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趕海》教學反思

來源:才華庫 1.78W

《趕海》是一篇婉轉動人、帶有濃濃童趣、童真的課文。主要記述了“我”童年時代跟舅舅去趕海的事,生動展示了趕海的無窮樂趣,表露了作者對大海、對生活的熱愛。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了教學《趕海》教學反思,希望能幫助到您。

教學《趕海》教學反思

教學《趕海》教學反思(1)

和學生一起學習《趕海》這篇課文時,因為事先預習了,所以在此基礎上,學生很容易就把這課的生字掌握了。我們很快就進入了課文的分析上了。

學生對這篇美文開始就有好的感受,這篇文章課後不要求背誦,班上竟然有人主動地背了,一調查,42名學生,有34名同學都背了一兩小節,有3名同學背得差不多了。這篇課文也是挺長的,學生沒有畏懼,這點我還真沒想到,學生給我這麼個驚喜,我太高興了!

我們學習的重點自然放到2、3小節。在這兩小節中作者對看到的和玩的內容寫不少,對心中的感受沒有寫明瞭,大概是留給我們小讀者們體會的吧。首先分析第2小節的“鬧”字,我們換了好幾個字感受了,看能不能用其它的字代替“鬧”,有人說換“嚷”,有人說換“拖”,有人說換“拉”,有人說換“吵”……

學生眾說紛紜,跟原句仔細一比較,都覺得不如“鬧”好,“鬧”字包含有那些動作,“鬧”字更表現出作者的調皮,“鬧”字跟一般的“鬧”的意思不一樣,這是可愛的“鬧”……說得多好!在第3小節中,單個的表現情感的字有好幾個。“嘿”“咦”“哦”還有連在句子中的如“哩”“哎喲”等,這些字的大量運用真是讓人不感受趕海的“趣”都不行。我們經過這幾個小隊讀這一小節的比賽之後,經過聯絡生活理解這些字的意思之後,經過分析為什麼讀這些字要變輕聲之後,學生更能體會到趕海的“趣”了。有一學生把手舉得高高的,我問他有什麼問題沒有,他大聲地說了句:“老師,我覺得這是我們學過的最美的課文。”聽了他說的話,我不禁細想了一下,是呀,我教學幾年,還真是對這篇文章最有感覺呢。當時,我就想了,我回去之後,得趕緊把這種感覺留住。我覺得真的要感謝作者,他用了這麼好的字詞,引得學生再找不到另外的字詞來與他相比;真的要感謝編者,選了這麼好的文章,讓學生能從此處進行推敲感受。我感覺學生經過一翻激烈的爭論,已經感悟到了文章用詞的妙處。多美的文章!

接著我們又討論:我興奮極了,飛跑著追趕遠去的浪花。反覆讀了此句,學生感受到了追趕浪花的那種興奮。我問了一句,他能追上浪花嗎?

學生展開討論,結果當然是追不上。浪花到海里去了,能追到海里去嗎?我又問了一句,那“我”為什麼要去追呢?是呀,為什麼要去追呢?我發覺問出去之後,糟了,這個問題問難了,學生不一定能感悟得出來的。沒想到的是立即有五、六個學生舉手了。我此時也十分興奮,這是學生帶給我的。

學生說了好幾個答案,其中“我追不到浪花,可是從中卻感到很快樂。”“我追不到浪花,去追到了一種滿足”這兩個答案是最讓我最滿意的。我真的沒想到學生還能說出這樣的話來。這就是對追趕浪花過程的一種體驗。任何事其實我們不一定很注重結果的,我們更應該看重的是過程,小鳥在天空飛過,未留任何痕跡,可是它飛過,它體驗過飛行的快樂。這樣的道理有時成人都不一定能理解的,此時學生卻體會到了,真了不起。我除了對他們佩服之外,擁有的還是佩服。文字中蘊藏著哲理,生活中蘊藏著哲理。多美的文章!

