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火燒雲教學反思

來源:才華庫 2.57W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年級火燒雲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火燒雲教學反思

四年級火燒雲教學反思1

《火燒雲》一文是著名女作家蕭紅的寫景文章。她全文以火燒雲的出現到褪去為時間軸,採用動靜結合的手法,向我們展現了晚飯過後,火燒雲從上來到下去的過程裡,顏色和形狀的變化,讓我們對呼蘭河美景產生無限的遐想,讓讀者感受到景美和文字美的完美結合,作者用準確而優美的文字,為讀者展現了一幅絢麗多彩的晚霞盛景圖。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我預設用兩個課時完成教學。第一課時,引導學生初步感受全文大意,主要採用帶著問題自由讀文的方式進行教學;師生共同研習本課生字詞,授課方式採用集中識字教育,此處,需提及區裡專家指導統編教材下,應儘可能採用隨文識字這一觀點我十分認同,學字詞不離語境,這樣更有利於學生掌握字詞的意思,避免死記硬背。從而進行有意義學習。我嘗試過一段時間用隨文識字的方法進行語文識字教育,我發現,實在太費時間,我需要大量的做課前準備,教學過程中很容易出現老師“講過頭”了,或者學生活動時間超時等情況。使得本是一課時的教學任務要用兩課時才能完成。

在第一課時中我結合課後習題設計小組討論問題:作者筆下的火燒雲有什麼特點?讓學生帶著問題誦讀課文,在小組內表達自己的觀點,並聽取同伴的觀點,最終整合組內成員資訊,每組推薦一人彙報,大多數小組能抓住關鍵詞,進行簡單的概括。比如學霸組朱楨毅同學彙報說:老師,我們組在第三自然段找到了“變化極多”一詞,我們認為這是火燒雲的一個特點,而且我們還具體找到了它的變化~是顏色變化和樣子(老師給出引導用“形狀”更恰當)變化~就這樣每個小組都能或多或少的說上一些內容,加上老師有意識的梳理,全文大意就很好掌握了,在這個環節,我改變策略~有原來的老師教給孩子,到孩子們生成性主動建構學習。

這節課的不足之處,沒有留時間給孩子能書寫生字詞。

四年級火燒雲教學反思2

在上課伊始,我用學生比較熟悉的朝霞和晚霞引入學生不太瞭解的火燒雲,這樣有了鮮明的影象,學生從總體上有了認識,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然後,讓學生觀看錄影並談觀後的感受,使學生大膽想象。並且,在這部分中,我輕而易舉地引出關於火燒雲的“變化”這一主要特點。

在教學中,我重視對詞語的積累反饋,詞語的積累在語文教學中十分重要,只有積累了大量的詞語,才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而詞語的積累如果只是簡單地摘抄、識記,就很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使學生記住了這些詞語也不會用,這是因為對這些詞語的教學沒有把它放在具體的語境中理解。在這次訓練中,我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設計了幾個簡單的問題,讓學生積累詞語,比如:你能幫作者把這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說出來嗎?你能用恰當的詞語來形容這時的天空嗎?讓學生既陶醉於火燒雲的千變萬化,同時又深切體會到祖國語言文字的無窮魅力。在豐富多彩的語言活動中,激發了學生學習語言、積累語言的興趣。

為了充分發揮言語描述對想象的指導作用,使想象服從於一定的目的,同時通過學生的言語表達能力,來促使學生的想象越來越豐富。在教學火燒雲形狀時,我採用了一種新的讀書方法,由老師來提問,學生用文中的句子來回答。問題內容是:一會兒,天空出現了什麼?什麼樣子?怎麼變化的?通過這樣的方法,讓學生了解段落結構,這為後面的拓展訓練作了鋪墊。

我在文字拓展部分中設計了一個練寫的內容:火燒雲的形狀難道只有這幾種嗎?天空中還可能出現什麼?什麼樣子?怎麼變化的?通過這樣的提問,激發學生的寫作,效果會更好一些,而且,這也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框架,以此來促使學生的想象越來越豐富,越來越精確。通過學生的練寫和交流,學生們有的說像一條龍,有的說像是一隻貓,也有的說像是一架飛機……學生們一個個爭著展示自己的作品,課堂氣氛又一次達到高潮。暫且不論學生的語言是否華美,比喻是否恰當,但明顯的是學生的學習熱情特別高漲,他們主動地實實在在地進入了語文學習和語言思維的鍛鍊中。在新課學習完,我又進行了閱讀拓展訓練,出示了《雷雨》這篇文章,讓學生在讀懂課文內容的同時,想象課文所描寫的雷雨景色。在閱讀中體會作者細緻入微的觀察方法,積累、揣摩語文、領悟作者形象生動的描寫方法。

