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詩三教案首

來源:才華庫 2.05W

●教學目標

杜甫詩三教案首

知識目標

1.瞭解有關古體詩、近體詩的一些常識。

2.瞭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詩歌的創作背景。

3.瞭解三首詩的思想內容及藝術特色,準確流暢地背誦這三首詩。

4.初步瞭解杜甫的詩歌創作風格。

能力目標

1.掌握一些古詩朗誦的常識,讀出節奏,讀出韻律,逐步提高詩歌朗讀水平。

2.加強朗讀教學,在反覆朗讀中體會詩歌的意境,品味詩中的美點。

3.把握重點詞語,分析景物意象,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層意蘊。

德育目標

1.學習《望嶽》,感受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學習他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2.學習《春望》《石壕吏》,深切感受詩人熱愛國家、關心民眾、眷念親人的美好情操。

●教學重點

1.瞭解每首詩創作的時代背景,理解每首詩的思想感情。

2.初步鑑賞品味詩歌的美點。

3.把握詩的景與情、事與情,感受品味詩歌的意境。

●教學難點

1.透過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蘊藉的詩意。

2.初步掌握一些詩歌常見的表現手法,並體悟其表達效果。

●教學方法

1.朗讀教學法。反覆朗讀、吟誦,感知詩歌的聲韻美,通過想像與聯想,把握詩的景與情。

2.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真正成為鑑賞的主體。教師儘量少講,以讀代講,以講促讀。

3.古詩五步教學法。《望嶽》採用這種教法,從知詩起,經歷說詩、想詩、悟詩、品詩等四個階段,引導學生知內容,想意境,悟情感,品特色。

4.詩歌境界教學法。教讀《春望》,打算採用這種教法,引導學生想像形象、把握物境;體驗情感、把握情境;品味意蘊,把握意境。

●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示範朗讀磁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師生互動,學習研討《望嶽》《春望》。指導學生朗讀,感知詩歌的聲韻美;整體感知詩意,理解詩歌的思想情感,品味詩的意境;結合讀詩的切身體驗,賞析詩歌的美點。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源遠流長的中國古代詩歌到了唐代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迎來了她的第一個高峰,佳作浩如煙海,名家燦若繁星。今天,讓我們走近被後人稱為“詩聖”的杜甫,聆聽他筆下流淌出來的歌聲。

設計(二)

多媒體顯示:

民間疾苦,筆底波瀾;世上瘡痍,詩中聖哲。

滿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國,草堂猶是杜陵春。

草堂留後世,詩聖著千秋。

同學們,這些對聯中寓指的人物是誰呢?對,是杜甫,今天我們學習他的二首詩《望嶽》《春望》

二、杜甫簡介

多媒體顯示“杜甫畫像”,分發文字資料,資料內容如下:

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為我們留下了1400多首詩歌。這些詩篇像一面鏡子,廣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唐代社會由盛而衰的真實歷史面貌。自唐以來,他的詩歌即被公認為“詩史”,詩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詩宗,被尊為“詩聖”。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詩中自稱少陵野老,後人稱他杜少陵。杜甫出生於一個“奉儒守官”的家庭裡。祖父杜審言是唐初著名詩人,父親杜閒曾做過奉天縣令。這樣一個家庭給了他一定的文化薰陶。杜甫的創作歷程,可分為四個時期。

(一)讀書和壯遊時期。杜甫七歲即能作詩文,十五歲時便在文壇上初露頭角。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為人性癖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學習的自述。二十歲後,他開始了漫遊生活。他南遊吳越,北越齊趙,飽覽了祖國壯麗的河山,開闊了他的視野和心胸,並在洛陽與李白等同時代的著名詩人結為肝膽相照的朋友。這個時期的生活和創作,具有濃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調。如《望嶽》一詩表現了他青年時代的氣概和抱負,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品。

(二)長安十年時期。公元746年杜甫懷著經世濟用的政治理想到長安試求官。可是由於奸相李林甫玩弄了“野無遺賢”的騙術,使參加考試的人全部落榜。杜甫也遭其害,困居長安達10年之久,過著辛酸屈辱的流浪生活。不幸的遭遇使他進一步認識到統治者的腐朽,創作出了像《兵車行》《麗人行》《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等傑出的現實主義詩篇。詩的風格情調,也由早期的熱情奔放、樂觀坦蕩變得悲壯淒涼,形成“沉鬱頓挫”的詩風。

(三)戰亂流離時期。這是其現實主義詩歌發展時期。在短短兩三年中,由於安史之亂,他攜家和人民一道受凍捱餓,避難流亡,捲進了生活的底層。在淪陷區,山河破碎之感甚深。脫賊後,又屢遭肅宗貶斥。災難的時代,震撼著詩人的心靈,使他寫出了《春望》《北征》和“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愛國思想的不朽詩篇,並達到了現實主義的高峰。

(四)漂泊西南時期。介紹略,留待以後介紹。

三、師生共同研討《望嶽》

多媒體顯示:

這首詩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年輕的詩人離開了長安,到兗州去省親——其父杜閒當時任兗州司馬。此後大約三四年內,他一直在山東、河北一帶漫遊,結交了不少朋友,這首詩就是這期間寫的。

