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詩三首》教學設計3篇

來源:才華庫 3.22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麼大家知道規範的教學設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杜甫詩三首》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杜甫詩三首》教學設計3篇

《杜甫詩三首》教學設計篇1

【教學目的】

1、能在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想象進行再創造。

2、能舉一反三地學習更多更好的詩歌。

【教學重點】

對詩歌的吟詠和對思想感情的體會。

【教學難點】

對詩歌的再創造。

【教學設想】

1、安排三課時。

2、方法:朗讀法、研討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學習《望嶽》

一、匯入

杜甫在25歲的時候,他父親杜閒在山東兗州任司馬,他曾借省親之機去山東各處遊歷,這首詩就是那個時期寫的。我們讀杜甫安史之亂後的詩作,往往會覺得他是個沉鬱寡歡的老人;可是,讀這一首感覺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氣都將使你感奮不已。

五嶽: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杜甫的《望嶽》詩有三首,分詠東嶽、南嶽和西嶽。這一首是望東嶽泰山。

二、整體感知

1、詩題叫《望嶽》,可見作者並未登上泰山,詩中句句都是寫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遠有近,有虛有實。試以兩句為一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樣的不同。

岱宗兩句是遠望;造化兩句是近望;蕩胸兩句是細望;會當兩句是極望。

2、字詞譯釋:

⑴鍾:聚。

⑵會當:唐人口語,一定要

⑶凌:登,乘。(又如:壯志凌雲)

三、逐句詮釋(按:此詩非律詩,不可使用頷聯頸聯等名稱)

1、岱宗兩句。

⑴夫是個虛詞,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麼樣)上,試比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語氣上有什麼不同?

加夫則驚奇、讚歎之情更明明,也更強烈。

⑵泰山之北為故齊地,之南為故魯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無論從北或是從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

⑶詩人這樣寫有什麼用意?

形容泰山極高極遠。

2、造化兩句。

⑴神秀,指英靈之氣,這是古人的說法。試聯絡前面一句說說這句的意思。

泰山如此高遠,是天地間英靈之氣聚集的結果。

⑵陰陽一句又是什麼意思呢?

據註釋作答,再補充說明:山前為陽,日光先臨,故易曉;山後為陰,日光不到,故易昏。這是形容泰山高與天齊。

3、蕩胸兩句。

⑴這兩句寫詩人望嶽所見,試作具體描述

泰山中天門以上時有云團浮現,或高或低,故謂之層雲;鳥亦時常出沒于山谷間,須睜大眼細望才能見。

⑵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情?

嚮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兩句。

4、會當兩句。

⑴絕頂,極頂,指玉皇頂。

⑵詩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卻能一覽(全都看到)眾山小,這說明了什麼?

這是詩人神遊玉皇頂之所見,故謂之虛景。

⑶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表現了作者怎樣的人生哲理?

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四、總結

杜甫一生極為坎坷,特別是在安史之亂髮生以後,他四方飄泊,居無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後三年裡竟至以舟為家,他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寫於這動盪不安的生活之中。讀過這首詩後,你對杜甫有怎樣的認識?能找到他取得如此偉大成就的原因麼?

學生自由發言。

五、作業

背誦、默寫本詩。

第二課時學習《春望》

一、朗讀全詩

二、介紹寫作背景

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六月,安史叛軍攻下唐都長安。七月,杜甫聽到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訊息,便把家小安頓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肅宗。途中叛軍俘獲,帶到長安。因他官卑職微,未被囚禁。《春望》寫於次年三月。

三、賞析本詩

詩的前四句寫都城敗象,飽含感嘆;後四句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全詩沉著蘊藉,真摯自然。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開篇即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一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令人滿目悽然。司馬光說山河在,明無餘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溫公續詩話》)詩人在此明為寫景,實為抒感,寄情於物,託感於景。為全詩創造了氣氛。此聯對仗工巧,圓熟自然,詩意翻跌。國破對城春,兩意相反。國破的頹垣殘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對舉,對照強烈。國破之下繼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當為明媚之景,而後綴以草木深則敘荒蕪之狀,先後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極贊此聯說:對偶未嘗不精,而縱橫變幻,盡越陳規,濃濃淡淡,動奪天巧。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兩句一般解釋是,花鳥本為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墮淚驚心。另一種解釋為,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也驚心。兩說雖則有別,其精神卻能相通,一則觸景生情,一則移情於物,正見好詩含蘊之豐富。