通過這一課的教學,我深有感觸。教師講課,不僅要從教師立場出發,更要從學生的求知慾出發,看是否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是否能最大程度地挖掘他們的潛力,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生本身素質。讓學生帶著愉快的情緒活動,並且使思維在廣闊性、深刻性、邏輯性、靈活性等各方面得到了全面和諧的發展。

四年級火燒雲教學反思3

《火燒雲》是現代女作家蕭紅寫的一篇寫景物的文章,描繪了晚飯後火燒雲從上來到下去的過程中顏色和形狀的變化。作者準確地用詞、生動逼真的把景物美和語言美有機地融為一體,抓住火燒雲顏色、形狀極多和顏色、形狀變化極快這兩個特點來觀察和描寫火燒雲,體現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同時也啟發學生在觀察事物的過程中要大膽發揮自己豐富的想象力。 本課在本組中是精讀課文,而本組的訓練重點是注意積累作文材料。這就要求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學習作者是如何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和積累作文材料的。全文分為三大段分來寫,第一段(第1自然段)講天上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第二段(第2—6自然段)講火燒雲顏色和形狀的變化;第三段(第7自然段)講火燒雲下去時的情景。 本節課我帶領學生通過對火燒雲顏色和形狀的變化的學習,體會了作者描寫這一幅絢麗多彩的晚霞畫卷,展現了大自然的瑰麗景象和看到火燒雲的喜悅心情。課中我抓住“多、變”的特點,根據聾生好奇心強的特點,採用了多種生動的教學方法和多媒體教學手段引領學生學習,使學生感受火燒雲的絢麗多彩和美妙奇異的變化,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學生通過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找一找等活動,充分理解了課文內容;在分析、對比句子的異同中,加深對重點語句的理解,體會句子好在哪兒,有效地為突破難點。 在課堂中,我是這樣具體進行教學的:

(一)、運用多媒體視訊,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閱讀教學開始時,老師先播放一段自己收集的關於火燒雲的視訊和優美圖片資料,讓學生形象的感受到了火燒雲的美麗壯觀,激起學生學習新的課文內容的興趣,自然引出下個環節的教學。

(二)、初讀課文,明確學習目標。 先讓學生 自學課文導讀,明確本課的學習要求,然後讓學生認真讀課文,隨著課文的描繪,想象火燒雲那絢麗的色彩和多變的形態。找出自己喜歡的段落然後重點朗讀。

(三)、合作探究,讀中感悟。 老師讓學生邊讀邊想,並感情朗讀自己喜愛的文段,捕捉關鍵詞句,讀出火燒雲的顏色和形狀變化的特點。例如,在學習“火燒雲顏色變化”這一塊時,引導學生從“紅通通、金燦燦……”等七個表示顏色的詞,以及“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一句中體會出火燒雲顏色變化“多”這一特點;從句 子“這地方的火燒雲變化極多,一會兒紅通通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中的四個“一會兒”,體會出火燒雲顏色變化“快”這一特點。另外,在此教學環節中,教師還不斷地滲透引導學生質疑、對比,並積累品析好詞佳句,並嘗試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話來延續作者豐富而絕妙的想象,感悟作者對美麗的火燒雲由衷的熱愛,從而受到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薰陶。

(四)、加強練習,拓展創新,發揮想象。

1、用“燒”和用“紅”進行比較

我問:“天空的雲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通通的,好像是天空著了火”這句話中的“燒”字改成“紅”字,通不通?既然是通的,那作者為什麼不用“紅”字,而用“燒”字呢?這個問題學生很感興趣,在我的啟發下,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說開了,一學生說:“句中也有‘紅通通’一詞,用了‘紅’字就重複了。”一學生說:“課題是《火燒雲》,用‘燒’字起點題作用。”另一學生又說:“用了‘燒’字。他跟‘著了火’相互照應。”這個問題的設計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咬文嚼字”,推敲詞語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語文教學要取得成功,關鍵在於要營造學生思維活躍的課堂氣氛。其中,教師提出的問題是否難易適度,是否有足夠的思考價值,往往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裡我提出了用“燒”和“紅”比較的問題,在課堂實踐證明,效果很好。

