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街亭》課堂實錄(人教版高二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3.28W

《失街亭》課堂實錄

《失街亭》課堂實錄(人教版高二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

《失街亭》教學實錄

師:同學們好,上一節課我們理清了《失街亭》的情節結構,這一節課的任務主要是分析諸葛亮和馬謖兩個人物形象。在分析人物形象之前,先回憶一下人物描寫的方法有哪些?

生:描寫人物外貌、語言、行動、神態、心理活動等等。

師:在《失街亭》裡,主要描寫人物的那些方面?

生:人物的語言、神態和行動。

師:很好,我們這一節課的就是要通過欣賞人物的語言、神態和行動來分析人物性格。(展示課件)教學目標:分析人物性格特點。

師:前兩天我們佈置了一份作業,要求選擇《失街亭》中的某一片段,把它改編成劇本。改作業之後發現同學們大部分都完成得很不錯,符合戲劇的要求。其中有一些同學的做得特別好,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散發學生優秀習作,欣賞)

師:(笑)幾位同學利用課餘時間,根據這幾個劇本,排了兩個課本劇,現在讓我們欣賞一下。一邊看一邊思考,馬謖和諸葛亮分別是怎麼樣的人?先看第一個課本劇《馬謖拒諫》,有請表演的同學!(展示幻燈片:馬謖是怎麼樣一個人?)

課本劇表演:《馬謖拒諫》(全班鼓掌)(略)

師:非常感謝幾位同學,他們都很努力,利用課餘時間為我們排出這一個課本劇,十分精彩!現在我們請導演鄧高燕說說你覺得剛才的演員表演得怎麼樣。

鄧生:還可以,就是對白的語氣運用得還不是很到位,就拿馬謖說,他是主帥,人又很狂妄,很驕傲,語氣上應該體現出來,我覺得我們的演員還沒有做好,不過他們已經很努力了,我感謝他們。

師:我也感謝你這個導演,請坐。現在請扮演馬謖的趙立富說說你是怎麼理解你所扮演的這樣角色的?

趙生:我主要是抓住他的自以為是,狂妄自大來演的。

教師板書:自以為是,狂妄自大)

師:你是抓住什麼來表現馬謖的這一點的呢?

生:“三笑”。

師:能不能具體說明一下?

生:第一次笑是“馬謖笑曰:‘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處,魏兵如何敢來!’”。這裡笑丞相多心,魏兵怯弱表現了他的麻痺輕敵,他早就把諸葛亮的千叮嚀萬囑咐當作了耳邊風,而且語氣裡還有點笑話軍師謹慎多餘的意味。

(教師板書:麻痺輕敵。)

第二次笑是“謖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見!兵法雲:憑高視下,勢如劈竹。若魏兵到來,吾教他片甲不回!’”。當王平向他提出合情合理的建議的時候,馬謖滿口理論,什麼“憑高視下,勢如破竹”,什麼“置之死地而後生”,把自己熟讀兵書當作炫耀的資本,完全聽不進王平的一詞半語。這個片斷寫出了馬謖的閉目塞聽,剛愎自用,只會紙上談兵。

(教師板書:閉目塞聽,剛愎自用,紙上談兵。)

第三次笑是“馬謖在山上見之,大笑曰:‘彼若有命,不來圍山!’”。言下之意是,有我馬謖重兵把守,居高臨下,司馬懿根本不在話下。表現他狂妄自大、目中無人。

(教師板書:狂妄自大、目中無人。)

師:請坐。大家覺得趙立富說得怎麼樣?

生:很好!

師:有沒有補充?要是你們來演,會在哪一方面加強一下?請一位同學談談,任杏,你說說好嗎?

生:我覺得剛才的表演中,趙立富在神態方面還沒有完全演出來。

師:具體說說。

生:“三笑”沒有笑好。

師:你覺得應該怎樣笑?你做一下好嗎?

(生不好意思地做“三笑”狀,全班大笑。)

師:請坐。大家覺得任杏笑得怎麼樣?

生1:很甜!(全班笑。)

生2:不像!

師:看來還是有點難度的,戲劇人物的一笑一哭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夠練出來的。現在我們回到課文中來,請大家一起把課文第三段朗誦一遍,體會一下馬謖的“三笑“。

(全班朗誦第三段)

師:我們政治班的同學應該懂得要全面地看問題,辨證地看問題,大家思考一下,馬謖難道真的一無是處嗎?請陳冠華同學談談。

生:我覺得馬謖很勇敢,關鍵時刻挺身而出,自動請纓,立下軍令狀,表現了大無畏精神。

師:很好,也就是我們說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令人感佩!還有嗎?蔡麗瑩你說說看。

生:失街亭後,馬謖自縛請罪,顯示了他勇於負責任,光明磊落。

師:看來赤誠之心更是難能可貴啊!看來馬謖還不愧是一名偉丈夫!好,剛才我們分析了馬謖的性格,現在我們來看《失街亭》的另一個主要人物諸葛亮。(板書:諸葛亮)

師:大家印象中的諸葛亮是怎麼樣的?

