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柳樹和小棗樹的教案設計

來源:才華庫 2.34W

小柳樹和小棗樹教學設計(一)

教學目標:

小柳樹和小棗樹的教案設計

1、認識“棗、淺、禿、忍、唄、雖、乘、思”八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並用不同的語氣表現角色的不同性格。

3、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

教學重難點:

通過朗讀,比較,體會課文內容,並懂得道理,使學生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準備:掛圖、小黑板、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教學步驟:

一、匯入新課,激發興趣。

師:院子裡有一棵小柳樹和一棵小棗樹,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故事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將生字畫上記號,看拼音多讀幾遍,記住字音。

2、指名當小老師領讀生字、文中生字組成的詞和讀讀抄抄中的詞語。

3、同桌互相檢查認讀生字的情況和朗讀情況。

4、指名讀課文。邊聽邊想。課文講了小柳樹和小棗樹的什麼故事?

三、識記生字。

1、“我讀你找”。師讀生字,生在“我會認”中迅速找出這個字。讀準棗、忍、雖、乘、思。

2、小組合作交流識字方法。

3、開火車認讀生字。

4、選自己熟悉的字組詞。

四、自讀課文。

1、學生高聲朗讀課文。

2、相互交流讀懂了什麼?

3、找出與插圖相應的段落,有感情地讀一讀。

五、指導寫字。

1、學生自主觀察書上的範字,說說字形特點。

2、教師範寫,重點指導。

穿:上下結構,上部分為“穴”字頭,下半部是“牙”。

彎:第四筆是豎,不是豎鉤。

3、學生描紅臨寫,完成“讀讀抄抄”。師巡迴指導。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課文、感情朗讀

教學步驟

一、學習第 l ~ 4 自然段。

1、自由讀。

2、說說讀後知道了什麼?

3、引導學生看圖,理解“彎彎曲曲,淺綠色的衣服、光禿禿、又細又長”。

4、指導朗讀,小黑板出示。

小柳樹說:“喂,小棗樹,你的樹枝多難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小柳樹說:“喂,小棗樹,你怎麼不長葉子呀?你看我,多漂亮!”

(讀出驕傲、得意、瞧不起別人的語氣。)

5、引導想象。

面對小柳樹的驕傲,小棗樹可能會怎麼想?

6、指名有感情地朗讀。

二、學習第 5、 6 自然段。

1、自由讀,說說知道了什麼?

2、比較小棗樹和小柳樹的做法有什麼不同?

3、從“過了一天又一天”“實在忍不住了”可以看出什麼?

4、再讀讀第 5、 6 自然段。

三、學習第八 8 自然段。

1、指名讀,比較小柳樹和小棗樹有什麼不同的表現?

2、理解“溫和”的意思,指名用溫和的語氣讀小棗樹的話。

3、你從中看出了小棗樹的什麼品格?

4、小柳樹聽了,不好意思地笑了。”此時,他可能會想些什麼?

四、朗讀全文。

l、接力讀,其餘同學在聽的過程中,找出還不明白的問題,提出來,師生共同解答。

2、賞讀。你喜歡讀哪個自然段就讀哪個自然段。然後小組同學在一起開展比賽,看誰讀得好聽。

五、總結全文

學了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什麼?

板書設計:

15 小柳樹和小棗樹

綠綠的 彎彎曲曲

又細又長 光禿禿

跳舞 結果實

既要看到自己的長處,又要看到自己的短處。

小柳樹和小棗樹教學設計(二)

【教學重點】

認識8 個生字和會寫兩個生字,有感情地讀文。

【教學難點】

充分發揮孩子們的口語表達能力,用自己的語言來誇誇漂亮的小柳樹。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誘發學習興趣

師: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兩位小客人,瞧,它們是誰?(課件出示:小柳樹和小棗樹的照片)讓我們一起親切地叫他們的名字:小柳樹和小棗樹。它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事情,想不想一起看看。

二、 閱讀、識字、探究、感悟

1.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帶著教師事先給出的三個溫馨閱讀提示朗讀全文:自由讀課文,標上自然段;帶拼音的生字圈起來,多讀幾遍,想辦法記住它;說一說:( )的小柳樹和( )的小棗樹。

