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教學反思

來源:才華庫 1.45W

在本堂課的教學中,通過情景的創設,解決了數學問題,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活躍。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教學反思

1、大膽對教材進行整改

《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是國小三年級第二學期的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生學習了加、減法估算以及乘數是一位數乘法估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如果按照一期教材進行處理,學生雖然也能掌握知識,但是新課程數學教學內容最大的轉變是生活化和綜合化,而老教材在這一方面是比較欠缺的。根據估算這一教學內容的特殊性,我大膽對教材進行整改。實際上,在教學之前,我就反覆思考這個問題:書本上的例題用不用?由於書本上的例題完全脫離學生生活實際,最後我決定不用。在刪除原有例題的基礎上,我以當前比較敏感的話題——臺灣貫穿整堂課的教學內容,學生通過解決有關“臺灣”的一系列數學問題來完成教學,把數學學科與思品學科有機整合,既掌握了數學知識,又結合了生活實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一節課下來,我覺得我的決定是對的。因為數學教學的目標由過去的發展“雙基”的基礎上重視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演變為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教學中,通過一些有關臺灣的資訊,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國情,從而加強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憂患,增強責任感,進而堅定學習信念。

2、機智處理教學中出現的情況

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在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中,往往會不由自主地產生一些教案預設以外的新情況,若不及時進行調整,會令人遺憾。我覺得這節課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在於當學生解決364300÷9≈時,我發現有部分學生沒有掌握,我靈機一動,補充了一道3547÷5≈來加強估算合理性的訓練。有的學生把3547估成3500,有的學生把3547估成4000,這時我引導學生思考怎樣估最合理,同學們迫不及待的在下面討論起來。沒想到這一不露痕跡的小小變化,能產生這麼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思維進行了碰撞,在碰撞中學生的智慧得以昇華,自然而然解決了本堂課的'重難點。這也反映了教師的教學機智,根據課學的實際情況,隨機應變,靈活處理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各種情況。

3、注重培養學生數學交流的能力

教學中,我努力給學生營造一種平等、合作的學習氣氛,鼓勵學生參與交往,引導學生一起去探索、去體驗,學生在課堂交往中將學習活動看作是自己主動參與、自我發展的活動,實現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相互促進。教學中,我還特別注重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只有傾聽,才有交流,因此我指導學生帶著尊重和欣賞去傾聽別人的發言,要學會合理的評價別人的觀點和想法,要學會接受別人的優點,並要從中受到啟發,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讓交流的過程成為大家共同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數學交流的能力,我還做到關注學困生,讓學困生上臺“多唱戲”。在學習了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後,我請了一位知識接受比較慢的學生,鼓勵她完整的表述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方法,做到把陽光灑到每一個角落。相信這個學生通過訓練,發言的慾望會不斷增強,交流的能力也會提高。

4、存在的問題

由於要對教材進行整改,在選擇資訊時,還要注意資料的合理性,例如在開放型練習中,以這樣一道題:臺灣省終年不冷不熱,長夏無冬,每年4-11月是臺灣的夏季,8個月的總溫度只有176攝氏度,估計一下,臺灣夏季的平均氣溫約為多少攝氏度?176÷8≈,如果把176估成200,臺灣夏季的平均氣溫約為25攝氏度,而實際情況臺灣夏季的平均氣溫是22攝氏度,因此教案設計時一定要嚴謹。

總之,數學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必須因勢利導,講求策略,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利用知識的遷移原理,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