我常常聽說,文章有外在的美和內在的情感。這篇文章外在的美當然就是作者的所見所聞及由此而帶來的趣味性,那內在的情感是什麼呢?

學生都知道,那是對大海的喜愛,對大海的深受,對大自然的喜愛……有一位學生卻跟別人不一樣,他說:“我覺得是表達了作者對大海的喜愛,對母親的讚美。”我聽了詫異了,這怎麼理解呀?又追問,原來是這樣。他把大海比作母親,海中的島嶼比作子女,海浪衝擊到石頭上那是媽媽對孩子的撫摸,浪花就是媽媽的笑容……聽了不覺得笑了起來。我們暫不談這樣的說法對與不對,但憑學生的這種想法我就得給他個最好的表揚。在我理解,這可以算是創新了。“小時候,媽媽對我講,大海就是我故鄉……”有這樣美的句子作開頭,作結尾,學生能不聯絡生活進行想像嗎?從這樣的想像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個學生對生活的理解。常說要理解生活,要享受生活,我認為這不能不算是理解生活、享受生活中的一種了。

教了這篇文章,我實在掩飾不住內心地激動想說上幾句:感謝作者,寫出瞭如此的美文;感謝編者,用上了如此的美文。真美!

另:

教完了這篇課文,加深了我對生活的理解,加深我對寫作的理解,以前的日子總是不在意地讓智慧的光芒從身邊閃過,現如今才發覺,邊聽著笛子曲,邊在鍵盤上用靈活的指頭擊打我的智慧是那麼幸福的一件事。課堂是一眼泉,一眼永不幹涸的泉,只要教學,就會發現。我又在等待著自已的新發現。

教學《趕海》教學反思(2)

一、激情入境

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和認真閱讀的習慣,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教師就要努力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激勵學生全身心地、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新知識的活動中去。

本課一開始,我就出示了有關大海的優美畫面,喚起了學生對大海的美好印象,接著讓學生用一個詞來表達對大海的印象,最後自然地引入課題“趕海“,這樣做既豐富了學生的詞彙量,又為學習課文作了鋪墊,同時也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

二、以讀感知

在整堂課的學習中,我反覆讓學生進行朗讀,每一遍都有不同的要求,真正做到了在讀中理解課文,在讀中感悟課文。

在讀書前,學生已經針對課題進行了質疑,所以他們迫切地想通過學習來尋求解答。一開始,我讓學生自己來提出學習要求,在第一次讀書中解決了生字新詞和讀通課文。第二次讀書時,我讓學生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通過閱讀來理解課文內容,初步理清了課文脈絡。第三次,我讓學生帶著一定的感情,配上音樂來讀書,學生進一步感悟了課文。

這樣一次一次的閱讀理解,全體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學生真正地成了學習的主人。《大綱》中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學生自主學習,既避免了教師的煩瑣講解,又培養了他們獨自發現並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教學活動真正建立在學生活動、自主探索的基礎上。

同時,通過反覆的閱讀,學生逐步加深了對課文語言的感悟和內化,促進了語感的積澱,並將感悟品位的文字通過激情朗讀表達出來。

三、重視字詞教學

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識字、寫字還十分重要。這堂課,我充分藉助現代化教學手段來豐富識字教學,並留有時間讓學生當堂寫字,對於寫字姿勢正確的同學給予表揚,不正確的及時糾正,這樣做有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整堂課我就是從以上幾方面引導學生積極地投入學習,讓學生真正地做學習的主人。

教學《趕海》教學反思(3)

《趕海》是一篇婉轉動人、帶有濃濃童趣、童真的`課文。全文的內容也緊緊圍繞“趣”字來展開,重點描寫了“追浪花”、“摸海星”、“抓螃蟹”、“捉大蝦”等場景來展開的。語句讀來妙趣橫生,情景交融,留有回味的地方很多。

一、做得比較好的方面:

1、在執教這篇課文時,我一直立足於本課的“趣”,設計了多個環節引導學生們去讀趣、找趣、品趣、說趣、演趣。因此,本節課的優點是課堂氣氛和諧,課堂充滿了生命活力,學生敢說、敢讀、敢演,真正做到了生生互動、師生互動。