2、說說火燒雲的其他名稱

我提出:“火燒雲還有其他名稱嗎?”這一問題一出現,同學們都爭先恐後地舉起了小手,搶著說:“朝霞、晚霞、雲霞、彩霞、紅霞。”這也是詞語的訓練,這一設計是我讓學生加深對“霞”、“朝”、“晚”等字字義的理解,讓學生體會祖國語言的豐富多彩。

3、用仿“紅通通”的形式講顏色

我問學生:“作者說,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那麼你們能試著說這些顏色嗎?”同學們有的說“紅通通”、“金燦燦”,也有的說 “葡萄灰”、“茄子紫”、“梨黃”,還有的說“白茫茫”、“灰濛濛”等,當學生說到“白茫茫”、“灰濛濛”兩詞時,我告訴學生,這兩個詞從詞的`結構來說是對的,但跟火燒雲的實際不相符。這種詞語訓練的方式很受學生的歡迎,因為要求具體,方式新穎。

4、用一個詞語概括火燒雲的某種變化

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你能用一個詞語來概括火燒雲顏色的變化多和變化快嗎?”這一問後,一同學答道:“五顏六色、變化莫測。”這時我繼續追問:“你又能用一個詞語概括火燒雲形狀的變化多和變化快嗎?”學生回答:“千姿百態、瞬間萬變。”就這樣,我用“變化多”、“變化快”這條線索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使火燒雲這三個方面的景象顯示出共同的特點,這樣一來,教學思路清晰,學生獲得的印象也就集中而深刻了。 這些練習,學生卻很感興趣,發言興致高,效果是很好的。我還在課文結束後安排了一個說話練習,要求仿照課文說說火燒雲的形狀,這項練習,仿中有創。學生經過一定的努力,即可完成,從而獲得成功的滿足。因而學生情緒高漲,爭相發言,慾望不止。 火燒雲雖然是一種自然現象,但很少有學生留心去觀察它,所以大多數學生對於火燒雲的相關知識知道的較少,因此引入課外資源很有必要。教師課前可以讓學生蒐集有關火燒雲的相關資料,讓學生在課上交流。教師也可以收集一些視訊錄象在匯入新課的時候進行播放,讓學生對火燒形成一個初步的概念。課後可以蒐集火燒雲的形成原因。

不足之處:

一、複習階段我讓學生說說每個段落大意的意思,加大了難度,學生沒能回答出來。這就讓我感到問題的提出要有階梯式,讓學生在輕鬆的環境中學習是比較重要的。

二、重點段落讀的時間還不夠。本課重點是形狀的變化,但是學生對雲的形狀變化是怎樣的還不夠。主要是讓學生自由讀的時間不夠,導致學生掌握不夠好。

三、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整節課,讓聽課的老師和我也感覺得老師總是牽著學生來走。缺少了讓學生來討論、質疑的時間。

四、要善於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例如課文有排比的句式出現,可以在課堂上點明一下在寫作的時候我們也可以運用這種方法來做。

五、拓展延伸的教學還應該深入一些。

四年級火燒雲教學反思4

詞語的積累在語文教學中十分重要,只有積累了大量的詞語,才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

許多老師都非常重視詞語的積累,但往往是離開語言環境,讓學生摘抄、識記。這次訓練,教師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設計了幾個簡單的問題,讓學生積累詞語,讓他們既陶醉於火燒雲的千變萬化,同時又深切體會到祖國語言文字的無窮魅力。

在豐富多彩的語言活動中,激發了學生學習語言、積累詞語的興趣。

四年級火燒雲教學反思5

縱觀以上教學環節,獲得兩點啟示。

師生彼此交流自己的感受。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交往昭示著教學不是教師的教、學生的學的簡單的相加,傳統的嚴格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將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課堂上,當學生提問到“半灰半百合色”到底是什麼顏色時,教師說的很實在:說實話,老師也說不清楚。

不過,我課下請教了專業的美術老師,請他們幫忙才弄懂了。這是教師在暗示難學生:遇到問題要積極地想辦法解決,請教別人也是解決問題的一個好辦法。教師這種謙虛的態度,探索精神給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教師上課不僅是傳授知識,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進學生,教師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向現代的學生髮展的促進者。

抓住空白點,激發學生的想像力。這一段的教學教師放手讓學生暢談火燒雲顏色多、變化快的特點,學生很容易抓住了這一特點。空白最容易激發人的想像力。“說也說不出,見也沒見過。”那就見一見,說一說。由於學生平時觀察有限,教師在這裡恰當地運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先有感知後,再來發揮想像,學生的想像很豐富,從模仿到創造,更豐富了課文的內容,給神奇的火燒雲又增添了幾分爛漫,使他們內心中美的情感得以自然地流露和表達,達到了美育的目的。