這是一首古體詩。古體詩,又稱古詩、古風,多數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有以五言或七言句為主而雜有長短句的;平仄沒有嚴格的限定,體現自由的抑揚韻律;用韻比較自由,可以一韻到底,也可以換韻。從句式方面看,古詩一般四字為二、二式,五字為二、二、一式或二、一、二式,七字為二、二、二、一式,有時因表意需要而有特殊情況。《望嶽》是一首五言古詩,句式有“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1)配樂詩朗誦《望嶽》,學生聽讀,要求聽準字音,把握五言古詩的誦讀節奏。

(2)全體學生配樂齊讀。

(3)指名學生朗讀,其餘同學點評。

(4)教師範讀,學生輕吟。

2.學生參照註釋,藉助工具書,疏通詩句,理解詩意。

教師要求學生從文字到內容基本理解和把握詩歌,可設定思考題啟發和幫助學生理解,小到一個詞的詞義,大到這首詩的整體內容。就這些問題,小組展開討論,學生將自己對詩歌的理解表達出來,學生之間互相切磋交流,有助於充分地理解詩意。

3.再次播放配樂詩朗誦,要求學生邊聽邊想,想像詩歌描繪的畫面和意境,體會詩的詩情畫意。

教師提問:詩題為《望嶽》,但全詩沒有一個“望”字,而句句寫向嶽而望,而且角度有別,試對此作具體分析。

教師提供必要的背景常識:這裡說的是泰山山脈,它在山東省中部,從東平湖東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長約二百公里。

學生展開想像,設想詩人當時望嶽的情景。

明確:首句“岱宗夫如何?”寫乍一望見泰山時,那種欣喜驚歎仰慕的情形,非常傳神。“齊魯青未了”語出驚人,別出心裁地寫出自己的欣賞體驗——在古代齊魯兩大國的國境外還能望見遠遠橫亙在那裡的泰山,以距離之遠烘托泰山之高。這兩句是遠望泰山的景象。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寫出了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這是近望泰山所見的景象。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寫泰山中天門以上時有云團浮現,或高或低;鳥亦時常出沒于山谷間,須睜大眼仔細看才能看見。這是凝望泰山時所見的景象。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寫由望嶽而產生的登嶽的意願,詩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卻能“一覽”,這顯然是詩人神遊玉皇頂之所見。

4.進一步感悟作者通過內容表達的思想感情,使學生對詩的理解逐漸向較高的理性層次靠近。

提問:詩言志,詩歌創作無不是為了傳情達意。這首詩流露出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教師提示學生,可以聯絡寫作背景,聯絡詩人的人生經歷。

明確:這是杜甫的早期作品,青年時期的杜甫過著一種“裘馬輕狂”的漫遊生活,字裡行間洋溢著青年杜甫那種蓬勃的朝氣。詩人熱情讚美了泰山的神奇秀麗,流露了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直抒胸臆,表現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於攀登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以及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

5.感受詩人高超的寫作藝術,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

要求學生說出自己最喜歡的詩句,並闡述理由。或者“這首詩什麼地方最吸引你,指出來並說明原因”,或者“這首詩歷來被譽為歌詠泰山的絕唱,你認為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應當以鼓勵為主,不要動輒評判,更不要輕易否定。

比如:“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鍾”將大自然人格化、擬人化,把大自然寫得有情有義。“割”字錘鍊得極好,從山的北面看,那照臨下土的陽光就像被一把碩大無朋的刀切割斷了一樣,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含蓄蘊藉,意在言外,詩人凝望泰山“層雲”“歸鳥”,不覺時間已久,連眼睛都酸困了,這不正流露了詩人對泰山情有獨鍾,熱愛有加嗎?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意蘊豐厚,有一種哲理美。它不止是詩人要攀登泰山極頂的誓言,也是詩人要攀登人生頂峰的誓言,它激勵著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永往直前。

虛實相生的寫法使本詩顯得搖曳多姿,言有盡而意無窮。1、2句虛寫,3、4句實寫,5、6句實寫,7、8句虛句,虛實交錯,意韻悠長。

……

6.學生齊背《望嶽》。

四、師生共同研討《春望》

本詩採用詩歌境界教學法。它以啟發誘導學生想像、體驗、品味詩歌為手段,以詩的不同境界為階梯,引導學生循序漸進,深入欣賞領悟詩歌。分三個教學步驟:想像形象,把握物境;體驗情感,把握情境;品味意蘊,把握意境。

多媒體顯示:

寫作背景:天寶十四載(755)十一月,詩人赴奉先探家,未幾,安祿山發動叛亂。次年五月,賊破潼關,詩人被迫北上避難,安家於鄜州。七月,肅宗即位於靈武,詩人聞訊後前往投奔,不料中途為賊兵所俘,被押至長安;因他官卑職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乘隙逃離長安,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到達了當時朝廷的所在地——鳳翔縣。這首詩是詩人逃離長安前一個月寫的。

近體詩

近體詩是指在唐代形成的格律詩。近體詩從句式上說有五言、七言之分;從篇幅上說有律詩、絕句兩種。律詩分五律、七律兩種。全詩共四聯,頭兩句叫首聯,三、四句叫頷聯,五、六句叫頸聯,七、八句叫尾聯。中間兩聯要求對仗。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韻,通常押平聲韻。

1.(1)配樂朗誦《春望》,學生聽讀,要求聽準字音,把握五言律詩的誦讀要領。

(2)全體學生配樂齊讀。

(3)指名學生朗讀,其餘學生點評。

(4)教師範讀,學生循聲低和。

2.學生結合註釋,藉助工具書,理解詩句,整體感知詩意。

3.引導學生通過想像再現形象,把握物境。

教師提示學生根據字詞想像單個形象,根據句節想像群體形象,根據全篇想像整體形象。

(1)提問:詩歌的首聯寫了哪幾個形象?這些形象各有什麼特點,組成了怎樣一幅畫面?

