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通用5篇)

來源:才華庫 2.88W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通用5篇)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

一、指導思想:

以《數課程標準》為指導,培養國小生科學素養為宗旨。

二、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的學習態度、班級的學習風氣是比較好的。我一直對行為習慣的培養很重視,因而這批同學的學習態度端正,作業書寫工整、美觀。但也有部分同學由於父母不在家,平時對自己要求不嚴,學習習慣較差,作業馬虎,字跡潦草,由於學習態度不端正,導致學習成績不理想,本學期應加以改進及重視。

三、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認識更大的數、乘法、除法、生活中的負數、線與角、圖形的變換、方向與位置統計等教學內容。

1、第一單元“認識更大的數”。本單元是在第一學段學生認識萬以內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億以內的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掌握大數讀寫的方法,認識近似數及其作用。

2、第三單元“乘法”。本單元學習的內容主要有:三位數乘兩位數,對一些較大的數進行估計,認識計算器以及運用計算器探索一些數學規律。

3、第五單元“除法”。本單元的學習是國小階段整數運算的最後一個章節內容。本單元學習的內容主要有:三位數除以整十數,三位數除以兩位數,速度、時間與路程的數量關係,探索商的運算規律以及整數四則混合運算。

4、第七單元“生活中的負數”。本單元主要是使學生認識生活中一些常見的負數,對此學生已經積累了比較多的生活經驗。

5、第二單元“線與角”。本單元學習的內容主要有:直線、線段、射線的認識,平行線與垂線的認識,平角、周角的認識,以及用量角器量角與畫角。

6、第四單元“圖形的變換”。在第一學段的學習中,學生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與旋轉的現象,能在方格紙上作簡單圖形平移後的圖形。本單元是在上述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通過具體例項的展示,使學生體會一個簡單圖形經過旋轉、平移,可以設計出一個美麗圖案。

7、第六單元“方向與位置”。本單元學習的主要內容有:在方格紙上用數對錶示某一點的位置,根據方向(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在第一學段中,學生已經認識了8個方向和簡單的路線等知識,這些知識的學習為本單元的學習打下了基礎。而本單元的學習則又是第一學段學習的發展,它對提高學生的空間觀念,認識周圍的環境,都有較大的作用。

8、第八單元“統計”。本單元學習的主要內容有:1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複式條形統計圖以及簡單的折線統計圖。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在生活情景中,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係

2、根據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係,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係,並能根據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係。

教學難點:

能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簡的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兩輛不同的汽車以不同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駛)

根據情景提出問題。哪輛汽車跑得快些?

二、獨立思考、合作探究

如何解決哪輛汽車跑得快些?使學生認識到:兩個物體體運動快慢的比較,與路程和時間都有關係,從而引出路程、時間和速度。

引出:速度=路程÷時間

三、看一看

教科書P79頁的看一看,拓展學生對日常生活中速度的認識

四、鞏固練習

1、完成P80頁的試一試的第1小題,

2、完成P80頁的試一試的第2小題。

3、完成P80頁的第一小題。(在書上完成)

板書設計:

人步行的速度大約為4千米/時

人每小時大約走4千米。

速度=路程÷時間

時間=路程÷速度

路程=時間×速度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3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四年級上冊第22頁例2,課堂活動的第2題及練習三的第4、5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探索求近似數的方法的過程,會用“四捨五入”法求近似數。

2、讓學生明確學習和掌握用四捨五入法求近似數的重要性,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3、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

掌握求近似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選擇“四舍法”或“五入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教師:這學期,我們班轉來了幾位新同學,為了增進大家的瞭解,誰願意用資料向他們介紹一下自己或者我們學校的情況?

學生1:我今年10歲,身高大約140釐米。

學生2:我的體重在36千克左右,我家有3個人,爸爸媽媽每月的收入大約1萬元。

學生3:我們學校有學生2125人。

教師:在剛才介紹的這些資料中,哪些是準確數?哪些是近似數?