生:神機妙算、小心謹慎、忠於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師:那麼,我可以說諸葛亮是一個忠誠的典型、智慧的化身、用兵的奇才、治國的賢臣,在歷史上,許多文人墨客對諸葛亮也非常仰慕,蘇軾《武侯廟記》中雲諸葛亮:“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臥龍也!”魯迅先生也曾有這樣的說法:《三國演義》中“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展示幻燈片)這樣的性格特點在《失街亭》裡有沒有體現?體現在什麼地方?大家自由討論一下。

(學生熱烈討論,教師板書:1、智慧的化身,用兵的奇才)

師:好,現在請同學來談一談。劉丹,你能說說你的看法嗎?

生:諸葛亮在戰前點將“三囑”,一囑馬謖:“街亭雖小,干係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軍皆休矣。汝雖深通謀略,此地奈無城廓,又無險阻,守之極難。”把困難說在前面,叮囑馬謖要明確責任,做到心中有底。二囑馬謖:“司馬懿非等閒之輩,更有先鋒張郃,乃魏之名將,恐汝不能敵之。”說對手的情況,提醒馬謖不可驕狂自大,草率從事。三囑王平:“……汝可小心謹守此地,下寨必當要道之處,使賊兵急切不能偷過,安營既畢,便畫四至八道地理形成圖本來我看。……戒之,戒之。”叮囑王平要商議行事。點將三囑,足見孔明的慮事周密,用兵謹慎,審時度勢的軍事才能。

(教師板書:慮事周密,用兵謹慎,審時度勢)

生:在打仗過程中,諸葛亮的行兵佈陣非常周密,他料到司馬懿必取街亭,早作防備;檢視布兵圖樣,知馬謖無知;街亭失守,穩妥撤兵漢中。這些都顯示出諸葛亮的知彼知己,機智多謀。

(板書:知彼知己,機智多謀)

師:大家覺得劉丹同學說得怎麼樣?

生:很好!(鼓掌)

師:諸葛亮作為智慧的化身、用兵的奇才,是“神運算元”,是“智多星”,已經超出“人”的能力了。那麼,諸葛亮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了!但是在《失街亭》中,諸葛亮是不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神”呢?

生:不是!

師:他有沒有人的感情?在故事的哪一個情節體現出來?

生:有人的感情,表現在斬馬謖部分。

師:好,現在讓我們欣賞第二個課本劇《《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體會一下諸葛亮的豐富感情。(板書:感情豐富,有情有義)

課本劇表演:《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在觀看錶演過程中,部分學生流淚。(略)

師:大家覺得剛才我們的同學表演得怎麼樣?

生:很好!

生:棒!

師:我想請導演劉丹說說你覺得剛才演員們的表演達到你的要求沒有?

劉生:這一幕人物很多,我覺得每個角色都發揮得非常好,就拿諸葛亮來說,他在這時候的心情應該是又沉重又悲傷的,沉重的是失去了重要的街亭,悲傷的是必須嚴懲馬謖,剛才江燁的發揮可以說是入木三分。馬謖在這一幕已經不能像之前的《馬謖拒諫》一樣,單純去表現他的狂妄自大了,因為這時候他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過錯,非常後悔。我覺得我們這段時間的排練沒有白費,大家可以再給一點掌聲我們的演員嗎?謝謝!(同學鼓掌)

師:很好,請坐。那我現在請江燁來談談你的感受。你覺得你的表演能夠拿多少分?

江生:可以及格。

師:你在表演的過程中是抓住諸葛亮的什麼來演的呢?

生:抓住了“三哭”。

師:能不能解釋一下?

生:第一次是“孔明揮淚曰:‘與汝義同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囑。’”馬謖臨終囑託與傷心痛哭之後,諸葛亮想起二人往日情同手足的交情,鼻子一酸流出了眼淚。看出諸葛亮有情有義。第二次是“孔明流涕而答曰:‘昔孫武所以能制勝於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爭,兵戈方始,若復廢法,何以討賊耶?合當斬之。’”蔣琬勸阻,天下未定,不可誅殺智謀之臣,這深深的打動了諸葛亮的心,但是馬謖早已立下“軍令狀”,所以“流涕而答”,“合當斬之”。

師:那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軍中無戲言”,“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那麼“流涕”的程度深還是“揮淚”的程度深?