學生明確:寫了國都、山河、城、草木四種形象。國破,山河依舊,城春,草木深。這是一幅淪陷中長安城的破敗景象: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使人滿目悽然。

(2)提問:頷聯寫了哪幾個形象,組成了怎樣一幅畫面?

學生可能有兩種看法。一種看法是那嬌豔的花也因感時傷別而淚水縱橫,那無憂的鳥也一改往日動聽的歌喉而發出讓人驚心的啼叫。另一種看法是詩人佇立在嬌豔的花旁,聽著掠空而過的鳥兒婉轉的啼叫,心裡嗔怪它們的無情而流下了傷時恨別的淚水。

只要言之成理,教師當以鼓勵為主。

(3)學生想像頸聯、尾聯的形象及畫面。

明確:烽火連天,兵荒馬亂,“家書”承載著親人的牽掛和眷念。詩人盼望得到一封家書,然而終歸是失望,我們彷彿看到詩人滿頭白髮如冰雪,因焦慮憂愁而頻頻搔首。

(4)引導學生把握全篇,想象整體形象。

4.教師引導學生體驗情感,把握情境。

詩歌羞於直白言情,常寓情於形象之中,形象不僅是詩人情感的觸發,又是詩人情感的載體,也是體驗詩人情感的途徑。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形象體驗情感。

提問:這首詩抒發了詩人什麼樣的情感?

明確:前四句抒發了詩人面對國都淪陷,山河破碎而產生的沉痛和憂傷之情,頸聯抒發了詩人對親人的思念牽掛之情,尾聯總寫憂國思家的感情,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嘆息衰老,又多了一層悲哀。

5.引導學生品味詩人的主觀之意是如何同客觀現實之境和諧統一的以及這種和諧統一所傳達的言外之意,象外之旨。

學生自由討論交流,可能會涉及對詩歌表現手法的認識、對詩句的品析評價等。

關於表現手法。全詩觸景傷懷,移情於物,將憂國思親的情懷蘊含在形象的描寫中,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關於一字傳神。“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破”字使人怵目驚心;“深”字令人滿目淒涼。“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濺”“驚”體現了詩歌語言的動態美,寄託了詩人強烈的情感。

名句品評。如“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是千古傳誦的名句,奧妙在哪裡?

關於詩歌語言的意義美。“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舉手搔頭,意欲解愁,可是搔頭解愁愁更愁,稀疏短髮,幾不勝簪,頓覺衰老,更增一層悲哀。

……

6.播放音調低沉的背景音樂,學生齊背《春望》。

五、比較兩首詩風格的異同

1.學生齊背《望嶽》《春望》。

2.請學生辨析兩首詩的風格。

明確:《望嶽》形象高大,境界壯闊,顯示出氣勢磅礴、雄放健拔的風格。

《春望》感情凝重,景象悽清,風格沉鬱,具有悲愴美。

六、佈置作業

1.默寫《望嶽》《春望》。

2.預習《石壕吏》。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學習《石壕吏》。瞭解背景;朗讀詩歌,整體感知詩意;賞析本詩情節生動、構思巧妙的藝術特色;背誦全詩。

[教學步驟]

一、匯入新課

學生齊背《望嶽》《春望》。

今天,我們學習《石壕吏》。(板書文題)

二、播放背景音樂,朗讀詩歌,創設學習氛圍。

1.教師配樂朗讀《石壕吏》,提示學生這是一首古體詩,應注意停頓、節奏、語調。

2.學生自由讀。

3.選一位學生朗讀,其餘學生點評。

4.全班齊讀。

三、引導學生深入詩的意境,把握本詩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1.寫作背景簡介。

多媒體顯示: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陽,看看戰亂後的故鄉。可是不到兩個月,形勢發生逆轉,唐軍在鄴城大敗,郭子儀退守河陽,河陽一帶又騷動起來。唐王朝為補充兵力,便在洛陽以西至潼關一帶,強行抓人當兵,人民苦不堪言。詩人這時被迫離去,經新安、石壕、潼關等地回到華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婦們的愁眉苦臉,所聽到的是別家出征時的哭聲。著名的“三吏”“三別”就是根據這番經歷寫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構思巧妙、情節生動而流傳最廣。

2.學生默讀詩歌,藉助註釋,整體感知詩意。

3.引導學生髮揮聯想和想像,再現詩中的情節。

選兩位學生口述浮現在腦海中的畫面,發動其他同學補充,共同豐富畫面、情節。

4.理清情節發展脈絡,指導學生背誦。

(1)提問:按照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理清故事情節,並概括詩歌的思想內容。

明確:這是一首敘事詩,其主體部分是老婦人的“致詞”。詩的前四句寫“致詞”的由來,也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最後四句是結局和尾聲,暗示老婦已被抓走。老婦致詞又可分為兩層:5~16句老婦人敘述家中的不幸;17~20句老婦人主動請求從軍。

多媒體顯示:

(2)學生根據思路提示,讀詩,嘗試背誦。

(3)提問:詩中有幾個人物形象?他們各有什麼特點?

