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說》第一課時 學案設計(蘇教版八年級下冊)

來源:才華庫 2.86W

年級八年級    課型:精讀課     課時:2課時     執筆:韓雲生

稽核:備課組     時間:2013-3-4  學生班級:         姓名: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利用工具書掃除字詞障礙,讀準字音,熟讀全文,。    2.理解短文《馬說》所闡明的深刻道理。 3.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實詞和虛詞    的用法。 4.翻譯並背誦全文。 

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瞭解託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議論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瞭解作者懷才不遇、對古代封建統治者壓抑摧殘人材的憤慨之情。 

重點: 翻譯並背誦全文     難點: 認識伯樂與人才的關係 

學法指導: 1、結合註釋,解決重點字詞。(小組內共同提出並解決) 

2、用多種形式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3、運用聯絡和想象,理解課文中的白描寫法。 

教學方法:讀 議 展 點 練   

第一課時

一.引導探究

1.讀寫字詞:

駢死pián 槽櫪cáolì 粟sù 外見xiàn 食馬sì 祗zhǐ 邪yé 一石dàn

2. 用“∕”標出下面句子朗讀的語意停頓,每句標一處。

①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食之不能盡其材

3.查詢資料,瞭解“說”的相關知識,瞭解作者的相關文學常識和寫作背景。 

①“說”是古代表示    的一種文體,用來陳述作者對社會上某些問題的看法、見解和主張,講究文采,相當於今天的雜文

②韓愈,字退之,唐代著名的文學家,“            ”之一,曾倡導古文運動。初入仕途時,三次上書宰相求擢用,均未被採納。

4.朗讀課文,用課文原句填空。

①伯樂對千里馬重要性體現在“                  ”。

②沒有伯樂,千里馬悲慘的命運是“                ”。

③千里馬有異於常馬的特徵是“      ”。

④造成千裡馬才能被埋沒的直接原因是“           ”, 才能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             ”。

⑤作者對千里馬命運的惋惜和對“食馬者”無知的強烈譴責表現在“     ”。

⑥食馬者的淺薄愚妄體現在“                     ”。

⑦揭示食馬者埋沒千里馬才華的句子是“               ” 。二.優選精練

(一)基礎演練

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

①一食或盡粟一石(        )    ②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③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④駢死於槽櫪之間(       )

2. 用“∕”標出下面語句的節奏(每句標兩處)。

①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3.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並寫出它的本字和意義。

①才美不外見        _ __通__   _ 含義:___            ____。

②食之不能盡其材    __  __通___  含義:                  。

__     通__   _含義:_          __    __ 。

③其真無馬邪        ___ _通___ _ 含義:______          ___ 。

④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    ,含義是     

⑤祗辱於奴隸人之手      通    ,含義是                          

 古今異義詞 

①一食或盡粟一石   古義:                     今義:           

②是馬也           古義:                     今義:            

(二)能力提升

1.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④其真無馬邪?                                                         

2.填空。

①“說”是古代表示       的一種文體。

②《馬說》運用了            的寫法,用“千里馬”比喻         ,用“         ”比喻聖明君主,把不能識別人才的統治者比作“          ”。文章借“千里馬”被埋沒的現象揭示了封建統治者                        的現實,抒發了作者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憤懣。

③“千里馬”才能被埋沒的直接原因是“                              ”,才能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                                          ”。

④《馬說》的主旨句是“                                     ”。

三.拓展延伸

1.閱讀寓言《趙人賣馬》,自選角度,說說你受到的啟示。

一個趙國人牽了一匹馬到集市上去賣,賣了三天,無人問津,便想了一法,請名人伯樂到市場上將他的馬看上兩眼,做一個“活廣告”。伯樂欣然而至,圍著馬轉了三圈,離開時還回頭看了三看,於是馬價漲十倍。

                                                                              

                                                                      

                                                                         

2.封建社會有很多人才被埋沒,同樣是懷才不遇,他們的做法卻不一樣。你贊同誰的做法?為什麼?

A.韓愈-- 牢騷滿腹痛罵當局

B.蘇秦--刺股苦讀發奮成材

C.韓信--另尋明主開創大業

D.陶淵明--歸隱田園孤高自傲

                                                                               

                                                                          

                                                                        

3.當今社會,仍然有很多人才得不到重用。你認為怎樣才能避免人才被埋沒?

                                                                          

                                                                          

教(學)後感:                                                           

 

韓雲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