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我多想去看看》教學反思範文(精選5篇)

來源:才華庫 9.69K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最新《我多想去看看》教學反思範文(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最新《我多想去看看》教學反思範文(精選5篇)

《我多想去看看》教學反思1

《我多想去看看》這篇課文的教學,我以“情”貫穿全文,以“情”為導線,引領學生一步一步地感受到小男孩迫切的心情。具體做法是:

一、多媒體的展現,激發學生的情感。

山村的孩子對天安門的升旗儀式也許是陌生的,城市的的孩子也不例外。因此,上課伊始,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在學生面前展現了天安門廣場升旗的雄偉壯觀場面,讓孩子置身其中,讓他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激起他們的熱愛國旗的感情。如:當播放錄象“升國旗”的時候,很多學生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哇!”並隨著國歌聲的響起肅立,那種氣氛,儼然自己也在其中。後來,當我問他們看完後有什麼想法時,有的孩子說,我真的很想去北京看看,有的說我長大也要當升旗手等等。

二、多種形式的品讀,領悟文中的情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每個孩子的生活經歷不同,生活環境不同,所以每個孩子的語言表達,情感體驗也有不同。初讀時,讓學生合作學習字詞,然後再重點交流。品讀時,我先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地方,然後指導學生討論、理解,再指導朗讀,最後再以多種形式的讀,如:齊讀,賽讀,同桌讀,配樂讀等來領悟其中的感情。

三、拓展延伸,延續學生的情感。

在課後,讓學生閱讀補充材料《國旗歌》,讓學生欣賞北京的美麗風光,並配以歌曲《我愛北京天安門》,再次激發了學生的熱愛北京首都,熱愛國旗的思想感情,讓他們的情感得以昇華。

《我多想去看看》教學反思2

《我多想去看看》這篇課文是以詩歌的形式,講述了一位山村孩子想去遙遠的北京城,去觀看北京天安門廣場上莊嚴的升國旗儀式,抒發了少年兒童嚮往北京的強烈思想感情。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難點是瞭解課文內容,體會重點詞句的意思。而重難點又該如何突破呢?我想通過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反覆朗讀,結合語境領悟詞、句的意思,體會思想感情,然後再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來突破。

這課的重點句子就是“我多想去看看”,連題目算在內共在課文中出現了三次。指導好學生用心感悟、用情讀好這句話,這篇課文的重、難就迎刃而解了。然而,不僅僅是課文中的山裡孩子,許多一年級的學生對北京的認識都是模糊的。所以要想讓學生讀好這篇課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種情況下怎樣辦呢?我這樣設計,首先老師讓學生交流對北京的瞭解,跟小夥伴們講講自己眼裡的北京,雖然孩子們知道的東西並不多,有時甚至是錯誤的認識,但同伴交流引發了孩子們瞭解北京的極大興趣,然後教師再適時出示圖片,為孩子們展示了天安門、長城、故宮、天壇等名勝古蹟,中華世紀壇、中央電視塔、立交橋等現代建築後,讓學生髮表對北京的看法,融入自己的感受讀“我多想去看看”。這時的讀滲透了孩子們的情感,是真情的流露,然後老師再引導學生體會山裡孩子對北京的嚮往,抓住課文第一小節中的“沿著彎彎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

體會山裡的孩子住在大山裡,長這麼大還沒有出過大山,他對北京的瞭解是通過媽媽的話,他嚮往外面的世界,他夢想著有一天,能走出大山,去看看北京,去看看雄偉天安門,去看看莊嚴的升旗儀式。讓學生們走進山裡的孩子的心裡,和他一起去希望、一同去向往,反覆讀“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此時的讀,是孩子們融入了山裡孩子的情感的讀。但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究竟是怎樣的呢?為了給孩子們更深刻的情感體驗,教師為孩子們有感情地講述天安門廣場升旗情景。(訓練有素的國旗班戰士,數不勝數的觀眾,雄壯的國歌聲中,鮮豔的五星紅旗和太陽一同升起……)強烈的畫面衝擊,激發了孩子們情感,再讀“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這句話時,孩子們內心的情感積澱更為深厚,不需要任何朗讀技巧的指導,學生就能讀得有滋有味。熱愛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深入到了孩子的心裡。

在低年級的教學中,我們要提倡多讀少講,以讀代講,讓孩子們讀中會意,讀中悟情。

《我多想去看看》教學反思3

《我多想去看看》以一個山村孩子的口吻,用詩歌的形式,講述自己想到遙遠的北京城,去看看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抒發了少年兒童嚮往北京的強烈思想感情。

也許是自己上半年剛去過北京,對天安門廣場壯觀的升旗儀式還記憶猶新的緣故,所以很喜歡這篇課文,在備課時特別用心。課前,我利用去北京拍攝的照片、錄影做成了課件;找出了儲存著的一些景點門票,熟讀上面的解說,準備在課堂上為學生當導遊;還佈置學生去搜集北京的相關資料。上課時,我讓學生彙報課前蒐集的資訊,學生興趣盎然,接著我利用北京風光導課,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不少學生不到兩分鐘就把課文讀得很流利了。在理解“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非常壯觀”一句時,我播放了升旗儀式的錄象。學生有了圖片、錄象等一些直觀感受,自己也真的很想去北京看看。有了發自內心的感受,學生讀得很帶勁,很有感情。

