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學教案

來源:才華庫 1.92W

小班科學教案1

科學活動:香蕉{科學}

小班科學教案

活動目標:

1、感知香蕉的外形特徵。

2、品嚐香蕉,知道多吃水果對身體有好處。

活動準備:

用黑色布透明的袋子包裹的香蕉五六袋(香蕉多為黃色,其中兩三根是綠色的),擦手巾若干;垃圾桶。

活動過程:

1、以神祕的禮物引起興趣。

教師手拿一個裝有物品的黑色袋子,神祕地說: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禮物,你們想知道是些什麼東西嗎?

2、感知香蕉的外形特徵。

(1)教師:老師先不告訴你們這是些什麼東西,你們自己用小手袋裡摸摸,說說它們長什麼模樣,然後猜猜它們是什麼。

(2)引導幼兒用手觸控,感知香蕉的外形特徵。

(3)出示香蕉,引導幼兒觀察,感知香蕉的外形特徵:這是什麼?它是什麼顏色?

(4)鼓勵幼兒用肢體表證香蕉的外部特徵。

(5)教師:香蕉真可愛,有的彎,有的直。誰能將自己變成一根漂亮的香蕉呢?

3、剝香蕉,吃香蕉,認識香蕉肉的特徵。

(1)教師:猜猜香蕉肉的顏色和皮的顏色一樣嗎?

(2)引導幼兒剝香蕉,然後品嚐香蕉。(豐富詞彙:軟軟的、香香的。)

(3)討論吃香蕉的好處:水果可是好東西,多吃水果有助於消化,對身體健康有好處。香蕉就是水果的一種。

4、遊戲“香蕉變變變”,自然結束。

遊戲玩法:教師說“串串香蕉變梳子”,幼兒雙手合十,放於頭頂,彎腰,手與同伴相連;教師說“分開香蕉變小船”,幼兒與同伴手分開,彎腰;教師說“剝開香蕉變

花兒”,幼兒雙手分開手心向上,做托盤的樣子於體側;教師說“咬一口---咬一口---,再咬一口---,最後咬一口---,吃完了”,幼兒不斷下蹲,蹲到無法蹲下。遊戲可反覆進行。

活動延伸:

1、家園共育:請家長在家中擺放一些香蕉,引導幼兒自由觀賞品嚐。

2、結合學習兒歌《香蕉》,拓展對香蕉的認識。

小班科學教案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知小草的特徵,培養幼兒探索自然的興趣。

2、使幼兒學會愛護小草。

【活動準備】

在散步和戶外活動時,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察小草。選一塊安全的自然狀態的草地。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小草的特徵。

“這是什麼地方?你看到了什麼?請你拔一根小草看看是什麼樣的?在草地上爬、滾,趴下聞聞,感覺是怎樣的?你還在哪裡看到過小草?(凡是有泥土的地方就有小草)

2、引導幼兒討論小草與人及動物的關係。

“你喜歡小草嗎?為什麼?你喜歡在草坪上幹什麼?為什麼人們要在公園裡、學校裡種上小草?我們應該怎樣愛護美麗的小草?長在河邊的小草有什麼用?請你扒開小草,看看下面有什麼?它們為什麼藏在草叢裡?還有誰喜歡小草?為什麼?

3、小結。

草對人和動物都很重要,許多動物都要吃草,沒有草就會餓死,人們種了很多草坪,讓大家休息。我們要愛護草坪,使草坪更美。插入交流分享。

1、幼兒坐下來休息,說說小草的特徵與感受。

誰來說說剛才你和小草是怎麼做遊戲的?你的腳(手)碰到小草有什麼感覺?

(1)請幼兒回答,孩子們共同感受小草的特徵:小草是軟綿綿的、小草的尖尖頭碰到手時還感到有點刺刺的、癢癢的。

(2)感受小草有彈性的特徵。

師:剛才我看到你把小草輕輕地壓下去,你發現小草會怎麼樣?(彈起來)小草真厲害壓下去,還會彈起來。我們也來試一試時,看看小草會不會彈起來。

(3)感受在草地上運動時不容易受傷又很快樂。

師:你和小草是怎麼做遊戲的?在小草上打滾感覺怎麼樣?