四年級火燒雲教學反思6

《火燒雲》是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該文按照“上來了、變化著、下去了”的時間順序,以火燒雲顏色和形狀變化為重點,向我們呈現了一幅絢麗多彩、變化多端的晚霞畫卷,展現了大自然的奇特景觀,同時也抒發了作者對火燒雲的喜愛之情。

作為我的見面課,我是做了比較充分的準備。在上課之前,我佈置學生回家預習課文,要求針對不認識的生字查字典,然後多讀幾遍,把課文讀準,讀通順。同時我也蒐集了大量有關火燒雲的資料,比如相對應的火燒雲顏色變化圖片,課文中提到的三個形狀變化的火燒雲等等。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要求學生自學為主,於是我在進入課文前就檢查學生預習情況,把生字詞過一遍。進入課文學習,我要求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找出文章是按什麼順序寫的,主要寫了火燒雲的什麼?這樣,文章的脈絡就清晰極了。本文的重點是“火燒雲變化著”這一部分。首先是顏色變化,學生能夠很快的找出顏色變化的相關語句,並且能夠按照課文中的顏色詞,再造出更多的顏色詞,配上圖片,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很快就能夠背誦本段。對於形狀變化,我依然把學習的自主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讀自己喜歡的段落,然後分享給同學,說說為什麼喜歡這段,從這段你讀出了什麼?分析完後,要求學生融入感情讀,讀出形狀變化的速度之快,讀出那種驚喜到失落的感情。在有感情的朗讀基礎上,出示形狀變化的圖片,讓學生試著看圖片背誦課文段落。在形狀變化部分鑑賞後,設定遷移,出示幾幅火燒雲變化圖,讓學生仿寫課文,說說天空又出現了什麼,是什麼樣子的,又是怎樣變化著消失的……

由於剛站上講臺不久,缺乏經驗,教學不足之處還是有很多,值得我以後多注意。第一,時間把握不當。《火燒雲》是一篇略讀課文,我設計的是一個課時完成教學,但是用了兩個課時。第二,略讀課文精講,取捨不當。由於第一次上公開課,心裡有點糾結,覺得這裡應該講講,那裡又應該提提,選來選去都捨不得放手,結果變成上精讀課文了。第三,環節整合有待加強。教學時,有些環節連線得不夠自然,其實課後反思,加上評課老師的指點,發現幾個地方如果稍加整合一下,時間會節約不少,而且整個過程會連貫很多。第四,要更多的放手,不要低估自己的學生。我是剛接手這個班不久,總覺得同學基礎不好,害怕學生這裡答不上,那裡又搞不清,加上處於與學生的磨合期,默契不足,擔心在公開課上丟臉,於是不敢太放手,這樣無形中限制了學生的發揮……可見,等著我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我的提升空間也很大。

四年級火燒雲教學反思7

《火燒雲》是一篇非常優美的寫景之作。作者以熱情酣暢的筆墨給我們勾畫了一幅多姿的火燒雲圖景。在教學這篇課文時主要從以下環節入手:

1.本文是略讀課文,文字淺顯易懂,以學生自學為主,要求學生熟讀課文,達到流利朗讀全文的程度。

2.在熟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理清作者思路,瞭解課文的描寫順序,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如作者先寫了火燒雲上來後地面發生的變化;接著寫了火燒雲的顏色變化;然後寫了火燒雲形狀的變化,最後一部分是課文的重點。

3.引導學生邊讀文邊想象畫面,體會火燒雲顏色極多、形狀豐富、變化極快的特點。

以上教學方法的實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年級火燒雲教學反思8

《火燒雲》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描寫的是晚飯過後,火燒雲從上來到下去的過程中,顏色和形狀的變化,表現了大自然景象的瑰麗和變幻無窮,表達了作者對火燒雲的讚歎之情。同時表現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在設計本文的教學過程時,我力求在各個教學環節中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

本節課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合作探究,讀中感悟。

我讓學生邊讀邊想,並感情朗讀自己喜愛的文段,捕捉關鍵詞句,讀出火燒雲的顏色和形狀變化的特點。例如,在學習“火燒雲顏色變化”這一塊時,引導學生從“紅通通、金燦燦……”等七個表示顏色的詞,以及“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一句中體會出火燒雲顏色變化“多”這一特點;從句子“這地方的火燒雲變化極多,一會兒紅通通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中的四個“一會兒”,體會出火燒雲顏色變化“快”這一特點。我採取不同方式的讀,並加入圖片讓學生欣賞,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從而激發學生對火燒雲乃至自然景觀的喜愛。

