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三年級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教案模板四篇

來源:才華庫 7.21K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小三年級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教案模板四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國小三年級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教案模板四篇

國小三年級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教案模板四篇1

教學目標:

1、啟發學生認識到探求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必要性,激發其學習動機。

2、讓學生通過參與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的全過程,理解並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發展其抽象概括能力。

3、能比較熟練地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教學重點: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教學關鍵: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

教學準備:每位學生1平方釐米正方形紙片15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1、出示一張長方形的照片。

師:大家認識他們嗎?想對他說什麼?

師: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是一張什麼形狀的照片?

生:是一張長方形的照片。

師:馬老師很喜歡這張照片,想把它儲存的久一點,老闆向我建議:可以

去塑封,就是在表面貼上一層薄膜。要知道這張薄膜有多大?

2、我們要求它的什麼?

生:求面積。

3、師:對,我們必須知道這張長方形照片的面積,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

長方形的面積(板書:長方形的面積)。現在請你估計一下這張長方形照片的面積大約是多少?

師:你們覺得長方形的面積與什麼有關係呢?

師:是不是這樣的呢?,我們就一起來做個實驗吧。

(二)動手操作,實踐探究

1、驗證長方形的面積。

要求:

(1)用15個1平方釐米的小正方形任選幾個拼成長方形,看哪小組的擺法最多。

(2)請把結果填入表格。

(3)聰明的你會發現什麼?

(4)(小組操作、交流並彙報)整理如下

長所含的釐米數寬所含的釐米數長方形所含的平方釐米數

616

5315

5210

339

師:請仔細觀察這些長方形的面積,長,寬,你發現了什麼?

生1:我發現了長方形所含的平方釐米數正好等於長的釐米數乘以寬的釐米數。

師:還有誰發現了?你來說說看!

生2:長方形的面積等於長乘以寬。

師:通過實驗大家證實了長方形的面積等於長乘以寬。(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我們一起來讀一遍。

2、用字母表示公式

師:剛才我們得到的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如果用字母來怎樣表示呢?

師:如果用s表示面積,a表示長,b表示寬,那長方形的面積可以表示為

生:s=a×b(板書)

師;同學們,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師;你有什麼問題嗎?

生說:“老師,剛才那個表格上的第四個擺的不是長方形,是正方形。

師:是嗎?同學們發現了嗎?剛才那個同學擺的好象有點特殊。

師:我們剛才研究的可是長方形啊,怎麼會出現正方形呢?那我們該怎麼辦呢?正方形的面積也可以這樣算嗎?(討論)

師:你來說說看。同學們,你們對正方形的面積是怎麼想的?正方形為什麼可以這樣算呢?我們應該怎樣證明它呢?

生2:我是這樣想的:剛才我在排的時候橫過來排3個,豎下來也排3個,這樣就成為一個邊長3釐米的正方形了。(教師指著原來的表格)它的面積有9個小正方形的面積,3×3就是9平方釐米,也就是這個正方形的面積等於邊長×邊長。

生3:老師,我們可不可以這樣想,(師:你說說看)我們以前學過,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邊長就相當於長方形的長和寬,長方形的面積=長×寬,那麼正方形的面積就可以等於邊長×邊長。

師:同學們,你們同意他們的說法嗎?那正方形的面積怎麼求?

(板書: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s=a×a)

3、小結

師:我們通過實驗驗證了長方形的面積=長×寬,而且還有意外的收穫,得到了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那麼同學們,如果我們想求一個長方形的面積必須知道幾個條件?要求正方形的面積必須知道什麼?

(三)運用與擴充套件

1、練習

師:你能運用這個面積公式求下面幾個圖形的面積嗎?

師;在算這個照片的面積時,我們要先做什麼?

生:測量。有兩個小朋友幫測量,一個測的結果是長15釐米,寬10釐米;

生彙報:15×10=150平方釐米

師:可是老闆為什麼給我180平方釐米的透明薄膜呢?他是不是想多要我的錢呢?

師:既然大家已經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的應用。

1、例1上海人民廣場地下商業步行街長300米,寬36米。它的面積有多少平方米?