(2) 出示8 個含有生字的詞語,指生讀正音,並指導如何記住生字。

(3) 去掉生字的拼音,讓學生挑戰讀。

(4)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說一說什麼樣的小柳樹和什麼樣的小棗樹。

2、 再讀課文,突破重點

(1) 請3 名學生分別朗讀課文2、3、4 自然段,同時加以點評。

(2) 同桌互讀,同時用波浪線畫一畫在這三個自然中描寫小柳樹長得漂亮的語句。

(3) 講解由學生反饋得到的描寫小柳樹漂亮的語句,通過指生讀,齊讀,領讀等多種形式,使學生感受到小柳樹的漂亮。

(4) 朗讀昇華,讓學生用自己的語句也來讚揚小柳樹的漂亮。

又過了幾天,小柳樹( )。

3、 精讀課文,加強語感

(1) 教師引導與小柳樹漂亮對比,小棗樹就顯得不漂亮,讓學生找找描寫小棗樹不漂亮的語句。

(2) 分角色表演朗讀課文。

三、 拓展與鞏固

1、說說別人的長處和自己的短處。可以自由選擇一個同學,說說他的長處。如果自己不清楚自己的短處,可以請別人給你提醒。先自己想想,然後小組交流。

2、鞏固會認的字,指導書寫“怎、思”兩字、遊戲:聽音出示字卡。(教師讀生字,學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誰找得又快又準。)

3、全課總結

師:今天你學到了什麼?課後朗讀全文給大家聽,說說自己學到的新知識吧!

教學反思

《小柳樹和小棗樹》是國小語文二年級上冊第四組的一篇課文。這一單元的課文都蘊涵了深刻而豐富的生活哲理。對於這組課文的教學,要特別關注人文精神的挖掘與落實,在讓學生不離開對語言文字感悟的同時進行自然的思想教育,使生動的教材顯得更加鮮活。授以閱讀的方法,培養閱讀的能力,逐漸引導學生品味語言、運用語言。

那麼針對此次教研活動的主題“訓”,結合我上課的這篇課文談談我的感想。

首先,低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在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它關係到學生以後對語文學習是否報抱有一種積極向上的興趣。同是它也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一個基礎,是學生語文素養的一種體現。那麼針對長篇的低年級課文,作為教師應該怎樣處理。逐段的講解必然會使學生降低學習興趣。所以,抓語言指導朗讀顯得尤其重要。與教研員 唐老師的溝通中也瞭解到朗讀的形式也很多種:領讀、小組讀、師生讀等。如果單單採取一種形式,對於學生的朗讀毫無促進。只有不斷地變化朗讀形式,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才能使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中來。對於這一點,我在試教的過程中也深有體會。在此次上課過程中,也試驗到確實應該要這樣。

其次,教材是資源,學生也是資源,擁有不可估量的潛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授人以“漁”不如授人以“漁場”。當前把學生當作接受知識的容器時代雖然已經過去,但學生能不能進行探究式的、自主發現式的學習,把學生當作資源去開發卻並未得到普遍的共識。比如強調語文閱讀,便滿堂讀,由詞到句,由句到段,最後由段到篇,形式上多讀、多問、多發言,實質上只是反映了教師為主的閱讀主體對教材的理解,學生完全是被動地順著教師設計好的思維猜想,學生的情感思維得不到激發和定向,甚至完全被抹殺。只有放手讓學生自己讀,讀喜歡的句子,從自己的朗讀中感受到句子所要表達的情感,這樣學生的學習效率才會高。

最後,教師適時點撥引導,讓學生做出正確的自我評價,在朗讀過程中學生自我調節、自我監控,在課堂學習生活中主動自我教育,這就充分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對於二年級的學生還需要教師的鼓勵和表揚。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地鼓勵學生,或者表揚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小柳樹和小棗樹教學設計(三)

教學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導學生讀題想象,聯絡生活,說說自己知道的棗樹和柳樹。

二、學生閉眼,伴隨音樂,教師繪聲繪色簡述

師:現在我們來做個遊戲,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教師留出30秒左右的思維空間,任其發揮豐富的想象。)

師:聽到什麼了嗎?

師:再聽聽看!然後音樂開始,教師繪聲繪色簡述。“當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小柳樹便成了春天的使者,它挺起細腰,最先向人們奉獻綠色。在微風中它披著飄逸的長髮翩翩起舞,顯得那麼嫵媚迷人。可是小棗樹呢,春天來了,那彎彎曲曲的樹枝仍是光禿禿的。剛開始,我也感到很奇怪,可是後來我才知道原來小棗樹是想把自己的營養保留下來,秋天能結出又大又紅又甜的棗子奉獻給人們。多麼優美的柳樹,多麼可愛的棗樹,老師最愛這棗樹和柳樹……”你們聽懂了什麼?