(二)、仿“紅通通”“葡萄灰”的形式講顏色。

在此教學環節中,本文用生動傳神的語言寫出了火燒雲顏色的變化,為了讓學生感受火燒雲的顏色美,還不斷地滲透引導學生質疑、對比,並積累品析好詞佳句,如:用仿“紅通通”的形式講顏色;我問學生:“作者說,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那麼你們能試著說這些顏色嗎?”同學們有的說“紅通通”、“金燦燦”,也有的說 “葡萄灰”、“茄子紫”、“梨黃”等等。這種詞語訓練的方式很受學生的歡迎,因為要求具體,方式新穎。這也大大激發學生在平時學習中養成隨時積累好詞的好習慣!

(三)、用一個詞語概括火燒雲的某種變化

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你能用一個詞語來概括火燒雲顏色的變化多和變化快嗎?”這一問後,同學答道:“五顏六色、變化莫測。”這時我繼續追問:“你又能用一個詞語概括火燒雲形狀的變化多和變化快嗎?”同學回答:“千姿百態、瞬間萬變。”就這樣,我用“變化多”、“變化快”這條線索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使火燒雲這三個方面的景象顯示出共同的特點,這樣一來,教學思路清晰,學生獲得的印象也就集中而深刻了。

通過這一課的教學,我深有感觸。教師講課,不僅要從教師立場出發,更要從學生的求知慾出發,看是否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是否能最大程度地挖掘他們的潛力,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生本身素質。讓學生帶著愉快的情緒活動,並且使思維在廣闊性、深刻性、邏輯性、靈活性等各方面得到了全面和諧的發展。不僅讓學生思想上受到大自然美的薰陶。在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同時,還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四年級火燒雲教學反思9

變革學習方式,採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是課改的核心,是課改的熱點,也是課改的難點。下面,我們就《火燒雲》一課教學為例,談談在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合作性學習。

《火燒雲》是一篇老課文,作家蕭紅運用形象生動的描寫、通俗的語言和靈活的筆調,把她經過細緻的觀察和豐富的想象而感受到的火燒雲的美躍然紙上,從而盡情地表達了她對火燒雲的喜愛。學習這樣的課文,要注重美的發現、美的感悟,在發現感悟中受到美的薰陶。而發現、感悟、薰陶的過程是學習者自主能動的過程,因此,學習這樣的課文,更應該也更適用自主、探究、合作性學習方式。

一、實施自主性學習

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因而,自主學習,需要教師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動機。課前,激發學生觀賞霞光、火燒雲的興趣(朝霞和晚霞是美麗的,神奇的。然而必須經過多次的仔細的觀察和用心的品味,你才能真正感受到它們的美麗和神奇。),建議學生觀賞霞光和火燒雲;課始,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在作家蕭紅的心中,霞光、火燒雲是怎樣的美麗,怎樣的神奇呢?她用她豐富的想象和優美的語言生動逼真地給我們展現了霞光、火燒雲那奇麗的景象。);自主學習,也需要教師恰當的引領,有了正確的引領,自主學習才能沿著正確的軌道順利地前行。課中,引導學生通過自由讀了解作者是抓住霞光、火燒雲的哪些特點進行觀察和描寫的,通過朗讀和想象,品味霞光、火燒雲的好看有趣,品味課文用詞準確,描寫生動有趣;自主學習不能因課止而終止,而應“綿綿無絕期”。因而課末可激勵學生課後觀察並描寫其他天象(諸如晨霧、日出、星空等),感受天象的壯觀與神奇。