學生明確:老嫗、石壕吏。老婦是主要人物形象,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動從軍,有敢於承擔苦難的精神。石壕吏開頭出現,中間便隱入幕後,“捉人”“一何怒”可以看出吏態度**,凶暴無比。

(4)教師引導學生歸納詩歌的思想內容並分析詩歌流露了詩人什麼樣的情感。

明確:全詩通過詩人的見聞,詳寫老婦的痛苦申訴,描繪出戰亂給人民帶來的沉重災難,揭露了官吏的橫暴,表露了作者對時局的憂慮,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5)學生聽讀配樂朗誦,深深體味詩作的思想情感。

5.賞析本文巧妙獨特的構思藝術。

提問:有人說:《石壕吏》中老婦的“致詞”全都是吏步步緊逼出來的。你同意這個說法嗎?為什麼?

學生思考,交流。

明確:這首詩寫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情節其實並不簡單,但詩人只用120個字就栩栩如生地再現了情節發展的全過程,精練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這歸功於詩人巧妙獨特的構思。從詩題上看,主要人物應是差吏,但詩人對他用了暗寫,一出現只用“吏呼一何怒”來點出他的威勢,此後就讓他轉入“幕後”。對老婦則用明寫,把她所說的話寫成一篇“抒情獨白”。仔細品味,就會發現老婦的話句句都是差吏逼出來的。情節中可能隱去了吏的“怒”“呼”。差吏一進門就問“汝家有男丁否”,老婦答曰“三男鄴城戍……”;再問“尚有他人否”,答曰:“室中更無人……”;最後差吏仍逼著要人不已,老婦只好“請從吏夜歸”。總之,差吏的“怒”“呼”貫穿在老婦陳情的全過程當中,其凶橫殘暴不言而喻。

四、學生自主質疑,深入理解詩意,進入探究階段。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有:1.詩人同情老婦的遭遇,為何總是一言不發,難道他不該上去義正辭嚴指責官吏嗎?臨行獨與老翁別,似乎也沒有安慰的表示,如何理解詩人的沉默?

2.“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幽咽”的人是誰?

3.石壕吏未抓年青的“孫母”而帶走“力雖衰”的老婦的原因是什麼?

4.石壕吏為何不抓杜甫?

先讓學生分組討論交流,然後全班交流。教師酌情給予點撥。

五、學生齊背詩歌,或抽查背誦

六、課堂小結

杜甫是我國古代偉大的詩人,郭沫若稱頌他:“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在杜甫的詩中,“三吏”“三別”抒寫民間疾苦最為深刻,杜甫風格沉鬱頓挫,主要是因為他的作品抒寫了一種憂國憂民的情懷。詩人的心與受苦受難的勞動大眾息息相通,詩人的脈搏和著民眾的脈搏一起跳動,杜甫是真正的人民的詩人。

七、佈置作業

1.背誦並默寫《石壕吏》。

2.閱讀《登岳陽樓》,感受詩人深沉而廣闊的胸懷。

登岳陽樓

杜 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參考答案:

這首詩是詩人第一次登上岳陽樓,面對洞庭湖水,產生萬千感慨。詩中飽含著詩人對窮途潦倒生活的深沉慨嘆:對終生壯志未酬的激憤與哀怨,對祖國多災多難現實的憂愁與焦慮。詩人由個人的不幸遭遇,聯想到萬方多難的社會現實,由小天地轉入大天地,由個人的悲傷轉向“戎馬關山”的家國之痛,反映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深情,並以“憑軒涕泗流”之情態與開篇“今上岳陽樓”所見的壯闊氣魄構成照應之勢,表現了一位偉大愛國主義詩人的深沉而廣闊的胸懷。

●板書設計

●活動與探究

一、寫作訓練

1.古詩中多用對偶句。對偶又叫“對仗”,俗稱“對對子”,是把兩個結構相同、字數相等、意義相關的短語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辭方法。找出杜甫《春望》中的對偶句,仔細體會它們在結構上的特點,並模仿寫一兩組對偶句。

2.改寫《石壕吏》。

注意發揮合理想像,補充出詩中表達跳躍的部分,運用記敘、描寫、議論等方式。

二、關於舉辦“古詩文朗誦賞析會”的設想

內容是國小、國中一二冊上學過的詩詞文,賞析內容自己按理解準備。要求用清晰、響亮的聲音結合各種語文手段完善地再現作品的意境並完成對作品的賞析。

三、開放探究

閱讀《春夜喜雨》,回答問題。

春夜喜雨

杜 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問:題目《春夜喜雨》,詩中卻無一“喜”字,結合詩句分析,“喜”字表現在何處?

參考答案:

詩人盼望這樣的“好雨”,喜愛這樣的“好雨”,雖詩中無一“喜”字,但“‘喜’意都從罅縫裡迸透”(浦起龍《讀杜心解》)。詩人正在盼望春雨“潤物”的時候,雨下起來了,於是一上來就滿心歡喜叫“好”。第二聯所寫,顯然是聽出來的。詩人傾耳細聽,聽出那雨在春夜裡綿綿密密地下,只為“潤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著覺。由於那雨“潤物細無聲”,聽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門去看。第三聯所寫,分明是看見的。看見雨意正濃,就情不自禁地想像天明以後春色滿城的美景。其無限喜悅的心情,又表現得多麼生動。

●備課資料

一、課文賞析

1.話說《石壕吏》中的詩人

杜甫的名篇《石壕吏》裡寫到四個人物,吏、老婦、老翁、詩人,今天我們來看一下詩人。

詩人“暮投石壕村”,親眼目睹了“有吏夜捉人”的全過程,親耳聽到了老太太的訴苦,可是他一言不發;到第二天“獨與老翁別”以後,也未發一句感慨議論。全詩幾乎是純客觀地記敘了一夜的見聞。詩人何以如此沉默?