2、把學生帶入情境。一開始上課,我首先播放了《大海啊,故鄉》這首歌曲,歡快的旋律縈繞在課堂裡,立即讓學生們的思緒插上了翅膀,她們想到了美麗的大海,想到了在海邊捉貝殼的情形,急著趕快進入到課文的學習中,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

3、抓住趕海“趣”字,再現趕海的快樂。文中描寫了追浪花、摸海星、抓螃蟹、捏大蝦幾件事,我便採用讓學生讀讀、想想、演演、再讀讀的方式去再現課文的情境。如有個孩子在完“摸”的動作後,“摸海星”這段時,讀得特別慢,我笑著問他:為什麼這樣讀?並通過對比讀,更能體會那一聲摸到海星後“嘿”的驚喜了!在理解“抓螃蟹”、“捉大蝦”重點部分時,除了讀之外,還加上了生動的表演,其實孩子們在表演中已理解了文字,通過不同的表演讓孩子們體會文中“威風的大蝦再也神氣不起來了!”的句子,學生們在興致勃勃中對動詞“捏”的準確使用更心領神會了。當然我所指名錶演的是班上比較有表演天分的學生,他的一聲“哎喲”以及不停地甩手等,為課堂增添了好的氣氛,在“捏大蝦”我讓他伸手頭頂扮大蝦,並說說大蝦的想法,好多學生暢所欲言,精彩的語句給課堂帶來了歡樂的氣氛。

4、以讀感知。在整堂課的學習中,我反覆讓學生進行朗讀,每一遍都有不同的要求,真正做到了在讀中理解課文,在讀中感悟課文。這樣一次一次的閱讀理解,全體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學生真正地成了學習的主人。

因此,我利用多種形式、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讀,讓學生在美美地讀中品味《趕海》的情趣。同時,通過反覆的閱讀,學生逐步加深了對課文語言的感悟和內化,促進了語感的積澱,有利於以後寫作水平的提高。

二、需要改進的方面

1、語文課上要有琅琅讀書聲。這裡說的“充分地讀”,並非是無目的、無要求的泛讀,我們提倡的朗讀是一個要求逐漸提高,螺旋上升的訓練過程,是指有理解、有體驗、有感受、能傳情達意,包含著讀者以良好的基本功,對文字的思索與體驗的朗讀。在以後的教學中,應該注重引導學生根據對文字的理解大膽朗讀。

2、我再一次體會到了教學機智,感受到了教師備課、精心設計各種有新意的教學思路的重要,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學生的“學”“悟”服務,讓學生更有興趣、更輕鬆地學習,豐富語文知識,提高語文讀寫能力,從而提高語文素養。

這節課學習“追浪花”和“捉螃蟹”時,沒有徹底放手讓學生品讀和感悟,多少有點牽著學生鼻子走過場的痕跡,令人遺憾。在今後的教學中,還需進一步深鑽教材,靈活運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小主人。

教學《趕海》教學反思(4)

《趕海》這篇課文是蘇教版國小語文第六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文章以倒敘的寫作方式為我們回憶了“我”在童年時代跟舅舅趕海的“趣”事。文章處處趣味四溢,洋溢著濃濃的真摯情懷。

這節課我的設計主要是抓住這篇課文當中趕海的幾件趣事展開的!藉助課件,通過讓學生觀察、品讀來達到預期的效果。課堂中學生很活躍,但也體現出了一些不足。

首先,在展開幾件有趣的事時,讓學生進行了表演,這樣課堂有些亂,所以,課前應預設好安排學生有序的體驗,在表演的過程中,可以讓對某件事表演的好的學生上臺給大家展示。

其次,在最後的練筆環節,如果能讓學生當堂練習的話效果會更好,課下再讓學生練習,操作起來就很困難了!

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也給我以後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會繼續努力,爭取每次課都提前預設好,努力做到最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