詩的前四句,都統在望字中。詩人俯仰瞻視,視線由近而遠,又由遠而近,視野從城到山河,再由滿城到花鳥。感情則由隱而顯,由弱而強,步步推進。在景與情的變化中,彷彿可見詩人由翹首望景,逐步地轉入了低頭沉思,自然地過渡到後半部分──想望親人。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安史叛亂以來,烽火苦教多信斷,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戰火仍連續不斷。多麼盼望家中親人的訊息,這時的一封家信真是勝過萬金啊!家書抵萬金,寫出了訊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急切心情,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鳴,因而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遠方的慘慼之象,眼望面前的頹敗之景,不覺於極無聊之際,搔首躊躇,頓覺稀疏短髮,幾不勝簪。白髮為愁所致,搔為想要解愁的動作,更短可見愁的程度。這樣,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嘆息衰老,則更增一層悲哀。

這首詩反映了詩人熱愛國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脈貫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遊離,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鏗鏘作響,氣度渾灝,因而一千二百餘年來一直膾炙人口,歷久而不衰。

四、作業

背誦、默寫全詩。

第三課時學習《石壕吏》

一、介紹背景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陽,看看戰亂後的故鄉。可是不到兩個月,形勢發生逆轉,唐軍在鄴城大敗,退守河陽,洛陽一帶又騷動起來。詩人這時被迫離去,經新安、石壕、潼關等地回到華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婦們的愁眉苦臉,所聽到的是別家出征時的哭聲。這番痛苦的經歷凝集成了著名的《三吏》《三別》。

這是一首古體敘事詩,用了白描手法,詩人對故事作了客觀描述,看似沒有主觀感情參與,但在事件的發生過程中,讀者會感到處處有詩人在,敘事帶有明顯的抒情色彩。兩個一何是詩人感受到的差役的凶暴、老嫗的悲苦;三男鄴城戍,二男新戰死是詩人聽說了一家人已為國家作出了多大的犧牲,出入無完裙食不裹腹、衣不蔽體是戰爭給人民造成的苦難;如聞泣幽咽獨與老翁別詩人親身感受到這一家的悲慘遭遇。

本詩通過一家人在安史之亂時期的悲慘遭遇,真實的反映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表達了作者對人民的同情和對戰爭的厭惡。

二、範讀課文

1、正音:逾牆走()鄴城戍()老嫗()泣幽咽()

2、學生讀課文。

三、參看註釋,理解詩句的含義,把握重點詩語的解釋

四、按事件的發生、發展和結局給課文分段

五、分析

1、這首詩中刻畫了哪兩個主要人物?

2、敘事的線索是什麼?

3、說說本文的寫作方法

⑴圍繞主題組織材料。全詩緊扣吏促人、婦訴苦,與這兩者無關或關係不大的事情一概不寫。

⑵明寫和暗寫相結合。

⑶條理清楚,結構完整。

六、作業

改寫成記敘文。

改寫要求:

1、人稱:第一、第三都可。

2、變換表達方式:將直接敘述改為人物對話。

3、人物不變。

4、順序不變。

5、主題不變。

6、聯絡背景,構建生活場景。

注意事項:

字數不少於500字。

《杜甫詩三首》教學設計篇2

教學目的:

1、瞭解每首詩創作的時代背景,理解每首詩的思想感情。

2、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於景的表現手法。把握詩的景與情、事與情,感受品味詩歌的意境。

教學重點:

1.瞭解每首詩創作的時代背景,理解每首詩的思想感情。

2.初步鑑賞品味詩歌的美點。

3.把握詩的.景與情、事與情,感受品味詩歌的意境。

教學難點:

1.透過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蘊藉的詩意。

2.初步掌握一些詩歌常見的表現手法,並體悟其表達效果。

教學方法:

1.朗讀教學法。

2.古詩五步教學法。

3.詩歌境界教學法。

課時安排: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源遠流長的中國古代詩歌到了唐代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今天,讓我們走近被後人稱為“詩聖”的杜甫,聆聽他筆下流淌出來的歌聲。