我想,這是因為他除了沉默以外很難有別的選擇。一味同情民間疾苦反對抓壯丁嗎?這時郭子儀、李光弼等九節度使率數十萬人馬已兵敗鄴城,正準備在河陽與叛軍作拼死的決戰,如果再吃敗仗,國家的前途將不堪設想,所以非補兵源不可,哪怕多一個炊事老太也好。那麼就擁護“吏夜捉人”嗎?作者也不忍,人民群眾已經付出了極其沉重的代價,這一家的犧牲尤其慘重,怎麼好再來抓人?作者處於兩難的境地,實在無話可說。

如果杜甫是一個完全“惟上”的俗吏,那麼事情就很簡單,他可以向這一家人講大道理,動員他們要愛國,要以大局為重;如果杜甫是一個一般的所謂人道主義者,他可以不管國家大事,一味高唱同情民間疾苦、為民請命的高調。然而杜甫既非居於廟堂,也非江湖處士,而是一個小官,他已被趕出朝廷,新的職務是華州司功參軍,他的偉大之處在於,君與民這兩頭他都要顧及,當二者難以兼顧的時候,詩人的內心是極其痛苦的,無計可施,於是他就在這巨大的痛苦中無可奈何地沉默了。

(《中學語文教學》2002.2有改動,作者:顧農)

2.《石壕吏》,現實主義的典範

《石壕吏》是具有高度的現實主義表現手法的作品,達到了高爾基所說的“現實之客觀的描寫”的地步,具體地說,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將主觀的評價寓於客觀的敘述之中。這首詩中,詩人是在場的,卻始終沒開腔,只是如實地據事直書,讓事實本身說話,通過事實體現自己的思想感情,可憐可恨自在其中。

第二,用自傳體。這是一首敘事詩。但就它記載的是作者自己的一段經歷、一個生活片斷這點來看,也可以說是作者自傳中的一頁,一篇日記。用自傳體,加強了作品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第三,利用人物對話表現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性格。老婦的話由語帶哀求到肯定到自請,這其中也體現了其情感的變化,由沉痛到憤恨到平靜。為了顯示老婦思想情感的發展和與之相適應的語調的變化,詩人有意識地押了不同的韻腳。由於語言的個性化,這段對話就顯得特別生動,讀起來如見其人,如聞其聲。

(《歷代名篇賞析整合》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8年版,作者:蕭滌非)

3.詩聖的兼濟情懷

——讀《春望》

在群星閃爍的唐代天幕上,素有“雙子星座”之稱的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是兩顆璀璨奪目的巨星。豪放飄逸的李白詩歌的最動人之處,在於他依託盛唐這一偉大時代,不管在人生道路上遇到什麼樣的崎嶇坎坷,都始終保持著高昂的進取熱情和搏擊困難的信心;沉鬱頓挫的杜甫詩歌的最感人之處,則在於他置於“安史之亂”這一動盪的時代,不管在現實之中遇到什麼樣的災難不幸,都始終憂念著國家和人民的命運。儒家“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處世信條,在一生落魄潦倒的杜甫那裡,被演繹、昇華為“窮亦兼濟天下,決不獨善其身”。這種憂國憂民、同情悲憫的博大兼濟情懷,是杜甫留存至今的一千四百多首詩歌的抒情基調。

唐肅宗至德元年(756年)六月,安史叛軍攻佔了唐朝的都城長安。七月,杜甫把家小安頓在鄜州(今陝西富縣)的羌村,便隻身去靈武(今寧夏靈武縣)投奔肅宗,為平叛效力。不料中途被叛軍俘獲,押往長安。次年三月,詩人眺望淪陷後的長安城池破敗的景象,寫下了五律名作《春望》,抒發感時憂國、恨別思親之情。

全詩緊扣“望”字展開,前二聯寫“望中景”,而景中含情。首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寫春望所見。司馬光分析說:“‘山河在’,明無餘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溫公續詩話》)長安原是繁華的都城,如今慘遭破壞,人事已非,只剩下山河草木了。這一聯對仗工巧,詩意翻跌,“國破”的殘垣斷壁與“山河在”的亙古如斯,意思相反;“城春”應是景色明媚,而接以“草木深”,則寫荒蕪之狀,對比強烈。頷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由泛覽滿城草木,收為具體描寫花鳥。在結構上,“感時”句承上,“恨別”句啟下。這一聯可作兩種理解:一是觸景生情,詩人因為感傷國事,悵恨離別,所以見花草而落淚,聞鳥鳴而驚心。花鳥本是娛人之物,卻惹起了詩人的無限煩惱。二是移情於物,將花鳥擬人,由於感時恨別,花也濺淚,鳥也驚心。詩人以含情之眼觀物,物亦有情,借物之情傳人之情,使抒情更為曲折深沉,被前人評為“加一倍寫法”(施補華《峴傭說詩》)。