小朋友,你們知道踢足球的叔叔阿姨們都在哪裡舉行足球比賽的嗎?(出示圖片)為什麼一定要在草地上踢足球?是呀,草地就像綠色的大床、綠色的地毯,我們在上面玩又舒服又不容易受傷。

(4)感受小草的清香味。

師:誰聞到小草的味道了?我們一起聞一聞,感覺怎麼樣?老師告訴你們,小草發出的清香味還能使我們身體健康。所以幼兒園裡有許多草地,還有許多地方也有草地,想想,你們在哪裡見到過草地呢?(小區、公園等。)

【活動反思

孩子們來到了草地上,他們脫掉了鞋子踩在青青的草上,一下子都大叫起來:“我的腳好癢”,有的孩子說:“我的腳痛痛的”,他們有的跑,有的不敢再往前走。然後我也光著腳和孩子們一起走,邊走邊唱兒歌,這時他們的興趣也隨之上升了。孩子們親身到大自然中感受春天的小草,對於他們來說是非常有益的,這會給他們帶來一種直接的經驗。

當他們遇到問題時,老師的出現帶動了他們的積極情緒。當我把觀察的要求提出後,孩子們紛紛去找小草,並把小草的樣子告訴老師,秋宇叫著:“老師,小草是細細的”,子浩說:“小草長長的,頭上是尖尖的”,孩子們大膽的用語言來描述自己觀察到的物體的特徵。

在活動中我講述了故事《我是一隻羊》,這個故事又一次引發了孩子們的討論:小草也有年齡嗎?小草在冬天會枯萎,春天長出來的還是原來那棵草嗎?小草、小羊和人們身上的毛衣存在著什麼樣的關係?小草的生長會對環境產生影響嗎?

孩子們開始更多地關注有關生態平衡和環境保護的知識……我給孩子們看了有關的電視錄影,孩子們神情嚴肅地討論起如何改善環境的問題,小草對保護環境的特殊作用逐漸被孩子們所理解,對草的認識也進一步加深了。

小班科學教案3

蠶的幼蟲成熟後吐絲做繭,在繭裡變成蛹,蛹變成蠶蛾。屬昆蟲的一種,原產中國。蠶絲是織綢緞的原料。中國是世界上養蠶最早的國家。

設計意圖:

通過討論、分析等形式,讓幼兒在看看、聽聽、爬爬、練練的過程中掌握爬行的技能。同時在活動中讓他們發展自主性,感受活動的樂趣。

活動目標:

1、模仿蠶寶寶爬行動作,發展肢體柔韌性、協調性。

2、發展自主性,感知蠶寶寶變成飛蛾的過程。

活動重點:

掌握爬行動作的要領。

活動難點:

在爬行過程中,發展自主性。

活動準備:

教具:蠶寶寶圖片,自制桑樹。

學具:蠶寶寶頭飾人手一個。

經驗準備:

蠶寶寶變成飛蛾的視訊。

活動過程:

(一)認識主題

師:春天你看到過什麼?

(幼兒回答:春天我看到小花、蝴蝶、蜜蜂、毛毛蟲)

師:這個是什麼?(出示蠶寶寶圖片)

(幼兒回答:蠶寶寶)

師:你們看到過嗎?

(幼兒回答:看到過)

小結:做一隻蠶寶寶。

(二)學蠶寶寶

1、分散活動

師:蠶寶寶們我們先去草地上玩耍吧。

(幼兒回答:好的)

2、個別示範

師:我剛才看到這隻蠶寶寶爬得特別快,他是怎麼爬的?

(幼兒回答:他手腳一起用,爬得很快)

3、集中學習

師:爬的時候要“小腿縮一縮,屁股撅一撅,小手撐一撐,身體往前趴”,這樣才爬得快哦。我們再來試試看。

(幼兒回答:好的)

小結:蠶寶寶爬了這麼久,肚子一定餓了?小蠶寶寶們去採桑葉。

(三)採摘桑葉

1、採桑葉

師:看,這兒有幾棵桑樹?

(幼兒回答:四棵)

師:這兒有四條路可以到達桑樹那裡,選擇一條你最喜歡的路去採桑葉。(設定難易不同的四條路供幼兒選擇)

(幼兒根據要求扮蠶寶寶採桑葉)

師:蠶寶寶們坐休息,吃桑葉。

(幼兒回答:好的)

2、變飛蛾

師:蠶寶寶們吃飽了嗎?