解:s=ab

=300×36

=10800(平方米)

答:它的面積有10800平方米。

2、計算出數學書封面的面積,動手試一試。

3、填表:計算下面各圖形的面積

圖形

面積

長方形

9分米

4分米

20米

10釐米

正方形

邊長8米

(1)一個長方形的長是6釐米,寬是2釐米,面積是()

a、12釐米b、12平方釐米c、16釐米

(2)有一張方桌,桌面的邊長是8分米,要配上一塊與桌面同樣大的玻璃,求這塊玻璃面積的算式是()

a、8×4b、8×8c、8+8

5、判斷。

(1)、課桌桌面的面積是20平方米。()

(2)、“長×寬”可以求出長方形的面積。()

(3)、邊長是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長和麵積相等。()

(4)、常用的面積單位有:米、分米、釐米。()

6、小明家剛剛買了新房子請你幫忙計算一下房屋的總面積。(單位:米)

7、一個房間長10米,寬4米。在地面上鋪正方形的地磚,如果地磚邊長是20釐米,需要地磚多少塊?

師: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國小三年級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教案模板四篇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探索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發現的過程。

2、使學生初步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會運用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觀察、判斷、推理、概括等方面的能力。

4、向學生滲透互相聯絡,互相對立的事物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的觀點。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長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

多媒體課件、面積是1平方釐米的小正方形

一、複習準備

我們已經學習了面積和麵積單位,什麼是面積?

計算和測量面積要用面積單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同學們對學過的知識掌握得很好,那麼請看大螢幕。

二、新課導引

1、下面圖形的面積分別是多少平方釐米。

師:你怎麼數得這樣快?你是怎麼數的?同學們已經會用數方格的方法求長方形的面積了。如果用這種方法去求一個較大圖形或物體的面積(如操場),你會感到怎樣?今天我們研究一種求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新方法。(板書: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三.教學新課

(一)實驗,猜想

請小朋友們拿出1號紙,量一量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再想一想你有什麼辦法知道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呢?

學生反饋:利用面積計、長乘寬……

猜想:那麼是不是所有的長方形的面積都是長乘寬呢?

(一)研究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現在每個小組都有一些面積是1平方釐米的小正方形。

A、小組合作,用手中的小正方形擺出你喜歡的長方形。

B、說出你所擺的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長是多少?寬是多少?

C、組長把結果填在書上的表格中。

反饋拼圖情況。

探究提示:長方形的面積跟什麼有關係?有怎樣的關係?

根據你們小組擺的長方形,你有沒有發現長方形的`面積跟什麼有關係?有什麼關係?

我們發現了長方形的面積跟()有關係,有()關係。

(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反饋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師:哪組還有什麼新的發現?

指名學生說一說。

小結:

(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1、利用遷移,探究知識

把長方形的長縮短3釐米,求這個圖形的面積。

當長方形的長和寬相等的時候,這個圖形就是正方形。長方形的面積等於長乘寬,那正方形的面積應該等於什麼呢?你可以藉助剛剛的小正形擺一擺。(板書: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師:由此我們發現,只要給出長方形的長和寬就能計算出長方形的面積,同樣只要知道正方形的邊長就能計算出正方形的面積。

試一試:

小明家的方桌寬9分米,小明爸爸想給方桌劃一塊玻璃,請問要劃多大的一塊玻璃呢?

四、鞏固練習

五、課堂小結

本節課學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想一想,這部分知識能幫助你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

師: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不僅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它也是求其它平面圖形面積的基礎。通過它我們可以推匯出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等許多圖形的面積。

六、板書設計

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國小三年級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教案模板四篇3

一、教材分析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是三年級下冊中的學習內容,國小生從學習長度到學習面積,是空間形式認識發展上的一次飛躍。是在學生知道了面積的含義,初步認識面積單位和學會用面積單位直接度量面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內容主要是引導學生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並初步練習運用公式進行面積計算。首先預測學生根據已有的學習和生活經驗會有不同的計量方法。在這堂課中主要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解決“為什麼長乘寬就是長方形的面積”的問題,讓學生理解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並通過實驗驗證、舉例說明其正確性和運用價值,最後引導學生歸納、總結長方形面積,並通過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遷移得到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為以後學習其他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說學法