詩的後二聯抒“望中情”,而情中見景。頸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上句承接“感時”,下句承接“恨別”。據史籍記載,杜甫被扣押的這年春天,唐政府軍與安史叛軍戰事不斷,烽火不息,無數家庭親人離散,生死不明。杜甫一家,妻兒在鄜州,弟妹等人遠在山東、河南,詩人這時候多麼盼望家人的訊息,可是在這兵荒馬亂的歲月,捎一封家信談何容易!正因為家書難得,所以更覺珍貴。“家書抵萬金”,不僅是杜甫,也是普天下所有離散之人憂念親人、祈願平安的共同心聲。這句詩概括了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心理感受,引人共鳴,千古傳誦。尾聯“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寫詩人望後的情態。烽火連天,音信不通,詩人眼望都城的殘破景象,掛念遠方的離散家人,徘徊踟躇,愁苦不堪。但詩人沒有直抒愁苦之情,而是描寫動作和細節,達到抒情的目的。“白頭”為愁所致,“搔”是解愁的習慣動作,滿頭白髮因不停的搔抓而“更短”,以至於連發簪都快要插不住了。可見詩人的愁苦,達到何等強烈的程度!詩人把無形的內心情感,轉化為可見可感的形象,使抽象的愁苦之情變得具體直觀,富於感染力,收到了良好的抒情效果。

杜甫把個人愁情寄託於抒寫世情上,這種博大兼濟的情懷,是人性中最為美好的部分,也是杜甫詩歌最為感人的地方。

(《中學生閱讀》2002.7~8.作者:楊景龍,有刪節)

二、重溫經典

薦讀杜甫的贈友詩《江南逢李龜年》、詠物詩《江畔獨步尋花》、懷古詩《詠懷古蹟》、鄉情詩《月夜》、軍旅詩《前出塞》。

江南逢李龜年

歧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提示:此詩好處在於感情深藏不露,通過李龜年前後的遭遇,抒寫世事滄桑之感。江南風景依舊,只是人事全非,無限悽苦盡在其中,流露出詩人對人世變幻滄桑的感慨以及對李龜年的同情和勸慰,樸素的話語中飽含著豐富的情感。

江畔獨步尋花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提示:從詩題看,詩中有江、花、人。詩第一句交代了地點,提到了江;第二句交代了時間,即春天,同時描寫了詩人懶困的神情。為什麼會懶困呢?原來是因為春光融融,春風和煦造成的,正當詩人要在春風中休息時,卻感到眼前一亮,一簇深淺不同的桃花盛開在江邊,詩人的精神也為之一振,“可愛深紅愛淺紅”一句,不僅寫出了桃花爭妍鬥豔的景象,為畫面增添了亮麗的色彩,而且透過詩句,我們好像看到了詩人在桃花叢中欣賞玩味、目不暇接的神態。

詠懷古蹟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提示:前四句敘寫明妃經歷,後四句憑弔明妃。從大處著筆,寫到明妃生長之地,可謂鍾靈毓秀。接下來兩句寫遠嫁匈奴,只留墳墓孤立在黃昏之下,有惋惜之情。憑弔中,她只能和夜月一起思念故國,有惻傷之痛,而琵琶心聲,透出怨恨。情感線索貫穿其間。

月 夜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鬢溼,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提示:安史之亂中杜甫與妻子兒女離散兩地無法團聚。詩人望月思親,從妻子兒女的角度著墨,通過對妻兒對月思己的情形的描述寄託自己對妻兒深沉的愛戀與思念。一、二句寫妻子正在家鄉獨自望著天上的明月思念著“我”。三、四句寫兒女們年幼天真,不諳世事。五、六句是想像中妻子對月思“我”的形象,望月太久,懷思太甚,以至雲鬢霧溼,手臂寒涼。

七、八句借妻子之口述說當下的心思。全詩的抒情方式新穎獨特。

前出塞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提示:這首詩主要表達杜甫對於戰爭的戰略觀點。前四句總結作戰經驗,說明治事要治其根本,扼其要害。在此基礎上作者推廣到治國戰爭政策:建立國家疆域邊界要重於防守,不要強行侵略拓展領域,守邊在於制敵,而不在於廝殺好戰。詩歌揭露和諷刺了當時統治者窮兵黷武,充滿正氣。

三、詩歌鑑賞知識

薦讀知識短文《略談中國古代詩歌的體類》

略談中國古代詩歌的體類

顧 農

中國古代詩歌有著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其體裁極其紛紜複雜;略而言之,主要可以分為四言、騷體、樂府、古體、近體這樣五大類別。

至於後起的詞、曲,當然也可以包含在廣義的“詩”的概念之下,而其體制自有它們的特點。又,在中國古代文學理論批評的術語中,“體”有時指風格,在這個意義上,詩歌中有各種“體”,例如建安體、元嘉體、西昆體、同光體等等,凡此種種與體裁上的分類完全是兩回事。這些問題都需要另行討論。

最古老的詩是二言的,由兩個字構成一句,例如《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肉。”表現初民製造一種簡陋的彈弓去打獵;這就是很典型的二言詩。

二言未免太簡單了,不容易表現日益複雜的社會生活和人們的感情,所以後來擴大而為四言,《詩經》中的作品基本上是四言的,其中有通篇為四言的,如《周南·關雎》《鄭風·出其東門》《小雅·采薇》等;也有以四言為主,間有突破的,例如《唐風·綢繆》,詩凡三章,每章五句,其中前四句為四言,末句為五言;又如《豳風·七月》,絕大部分詩句是四言,但其中有幾句五言、六言、七言以至八言的。如此等等。四言詩曾經是一種最流行最有影響的詩體,漢代以及後來曾經有不少詩人模仿《詩經》的體式來寫四言詩。

