10角1角=10分)

問:你知道1元=()分嗎?

(可以小組討論後再回答)

想一想:

1元可以換幾個5角,幾個2角?

2元可以換幾個1元,幾個5角,幾個2角,幾個1角?

5、電腦出示第49頁的例4,讓學生口答

三、鞏固練習

1、電腦出示第53頁的第一題

(1)學生獨立操作,訂正(學生上臺操作)

(2)說湊成的錢數

師:說說每一張人民幣的面值,再算一算一共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

2、師:藍貓要文具店等急了,我們回去吧!

(課件出示第48頁的做一做的第二題和第49頁的做一做)

師:1元錢能買什麼學習用品?10元呢?(學生先在小組裡說,然後指名說)

3、遊戲:模擬購物

出示一些學習用品、生活用品和玩具(在每件物品的下面有一個小口袋,在購物時把錢放進去)

(1)選出三個櫃長

(2)學生隨意購物(看清價格後,購買)

(3)請櫃長檢查交錢的情況

四、全課總結

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中,讓孩子瞭解人民幣一些簡單的互換,從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這個環節中,將數學知識包裝在創設的生活情境中,充分體現了用數學的思想。

模擬購物這一環節,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小課堂”中體驗大生活。這個環節的設計,真正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是與現實密切相關的。

一年級數學認識教案15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在解決關於人民幣的簡單問題時會綜合運用所學的相關知識。

(二)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瞭解不同的解題策略,積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經驗,初步學會有序思考。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和實際生活的聯絡及數學的應用價值。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瞭解不同的解題策略。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初步的解決問題策略,指導學生學會有序思考。

三、教學準備

學具:書籍封面的圖片紙。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理解題意

1、出示情境。

教師:玲玲和媽媽在書店看到了一些自己喜歡的書,可是零用錢只剩下13元了,媽媽也沒有帶多餘的零錢。於是,媽媽就跟玲玲說:“我們今天先買兩本書,你就把13元正好花完吧,沒有買到的書,我們下次再買。”玲玲這下有點犯愁了,該買哪兩本書呢?同學們快來幫幫她吧!

2、理解題意。

出示問題:用13元正好可以買哪兩本書?

教師:誰來讀一讀?

(預設)學生1:語氣平淡,沒有突出“正好”。

學生2:突出“正好”。

教師:有同學突出了“正好”兩個字,那麼“正好”是什麼意思呢?

(預設)學生1:生活中的意思是不多也不少。

學生2:這道題中“正好“的意思是把這13元都花完,不剩錢。

3、揭示課題。

教師:玲玲該怎麼選書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二)探究問題,尋求策略

1、在嘗試解決問題中獲得方法。

教師:請你拿出第一張紙,用你喜歡的方式獨立完成。

學生自己嘗試解決問題,老師巡視監控,收集學生資訊。

(預設)學生會出現不正確答案:5+7=12(元)或6+8=14(元)。

教師監控:

如果出現這樣的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再次審題,重點理解“13元正好要花完”的意思。5+7<13,說明有剩餘;6+8>13,說明超出了13元,只能等於13元。

教師引導學生把錯誤的算式變成對的。例如:

在算式5+7=12(元)中,把5換成6或者把7換成8。

《認識人民幣》第5課時 教學設計

《認識人民幣》第5課時 教學設計

《認識人民幣》第5課時 教學設計(2)

《認識人民幣》第5課時 教學設計(2)

(預設)學生依據單價找書的名稱;依據總價找到缺失的書價錢,並找到書的名字,最後修復賬單。

小結:在解決問題時,我們要有條理地思考問題,依據條件逐步推理出結果。

(三)回顧總結

1、這節課上,什麼知識給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2、今天學習的解決問題策略在生活中是很常見的。比如,一把鎖只能用配套的鑰匙開門,如果有很多把鑰匙,那麼哪一個是配套的鑰匙呢?我們通常會逐個嘗試找到配套的鑰匙,這個過程就是“嘗試──調整”策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