二、實施探究性學習

有了自主學習為載體,探究性學習就有了可能。探究性學習,要以問題為抓手,以課文的重點、亮點和學生的興趣點為著力點。問題和著力點都要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著力點往往和問題相關,帶著問題去閱讀便能發現閱讀的著力點。探究性學習,要根據研究的問題的特點和語言材料的特點採取合適的方法。探究性學習,還要經過一定的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教師提供及時而恰當的引導和幫助。本課教學,可引導學生從課題質疑,帶著問題讀課文,從而發現課文不僅描寫了火燒的顏色、形狀及其變化,還描寫了霞光;從課文內容去質疑,帶著問題分塊讀,通過想象、感悟,發現霞光、火燒雲的特點,感受霞光、火燒雲的美和有趣;從寫法角度去質疑,發現全篇是按火燒雲的生命歷程安排寫作順序,區域性是按事物的性質來分塊的;從觀察的角度去質疑,發現作者不僅觀察周到仔細,而且特別善於想象,尤其是愛美的情感和審美能力,令人歎服;從語句角度去質疑,發現作者用詞非常正確、生動、形象(這是引導發現問題)。可引導學生注意一些描寫顏色和形狀變化的關鍵性的詞句(這是引導抓住著力點),通過這些關鍵性詞句去發現和感受霞光和火燒雲的美和神奇。還可引導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和想象去感悟霞光和火燒雲的美和神奇,感受語言的生動和形象(這是提示研究的方法)。可引導學生先從課文的整體入手,瞭解課文寫了些什麼內容,是按什麼順序寫的,初步感知霞光和火燒雲的美和神奇,再分塊研讀,細緻深入地領悟霞光和火燒雲的美和神奇,感悟作者的觀察、審美和語言的優美,最後實施綜合性學習;在研讀板塊是,也要引領學生按照從吸收到表達的程序來學習,先通過讀和想象,通過研究關鍵性詞句去感受思想內容和語言文字,再通過言語和有感情的朗讀表達自己對思想內容和語言文字的感受,並且在交流研討中,憑藉自悟,產生合作效應,豐富和加深各自的感受。

三、實施合作性學習

從合作形式上,主要採取同座合作、小組合作和全班合作,實現生生合作、師生合作,搭建生生、師生交流的平臺,實現師生的互動。從方法上,通過同座合作促進個人探究,借同座合作合力攻克個人探究中隨時遇到的難關,通過小組合作和全班合作,獲取多元的深刻的感悟,強化和優化語文實踐;小組合作主要交流各自探究的主要成果,與眾不同的成果,研討共同關注的問題,全班合作主要是交流各小組合作研討的成果,以及在聽取他人的交流後或者在進一步的探究中獲得的新的感悟,研討共同關注的問題或者課文的關鍵性問題。從內容板塊上,合作探究課題,猜想課文會寫些什麼,會這樣寫,初探課文,瞭解課文寫了些什麼內容,表達怎樣的情感,獲取初步的感受;合作探究課文,合作探究霞光、火燒雲的顏色、形狀及其變化,感受霞光、火燒雲的美麗和神奇,探究作者觀察和描寫的方法,感受作者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合作進行拓展實踐,鼓勵學生合作進行課後繪畫、配詩、改寫等形式的訓練。

四、實施綜合性學習

畫一畫,畫霞光和火燒雲,畫課文中描繪的,畫自己想象的,鼓勵給圖畫配詩。寫一寫,寫霞光中的別種事物,寫別樣形狀的火燒雲,寫別種事物,將課文或片段換一種口氣寫,或者換一種文體寫(如詩歌、童話)。可以獨立實踐,也可以合作完成。

四年級火燒雲教學反思10

一、重視導讀,在讀中錘鍊語言美

《火燒雲》一文是著名女作家蕭紅寫的。課文描寫了日落時晚霞的美麗景象,全文以“變”字統領全篇,且節節有“變”,使自然之美、人與物之美在“變”中表現得淋漓盡致。本文注意錘字煉句,有時一個字,就含不盡之意。比如“天空的雲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一句,一個“燒”字,道出了火燒雲的範圍之大,氣勢之巨集,色彩之豔。文中還用了很多疊音詞,如‘笑盈盈”“紅通通”“金燦燦”“偏偏”以及“跑著跑著”“恍恍惚惚”等,不僅增強了語言的音樂感,而且形象地描繪出火燒雲的色彩、形狀變化及人物的情態。所以,我在教學這篇課文的時候,注重學生的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火燒雲的紅和“燒著”了整個天空後顏色之“變”:一會兒紅通通,一會兒金燦燦,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白,一會兒葡萄灰、梨黃、茄子紫等等,還有叫不出名的顏色;之後是寫火燒雲形狀之“變”:一匹頭南尾西跪著的馬只兩三秒鐘便大起來了,腿伸開了,脖子也長了,尾巴卻不見了。看的人正在找馬的尾巴,馬又變模糊了,來了一條大狗,後面跟著好幾條小狗,跑著跑著,大狗小狗都不見了。又來了一頭大獅子,一轉眼就變了,再也找不著了。邊採取不同方式的讀,邊加入圖片讓學生欣賞,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從而激發學生對火燒雲乃至自然景觀的喜愛。在瞬息萬變的火燒雲中能用眼睛捕捉到這一切,僅僅憑認真細緻的觀察是遠遠不夠的,還要伴隨著豐富的聯想。而富有詩情畫意的聯想必然出於一顆敏感善思的心靈。因此,我在教學這篇美妙的課文時,重在讓學生體會作者的內心世界,從而提高我們感受美熱愛美的思想修養