四言詩中多用單音節的詞,停頓的.方式基本是所謂“雙音頓”即“二、二”式,這樣的好處是節奏感很強,弱點則是比較呆板,而且容納不了更多的生活內容和思想感情。所以,等到《詩經》的時代(西周至春秋中葉)過去以後,優秀的四言詩頗不多見。

戰國時代在南方的楚國崛起了一種新的詩體——楚辭,其特點是“皆書楚語,作楚聲,紀楚物,名楚地”(黃伯思《校定楚辭序》,《宋文鑑》卷九二),具有強烈的鄉土文學色彩,在體式上也有自己的特色:基本是雜言的,其中多有五言和七言的句子,多用三字一頓的節奏,其中包含了後來五言詩“二、三”句式和七言詩“二、二、三”句式的重要基因。楚辭中多用“兮”字——或在句中或在句尾,幫助調節音節和節奏,有時還能起到某種結構助詞的作用,非常靈活而且富於表現力;此外還運用了許多口語虛詞,使得作品有散文化的傾向;篇幅長短自由;設有標題(《詩經》中諸作的標題是整理者取原詩中某些關鍵詞加上去的)。由於《離騷》是楚辭中的代表作,所以這種體式被稱為“騷體”。楚辭中也有些作品如屈原的《天問》《橘頌》等,仍以四言為主,似乎比較靠近《詩經》,但其實還是有所不同,這裡句式有些變化,句中的停頓比較自由,同樣有某種散文化的傾向。楚辭基本上是不歌而誦的,用於朗誦的詩和作為歌詞的詩寫法總歸不同。所謂“騷體”也包括這種以四言為主的型別,但在更多的情況下乃是指雜言式的型別。

在屈原以後活躍於詩壇上的一批楚辭作家如宋玉、唐勒等人,在自己的作品中進一步增強了散文化的趨勢,並且把一些作品稱為“賦”。司馬遷在為屈原立傳時提到他們,說他們“皆好辭而以賦見稱”(《史記·屈原列傳》)。後來興起的漢賦固然有著悠久的淵源,同時與宋玉、唐勒的辭賦也有明顯的繼承關係。賦是介乎詩歌與散文之間的獨立文體,不能算是詩了。有些漢朝人將屈原的作品稱為賦,現在看去是不大恰當的。

漢朝的不少詩用騷體寫成,例如劉邦的《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志兮守四方!”又如張衡《四愁詩》的第一章:“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從之樑父艱,側身東望淚沾翰。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路遠莫致倚逍遙,何為懷憂心煩勞!”後人模仿騷體的作品有不少被收錄在朱熹編輯的《楚辭後語》一書中。

當漢代作家正熱中於模仿《詩經》寫四言詩、模仿《楚辭》寫騷體詩的時候,各地民間出現了許多新的歌謠,其句式三、四、五、六、七言皆有,以五言、七言為主;樂府詩雜言的居多,而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則是以五言為主流者:或通首五言,或以五言為主雜以其他句式。這些民間歌謠被漢代中央政府主管音樂文學的機構——樂府採集而去,加以整理加工,得到了更廣泛的傳播。這種新的詩體當時稱為“歌詩”,晉、宋以後則被稱為“樂府詩”,簡稱“樂府”。劉勰《文心雕龍》在《辨騷》《明詩》篇之外,另有《樂府》一篇對此作專門的研究;蕭統《文選》在所選的詩中也單獨標出了樂府一類。

樂府詩的特點:一是可以配樂演唱,唯其如此,它的章稱為“解”,例如《陌上桑》分為三解;有些作品正文之前有“豔”,正文之後有“趨”或“亂”。“解”“豔”“趨”“亂”之類都是音樂上的術語。有些有聲無義的樂調中的襯聲被整理者用文字記錄下來,與歌詞正文混寫在一起,結果變得很難理解。樂府詩在演奏過程當中有時會被加上一些套語,歌詞有時會遭到割裂和拼湊。凡此種種,都要從音樂的角度出發才能理解。二是“皆感於哀樂,緣事而發”(《漢書·藝文志》),題材完全是當代的,敘事性比較突出,反映了民間的情緒;東晉南朝的統治者也注意蒐集並儲存民歌,雖然經過篩選以後內容畸形地集中在戀情方面,但仍然具有強烈的民間性。三是出現了許多成熟的五言詩,例如《陌上桑》《江南》《孔雀東南飛》等等。這幾點都對後代的詩歌創作產生過重大影響,其力度甚至超過了《詩經》和《楚辭》。