學生先猜猜長方形的面積是怎樣計算的。再分小組活動:用學具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觀察拼成後圖形的長是多少,寬是多少,面積是多少,並作好記錄。小組彙報拼擺結果,觀察統計的資料,小組討論:通過擺一擺,你們有什麼發現?小組合作進行操作,驗證發現,討論小結出長方形面計算的公式,在此基礎上探究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讓學生在“猜想、操作、發現、驗證、應用”的學習過程中經歷從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到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再創造,培養學生探索能力和創新精神。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發現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經歷面積計算方法的探究過程,能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2、滲透“猜想—實驗—發現—驗證”的學習方法以及相關事物之間都是有內在聯絡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意識和科學探究精神。

3、讓學生通過對數學內在規律的探索,來感受數學的魅力,體驗成功探究的樂趣。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通過操作實踐、觀察比較,探究得出長、正方形的面積公式。

教學難點:理解長、正方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用具: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尺子、課件等。

教學設想:

圍繞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這個重點問題,我力圖把教學的著力點放在公式是怎樣被提出來的,又是怎樣加以推導論證的。

1、複習中設定障礙,引出問題。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引發學生對數學

學習的興趣乃是求知的前提。在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中,讓學生初步感知長方形的面積與長、寬之間存在的關係,再通過啟發談話,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求知慾,為推導公式作鋪墊。

2、在動手操作中,解決問題。學具操作可以幫助學生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

掌握一些數學規律,有利於教給學生探究知識的方法,讓學生在操作中沿著具體——表象——抽象的過程發現問題,把握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中讓學生利用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紙片拼成一個長方形,在操作思維基礎上,進一步感知長方形面積與它的長和寬的關係。

3、在思考、討論、分析、驗證中,得到結論。在操作交流之後,讓學生對面

積與長寬進行觀察、比較、思考,組織學生圍繞長方形面積和長寬之間有什麼關係進行討論,歸納分析問題,從而引導概括推匯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4、在變化中,推匯出正方形面積公式。充分利用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懂得了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也就迎刃而解。順理成章地得出正方形面積公式。這樣使學生了解了一般與特殊的關係,又形象地溝通了正、長方形之間的聯絡。

5、在練習中,發展學生思維,促進技能形成。本節課練習題的設計,力求緊

扣重點,層次清楚,題型多樣,並體現面向全班學生,因材施教的要求。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得出後,均安排一組專項練習題,旨在及時鞏固所學會公式,獲取足夠的反饋資訊,以便教師及時調理教學節奏。綜合練習題,有一定的靈活性,旨在強化應用兩個面積計算公式,形成計算技能。最後提高練習是為學有餘力的學生設計的,意在因材施教,發展智慧。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提出問題。

1、提問:上節課,同學們認識了面積和麵積單位。什麼叫做面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呢?(課件出示面積概念和常用的面積單位)

2、課件出示下圖,並提問:這兩個圖形哪個面積比較大,大多少?(先估計)你們有什麼辦法比較嗎?(生:用1平方釐米的面積單位進行測

(小結方法)

3、提問:要想知道黑板、教室面積有多大,你們怎麼測量呢?(生:用1平方米的面積單位去測量。)要想游泳池、菜地、森林、操場、知道中國土地的面積有多大,你們怎麼測量呢?使學生悟出:用面積單位一個一個去擺、去測量的方法太麻煩,也不實際。

4、教師在學生產生疑問的同時,再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去探索。

用面積單位去量的方法太不現實了,那麼有沒有一種簡便的計算方法可以求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呢?這節課,就來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板書課題: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二、解決問題。

(一)、猜想,長方形的面積與什麼有關?與長和寬有怎樣的關係呢?

(二)、學生操作發現規律。

1、分組活動,出示活動要求。

(1)組長主持活動,活動中互相配合,控制音量。

(2)用小正方形擺成不同的長方形(個數可以不同),並照表做好記錄。

(3)思考討論:長方形的面積與長和寬有什麼關係?

2、活動反饋。

操作完畢,反饋活動情況。結合反饋結果師板書黑板上的表格:

3、抽象概括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你發現了什麼?歸納得出長方形所含的平方釐米正好等於長和寬所含釐米數的乘積。師生共同抽象概括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並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三)、驗證與拓展

1、驗證:是不是所有的長方形面積都可以用長×寬來計算?出示簡單的圖形面積計算。讓學生快速說出答案。

2、觀察討論正方形的面積公式。

師:這是什麼圖形?正方形的面積可以怎樣計算呢?學生解答。

思考:正方形的面積與什麼有關係?