學生:10、3、2125是準確數,大約140、36千克左右、大約1萬是近似數。

教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時不需要也不可能得到準確數,這時就要用到近似數,比如:2004年重慶市總人口約3100萬,中國大陸總人口約13億等都是近似數。那麼,怎樣求一個數的近似數呢?

[點評:體現數學的現實性。利用學生身邊現有的、熟悉的學習材料引入教學,讓學生在相互介紹的過程中,感受到近似數在生活中的存在和廣泛應用,突出其學習價值。]

二、學習新知

1、探索“四捨五入”法。

(出示:534607)

教師:這是一個準確數,如果改成一個近似數,大約等於多少?

學生1:約等於五十三萬四千六百。

學生2:也可以約等於五十三萬四千。

學生3:還可以約等於五十三萬、五十萬。教師:了不起,還寫成了用“萬”作單位的數,你們認為“五十三萬”和“五十萬”誰比較合適?

學生1:我認為五十萬比較合適,因為這樣的近似數比較簡單。

學生2:我不同意,我認為五十三萬比較合適,因為五十萬與準確數相比,比準確數少了三萬多,相差太多,而五十三萬與準確數很接近,只相差四千多。

教師:五十四萬怎麼樣?

學生1:不行,與準確數相差五千多了。

學生2:我發現,只要千位上的數沒有達到五千,就可以直接去掉萬位後面的數,約等於五十三萬。

學生3:對,當千位上的數達到或者超過五千,就可以在萬位上增加1,再把萬位後面的尾數捨去,約等於五十四萬。

(出示:38290)

教師:按照大家剛才討論出的辦法,38290約等於多少萬?

學生:千位上是8,滿了5,所以,萬位上增加1,約等於4萬。

2、歸納方法。

教師:同學們表現很出色,下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討論,整理出“省略萬位後面的尾數求近似數”的方法。

(學生分組討論,然後全班交流)

學生:省略萬位後面的尾數求近似數,先看千位上的數,千位上的數小於5,就把萬位後面的尾數直接捨去,千位上的數是5或者大於5,就向萬位上進1,再把後面的尾數捨去。

教師:我們把這種方法叫做“四捨五入”法。

(學生看書第22頁例2,質疑)

3、練習。

(1)教科書第22頁的試一試。

教師:用“四捨五入”法求近似數。

(學生獨立完成,評講)

(2)教科書第23頁的課堂活動第2題。

師生活動:老師出示卡片,學生說近似數。

師生活動:同桌活動,一人寫數,一人說近似數。

4、擴充套件。

(出示:省略153904270億位後面的尾數,它的近似數是多少?)

教師:先回憶省略萬位後面的尾數求近似數的方法,想一想,這個問題怎樣解答?

(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解答,再交流)

學生1:省略萬位後面的尾數求近似數,看千位上的數“四捨五入”;省略億位後面的尾數求近似數,就該看千萬位上的數“四捨五入”,約等於2億。

學生2:也就是省略哪一位後面的尾數求近似數,就看那一位後面一個數位上的數“四捨五入”。

三、小結(略)

四、課堂練習

教科書第24~25頁第4~6題(學生獨立完成)。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4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經過三年級下學期的學習,學生的思維已經開始由具體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對周圍事物的認識較以前上升了一個層次,已經會用歸納概括的方法認識事物及解決問題,學生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數學知識(兩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認識小數、年月日、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為學好本冊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個別學生知識基礎比較薄弱,表現在計算技能較差,對數學資訊進行處理的能力弱。