二、重知識遷移重課內外結合

《火燒雲》一課用生動傳神的語言寫出了火燒雲顏色的變化,描寫的詞共有三種形式,一是疊詞(金燦燦),二是對半式(半紫半黃),三是實物形容詞(梨黃),為了讓學生感受火燒雲的顏色美,我在理解完書中幾種顏色後,又及時的進行擴充套件詞彙的練習。“想想天空中火燒雲還會有哪些顏色?你能用哪些詞語來描繪?”這樣一來,學生的思路被激活了,個個情緒高漲,相互啟發,短短的幾分鐘,他們就說出了二十多個不同形式的描寫顏色的詞語,既加深了對火燒雲顏色美、變化多的理解,又發展豐富了學生的語言。我有意讓學生將課外學到的詞語遷移到課堂學習中來,進行展示、交流,這是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重要方法。這樣的設計,也會大大激發學生在平時學習中養成隨時積累的好習慣!對本文的教學設計,主要是貫穿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育思想,教學中引導學生自讀、自思、互相討論、大膽嘗試。通過教學,讓學生思想上受到大自然美的薰陶。在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同時,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四年級火燒雲教學反思11

《火燒雲》憑藉細緻的觀察,合理的想象,用優美的文字表現出火燒雲這個自然景象的奇特美麗。課文以時間推移為線索,描寫了傍晚時分,火燒雲從上來到下去的變化過程,重點描寫火燒雲顏色和形狀的變化極多極快。因為第一課時讀熟了課文,理清了條理,所以第二課時目標就是把孩子們帶到火燒雲的美景中去,讓孩子們感受到自然的神奇美妙,在積累豐富語言的同時學會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去發現美,感受美。

我預設要讓孩子們在品讀感受美的同時,背誦第一自然段霞光照射地面的情景,背誦第三自然段火燒雲顏色變化多、變化快的部分;學習四、五、六自然段的寫法續寫天空火燒雲會變成什麼樣子。

第一部分我設計了三個層次的讀:一是邊讀邊發現火燒雲給地面上的景物帶來了那些變化,抓住有特點的語句感受地面上的變化給人們帶來的樂趣。二是引領孩子們進入情境,你就是文中的小男孩兒,你該怎樣讀,突出指導讀出“笑盈盈”來,體會樂趣。三是你就是作者蕭紅,看到此情此景,你又會怎樣讀。在三讀的基礎上,選出讀的投入的孩子來領讀,激發讀的興致,比的慾望,為體會美景,進入情境做好鋪墊。

第二個部分我設計了比賽讀,抓住內容激趣讀,聽讀想象畫面等方式,讓孩子們水到渠成很容易就感受到火燒雲顏色變化快、多的特點。

第三部分我預設是讀透“馬”這一自然段,讓孩子們發現作者觀察想象的順序,先是出現了什麼,再描繪是什麼樣子的,接著寫怎樣變化的,最後寫消失了。寫“狗”和“獅子”的內容,學生自讀就會發現,作者都是這樣觀察描寫的。

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想象天空中還會出現什麼,是如何變化的,並寫下來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這節課圓滿的完成了預設,整節課孩子們都是興致勃勃,讀的有聲有色,聽的有滋有味。我又給孩子們推薦蕭紅的《呼蘭河傳》,孩子們迫不及待的想一睹為快。我想,語文教育的魅力就在於此吧,讓孩子們從狹窄的課本中走向更為廣闊的閱讀天地。

四年級火燒雲教學反思12

《火燒雲》是一篇非常經典的描寫大自然美景的文章,描寫的是鄉村傍晚火燒雲從上來到下去的過程中顏色和形狀的變化,表現了大自然景象的瑰麗和變幻無窮,表達了作者對火燒雲的讚歎之情及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全文語言優美,描寫生動形象,把火燒雲的動態之美描寫得淋漓盡致,給人一種美的享受。這篇課文的另一個特點是想象豐富、有趣,能引起讀者無限遐想。

