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鐵罐教案範文3篇

來源:才華庫 5.36K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陶罐和鐵罐教案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陶罐和鐵罐教案範文3篇

陶罐和鐵罐教案範文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2、聯絡已學課文和生活經驗加深對寓言的理解。

3、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課時劃分:一課時

教具準備:陶罐和鐵罐各一個。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大家看一看,老師講臺上擺的是什麼?

2、這節課我們就來學一學在這兩個罐子之間發生的故事

3、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邊聽錄音,邊在每個自然段的前面標上序號。並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生自由發言。

3、師歸納。

國王的御廚裡有一隻陶罐和鐵罐,鐵罐仗著自己堅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若干年後,陶罐從廢墟里挖出來依舊精美,而鐵罐卻被氧化得無影無蹤了。

三、學習1——9自然段瞭解陶罐與鐵罐的性格特點。

1、聽1——9自然段的錄音思考:這幾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麼?(鐵罐自命清高,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

板書:奚落

2、哪一位同學來說一說“奚落”的意思。

奚落:用尖刻的話數說別人的短處,使人難堪。

3、這幾個自然段也就是常講鐵罐常常用尖刻的話數說陶罐的短處。

4、請同學們自讀課文思考:

①陶罐的短處是什麼?鐵罐又是憑什麼來奚落陶罐的?

②鐵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話數說陶罐的短處(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

③面對鐵罐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樣回答的呢?

請同學們邊讀就邊把有關的句子用橫線畫出來。

5、生回答老師的問題

6、小黑板出示對話,體會各自態度。

①“你敢碰我嗎?陶罐子!”

陶罐一開口就是“你敢碰我嗎?”它的意思就是陶罐敢不敢碰它,<不敢>。它根本就沒有把陶罐放在眼裡,它稱呼陶罐“陶罐子”直呼其名,說明它有沒有禮貌?請同學們在課文中找出一個能夠體現鐵罐態度的詞來。<傲慢>。面對鐵罐的傲慢無理,陶罐又是怎樣回答的呢?“不敢,鐵罐兄弟”。陶罐有沒有生氣?<沒有>。它不但沒有生氣,還很禮貌地稱呼它為兄弟,並承認自己不敢碰它,說明陶罐怎麼樣?<很謙虛>。

②請同學們自學後面的`句子,看看這些句子體現了陶罐和鐵罐怎樣的態度?鐵罐:傲慢、狂妄陶罐:謙虛、忍讓、不驕傲不自卑

③請同學們看到書101頁的插圖,

看一看,哪個罐子是陶罐,哪個是鐵罐,為什麼呢?

7、指導朗讀1——9自然段。

①通過1——9片段段的學習,我們瞭解了陶罐和鐵罐不同的性格特點,鐵罐的傲慢、狂妄,陶罐的謙虛、忍讓、不驕傲不自卑。我們就來分角色把1——9自然段讀一讀。

②注意:讀的時候要讀出鐵罐的傲慢、狂妄,讀出陶罐的謙虛。

③分角色朗讀:男生讀鐵罐說的話,女生讀陶罐說的話。敘述的語句就由老師朗讀。

④請兩位同學把剛才讀的內容演一演。

四、總結

鐵罐自以為堅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二者就發生了爭吵,最後以不歡告終,隨著時間的變化,故事又有什麼變化,請大家快速的默讀10——17自然段,並思考:

1、許多年過去了,陶罐是什麼樣子?鐵罐呢?(陶罐依舊和以前一樣,光亮樸素、美觀。)(鐵罐被氧化消失的無影無蹤。)

2、當人們發現陶罐時,人們的態度怎樣?為什麼呢?(高興、驚訝)(它是古代的東西、很有價值)

當年被鐵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卻成了很有價值的文物被人們永久的儲存下來,(板書:永久)。而當年狂妄自大的鐵罐卻被氧化消失得無影無蹤(板書:氧化)。當初鐵罐有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結果呢?

(沒有,因為它只看到自己堅硬的一面,而沒有看到易氧化的短處;同樣陶罐也只看到自己易碎的一面,而沒有正視自己易儲存的一面。)

3、從這則寓言中我們明白了什麼道理?聯絡學生的課文和聯絡生活實際談一談。

五、總結課文

完成小黑板上的練習

這則寓言採用了手法將陶罐和鐵罐人格化,通過人格化的描寫,告訴人們看待問題要,任何事物都有和。不能用自己的和別人的比,更不能因此而。

六、作業:

把故事講給弟弟妹妹聽,告訴他們看問題要全面,不能用自己的和別人的短處比,更不能因此而驕傲。

板書設計:

陶罐易碎——→永久

忍讓↑↓奚落

鐵罐堅硬——→氧化

陶罐和鐵罐教案範文2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生詞。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學習如何正確看待人和事物。

學習重點:通過陶罐和鐵罐的對話、神態,瞭解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

學習難點:讀懂課文內容,學習如何正確看待人和事物。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準備: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前三分鐘:

背誦蕭紅《小城三月》寫景選段:

1.“三月的原野已經綠了??楊花掛著他了。”

2.“河冰發了??春天帶著強烈的呼喚從這頭走到那頭??”

3.“小城裡被楊花給裝滿了??帶著呼喚,帶著盅惑??”“”

一、匯入新課

課件出示:課文插圖

板書課題,識記“陶”。(由“淘”換偏旁來記憶??)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自由讀文。要求: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詞可以拼拼音、查字典。讀不通順的句子多讀幾遍。

2.再讀課文。要求;在讀正確的基礎上,爭取把課文讀流利。邊讀邊思考: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3.出示帶拼音生詞

懦弱惱怒爭辯羞恥流逝宮殿樸素

(1)自由練讀。

(2)指名領讀

(3)交流記字方法記憶字形。注重對識字方法的指導及總結運用,

邊記字邊隨機組詞及說話。(“懦”“惱”“恥”“樸”藉助“形聲字”規律識字。)

區分:辯與辨(引導學生從字的中間部件聯絡字義辨析。)

4.出示去拼音生詞

陶罐懦弱惱怒爭辯羞恥流逝宮殿樸素

隨機抽讀正音,注意“懦”“恥”“逝”的讀音。

5.出示句子:

“何必這樣說呢?”??可吵的呢!”