過渡:多麼可愛的棗樹和多麼優美的柳樹,可是有一天,在它們之間卻發生了一件事。你們想了解他們之間的故事嗎?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全文,出示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思考:小柳樹和小棗樹給你留下什麼印象?

(2)學生讀生字

(3)學生交流對小柳樹和小棗樹的印象,相機板書。

四、研讀文字,感受不同性格

(一)

1、小柳樹的腰細細的,樹枝綠綠的,真好看。

2、小棗樹樹枝彎彎曲曲的,一點兒也不好看。

3、指導讀出小柳樹的美。

4、讀中感知小柳樹的驕傲。

5、看到棗樹彎彎曲曲的樹枝,小柳樹說些什麼?

“喂,小棗樹,你的樹枝多難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6、從小柳樹的話裡你聽出了什麼?(瞧不起、神氣、驕傲)

7、誰能比她讀得更神氣?範讀。加上動作表情讀。

(二)

1、春天到了,你看到小柳樹和小棗樹身上發生了什麼變化嗎?

2、課文中那幾句話寫出了小柳樹和小棗樹在春天的變化呢?

指讀:

(1):春天,小柳樹發芽了。過了幾天,小柳樹的芽兒變成小葉子,她穿上一身淺綠色的衣服,真美!

(2):小棗樹還是光禿禿的。

3、指導讀出小柳樹春天裡的美麗。

4、感悟小柳樹更加瞧不起小棗樹。

(1)這一次小柳樹又對小棗樹說了些什麼?你又聽出了什麼?

5、更加得意驕傲了,外表比原來還漂亮的她,和光禿禿的小棗樹形成了更為鮮明的對比。

(2)對比兩次說的話,要讀出小柳樹第二次比第一次更加驕傲得意的表情和語氣來。

“喂,小棗樹,你怎麼不長葉子呀?你看我,多漂亮!”

6、更加驕傲,瞧不起小棗樹,語速放慢,語調上揚。做出動作,範讀,指導。

(三)

1、小柳樹越來越漂亮,也越來越驕傲。難道小棗樹一直就光禿禿的沒有任何變化嗎?

2、從哪個詞最能看出此時小柳樹的心情?(得意)進行換詞練習。

3、指導學生表演朗讀出小柳樹在風中舞蹈的美麗姿態,和得意的心情。

(四)

1、看到小棗樹結了滿樹棗子,又受到人們的喜愛,小柳樹想些什麼?說些什麼?

2、想象:如果你是小柳樹,你認為此時小棗樹會說她什麼?

3、小棗樹說她什麼?“春天小柳樹發芽長葉早;秋天落葉晚;雖然不會結棗子,但長大了可以讓人們在樹陰下乘涼。”

4、從小棗樹的話中你看出了什麼?

師幫助總結出小棗樹寬容大度,謙虛,發現小柳樹的長處誇獎她。

5、齊讀小棗樹的話,體會棗樹的為人。

五、剖析總結

1、你喜歡小柳樹和小棗樹嗎?為什麼?

小結:小棗樹不因自己長得沒有小柳樹好看而洩氣,也不因為自己能結又大又紅的棗子而自大,相反還誇獎小柳樹。但是,老師也喜歡小柳樹,因為小柳樹長得很美,老師喜歡一切美的事物。同時,小柳樹還能及時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2、拓展:《駱駝和羊》

3、教師總結:同學們,無論什麼事物都有各自的長處和短處,生活中並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人,發現美的眼睛。我們也要向小棗樹學習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並真誠地讚美他誇獎他。對別人真誠地微笑,真心地讚揚,會讓你、我、他心中充滿陽光、充滿自信!願每個同學都學會多看別人的長處,學會欣賞他人。

六、板書設計:

小柳樹和小棗樹

美 溫和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教學反思:

記得在一篇文章中看到——如果把兒童的情感比作“小河”要它漾起漣漪,泛起微波,需要外力的推動。或是像一隻蜻蜓在水上輕輕一點:或是像一陣微風悄悄的掠過水麵,那它就靜不下來了。在課堂上,我努力想放飛一群蜻蜓,想送過一陣微風,讓孩子們情感的小河盪漾起來,讓孩子感受到朗讀的快樂,學習的快樂,閱讀的`快樂。從開始確定研討課的課文來,我就試圖努力走進教材,走進小柳樹和小棗樹的精神世界裡,於是,確定了在朗讀中讓孩子們去感受小柳樹和小棗樹的不同性格。