反饋:對呀!正方形本身就是特殊的長方形嘛!只是長和寬相等的長方形,我們習慣上把正方形的長和寬叫邊長,所以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板書)

三、鞏固應用。

1、計算78頁“做一做”

2、我們探究學習了計算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方法,在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長方形存在著,這些長方形的面積都是可以運用今天探究得到的方法來計算的,想不想試一試啊?計算數學書本封面和學生卡、黑板的面積。先估計再同桌合作量一量、算一算。(取整釐米數)問:你首先做了什麼?

3、告訴茶几面積,猜長和寬(出示課件)

4、已知正方形的邊長,對摺一次後是什麼圖形,面積是多少?(備用)

四、課堂小結

收穫是什麼?還想知道什麼問題?

國小三年級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教案模板四篇4

一、教學內容分析

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是學生認識了長方形特徵、知道了面積單位、學會用面積單位直接量面積的基礎上教學的,是學生第一次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學會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不僅是今後學習其它圖形面積的重要基礎,而且有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空間觀念。

二、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在屬國小中年級學段,學生開始對“有用”的數學更感興趣,本課學習內容安排與呈現都能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學生在發展上也是存在差異的,有的學生善於形象思維,有的善於邏輯推理,有的善於動手操作,分組活動、分工合作的學習方式更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學生在學習上獲得成功的體驗。學生總愛把自己當成探索者、研究者、發現者,所以本課以實驗探究的形式使學生感受到學習具有一定的挑戰性,符合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長方形面積與長和寬之間的密切關係,理解面積公式的由來,掌握面積的計算方法。通過公式的推導,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實踐,與人合作協調,及遷移、類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過程與方法:在分組實驗這一探究發現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和動腦,獲得了認識。並經過啟發、討論和獨立思考、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獲得了長方形面積計算的方法,學生認識水平、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從中得到了培養。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實驗、實際操作中體驗學習的樂趣,並通過實際應用的練習,將課內外的知識有機結合,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學會與人合作,並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

四、理論依據(教學理念)

1、方法比知識更重要

國小數學新課程標準在數學新教學價值觀中要求:"方法比知識更重要",本節課教師改變了傳統的“傳遞——接受”式模式,嘗試採用"自主探究式"教學模式,貫穿“實驗-發現-驗證”思路,整節課教學過程注重了學習方法,思維方法,探索方法的獲取,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同時也讓學生知道這些知識是如何被發現的,結論是如何獲得的,體現了“方法比知識更重要”這一新的教學價值觀,這也就是貫徹新課程標準的充分體現。“實驗--發現--驗證”的學習方法的指導對學生今後的發展來說非常重要。

2、學會與人分工合作

本節課通過小組合作,運用不同的實驗材料和方法,共同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的方法,開放了獲取新知的整個教學過程。小組合作學習是指根據學生能力、性格等因素將學生異質分組,以學生學習小組為教學組織手段,通過指導小組成員開展合作學習,發揮群體的積極功能,提高個體學習的動力和能力,並達成團體目標。由於小組成員各有其職,且職責分明,因此學生都主動投入;學生的全面互動,也可以彌補教師一個人不能面向每個學生進行教學的不足。小組合作學習又是以個體學習為基礎的,讓不同個性、不同學力的學生都能自主地、自發地參加學習和交流,真正提高了每個學生的學習效率,真正實現“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3、知識運用於實際生活

通過自主探究,獲得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後,教者設計了一些應用性練習,如計算學校操場的面積等,引導學生將獲得的知識運用於實際生活,通過實際問題的解決,學生將書本知識轉化為能力。?這個實際生活問題得以解決,既豐富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同時又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在探究、發現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和動腦,獲得了感性認識。並經過啟發、討論和獨立思考,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獲得了長方形面積計算的方法,學生認識水平、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得到了培養。

五、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是學生第一次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是今後學習其它圖形面積的重要基礎。所以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難點是:理解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六、資訊科技應用分析

在新課引入時依據兒童的心理特點,通過動畫和學生熟知的故事,結合本課的學習內容,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明確學習目標,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並融入多媒體技術創設不同的實驗任務;通過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動畫演示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內在的聯絡,形象、生動地由長方形到正方形的演變,類推出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利用多媒體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堂上訓練,學生通過解答不但鞏固已掌握的知識,而且加強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