生:“流涕”更深,表現出更悲痛傷心。

師:這時候諸葛亮的心情會是怎麼樣的?

生:既愛惜馬謖,又不得不處治馬謖,顯示出他內心巨大的矛盾。

師:好,那第三次呢?

生:第三次是“須臾,武士獻馬謖首級於階下。孔明大哭不已。”

師:“大哭”相比“流涕”程度變化怎麼樣?

生:更深。

師:你又怎麼理解這時候諸葛亮的心情?

生:未聽先帝遺囑,有負先帝重託,痛惜、悔恨內疚、自責,各種感情交織在一起。

師:說得很好,請坐。看來諸葛亮真是聲淚俱下,五臟俱焚啊!這個平生統率千軍萬馬,征戰沙場,談笑風生的軍師,也有“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的時候。“大哭不已”淋漓盡致的刻畫出諸葛亮此時的真實情態。那麼,在“斬馬謖”這一情節當中又能看出諸葛亮的什麼性格特點?

生:重情重義。

生:賞罰分明、公正嚴明,不徇私情。

(板書:賞罰分明、公正嚴明,不徇私情

師:很好,請坐。《三國演義》寫諸葛亮,總體上把他當作智慧的化身,而《失街亭》中卻寫到他用人的失誤,而且寫了他的勇於自責,有情有義,這就使“近妖之諸葛”有了很濃的人情味,我們也知道了諸葛亮是一個感情豐富的人,而不是那種既能呼風喚雨,又能料知後事的神,而使這個人物形象更豐滿,更有魅力。讓我們一起把“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這一部分朗誦一遍。

(全班朗誦從“謖自縛跪於帳前”到課文結尾。)

師:現在我們進行一個討論:從諸葛亮和馬謖身上,我們能找到一些值得借鑑的地方嗎?(展示幻燈片)

(學生討論)

師:討論得差不多了,請同學發表一下你們的看法。

生1:凡事要從實際出發,辦事要靈活機智,不可死搬教條。

生2:作為領導者處理事務要善於納言,不可狂妄自大;驕傲自大,盲目輕敵必然導致失敗。

生3:在矛盾面前要知己知彼,深思熟慮;出了問題要分析原因,勇於自責。

生4:領導者要做到賞罰嚴明,執法嚴肅。

生5:全面的看問題,辨證地看問題。

師:大家總結得很好。這一節課我們分析了《失街亭》的兩個主要人物形象,現在佈置作業,課後思考“失街亭,誰知過?”(展示幻燈。)我們下一節課將會就這個問題進行討論。

下課!

用新課程標準觀照課堂“語文味”

--評孔佩霞老師《失街亭》課堂教學

梅林中學王興

孔老師是剛畢業才兩年的青年教師,平常的課堂教學很受學生喜愛,在期末學生民意測評,滿意率為100%。我們覺得她執教的小說閱讀欣賞課《失街亭》,是一堂在新的課程標準指導下,上得很有“味”的語文課。

首先,教學設計理念新。

新課程要求“以學論教,教與學並行”,並且重申: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是本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關鍵。因此,關注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應成為課堂教學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學生在課堂上與教師的互動和自主學習,與同伴合作中的行為表現、參與熱情、情感體驗和探究、觀察、創作的過程等等,即以引導學生參與討論。關注學生的課堂感受和處境,通過了解學生在課堂上的討論和表現及創作的過程等學生的行為表現,來評價課堂教學的優劣得失。這就需要我們必須做到關注學生的個性,關注學生的尊嚴,關注學生的發展。

欣賞小說是讀者自己的事情,學生能否在教學過程中形成自己的欣賞能力,主要靠學生自己在閱讀實踐中習得,老師只能起引導的作用。孔老師的課堂設計,在這方面體現得比較明顯。在《失街亭》教學中,孔老師首先要求同學們把小說片段改寫成劇本,然後要求學生自導自演,再由學生自己評價和互相討論閱讀原文品味語言來分析馬謖和諸葛亮的人物形象。這既是對前面戲劇單元很好的複習,又是品味小說語言的最好嘗試。在理解人物形象之前,又善於通過同學的表演創設良好的情景,把同學們帶進了濃濃的文化氛圍,讓學生自己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手動起來、腦活起來、心樂起來,讓學生體會到語文課的語言美、意像美、意境美、思路美和文化美。

其次,教學過程有“語文味”