二、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複式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在數與計算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在國小階段,本學期結束後,有關正整數的認識和計算的內容將全部教學完。本冊這些知識的學習,一方面使學生學會用較大的數進行表達和交流,掌握較大數範圍內的計算技能,進一步發展數感;另一方面通過十進位制計數法的學習,對有關數學概念的各方面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和融會貫通,為學生形成科學、合理的數學認知結構奠定基礎;併為進一步系統學習小數、分數及小數、分數的四則運算做好鋪墊。因此,這部分知識仍然是國小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兩個單元,這些都是本冊的重點教學內容。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的數學活動,讓學生進一步認識直線、線段、射線、角、垂線、平行線、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學會一些簡單的作圖方法;同時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體會各種圖形的特徵及圖形之間的關係,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在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複式條形統計圖。教材介紹了縱向和橫向兩種不同形式的複式條形統計圖,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學會看懂這兩種統計圖並學習進行資料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統計的觀念。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乘法和除法兩個單元,教學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初步體會的運籌的數學思想方法,感受數學的魅力。同時讓學生學習應用優化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綜合應用數學的綜合應用──“1億有多大”和“你寄過賀卡嗎?”,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認識自然數,掌握十進位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讀、寫億以內和億以上的數,會根據要求用“四捨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培養數感。

2、會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3、會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在100以內)或幾百幾十的數的口算方法。

4、認識直線、射線和線段,知道它們的區別;認識常見的幾種角,會比較角的大小,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能按指定度數畫角。

5、認識垂線、平行線,會用直尺、三角板畫垂線和平行線;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

6、結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動學習圖形的有關知識,發展空間觀念。

7、瞭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學會簡單的資料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瞭解運籌的思想,培養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第一單元:大數的認識

1、教學重點:萬級數的讀、寫法。

2、教學難點:把個級數的讀、寫推廣到萬級。

第二單元:角的度量

1、教學重點:用量角器量角、畫指定度數的角。

2、教學難點:量角的方法,量角器刻度的認識。

第三單元:三位數乘兩位數

1、教學重點:口算、筆算的方法

2、教學難點:積的變化規律

第四單元: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1、教學重點: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

2、教學難點:垂直線與平行線的畫法。

第五單元: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1、教學重點:掌握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2、教學難點:瞭解商的變化規律。

第六單元:統計

1、教學重點:認識兩種複式條形統計圖,根據統計圖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2、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第七單元:數學廣角

1、教學重點: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

2、教學難點:使學生逐漸養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第八單元:總複習

1、教學重點:使學生對本學期所學的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和複習並鞏固和提高。

2、教學難點:使學生養成系統整理知識的習慣。

五、改進教學工作的措施:

1、改變教學思想。

2、注重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絡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認識有些資料改寫單位的必要性。

2、掌握資料改寫的方法。

3、引導學生關注較大資料的實際意義。

教學重點:

體會某些資料改寫單位的必要性,能用萬、億為單位表示大數。

教學難點: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解決問題。

1、教學時師可以出示一組改寫的例項,讓學生比較、討論同樣的資料為什麼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以讓學生體驗到資料改寫的必要性,體會資料單位的改寫是為了資料記錄的方便。

2、出示一幅中國地圖,並逐步引出一些各省市國土的面積,讓學生讀一讀。

(1)將上面的數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2)如果要記錄方便,這些資料可以怎樣進行改寫?

(3)可能學生會改寫成以“百”、“千”、或“萬”作單位,只要學生能改寫得正確,教師都應充分地肯定。

(4)將一些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資料放在一起,讓學生觀察這些資料改寫中的基本特點,從中發現改寫的基本方法。

3、對改寫成以“億”作單位的數,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在改寫中逐步發現改寫的方法。

二、實踐練習。

第10頁“練一練”中第1題,資料單位的改寫是實際生活中記錄方便的需要,可以多選擇一些實際生活中的例項,而不要將資料單位的改寫成為單純的為改寫而改寫的局面。

練習本題時,先請學生說一說我國西部各省市的情況以及它們的地理位置,然後出示具體的各地區土地面積,在學生讀一讀的基礎上再請學生改寫成以“萬”作單位。收集一些西部地區的其他資訊,以供學生間互相進行改寫。

第2題,在練習“海洋資源”時,先讓學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識,特別是我國海洋的區域等。接著出示有關的資料,讓學生讀一讀。然後討論這些資料如何進行改寫?在此基礎上,學生會體會到這些資料改寫成以“億”作單位比較方便。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