二、簡介作者及背景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詩中自稱少陵野老,後人稱他杜少陵。杜甫:號稱“詩聖”,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大膽地揭露了當時統治集團的腐朽,廣泛而尖銳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難和社會矛盾,內容深刻。他的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朝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此,被稱為“詩史”。這三首詩寫於不同的歷史時期:《望嶽》寫於所謂“開元盛世”,其時詩人才二十四五歲,詩中熱情地讚美了泰山高大雄偉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也透露了詩人早年的遠大抱負,歷來被譽為歌詠泰山的名篇;《春望》和《石壕吏》寫於“安史之亂”前期,表達了詩人憂國傷時和對民生疾苦的關注與同情。

三、辨音識字,掃除文字障礙

1.給加粗字注音。

(1)岱宗夫如何岱(dài)  (2)決眥入歸鳥眥(zì)

(3)白頭搔更短搔(sāo)  (4)渾欲不勝簪簪(zān)

2.解釋下面加粗的詞。

(1)造化鍾神秀鍾:聚集

(2)陰陽割昏曉陰:山的北面   陽:山的南面

(3)會當凌絕頂會當:終當、終要凌:不盡

(4)渾欲不勝簪渾:簡直

(5)蕩胸生曾雲曾:通“層”

四、朗讀課文

1、播放錄音,學生朗讀。注意詩歌的韻律、節奏感、正音正字。

2、指名讀課文,學生互相評議,教師從節奏、語調、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導。

3、師生同讀,同時多媒體顯示朗讀節奏、重音,要求學生讀出感情。

4、分組朗讀交流,理解詩歌的竟境美。

五、閱讀賞析

《望嶽》

1.學生參照註釋,藉助工具書,疏通詩句,理解詩意。

首句“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泰山到底怎樣呢?蒼翠的山巒在齊魯大地連綿不斷望不到盡頭。寫乍一望見泰山時,那種欣喜驚歎仰慕的情形,非常傳神。語出驚人,別出心裁地寫出自己的欣賞體驗——在古代齊魯兩大國的國境外還能望見遠遠橫亙在那裡的泰山,以距離之遠烘托泰山之高。這兩句是遠望泰山所見的高大形象。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寫出了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這是近望泰山所見的景象。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寫泰山中天門以上時有云團浮現,或高或低;鳥亦時常出沒于山谷間,須睜大眼仔細看才能看見。這是細望泰山時所見的景象。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寫由望嶽而產生的登嶽的意願,詩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卻能“一覽”,這顯然是詩人神遊玉皇頂之所見。

2、理解賞析詩歌的竟境美。

(1)這首詩歌描寫了泰山怎樣的特點?從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來?

這首詩主要描寫了泰山地域之廣闊(齊魯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鍾神秀),山勢之高峻(陰陽割昏曉;會當凌色頂,一賢眾山小)。

(2)全詩中最讓你感到心胸激盪的兩句?說說偏愛這兩句的理由。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寫出了詩人凌雲的壯志,勃發的雄心,表達了詩人早年兼濟天下的遠大抱負。

(3)作者當時為什麼有這樣的理解呢?

1、唐朝盛世。2、詩人年輕,意氣風發。3、漫遊泰山,熱情歌頌了泰山高大雄偉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進而透露出詩人早年兼濟天下的遠大抱負。

3、學生齊背《望嶽》。

《春望》賞析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寫春望所見:國都在淪陷後已經變得殘破不堪,然而山河依舊是原來那個樣子;春天降臨到安城,然而眼前卻是亂草叢生。如此強力的反差怎能不使人觸目驚心呢!一座繁華似錦的城市,曾幾何時,竟被毀壞到了“無餘物”“無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這一聯雖是寫景,卻也痛切地傳達了詩人憂國傷時的感情。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寫春望所感,作者觸景生情。花鳥本為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墮淚驚心。

