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社群生活》教案設計

來源:才華庫 2.23W

教學內容

《文明的社群生活》教案設計

文明的社群生活

2 課時

教學目標

[德育目標]:

自覺維護社群環境,遵守公共秩序,做個講文明有教養的人。

[智育目標]:

1.知道遵守文明公約,懂得在公共場所遵守公共秩序。

2.能夠在公共場所中隊一些人的不良表現做出自己的評價,能夠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素質發展目標]:

通過角色扮演,讓學生體會不文明行為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從而養成講文明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懂得在公共場所要遵守公共秩序。

[教學難點]:

自覺維護社群環境,遵守公共秩序,養成講文明的良好習慣。

教學準備

遵守公共秩序的圖片、資料等。

第1課時

(課堂匯入)

人們生活在一起,要有良好的秩序。如果沒有秩序,社會就會變亂,人們也就無法正常地生活。

(講授新課)

板書 一、公共秩序靠大家

提問 你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遵守公共秩序的例子呢?

學生自由發言。

講述 生活中有很多遵守公共秩序的例子,例如乘坐公共汽車時,排隊上車;不踐踏草地;圖書館內不大聲喧譁等等。

承接 良好的公共秩序需要靠大家的共同維護,建設文明社群,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活動 分小組進行角色扮演,表現在社群內的一些不文明的行為,每個劇情的結果由學生自己設計應該如何來做。

劇情一:週末的一天中午,小明和小麗剛吃完午飯,就相約來到社群運動場打乒乓球,聲音吵到了社群裡的人們無法安靜地午休,李奶奶走了過來,指了指旁邊的牌子,說:“午休時間是不能打乒乓球的!你們中午在這裡打球,大家怎麼安靜地休息呢?小朋友們,要遵守公共秩序啊!”

劇情二:一天,小紅走在街上,買了一個冰糕吃,順手就把冰糕袋扔到了馬路上,這是,環衛工人走過來了,對她說:“如果每個人都隨手亂扔垃圾的話,那我們的社群會有多髒啊!為了我們的環境衛生,應該把垃圾扔到垃圾筒裡。”

劇情三:一天,小強和小峰在社群的'健身廣場上鍛鍊身體,為了爭搶一個健身設施,搞得面紅耳赤、爭吵不休。

劇情四:一天早晨,小剛上學的路上,怕上學遲到了,就隨意橫穿馬路,讓對面開車過來的李叔叔嚇了一跳。

提問 通過四個劇情的角色扮演,你認為應該如何做個文明的小公民呢?

學生自由發言。

閱讀 教材P.46的材料“老爺爺使我的想到的……”,談談自己的感受,聯想下如果故事中的小朋友是你,你會怎麼做?

學生回答 略。

小結 不文明的行為會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的,所以我們一定要養成講文明、自覺遵守公共秩序的好習慣。每個人都要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學會反思自己的行為舉止,自覺糾正自己不文明的行為和錯誤。

(課堂總結)

這節課通過讓學生角色扮演,來表演生活中的一些不文明的行為,親身體會不文明的行為對於人們生活的不良影響,來培養學生要自覺遵守公共秩序,做個文明小公民的習慣。

第2課時

(課堂匯入)

為了維護我們生活的社群有一個良好的環境,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來自覺遵守公共秩序,做個文明的公民。那麼,如何來做呢?

(講授新課)

活動 請你舉例說說你在社群內所見到的一些不文明的行為,對此發表下自己的看法。

學生自由發言。

提問 如果我們的社群存在著很多的不文明的行為該怎麼辦?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呢?

學生回答 略。

小結 不文明的行為影響著我們社群的環境,帶來了很多的不良影響。所以,我們需要制定一個文明公約,來約束人們,讓人們來共同遵守。

提問 你認為什麼是文明公約呢?

學生回答 略。

教師 文明公約就是用制度來約束人們的行為。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每個人都要自覺遵守文明公約。

承接 說到自覺遵守文明公約,首先我們來了解文明公約的主要內容。

展示 文明公約的主要內容:

1.舉止文明,禮貌謙讓,家庭和睦,鄰里互助。

2.搞好環境衛生,愛護花草樹木,不隨地吐痰,不亂倒垃圾。

3.保持樓道整潔,不亂堆雜物,不亂扔廢棄物。

4.保持社群環境整齊,不亂停放車輛,不亂晾晒衣服。

5.文明娛樂健身,不高聲喧譁,影響他人休息。

6.遵紀守法,維護治安秩序,不違反防火規定

7.尊重科學,自覺抵制不良風氣和封建迷信。

提問 你認為這個文明公約的內容好不好?還需要增加其他內容嗎?

學生回答 略。

注意 社群環境需要我們大家的共同維護,文明公約不僅要我們國小生自覺遵守,家人也要自覺遵守。

活動 談談自己為社群作了哪些事情,還應該做些什麼。

小結 社群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園,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最為密切,城市中的居民大多居住在樓房中,人們彼此間的聯絡越來越少,所謂“遠親不如近鄰”,我們要搞好鄰里關係,互幫互助,共同建設我們美好的家園。

(課堂總結)

這節課讓學生了解為了維護社群的環境,還需要制定文明公約來約束人們的行為,讓大家共同遵守,並且搞好鄰里關係也很重要。

● 板書設計

主題三 文明的社群生活

一、公共秩序靠大家

二、讓我們制定文明公約

教學反思

社群的文明公約是大家共同遵守的法則,要讓大家按照文明公約的要求去生活,引導人們做講文明的公民。我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引導學生了解社群文明公約的具體要求,讓學生從小養成自覺遵守社群文明公約的良好行為。

我首先通過44頁的一組圖片,表現大家遵守和維護公共秩序。而通過45頁的圖片,列舉了一些不文明的行為,引導學生對這幾種不文明的行為進行評價。46頁的材料講述了一個老爺爺與一個不遵守社會公德的孩子之間發生的故事,引導學生學會反思自己日常的不文明行為,自覺加以糾正。通過47頁的圖片反面列舉了一些社群的不文明的現象,讓學生思考作為社群的一員應該怎麼做。48頁的圖片,表現了文明社群良好的公共秩序,大家應該自覺遵守的文明公約。49頁的圖片,表現的是國小生幫助老人下樓梯,鄰居共同打掃樓道的衛生,大家一起清理樓前綠地上的垃圾,新聞報道讓學生了解文明社群生活的主要內容。

社群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非常重要,大家生活在一起,要和睦相處,共同維護社群的環境,社群的秩序。引導學生能夠在公共場所對一些不良表現做出自己的評價。國小生的自我評價能力不高,不少學生在評價別人的不良表現時比較客觀、全面,而對自己有時就放鬆要求,要引導學生自覺遵守文明公約和公共秩序,養成講文明的良好習慣,做到言行一致,表裡如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