(幼兒回答:吃飽了)

師:之前我們在視訊中看到蠶寶寶吐絲把自己包起來結成一個繭。然後在繭裡變成蛹,滾過來,滾過去,最後變成飛蛾飛了出來。

(幼兒根據要求變成飛蛾)

小結:飛蛾們,我們一起飛回教室。

小班科學教案4

活動目標:

1、知道蛋有多種,能區分雞蛋、鴨蛋和鵪鶉蛋。

2、嘗試剝蛋,體驗動手的樂趣。

3、感受親子互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生熟雞蛋、鴨蛋、鵪鶉蛋若干。

2、盤子、抹布若干。

3、貼有雞、鴨、鵪鶉圖片的籮筐各一個。

4、箱子一隻,方巾一塊。

活動過程:

(一)箱內摸蛋,激發興趣。

1、出示裝有蛋的箱子請幼兒來摸一摸、猜一猜。

指導語: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了許多禮物都藏在這個箱子裡,它們說先讓小朋友來摸一摸、猜一猜是什麼?為什麼?

2、開啟箱子並請幼兒每人拿一個蛋:原來裡面藏著蛋寶寶。

(二)嘗試操作,大膽探索。

1、給蛋寶寶分類。

看看你拿的是什麼蛋,告訴旁邊的小朋友。

出示貼有雞、鴨、鵪鶉圖片的籮筐,請幼兒給蛋分類:雞媽媽、鴨媽媽、鵪鶉媽媽來了,小朋友們把蛋寶寶送到自己的媽媽那裡去吧。(幼兒操作)

檢查結果並小結。

2、認識和區分三種蛋的外在特徵。

將三種蛋置於實物投影儀上:這三種蛋有什麼一樣的地方?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1、認識蛋黃和蛋清。

進一步引發幼兒探索興趣:你們想知道蛋寶寶的裡面有什麼嗎?怎樣才

能看到裡面呢?(鼓勵幼兒交流看到裡面的方法。)

打雞蛋並放在實物投影儀上:你看到了什麼?(蛋黃和蛋清)

小結:蛋裡面有蛋黃和蛋清,他們都很有營養,如果每天吃一個蛋有利於身體健康。

相繼開啟鴨蛋和鵪鶉蛋,讓幼兒感知三種蛋的蛋黃大小。

(三)剝蛋、吃蛋。

1、拿一個熟的蛋作敲打狀:咦,怎麼沒有蛋黃和蛋清流出來?

引導幼兒發現是熟的蛋,教師示範講解剝蛋的方法。

2、請幼兒相互交流自己會吃到什麼蛋。

3、請幼兒把剝好的'蛋送給爸爸媽媽吃,要求說清楚“請爸爸(或媽媽)吃×蛋”。

引導語:平時都是誰剝蛋給你們吃?(幼兒回答)今天我們換一下,來做一回孝順的好兒子和好女兒,讓我們來剝蛋給爸爸、媽媽吃,好嗎?還有一個要求:在你送蛋給爸爸、媽媽吃的時候,要說“我請爸爸(或媽媽)吃×蛋。”

(四)延伸活動。

請小朋友去查一查還有哪些動物會生蛋?

小班科學教案5

目標:1、能初步按從頭至尾的順序觀察,感知小雞、小鴨的主要外形特徵和習性。

2、學會運用對應的方法比較小雞與小鴨的不同,掌握名詞:爪子、腳蹼。

準備:1、已經飼養小雞、小鴨。

2、卡片。

3、ji爪子、鴨爪子。

過程:1、說出謎面,讓幼兒猜謎,引出小雞、小鴨。

2、運用從頭至尾的順序觀察,嘗試講述自己所觀察到的。

3、比較外形的不同。

小雞 小鴨

嘴巴 尖尖的 扁扁的

脖子 短短的 長長的

爪子 沒有腳蹼 有腳蹼

掌握名詞:爪子、腳蹼。

4、比較習性的不同。

小雞 小鴨

本領 不會游泳

會游泳

食物 長大吃米、蟲子、菜 長大吃小魚、小蝦

叫聲 嘰嘰嘰 嘎嘎嘎

5、複習音樂《小雞出殼》,結束本課

小班科學教案6

活動目標:

1、認識不同水果直面、橫切面的不同圖形,建立水果與其切面的聯絡。

2、欣賞不同水果切面圖形的輪廓和花紋。

3、培養幼兒對水果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蘋果、楊桃、桔子、梨、獼猴桃、桃子等常見水果,掛圖,《小朋友的書秋天到了》

活動過程:

一、欣賞水果切面,初步嘗試將其與水果匹配。

1.出示幾種常見的水果切面圖,初步嘗試將其與水果匹配。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些是什麼圖片嗎?這些都是水果切出來的圖形,你們喜歡哪一個?