程少堂先生說,所謂“語文味”,是指在語文教學中,以共生互學的師生關係為前提,主要通過情感激發和語言品味等手段,讓人體驗到的一種令人陶醉的審美快感,是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特點的和諧統一,是文字(教材)的語文味、教學過程的語文味和教學方式方法的語文味的和諧統一,是教學過程中情趣、意趣和理趣的和諧統一,是語文學科的個性和執教者、學習者的個性的和諧統一,是教師的教學激情和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的綜合素質和學生的文化素養、教師的發展和學生的發展的和諧統一。其核心是用語文獨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去風化和磁化語文教學過程。

《失街亭》是中學語文教材的名篇,教法多種多樣。孔老師抓住馬謖的“三笑”和諸葛亮的“三哭”,大做文章,通過改編、表演、課堂閱讀和師生討論,讓學生與語文材料文字親密接觸,認真品味語言,通過對比,理解了馬謖和諸葛亮立體豐富的小說形象。教出了課文獨特的情感和美感,產生了心靈的震撼,讓學生學會了惋惜、憤怒和感傷,學會了有魅力地流淚。也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學生的生存智慧。如在學生分析完馬謖性格的弱點以後,全班朗誦課文,然後靈機一動說“我們政治班的同學應該懂得要全面地看問題,辨證地看問題,大家思考一下,馬謖難道真的一無是處嗎?”於是同學們得出馬謖“很勇敢”、“勇於負責任,光明磊落”、“赤誠”、“不愧是一名偉丈夫”的另一面結論;後面分析諸葛亮也是一樣,得出“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的名言。最後拓展,學生還得出一系列對人生有借鑑意義的觀點,這些是在學生認真閱讀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得出的結論,而不是老師生硬地貼上去的標籤。

再次,教學評價機智

新課標強調:“突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幾方面進行評價,以全面考察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學習具有重情感體驗和感悟的特點,因而量化和客觀化不能成為語文課程評價的主要手段。”為此福田區教研員陶印寶老師建議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為主,採用激勵性的評語,儘量從正面加以引導,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

孔老師在《失街亭》一文的課堂教學中就比較注意這樣一種形成性的教學評價,把學生的自評、互評和老師評價巧妙地結合起來,做到了點面結合。

比如,在學生表演了第一段劇本後,老師:“非常感謝幾位同學,他們都很努力,利用課餘時間為我們排出這一個課本劇。現在我們請導演鄧高燕說說你覺得剛才的演員表演得怎麼樣。”鄧生:“還可以,就是對白的語氣運用得還不是很到位,就拿馬謖說,他是主帥,人又很狂妄,很驕傲,語氣上應該體現出來,我覺得我們的演員還沒有做好,不過他們已經很努力了,我感謝他們”。師:“我也感謝你這個導演。現在請扮演馬謖的趙立富說說你是怎麼理解你所扮演的這樣角色的?”趙生說完以後師:“大家覺得趙立富說得怎麼樣?”生:“很好!”師:“有沒有補充?要是你們來演,會在哪一方面加強一下?請一位同學談談,任杏,你說說好嗎?”生:“我覺得剛才的表演中,趙立富在神態方面還沒有完全演出來。”師:“具體說說。”生:“三笑”沒有笑好。師:“你覺得應該怎樣笑?你做一下好嗎?”(生不好意思地做“三笑”狀,全班大笑。)師:“大家覺得任杏笑得怎麼樣?”生1:“很甜!”(全班笑。)生2:“不像!”

從這一段師生對話中我們看到一種民主和諧的師生人際關係,實現了全員互動,人際溝通;教學整合,文化溝通;師生調適,心靈溝通。這樣的師生對話在孔老師的課堂裡是常見的。平常也是這樣。

以上是我對這堂語文課的優點的一些看法。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

一方面,小說欣賞課,主要是要求學生與小說文字的親密接觸,通過對語言的品味理解人物形象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一節課內兩次由學生表演,造成大部分學生真正成了“看客”,在很大程度上“看客”的思維是很難得到發展的,這一點與新課程提倡面向全體學生,並放手讓學生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是有矛盾的。

另一方面,孔老師的課,主要是採取老師先設計好問題,並且設計好解決的方案,要學生按照老師的方案去做,比如關於課外改寫劇本,課內表演人物對話,基本上是按照老師的思路在做。當然,這樣做有好處,能夠使學生直奔課文的重點與難點二去,既解決了主要問題,又節省了時間。如果長期這樣,就會養成一種惰性和依賴性,主動探究的學習精神就得不到發展,還不如讓學生自己去閱讀,然後提出問題,再互相探討解決。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教育部

2《語文教育美學的構建》程少堂

3《新課程標準下的語文課堂教學》陶印寶

4《新課程標準下的美術課堂教學評價》張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