漢代的樂府機關除了採集民歌以外,也組織文人、樂工從事創作,其中有不少是用於典禮儀式的官樣文章,沒有什麼文學價值;但也有比較好的作品,如《羽林郎》等就是。

樂府民歌的巨大成就引起後來文人的高度重視,紛紛模仿其思想和藝術表現,創作了大批作品。這種仿製品不管是否入樂,也不論是不是用了樂府舊題,全都被稱為樂府詩。這些文人樂府詩可以分為三種情況:一是依據樂府詩的曲調創作新的歌詞,仍然入樂演唱,例如曹操的樂府詩就是如此;二是運用樂府舊題寫詩,但已不能入樂,例如劉勰指出過的曹植、陸機的一些樂府詩“無詔伶人,故事謝絲管”(《文心雕龍·樂府》),即屬於這種型別;三是既不用樂府舊題,也不能入樂的文人樂府詩,由於這種詩仍然儲存了樂府詩的基本精神——題材的當代性,肌質的敘事性,文字的通俗性,體制的靈活性——而又不受傳統音樂和傳統題材的制約,在文學上有著更遠大的發展。建安時代已有新題樂府,杜甫寫過不少全新的樂府詩,白居易等人更掀起“新樂府”運動的高潮,即事名篇,無復依傍,大膽干預政治干預生活,在文學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許多詩人在寫到敘事性的當代題材詩歌時,往往毫不猶豫地採用樂府詩體,這種傳統一直到清末都沒有衰歇。

由於受到五言樂府詩的滋養,漢代文人開始寫不入樂的五言律詩,其中最早的是班固的《詠史》,成就最高的是漢末下層文人的《古詩十九首》。中古詩壇基本上是五言詩的天下,這種詩在近體詩興起之後被稱為五言古詩,簡稱“五古。”

由於受到民間七言歌謠和騷體的滋養,後來又出現了七言詩。文人七言詩流傳至今最早的是曹丕的《燕歌行》。這種詩在近體詩興起之後被稱為七言古詩,簡稱“七古”。

古體詩長短不拘,可以少到只有四句,也可以寫得很長;不講究對仗,也不講究格律,押韻比較靈活,可以換韻。古體是古代的自由體詩。列朝列代都有人從事五古和七古,產生過大量的名篇。

五古與七古是古體詩的主流,此外也有雜言的古體詩。雜言古詩大抵以七言為主,又吸收了樂府詩的一些營養,所以呈現出某些邊緣性;一般地來說,唐以前的雜言屬於樂府詩,唐以後以七言為主的雜言稱為“歌行”,可視為七古的變體,例如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就是歌行體中的傑作。

所謂近體詩是相對於古體而言的。中國古代的詩歌本來與音樂關係極其密切,《詩經》和樂府詩都是可以唱的;但是後來詩歌漸漸脫離了音樂,這時要講究詩歌的音樂美,要讓人們記住,就得在音樂的韻律之外另動腦筋。建安以來,曹植、陸機等詩人已經在這一方面進行了可貴的探索;到南朝齊的永明年間,以沈約為首席代表的一批學者、作家經過艱苦的研究終於悟出了漢字的特點是讀音分為平、上、去、入四聲,寫詩要合理地安排這些聲調不同的字,“若前有浮聲,則後須切響,一簡之內,音韻俱殊,兩句之中,輕重悉異”(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為了達到這種思想的狀態,必須迴避各種因搭配不當而形成的毛病,他們提出的“聲病”有下列八種: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正紐、旁紐。為了爭取詩歌具有音樂美,他們作出種種煩瑣苛刻的規定,結果連他們自己也不能完全做到。當時有一批詩人運用新理論知識來寫詩,被稱為“永明體”,後來也叫“齊梁體”或“新體詩”。由永明詩人開創的新體此後經過許多詩人的努力,不斷得到完善;到唐朝初年的沈佺期、宋之問手裡,講究聲律以及對偶、考慮全篇(而不是像永明詩人那樣只考慮兩句)和諧的新詩體終於正式確立,稱為“律詩”,也叫“近體詩”;從此以後,過去那種不講究聲律的詩就相應地稱為古體詩。

唐初定型之近體詩最大的貢獻是將上、去、入三聲歸為一類(仄聲),拿來與平聲形成二元對立,這樣講究格律就簡化為對平、仄兩種聲調的合理安排,有關的規則就更加簡明合理並且簡便易行。這種規則至今在舊體詩(相對於五四以後產生的新詩,古代的各種詩體都是舊體)寫作中仍然風行不衰。

近體詩最重要的規則是隻能一韻到底地押平聲韻,而且在詩句中停頓的地方——五言詩的第二、四字,七言詩的第二、四、六字——講究其聲調的平仄:同一句當中應當平仄相間,對偶的兩句之間應當平仄相對(如果相同,便犯了“失對”的毛病),非對偶的相鄰兩句(上聯的對句即上句與下聯的出句即下句)之間應當平仄相同(如果不同,就犯了“失粘”的毛病)。例如五言詩的前四句可以這樣安排: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其餘可以依此類推。七言律詩相當於在五言律詩的每一句之前各加上聲調相對的兩個字,例如將五言的“仄仄平平仄”加上兩個平聲字成為“平平仄仄平平仄”,如此等等。所以掌握了五言的格律,也就掌握了七言的格律。

律詩還規定第三四兩句、第五六兩句要講究對仗,形成兩聯。第一二兩句和第七八兩句不一定要對仗,但為了方便指稱,也稱為聯。於是一首律詩就有四聯:首聯、頷聯、頸聯、尾聯。

律詩限寫八句(特殊情況下可以加長),從律詩中拿出一半來形成四句一首的詩稱為絕句,有五絕,有七絕。四句一首的詩古已有之,那種不講究格律的便稱為“古絕”,屬於古體詩,與這種屬於近體詩的“律絕”不同。

近體詩還有種種規矩,有興趣的人可以找專門的書來學習和研究,這裡不過說了說最基本的幾條而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