2.請幼兒大膽發言,講述自己心中的想法。

師:我請你來猜一猜,這些漂亮的圖案是什麼水果切出來的?

二、觀察水果切面

師:我發現孩子們的一件有些不一致了,有的說我胖的這張圖片是這個水果的切面,有的說是哪個水果的切面,那到底是哪種水果呢?我們來動手做一做吧,相信答案就會出來了!

1.教師取出蘋果、梨和獼猴桃等水果,切出橫切面,驗證幼兒的猜測。

師:你找到答案了嗎?這些水果的橫切面是這樣的,那我如果把這個水果豎著來切的話,會不會和剛剛切豬來的是一樣的呢?也來一起試試看吧!

2.教師切出水果的直切面,將橫切面與直切面放在幼兒面前,引導幼兒進行比較。

師:你們覺得這個橫切面切出來的水果像什麼呢?直切面切出來的水果又像什麼呢?

三、使用書籍

使用《小朋友的書秋天到了》第16頁“水果切切切”,觀看頁面的水果切面圖,並將水果與相應的水果切面連線。

四、找水果

1.教師請幼兒坐回到自己的位置,將位置上事先佈置好的其他水果的圖片,和這些說過的圖片,請幼兒進行比較。

2.請幼兒幫這些水果找到正確的水果圖,並能夠說出這些水果的名字。

3.引導幼兒便找水果,邊說一說你看到的說過切面影象什麼?與旁邊的小夥伴們講一講。

教學反思

優點:

水果是幼兒十分熟悉的食物,但他們不一定了解水果的切面形態。在該活動中,我緊扣“水果切面”這個點,以問題引路,帶領幼兒進行探索,使幼兒獲得相關的認知經驗,培養幼兒細心觀察及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本次活動的目標是讓幼兒認識不同水果的直面、橫切面的不同圖形,建立水果與其切面得聯絡;欣賞不同水果的切面圖形的輪廓和花紋。在活動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主要是用實物像幼兒展示不同水果的切面圖形,從幼兒的生活實際出發;並在幼兒原有的經驗基礎之上,鞏固了幼兒對圖形認識;此外,教師引導幼兒看著圖形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說出水果圖形的圖案像什麼。整個活動過程,給幼兒提供了交流,合作的機會。幼兒的參與性很高,活動目標圓滿完成。

不足:

本次活動中的難點是認識不同水果的直面和橫切面的圖形,發揮幼兒的想象力,說出這個圖形像什麼。但是幼兒顯得無話可說,這和幼兒生活經驗缺乏有著極大的關係,所以今後的課堂需要注意這一點,而且科學活動的探究精神在處理上也欠缺到位。

小班科學教案7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我愛探索

活動目標:

1、學會利用眼睛、手、耳朵及鼻子對事物進行觀察。

2、知道並能說出五官和手的功能。

活動準備:

有香味的手帕、小袋子、飼養箱。

圖意說明:

幼兒從秋天戶外活動中學習運用五官去認識環境,並能探索大自然。

活動過程:

一、教師提問:幼兒現在是什麼季節,是怎麼知道的?引導幼兒利用五官發現季節的特徵,再讓幼兒自己動動眼睛、手、耳朵,鼻子,說說這些器官有什麼功能。

(小朋友對於現在什麼季節,他們都不知道,老師告訴他們的“秋天來了”,由於在開學小班適應期裡,與孩子們一起做過“小手拍拍”的遊戲,因此,我說一個器官,孩子們基本都能夠指出來,並能夠說出它的名稱,如:嘴巴、眼睛、鼻子……。)

二、課堂活動:

1.讓幼兒伸出手來,摸一摸桌子,告訴幼兒手可以摸東西。

(小朋友都知道自己的小手,也能夠跟老師一起把小手伸出來,我讓他們摸摸自己的小椅子,他們都很高興,用自己的小手去摸摸椅子,有的還用小手去摸摸別人的小椅子,很興奮)

2.讓幼兒看一看幼兒用書,告訴幼兒眼睛可以看東西。

(當讓孩子們看書後,問他們“眼睛用來幹什麼的?”大部分孩子能夠說出看書、看東西的。)

3.拍拍手,引起幼兒的注意,並告訴幼兒因為耳朵可以聽到聲音,所以才會聽到教師的拍手聲。

(當我拍拍手時,大部分孩子都能夠跟著我拍手,我問“剛才老師在幹嗎呀?”楊蘇芮小朋友就說:“老師在拍手。”“那你們怎麼知道我拍手呢?”有的說“用眼睛看的”。“那拍手是什麼聲音的”?“啪啪啪”“你們用什麼器官來聽到聲音的?”“耳朵”大家異口同聲地說。)

