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者》教學案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

來源:才華庫 1.46W

課型:自讀    執筆:  稽核:    主稽核:     

學習目標:1、 瞭解本文說明的主要內容;

2、 學習本文所使用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3、 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

學習重點:學習本文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學習過程:

一、預習導學:

初讀課文,嘗試解決以下問題。

1.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藩籬(   ) 河蚌(    ) 歸咎(    ) 棕樹(    )   蒲公英(    )   

2. 解釋下列詞語:

歸咎:        

束手無策:

物競天擇:

3、 說明文是______________的一種文體,目的在於___________________; 或說明事物的狀態、性質、功能,或闡明事理。常見的說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常見的說明順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語言的_________與__________,是說明文語言的先決條件。

4.整體感知:

本文是一篇關於________的說明文,文章採用_______,條理清晰地介紹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對待它的態度和所採取的措施。

三、學習研討

1、本文說明的物件是什麼?

       

2、“生物入侵者“的含義是什麼?

3、理出文章層次

4、本文是按照什麼順序來介紹說明物件的?

   

5、 文中運用了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從文中找出有關語句,說說它們的表達效果。

         

6、 學習說明文簡明,準確,周密的特點。

示例:它們不僅會破壞某個地區原油的生態系統,而且還可能給人類社會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

方法指導:“不僅……而且……”表示遞進關係,揭示了“生物入侵者”的危害,也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周密性。

學生合作交流以下各題:

①如果一個物種在新的生存環境中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以及天敵傷害等諸多因素制約,它很可能會無節制地繁衍。

②關島本地的11中鳥類已有9種被棕樹蛇趕盡殺絕。

三、拓展延伸。

閱讀語段,回答問題。

《植物的生存防禦戰》

為了生存,植物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也逐漸具備了防禦敵害的本領,這些技術各有其獨特之處,下面我們就來見識一下它們的防禦戰吧。

植物物理防衛包括尖刺、荊棘和皮刺這樣的武器。這些結構改變了葉片或者樹枝形態,阻止大型動物的踐踏掠食。厚厚的表皮蠟脂層或者葉和莖上的密集堅硬的絨毛可以逐退較小的動物,特別是昆蟲。一些植物,包括一些草本植物,其葉片上積聚了堅硬的矽礦物質,使得動物咀嚼葉片的時候非常困難,並且容易磨損牙齒。

植物還可以使用多種多樣的化學防衛措施--“生化武器”。柑橘樹的葉片和果實產生的粘稠油脂有濃重味道,許多昆蟲都被薰得避之唯恐不及。還有許多這樣的植物含有令人不愉快的味道或有毒的化合物,例如:龍葵、毛地黃、紫杉和許多雜草。

昆蟲能對植物產生的化合物快速形成免疫能力。某些種類的昆蟲逐漸生成了一種降解植物產生有毒化合物的方法,面對昆蟲的對策,植物通過變換已有的化合物,不斷地發展新化合物。一些科學家把這個過程描述為植物和素食動物之間的生物學“軍備競賽”。 

有時候,這種“軍備競賽”可構造出一種獨特的關係鏈。例如:乳草科植物的乳狀樹液含有有毒化合物,多數昆蟲不敢食用它,但是王蝶的幼蟲能夠吃乳草植物,並把毒物儲存在它們的身體中,毒物使王蝶味道欠佳,王蝶又因此逃避了許多食肉動物的攻擊。

通過互利共生的關係,某些植物種類得到動物天敵的保護。在這種關係裡,植物為特別類群的昆蟲提供專門的食物。反過來,這種昆蟲保護植物免遭其他動物的危害。植物和昆蟲互利共生的典型例子是螞蟻和洋槐之間的相互關係。螞蟻居住在洋槐樹上的刺洞中,洋槐樹葉片分泌蔗糖溶液供螞蟻飲食。作為回報,螞蟻將每個樹周圍的地面清掃乾淨,並且攻擊進入清掃區域或降落在洋槐樹上的其他任何動物。

通過調節適時開花和提高果實產量,許多植物盡力確保種子的生存。有的植物開花和結果的時期很早,那時昆蟲種類少,危害能力也不大。有的植物一次產生大量種子,動物不可能全部吃掉。例如:橡樹每隔幾年就產生大量的橡子,松鼠等動物不吃不完的橡子存活下來,生長成新的橡樹。接下來的幾年裡,橡樹就不再生產這麼多橡子,從而防止動物依賴橡子為食。 

1、縱觀全文,本文向我們介紹了植物的哪幾種防禦本領?

   

2、第二段介紹植物的物理防衛時介紹到了哪些具體的武器?

    

3、請聯絡第四段內容,寫出“軍備競賽”在文中的含義。

參考答案

1.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Fān   bàng   jiù   zōng    pú   

2. 歸咎:歸罪。        

束手無策:比喻一點兒辦法也沒有。

物競天擇:生物相互競爭,能適應者生存下來。

3、 說明文是客觀地說明事物的一種文體,目的在於給人以知識:或說明事物的狀態、性質、功能,或闡明事理。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列資料、作比較、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作引用、作假設等。常見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說明語言的準確性與科學性,是說明文語言的先決條件。

4.整體感知:

本文是一篇關於生態問題的說明文,文章採用邏輯順序,條理清晰地介紹了什麼是“生物入侵者”,它有什麼危害,以及造成生物入侵的原因和途徑,對待它的態度和所採取的措施。

三、學習研討

1、       生物入侵者

2、“生物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異國他鄉、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的“移民”。

3、(1)介紹什麼是“生物入侵者”

    (2-4)“生物入侵者”的危害

(5)“生物入侵者”的原因及途徑

    (6、7)寫生物學和生態學界對“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態度

    (8)寫世界各國採取的對策

4、   邏輯順序。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來說明的。

5、 文中運用了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從文中找出有關語句,說說它們的表達效果。

(1)舉例子:如文中介紹的“斑貝、天牛、紅螞蟻、棕樹蛇”的例子。

     表達效果:使說明的中心有事實支撐,可信。

(2).列數字:如第三段“到目前為止,人們為了清理和更換換管道已耗資數十億美元”;第四段“二戰至今,關島本地的11中鳥類已有9種被棕樹蛇趕盡殺絕”。

         表達效果:說明生物入侵者的危害大

    (3)打比方:如文中將“生物入侵者”稱為“移民”。

     表達效果:更形象地說明事物的特徵。

6、“很可能”說明不排除有些不會繁衍的情況,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周密性。

數字“11”、“9”說明了“生物入侵者”的危害大,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三、拓展延伸。

1、   (1)植物的物理防衛本領;(2)植物的化學防衛措施;(3)通過互利共生的關係,某些植物種類得到天敵的保護;(4)許多植物通過適時開花和提高果實質量的方式盡力確保種子的生存。

2、    尖刺、荊棘和皮刺這樣的武器。

3、    某些種類的昆蟲逐漸生成了一種降解植物產生有毒化合物的方法,面對昆蟲的對策,植物通過變換已有的化合物,不斷地發展新化合物。一些科學家把這個過程描述為植物和素食動物之間的生物學“軍備競賽”。 

 

gjw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