從設計理念上,我試求以人為本。《小柳樹和小棗樹》是一篇清新的童話,課文借小柳樹和小棗樹生長情況的不同,賦予它們不同的性格特點。語言清新明麗,充滿童趣,學生的情感容易被調動起來。學生有情,文亦有情,“課文――學生”之間情感的橋樑就是教師的情感,要由老師去點燃、去傳遞、去深化,讓學生的情感隨文波動起伏,與文共鳴,與情相融。

從設計思路,我設計了以下幾大部分:

1、未成曲調先有情

兒童的情懷是一灣淺淺的河,無風不起浪,無物不揚波,外力像一隻蜻蜓在水上輕輕一點,或是像一陣微風悄悄地掠過水麵,它就平靜不下來。新課伊始,老師要放飛一群“蜻蜓”,要送過一陣“微風”,讓孩子情感的河盪漾起來,使他們對新課的學習產生一種期盼的慾望、關注的心理。情感的醞釀有賴於“情境的創設”,為此我設計瞭如下環節入新課:隨著抒情音樂的播放,讓學生閉眼欣賞,我向她們輸送了一段抒情的結合文字的文字:“當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孩子們想象文字帶給他的畫面,音樂撥動了學生的心絃,使學生產生想進入文字的情感。此時,問孩子們:“你眼前彷彿看到了什麼畫面?”學生的視覺、聽覺、想象、思維“多頻道運作”,全身心感應,“未成曲調先有情”。

2、一言一語總關情

學生的情感被激活了,情感的抒發可以使學生之間的內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啟發,相互感染。因此我讓學生美讀、做動作讀。在反覆品讀欣賞後,小柳樹和小棗樹的性格特點躍然紙上,呼之欲出。當問到孩子們:“假如你是小柳樹,看到這滿樹又大又紅的棗子,你會說什麼?”學生的話夾子一下打開了,說得好極了,這時,我再出示文中小棗樹的話,前後的對比,小棗樹的性格就深深地烙在孩子們的心中了!孩子們對小棗樹充滿了喜愛,這樣子,他們一下就把小棗樹說的溫和的語氣讀出來了。又如在理解小柳樹的驕傲時,我重在引導孩子們談感受後再讀,聽聽!孩子們的朗讀多動情啊,小柳樹的神氣都被她們表現出來了!

3、心有靈犀一點通

語言的學習,是學生與課文的對話。學生的情感總與他們對教材的認識相聯,而作者的情感是寓於他們所描繪的物件之中的,如抓住“小柳樹在微風中得意地跳起舞來。”的“得意”一詞,讓孩子體會這時柳樹的神氣。進而引導學生“:你會給得意一換什麼詞?”開啟學生富有個性化的思維空間,繼而開啟學生的想象空間。接著讓學生做動作朗讀文字,使學生感受自己就是那舞姿翩翩的柳樹,把柳樹的動作、情感移植到自己身上,達成與柳樹的融合。讀得也就有滋有味了。

一節課下來,孩子們的精神能集中,聆聽得很認真,大部分能在我的引導下去品讀,感受小柳樹和小棗樹的性格。課堂上,有孩子們美美動情的朗讀,有孩子們理解後盡情的表達,挺好!可是,也暴露了我的缺陷。對待課堂,對待孩子,我不夠自信,放不開,總以自己的想法去揣想他們,我總想也把握他們回答的度,這樣就導致了課堂上孩子們少了思想火花的碰撞,少了生成。其實,孩子們的天性是很聰明的,就像我課後問他們的:“怎麼會回答得這麼好啊!”小傢伙們說因為認真聽了,覺得不難!往往,因為我們過多的“擔憂”,過多的“牽護”。孩子們的靈動就會被我們扼殺了!還有,如肖老師說的,二年級的孩子是最好培養質疑能力的,可是,在我的課堂上,卻疏忽了孩子們這種語文能力的培養。下來,想挑戰別的型別的課文,想提高自己的課堂調控生成的能力,想看到課堂上有更廣泛的學生參與回答,想努力突破自己的教學模式。好多好多,想起了省略號,想起了自己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好多,願意向更多有經驗的老師學習,惟有學習,才能提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