4.拿出一條有香味的手帕,讓幼兒聞一聞,告訴幼兒因為有鼻子,所以可以聞到香味。

(我出示了一條有香味的手帕,給每個孩子聞了聞,孩子們都說香。問他們,“用什麼聞到香味的?”“鼻子”一部分認真聽的孩子在回答。)

三、課外活動:

1.先帶著幼兒到一棵大樹下,讓幼兒用手摸摸樹千、樹葉,並讓幼兒用眼睛觀察,整棵大樹及大樹的葉子、枝幹等。

2.帶著幼兒蹲在草地上,看一看草地上有沒有小昆蟲等,然後問幼兒剛剛看到什麼。

3.問幼兒用手摸樹幹、摸草地的感覺。也可以撿一塊石頭讓幼兒摸一摸。

4.當幼兒都能明白眼睛可以看東西,手可以摸東西后,讓幼兒安靜。

(我帶孩子們來到娃娃城那裡的樹下,讓他們自己去摸摸樹,摸摸草,和小樹、小草親近親近,孩子們好興奮呀!都用手去摸,張群淳小朋友還告訴我,“顧老師,這個樹摸摸是毛的。”“小草好長呀。”“這個樹尖尖的。”……孩子們把自己看見的都來跟我說了。)

5.教師隨機尋找各種聲音,如:風聲、鳥叫聲……

6.當教師找到聲音時,立刻請幼兒聽聲音,或間幼兒有沒有聽到什麼聲音。

7.教師可以多找幾種聲音,讓幼兒聽,並讓幼兒說出那是什麼聲音,也可讓幼兒自己去發現其他的聲音。

8.帶領幼兒到花叢旁邊,讓幼兒看花的顏色,並提醒幼兒看這是眼睛的功能。

9.再讓幼兒聞一聞花香,提問幼兒花是什麼味道呢,並請幼兒指著自己的鼻子說:“鼻子聞到了花香。”教師可以撿一些葉子、石頭、花 朵……帶回教室。

(在小朋友互相交流後,我就讓他們安靜下來,用耳朵聽聽,能夠聽到什麼聲音?這時,孩子們都靜下來,用小耳朵來聽,“老師,我聽見小朋友說話的聲音。”“聽見很吵的聲音。”“聽見小朋友念兒歌的聲音”……)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主要的就是讓孩子學會利用眼睛、手、耳朵及鼻子對事物進行觀察以及知道並能說出五官和手的功能。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表現的還是很不錯的。他們對於五官倒基本已經知道了,今天通過讓幼兒在教室裡感受,以及在教室外來感受:用眼睛看大樹、草地等;用手觸控椅子、樹幹、樹葉、石頭;利用耳朵聽聽風聲及生活中的各種聲音,如:拍手聲、鋼琴聲;利用鼻子聞聞花的香味及手帕的香味……讓幼兒在大自然中體會觀察的樂趣。孩子們在觀察、感受的過程中很興奮,也很享受,能夠跟著老師的思路來走,我感覺這個活動上起來還是比較輕鬆的,雖然孩子們剛剛上幼兒園,對於他們來說有點困難,坐不住,但是,今天這個活動,是一個探索的過程,可以玩玩、看看、摸摸……他們很開心的,因此也能愉快地學。

其實孩子們的觀察能力都是不錯的,只要我們老師稍微點播一下,去做引導人,孩子們就會認真地去做,去觀察、去分析、去了解。

因此,我覺得,在孩子們的任何活動中,多讓孩子們走近生活,,體驗生活,瞭解生活……讓孩子們瞭解更多的知識,內容,感受到生活中的形形色色,感受到生活中的種種樂趣!

小班科學教案8

活動目標

1.感知冰的各種特性。

2.嘗試利用工具積極探索,感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吹風機、錘子、餐刀、熱水袋、熱水,內含一顆糖果的冰塊若干(同幼兒數)。

活動過程

一、匯入

1.出示大冰塊,激發孩子參與的熱情,初步感知冰塊的特性。

提問:你們看這是什麼?摸摸看,你有什麼感覺?(教師手持冰塊讓每個小朋友先摸一摸,進行初步感知)你們能看見大冰塊裡有什麼呢?(糖果)

2.教師小結:原來冰塊是透明的,我們可以看到裡面有一顆糖。

提問:你們想吃冰塊裡的糖嗎?怎麼才能把糖果取出來吃呢?(幼兒自由發言,說說自己的辦法。)