由於課前的充分準備,這篇課文只用了一節課就上完了,而且上得很紮實。第二課時,我利用製作好的課件和背在心裡的一些解說詞,像導遊似的給學生介紹了“故宮”、“人民大會堂”、“長城”等許多景點。上完課,學生說:“老師,學完這篇課文,我好象真的去了北京,知道了北京的那麼多地方。”聽到這句話我很高興,因為這就是我上課前追求的目標。

如果我的課前準備不那麼充分的話,就不可能騰出一節課來為學生介紹關於北京的那麼多知識。可見,課堂上要為學生減輕負擔,提高課堂質量,很大的工夫必須在課前就花。

《我多想去看看》教學反思4

在這一節課中,我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的新課標精神,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孩子當作朋友,我注重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和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如在學完課文後,讓學生說一說如果你去北京的話,你會到哪些地方去看一看?通過這一環節,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低年級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識字和朗讀訓練,整堂課學生都是在讀中識字,在讀中感悟。這一節課,我注重了學生的朗讀訓練,從一開始的自由讀——重點句子的朗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評選“朗讀能手”,這些環節的設計,都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通過朗讀,進一步激發起學生熱愛首都、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最後,通過讓學生唱歌曲《我愛北京天安門》,更加激發起學生對首都北京的熱愛之情。

不足之處:

1、在做識字遊戲時,當學生猜對了卡片後面的字,應讓猜對的同學領讀卡片上的生字,這樣學生對生字識記的會更好。

2、學生的朗讀能力較差,今後應加強讀的訓練。

3、在學課文時,“多想”沒有解法,在講時如果讓學生用換詞的方式理解就更好了。

《我多想去看看》教學反思5

愛因斯坦曾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答一個問題更重要。”任何思都是從疑開始的,疑問是獲得知識的前提條件,有了疑問,才有進一步深入學習的需要,也才可能獲得新知。在保守的閱讀教學中,師生間的一問一答,使小朋友們沒有足夠的個體自由學習空間,也沒有時間潛心領會語言文字的魅力,他們在老師的問題牽引下,被動地圍繞老師團團轉。新課程倡議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保護小朋友的好奇心、求知慾。如何使小朋友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解決問題呢?下面,我結合課文《我多想去看看》的教學,談一點粗淺的體會。

一、小朋友們帶著問題走進文字,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習成為一種自覺自願的事情,“要我學”成為“我要學”。小朋友們問題愈多,好奇心愈強,興趣愈濃,注意力就愈集中。如設計《我多想去看看》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時,我設計了三個課文的匯入:

1、讓同學觀看北京的美麗風光,然後引入課題。

2、讓同學談自身參與的每週一升旗儀式的感受,再引入課題。

3、媒體出示一位和同學同齡小朋友的照片,告訴大家這位小朋友想和大家說一句悄悄話,大家想聽嗎?然後出示課題,齊讀後請小朋友們說說你有什麼問題嗎?

思前想後,第1個方案,因為後面我還要出示北京風光,因此推翻了。第2個方案雖然能通過談話的方式,以瞭解同學對升旗的感受,但同學沒有主動參與文字。因此,我選擇了第3個方案。教學時,“小朋友悄悄話”的.引入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聽了小朋友的悄悄話後,當我問他們有什麼問題時,小手如林。有的說:“真奇怪,他想去看什麼呢?”有的說:“他想去哪兒看看呢?”有的說:“他為什麼想去看看呢?”小朋友們進入一個個“探索者”的角色之中。讓他們帶著自身的問題進入文字,從文字中尋找答案,小朋友們的情緒高漲,學得積極主動。

二、小朋友們的質疑如顆顆珍珠,串成教與學的美麗過程

《我多想去看看》這首兒童詩以一個山村小朋友的口吻,用詩歌的形式,講述自身想到遙遠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課文才短短的三句話,該如何品讀課文,使小朋友們能自然發生對首都北京的熱愛之情呢?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同學,在他們讀熟課文後提出不懂的地方,然後指導同學討論、理解,再指導朗讀。讓我感到意外的是,說話也不太完整的他們居然也能象模象樣地提出問題了。有的問:“北京在哪兒呢?”有的問:“北京離我們很遙遠,什麼叫遙遠?”有的問:“壯觀是怎樣的呢?”……雖然有的問題很幼稚可笑,但我都給予了褒揚,但有的問題卻是本堂課上的重點。這樣,問題由同學提出,在老師的調控下進行教學,真正落實“以同學為本”的理念,使“教”真正有效地為“學”服務。不論問得怎樣,讓我感動,讓我欣喜的是──他們能嘗試著問了。小朋友們的問題如一顆顆珍珠晶瑩透亮,串成了課堂上教與學的美麗過程,讓我收穫了一份驚喜,一份意外。

三、課外拓展,在質疑中走出課堂,延續學習熱情

假如說這節課只停留在品讀課文後就結束的話,同學對首都北京的情感就不會那麼深刻,那麼深入。在課的後面,我佈置了讓小朋友們欣賞北京的美麗風光,請他們說說自身的心裡話。有一位小朋友說:“我真想去北京看看,老師,北京什麼最有名呢?”是北京的美麗風光感染了他,不叫他問,他也迫不和待地想問一問了。在《我愛北京天安門》的歌曲聲中,我鼓勵著大家的熱情,說:“我想小朋友的願望一定會實現的。北京的名勝古蹟有許多許多,課後,老師願意和大家一起收集資料,再來說說北京。”我想:對北京的熱愛,對北京的嚮往已深深直根於小朋友們的心田。

當然,培養小朋友多思的品質,善問的能力,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在語文課堂上,教師要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適時誘導點撥,教給發現問題的方法,相信他們能個個成為愛問的小朋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