詩的前四句,都統在“望”字中。詩人俯仰瞻視,視線由近而遠,又由遠而近,視野從城到山河,再由滿城到花鳥。感情則由隱而顯,由弱而強,步步推進。在景與情的變化中,彷彿可見詩人由翹首望景,逐步地轉入了低頭沉思,自然地過渡到後半部分——想望親人。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寫所盼:自安史叛亂以來,“烽火苦教多信斷”,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戰火仍連續不斷。多麼盼望家中親人的訊息,這時的一封家信真是勝過“萬金”啊!“家書抵萬金”,寫出了訊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急切心情,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鳴,因而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寫所思: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遠方的慘慼之象,眼望面前的頹敗之景,不覺於極無聊之際,搔首躊躇,頓覺稀疏短髮,幾不勝簪。“白髮”為愁所致,“搔”為想要解愁的動作,“更短”可見愁的程度。這樣,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嘆息衰老,則更增一層悲哀。

這首詩反映了詩人熱愛國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脈貫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遊離,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鏗鏘作響,氣度渾灝,因而一千二百餘年來一直膾炙人口,歷久而不衰。

五、比較兩首詩風格的異同

1.學生齊背《望嶽》《春望》。

2.請學生辨析兩首詩的風格。

明確:《望嶽》形象高大,境界壯闊,顯示出氣勢磅礴、雄放健拔的風格。《春望》感情凝重,景象悽清,風格沉鬱,具有悲愴美。

六、佈置作業

1.默寫《望嶽》《春望》。

2.預習《石壕吏》。

板書設計:

遠望所見:寄情於物

望嶽近望望翹首望景憂

細望所感:觸景生情國

春望思

所盼:親

盼低頭思親

《杜甫詩三首》教學設計篇3

【目標聚焦】

1、總體感知課文,瞭解詩意,體會詩情,背誦詩篇。

2、品味詩歌語言,瞭解詩的藝術特色。

3、大致瞭解詩人杜甫的生平,理解他詩歌的風格變化。

【要領提示】

1、教學中要多讀,在誦讀中品味詩歌的意境美和語言美。誦讀教學是一個迴圈往復的過程。但一次次的誦讀不應停留在同一個層次上,應該是每一次誦讀都要有新的感受和領悟,通過朗讀把這種感受和領悟表現出來。教師要在啟發學生整體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的基礎上,做一些朗讀技法方面的指導,效果會更好。

2、有些表現重大事件,與詩人經歷、處境密切相關的詩歌,要對其產生的背景有所瞭解,以利於更好地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和詩歌的風格變化。

3、挑一些精妙的或廣為流傳的名句,揣摩品味,做初步的鑑賞分析。

【教學設想】

1、學生自主學習。教學中進行無提問式設計,學生自己收集資料,自己品味美點,定會有自己獨特的感受。而教師是學習的合作者。

2、強調朗讀。古代詩文都強調朗讀,但詩的朗讀更應高於文的朗讀,要讀出情感,讀出意境,讀出節奏,甚至可以安排學生像古人那樣吟誦、吟唱。

3、要做好課前預習,有關背景材料準備充分。

【例項探究】

《杜甫詩三首》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課堂匯入

杜甫是我國文學史上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並稱“李杜”。他的詩歌大膽地揭露了當時統治集團的腐朽,廣泛而尖銳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難和社會矛盾,內容深刻。他的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此被稱為“詩史”。現在我們來集中學習他在不同時期創作的三首詩歌,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發展變化和當時的社會狀態。

〖資源共享,走近杜甫

課堂交流關於作者生平思想的有關材料。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分小組討論、交流,將所蒐集到的材料歸納整理,然後課堂發言,並補充完整:

杜甫,唐代大詩人,字子美,詩中常以少陵野老自稱。年輕時舉進士不第,遂各地漫遊。天寶時在洛陽與李白相識。後居長安近十年,安史之亂,逃至鳳翔,見唐肅宗,任左拾遺。長安收復後回京,不久辭官,移居成都。晚年攜家眷離開成都,漂泊於湘鄂一帶,死於途中。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

杜甫出身於“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處在唐朝由興盛走向衰落的時代。他懷有忠君愛國、積極用世的抱負,但因仕途失意,又歷經禍亂,有志不展,生活貧困,因而能體察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其詩歌抒寫個人情懷,往往緊密結合時事,思想深刻,境界廣闊,有強烈的現實意義。杜甫創造性地發揮了各種詩體的功能,發展了我國古代詩歌創作的現實主義傳統,豐富和提高了詩歌反映現實生活的藝術表現力,並形成了“沉鬱頓挫”的獨特風格。

以上內容教師可根據情況增刪,但一定要為學生理解詩歌做好背景介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