“我的兄弟鐵罐就在我旁邊??悶得夠受了。”

指生讀句子,識記“掘”。根據語言環境辨別“處”“悶”讀音。

三、寫字指導

1.出示本課要求會寫生字,指名讀並組詞。

2.指導結構較複雜的字,重點指導:惱怒謙虛感受

歸納方法:筆畫較多的漢字,要寫得緊湊,注意穿插避讓。

3.練習書寫,反饋點評。

四、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指名讀文,思考: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提示:古時候,鐵罐仗著堅硬,常常()陶罐。若干年後,陶罐從廢墟里挖出來依舊(),而鐵罐卻()。

2.自由讀課文,想一想:哪幾個自然段寫鐵罐看不起陶罐,哪幾個自然段寫它們各自的結果。

3.默讀課文2——9自然段,看看描寫了陶罐和鐵罐之間的幾次對話?提示:你說一句,他說一句,稱作一次對話,用大括號標記。

【說明:理清文章脈絡的方法要教給學生,並在教案中體現。】

五、總結設疑: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陶罐又是怎樣面對鐵罐的奚落呢?下節課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複習生詞指導書寫

1.出示詞語:

陶罐懦弱惱怒爭辯羞恥流逝宮殿樸素挖掘自由讀隨機抽讀

2.聽記詞語:樸素謙虛惱怒

自主訂正。

3.指導書寫

出示:素值捧

(1)組詞、觀察、歸納橫畫較多漢字的書寫方法。

(2)重點指導範寫:素(注意三橫長短的變化,中間的兩個撇折要平一些。)

(3)生練習書寫。

陶罐和鐵罐教案範文3

《陶罐和鐵罐》是人教版第五冊的的課文,故事講的是國王御廚裡的鐵罐自恃堅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裡許多年以後,陶罐出土成為文物,鐵罐卻化為泥土,不復存在。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於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為了充分體現出教學主體性,優化課堂結構,我設計並嘗試了以下教學:

教學目標:

1、識“陶、懦”等幾個生字。會寫“陶、謙”等6個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鐵罐的,傲慢無理和陶罐的謙虛剋制。

3、文寓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

教學重點:

指導朗讀,理解重點詞句。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寓意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趣、點明學法

1、出示陶罐和鐵罐的圖片,讓學生觀看。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揭示學法,學生可採用自悟、同座、小組合作學習。

二、讀中感知、層層遞進

《大綱》明確要求“從一年級起,就應該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因此,我實施了分佈教學法:

1、讀:指導學生自由讀準每一個字音,對於直呼困難的多拼讀幾遍。

2、反饋讀:通過指名、開火車等形式檢查、反饋、引導學生自評、互評,逐步做到不丟字、不添字、不錯字,不重複、不讀破句子。

3、瞭解讀:圖文並茂,讀思結合,感知課文的基本內容,學會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三、藉助電教質疑解疑,生動鮮活的畫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用學生思維。因此,我將課文內容用多媒體動畫的形式呈現,創設一種聲、色、形有機結合的教學情境,集感知、想象、領悟、表達於一體,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創造過程中,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

1、在這個故事中,有那些地方不理解,請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學習。

2、課文中陶罐和鐵罐的表現有那些不同點?

A、學生邊看圖片邊用筆畫出有關語句。

b、學生四人一組交流討論,互相補充。

c、全班進行交流

不同點之一:

鐵罐很傲慢,而陶罐很謙虛。

不同點之二:

鐵罐常常奚落陶罐,而陶罐很想和鐵罐和睦相處。

不同點之三:

王朝覆滅了,宮殿倒塌了,兩個罐子的命運都不一樣。

①許多年過去了,人們在厚厚的堆積物裡發現了

陶罐,人們看見陶罐後,心情如何呢?

②陶罐對人們又說了些什麼呢?

③人們為什麼沒有發現鐵罐呢?它到哪裡去了?

④想象一下,假如鐵罐聽到陶罐對人們說的話,它會怎麼想呢?

四、精讀課文、讀出感情

1、小組內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

2、請一個小組彙報朗讀,其他同學注意傾聽,看他們是否讀出了陶罐和鐵罐不同的特點。

3、結合學生朗讀,進行評議,點撥理解。

a、你覺得鐵罐和陶罐分別都象是個什麼樣的人?(找出表現他們神態和動作的詞句讀一讀。)

b、教師引導領悟鐵罐的傲慢無理和陶罐的謙虛剋制,同時理解“奚落、謙虛、懦弱、輕蔑”等詞語。

4、小組在次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議中感悟、知道實踐

議論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主要途徑。議論出見解,才能不斷開拓思維,提高認識,最終運用於實踐。針對這篇課文,我設計討論話題如下:

1、陶罐和鐵罐,你喜歡誰呢?為什麼?

2、從陶罐和鐵罐不同的表現以及最後不同的結局,你得到什麼啟發?

3、拓展延伸,聯絡生活中的事情。知道實踐,做個謙虛,不驕傲,汲取別人長處的孩子。

六、注意觀察、認真書寫

1、出示6個生字,並認讀。

2、學生指出難寫的字。

3、師範寫難字,生指出不足點,師改正。

4、學生練寫,同桌互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