我在進行這一課的教學時,想到學生們都見過火燒雲,只是沒有較為細心地觀察過,而近來一段時間天陰,所以我準備了火燒雲的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後在進入對文字的學習。

我覺得這堂課的成功之處在於: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並播放課件,給學生以感官刺激。自然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連幾位平時不大愛讀課文的學生都很認真地讀並就不懂的字提問。在學習中學生很感興趣,發言興致高,效果是很好的。

二、在學習“火燒雲顏色變化”這一塊時,我引導學生從“紅通通、金燦燦……”等七個表示顏色的詞,以及“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一句中體會出火燒雲顏色變化“多”這一特點;從句子“這地方的火燒雲變化極多,一會兒紅通通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中的四個“一會兒”,體會出火燒雲顏色變化“快”這一特點。另外,在此教學環節中,我還不斷地滲透引導學生質疑、對比,並積累品析好詞佳句、嘗試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話來延續作者豐富而絕妙的想象,感悟作者對美麗的火燒雲由衷的熱愛,從而受到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薰陶。

三、我用“變化多”、“變化快”這條線索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使火燒雲這三個方面的景象顯示出共同的特點,這樣一來,教學思路清晰,學生獲得的印象也就集中而深刻了。

四、將課堂的語言訓練和課外的生活實踐活動進行有機結合,從而使學生從單一的語文課堂步入廣泛的社會語文空間。同時也很自然地將學生的視野由課內推向課外,拓展了語文學習的空間,體現了語文學科的生活性及開放性。

不足之處在於:

一、忽略了生字新詞的教學。應該在學習中重點指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理解生字新詞,讓學生自悟。

二、沒有引導學生理清課文層次和歸納中心思想,導致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在課後竟然不知道怎樣表述清楚課文內容。應該引導學生用用過的學習方法來理清課文層次和歸納中心思想,不能太高估學生學習能力。

通過這一課的教學,我深有感觸。教師講課不僅要從教師立場出發,努力完成教學任務,還要從學生角度考慮,看是否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慾,以期能夠更大程度地挖掘他們自身的潛力,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生本身素質。讓學生帶著愉快的情緒學習,並且使其思維在廣闊性、深刻性、邏輯性、靈活性等各方面得到提高。

四年級火燒雲教學反思13

《火燒雲》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描寫的是晚飯過後,火燒雲從上來到下去的過程中,顏色和形狀的變化,表現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本節課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運用多媒體視訊,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閱讀教學開始時,老師先播放一段自己收集的關於火燒雲的視訊和優美圖片資料,讓學生形象的感受到了火燒雲的美麗壯觀,激起學生學習新的課文內容的興趣,自然引出下個環節的教學。

(二) 初讀課文,明確學習目標。

先讓學生 自學課文導讀,明確本課的學習要求,然後讓學生認真讀課文,隨著課文的描繪,想象火燒雲那絢麗的色彩和多變的形態。找出自己喜歡的段落然後重點朗讀。

(三)、合作探究,讀中感悟。

老師讓學生邊讀邊想,並感情朗讀自己喜愛的文段,捕捉關鍵詞句,讀出火燒雲的顏色和形狀變化的特點。例如,在學習“火燒雲顏色變化”這一塊時,引導學生從“紅通通、金燦燦……”等七個表示顏色的詞,以及“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一句中體會出火燒雲顏色變化“多”這一特點;從句子“這地方的火燒雲變化極多,一會兒紅通通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中的四個“一會兒”,體會出火燒雲顏色變化“快”這一特點。另外,在此教學環節中,教師還不斷地滲透引導學生質疑、對比,並積累品析好詞佳句,並嘗試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話來延續作者豐富而絕妙的想象,感悟作者對美麗的火燒雲由衷的熱愛,從而受到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薰陶。

(四)、拓展創新,發揮想象。

教師播放悠揚音樂,讓學生在動人的音樂旋律中放飛自己豐富大膽的想象力。讓學生出示自己收集或者畫的火燒雲圖片,根據自己的觀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大膽創新,用自己的話來描述圖片中美麗的火燒雲。

火燒雲雖然是一種自然現象,但很少有學生留心去觀察它,所以大多數學生對於火燒雲的相關知識知道的較少,因此引入課外資源很有必要。教師課前可以讓學生蒐集有關火燒雲的相關資料,讓學生在課上交流。教師也可以收集一些視訊錄象在匯入新課的時候進行播放,讓學生對火燒形成一個初步的概念。課後可以蒐集火燒雲的形成原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