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貓洞》教案設計

來源:才華庫 9.55K

教學內容

《大小貓洞》教案設計

本課在教材第9l一94頁。《大小貓洞》是現代著名學者金克木的一篇文章。作者從流傳的故事中挖掘了新的道理,其思路靈活,令人耳目一新。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瞭解議論文的基本特點和論證方法。 .

2.學習作者敏銳的觀察力。

3.學習本文作者多角度的思維方式和豐富的聯想。

4.學會多方面蒐集論據來論證自己的觀點。

◆過程與方法

1.結合本文中的故事,繪聲繪色地給學生講故事,讓學生用發散的思維方式來思考其中的道理,同時展開小組討論,看那個小組的說法更獨特、更有新意。

2.通過一些思維訓練來開闊學生的思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進行辯證思維和發散思維。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習多角度地思考問題,不僅僅從自身的角度而且要從對方的角度出發,分析問題;學習辯證思維和發散思維的方法。

2.尊重客觀實際,全面考慮問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科學的世界觀;積極培養人文主義的精神和理念。

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重點

1.學會尊重客觀,全面考慮,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

2.瞭解議論文的相關知識,學習議論文的寫作方法

3.體會本文中層層推進的論證方式。

4:引導學生培養自己的人文精神和理念。

◆難點

1.學習多角度、全方位、辯證的思維方式。

2.引導和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發散學生的思維。

◆教學突破

1.結合文中的例子和生活中的例項進行分析,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探究本文的看似簡單實則深刻的道理;可以採用一些腦筋急轉彎的問題,豐富課堂的氣氛,開發學生的思路。

2.學習本文論證層層推進,及結構嚴謹、娓娓道來、如話家常的行文方式。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讓學生分組進行課文預習,蒐集牛頓、晏嬰的有關資料,以便介紹給其他的同學;蒐集一些現實生活中辯證的多角度思維的例子以豐富課堂的內容。

2.蒐集一些腦筋急轉彎的問題,以活躍課堂氣氛,開闊學生的思路。

◆學生準備

分組進行課文預習,並思考作者究竟要告訴讀者什麼道理。

教學步驟

(第1課時)

教學流程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1.通過介紹牛頓,匯入新課。 2.配合教師,進入新課學習。3.用講故事的方法啟發學生的思維。 4.開動腦筋,積極思考。5.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教師注意引導。 6.積極展開討論,學習思考問題的方法。7.總結歸納,提高認識。 8.比較思維方式的不同。

一、交流預習心得。匯入新課(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引導學生回顧上節課的知識,鞏固所學的議論文及議論文的特點,瞭解學生掌握的情況。
2.對學生的回答給予總結。然後,從介紹大科學家牛頓人手,導人新課。
3.結合學生的回答,向學生介紹現代著名學者金克木。然後,用講故事的方法,向學生們講述關於牛頓給兩隻貓在門上開兩個洞的故事,並啟發學生進行思考,發表自己的看法。
4.給學生3--4分鐘時間,品讀本文,細細體會。





1.回憶以前所學的議論文的知識回答教師的提問。
2.交流自己瞭解的牛頓,如有的說,“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
3.自由展開討論,積極進行思考,說出自己對這個故事真假的認識以及這個故事說明了什麼。比如說:“牛頓想法不靈活,開一個洞就可以了,不然我們是不是也要給不同高矮的人都開不同的門嗎?”。
4.在品讀的過程當中體會本文的寫作目的。





二、設定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結合課文,說明本文作者對牛頓的看法,指出牛頓“尊重客觀,不由人的主觀。


1.根據教師的講解,認識到牛頓不是思維不靈活,牛頓不是從人的一面觀,考慮。


事情全面”的思維方式,並與學生的
看法進行對比。
2.轉人中國有關門洞的名人故事。可
以先介紹一下晏子的機智多謀,提出
問題:晏子是如何挫敗楚國人的?引
導學生比較楚人和晏子的思維方式
和出發點。
3.講解:作者轉人對中國曆來的楚國式的行為方式的批判。請學生思考什
麼是楚國式,什麼是齊國式,並結合
他們生活中的所見所聞進行評述。
4.作者以中國最古的大學“泮宮”為例具體說明了中國曆來是楚國式;同時又舉了“北大‘狀元橋’上走的人不僅限於狀元,人人都可進”的例子。請思考作者想說明什麼。


考慮,而是從貓的'一面進行考慮。之
所以有不同的看法,是因為思維的角度
不同。
2.小組討論,代表發言:楚人認為門以人
為準,晏子認為門以國為準,這是從兩
個不同的座標出發看人和門的關係。
3.思考並回答:“楚國式”是指門以人為準的思維和行為方式;“齊國式”是指門以國為準的思維和行為方式。生活中有很多例子,學生應結合起來進行評述。
4.進行討論,進行發散思維,暢所欲言。回答:中國曆來的“楚國式”有了改變,人們不僅是看重“物”了,而是更看重
“人”了。



三、組織討論,分析本文的寫作特點(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人人知道故事,未必想得到裡面
有什麼道理”可以說是本文的落腳點,
也表達了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應在流傳的故事中挖掘新的道理。請學生結合自己知道的故事,看看是否真的理解了故事中的道理。


分組展開討論,把自己熟知的故事
講給大家聽,讓大家思考其中的道理,並比較大家的理解有什麼同,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不同。





本節總結

《大小貓洞》是現代著名學者金克木的一篇文章。本文看似拉拉雜雜,東扯西扯,但是結構嚴謹,行文流暢,給人啟迪,發人深思,使讀者在不知不覺中就接受了作者的觀點。通過本文,學生應學習作者開闊的思路和質樸的語言以及作者表現的強烈的人文色彩和精神理念。

板書設計

大小貓洞牛頓的故事晏子的故事古代的“泮宮”北大的“狀元橋”

問題探究與拓展活動

結合智力訓練,培養學生多層次的辯證思維和發散思維,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理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人人知道故事,未必想到裡面有什麼道理”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體會,反思一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