二、介紹工具

師:老師幫你們準備了很多工具,我們來看一看都是些什麼。(重點介紹電吹風及各工具的使用安全)

三、幼兒嘗試

1.幼兒自己取冰塊,教師引導孩子觀察冰塊,進一步感知其特性。

提問:你拿的冰塊摸起來有什麼感覺啊?(冰冰的、涼涼的、硬硬的、滑滑的)

2.幼兒取工具,嘗試將冰塊中的糖塊取出。

提問:你是用什麼方法把糖果取出來的?(對已經取出糖的小朋友進行鼓勵,請其再拿一塊冰換一種工具進行嘗試。)

四、幼兒集中分享經驗

1.提問:小朋友都很努力試過了。你們都吃到糖了嗎?誰願意來介紹一下自己取糖的經過?

2.小結:小朋友們很聰明,都利用工具從冰裡取出了糖,我們來給自己鼓鼓掌。

小班科學教案9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手,簡單瞭解手的作用。

2、使幼兒初步學會保護手的方法。

3、能愉快的參與集體活動。

活動準備

“雙手”圖片一張;“小手在做事情”的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遊戲引入

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做個小遊戲《小手拍拍》: 小手 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舉起來;小手 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抱起來;小手 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轉起來;小手 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藏起來。

提問:小朋友們把什麼藏起來了?伸出來看看,你有幾隻小手?

二、結合“雙手”圖片認識手

我們都有一雙小手,伸出小手仔細看一看,我們的小手長得什麼樣子?

幼兒觀察自己的手,瞭解手的各個部位的名稱:我們的小手有手心,手背,手指頭和手指甲(邊說邊指著相應的地方),咦,我發現,手就像一棵樹,這個像樹的什麼?這是我們的手掌(指著手心手背),手指頭像樹的什麼?,而手指甲好像樹枝上的什麼,長在手指頭上。你們覺得像不像啊?

比較手:我們見過的樹枝有的長有的短,那我們來比一比自己的手指頭,你發現了什麼?它們一樣嗎?(引導幼兒觀察,知道十個手指頭是不一樣長的。)

三、出示圖片

瞭解手可以做很多事情,你們知道小手可以做些什麼?請個別幼兒回答,有圖片的話就出示該圖片。有圖片,而小朋友沒有說到的,老師可以自己出示圖片,告訴幼兒,小手還可以做該事。

我們的小手可以做遊戲,穿衣服,洗臉……,這些都說明我們的小手很能幹。

有一次啊,老師看見有的小朋友用小手打人了,你們覺得打人的小手能不能幹吶?(手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不能用手打人,這是不對的,打人的小朋友,老師和小朋友都不喜歡他的。)

四、怎樣保護手

引導幼兒討論哪些情況下小手會受傷。

引導幼兒討論怎樣保護自己的手,教師適當提醒。如:冬天洗完了手要擦油,出門要戴手套;勤剪指甲、不玩刀子、剪子等危險的東西。

五、結束

小朋友們真能幹,用小手錶揚一下自己吧!

今天,小朋友們都知道了,我們的手指頭是不一樣的,那麼今天回家以後,我請小朋友們和爸爸媽媽比一比,你的小手和他們的手有什麼不一樣的,明天早上來告訴老師,好不好?

小朋友們的小手都累了,讓他休息一下吧!

小班科學教案10

活動名稱

它們是一組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概括物品的共同特性,把不是一類的物品找出來。

2.指導幼兒依據不同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1.一套動物圖卡,其中有一張是汽車圖卡。

2.蘋果、梨、橘子、香蕉四種水果若干。

3.不同顏色、大小、形狀的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1.參考提問:請幼兒觀察圖卡並說出圖卡上都有些什麼?請幼兒將自認為不對(它和這些圖卡不一樣或不是一類)的圖卡拿出來,並說出為什麼。

2.請幼兒觀察桌上都有什麼水果,這四種水果可以怎樣分類?(提示:幼兒可以按顏色、形狀、味道、有無核、吃的方法、產地等分類)

3.指導幼兒對積木進行分類。參考提問:

(1)請小朋友想一想,畫一畫,把這些積木按大小可以怎麼分?按顏色又可以怎樣分?

(2)請小朋友想一想,試一試,還可以怎樣分?(提示:還可以按形狀分成四類)。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在活動區投放可分類的材料,引導幼兒多角度地分類,發展幼兒的發散思維能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