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落花生》教師教學反思範文(精選13篇)

來源:才華庫 2.46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五年級上冊《落花生》教師教學反思範文(精選13篇),歡迎大家分享。

五年級上冊《落花生》教師教學反思範文(精選13篇)

五年級上冊《落花生》教師教學反思1

運用“比較法”去獨立閱讀課文。這需要老師的指導,交學生去“漁”。

著名特級教師支玉恆在《落花生》一課的教學中,指導學生用“對照比較”抓重點,進行學法指導,就是典型的一例。

《落花生》一課樸實無華,重點突出。教材的訓練要求是“分清課文的主次”,但真天要“分清”必須掌握方法。支老師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認識文章的重點,他根據課文的不同情況,採用了三種比較的方法。

1.比較詳略抓重點

在課文“種花生”與“過收穫節”、“吃花生”與“談花生”的比較中,老師引導學生看文章的詳略,詳者為重點。

2.比較內容抓重點

在“我們談”與“父親談”的內容比較之中,“父親談”的內容更加重要,學生通過比較內容,抓住了重點。

3.比較目的抓重點

在“贊花生”和“學花生”兩點中,再找出最重要的,用前兩個方法顯然無濟於事了。

五年級上冊《落花生》教師教學反思2

《落花生》是一篇敘事散文,全文圍繞“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來寫,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小時候的一次家庭活動和所受到的教育。課文著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穫節的情況,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我們要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於社會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在教學這一節課時我是這樣做的:

一、抓住重點,整體感知。

我先從課題入手,讓學生猜謎語,提示課題。再瀏覽課文,讓學生明白課文主要寫了哪些內容?接下來,分段理解,感悟做人的道理。

二、讀中品味,理解感悟。

本課語言優美,感情真摯,含義深刻對學生極有教育意義。我在課中注意讓學生品讀理解。如第十自然段,設計了判斷題、填空題,讓學生明白花生默默奉獻、不炫耀自己的特點。

三、聯絡實際,情感昇華。

《落花生》一課中的“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別人沒有用處的人。”是全文的點睛之筆,體會了這句話的內容,也就弄清了作者的寫作意圖。學生理解了“有用”後,並讓學生聯絡周圍的生活實際談談,在我們身邊有沒有像花生一樣默默奉獻的人,學生感悟到清潔工、教師、建築工人、醫生等都是具有花生品格的人。學生說得有理有據,這一環節學生的情感再次得到了昇華。

四、不足之處。

課堂提問要精心設計。主要問題的設計必須緊扣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巧妙設計出探索性的問題,通過一兩個探索性問題來牽動課文與學生、學生思維的神經才能被課文內容緊緊吸引。在平時的教學中,我要注意用探索性的問題、品味性的問題、體驗性的問題、延展性的問題讓學生解讀文字、感受語言、豐富經驗、拓寬視野。要注意挖掘課文中典範而精妙的語句,設計好問題來引導學生品味語言,訓練學生思維,從語言細節中去理解、分析、推敲、比較,提高學生對語言的領悟能力。

課堂提問是一門藝術,老師在有效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課堂提問,要巧妙設計課堂提問,把問題問得巧妙,問得有水準,從而引發學生深層次的思考,激發學生思維,開發學生思維。

五年級上冊《落花生》教師教學反思3

《落花生》是一篇極富哲理的文章。全文圍繞“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來寫,突出“議花生”這部分內容,這節課,我也是圍繞這部分內容展開的,側重於引導學生對父親與我的對話內容進行探討,交流,感悟,從中明白做人的道理。

在設計教學過程時,我先是對上節課的內容做一個反饋銜接。接著引導學生品讀重點語段,明白父親通過花生告訴我們要做像花生那樣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人。最後在自由辯論中提升自己的價值取向——即:當代社會,我要做哪一種人?(有的學生認為做人要做對社會有用的人,像落花生那樣,不注重外表,默默付出;有的學生則表示做人也要做對社會有用的人,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但善於表現自己,向人們展示自己的才華。)

這節課,我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的獨特體驗,面對學生的不同想法,老師沒有抑制學生髮表自己的不同感受,也不是一味地讓學生認同我的想法,而是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尊重了他們獨特的理解感受和體驗。

不足的是,在組織辯論時,沒有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交流,過程形式化,使得此環節缺少靈動性。

五年級上冊《落花生》教師教學反思4

根據“教學課程”理論,《落花生》這片課文反映出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闡明做人的道理,很有教育意義,是人們學習的榜樣,花生雖然外表不美,但心靈很美值得讚美,喜歡,因此,我在教學中採用如下方式:

1、重視培養學生讀書能力,利用插圖和錄音等多種媒體,對課文內容進行初步瞭解。

2、對重點字、詞、句、段進行富有實效的訓練,使本課的知識點落到實處。

3、圍繞學習提示語,把學習提示作為課堂教學的指導,與課文理解融合在一起,文章第二段是重點段,著重理解父親說的話。父親拿花生跟石榴、蘋果比,讚美了花生藏而不露的特點,告訴我們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4、學生進行比較真正體會到做人的美德:

⑴ 花生、核桃──外表醜陋,果實香、實用。

⑵ 桃子、石榴、蘋果──外表美,果實又香又甜。

5、小組合作,自主構想,自主探究設計,互相交流引導、評價。

6、在過程性自我評價中提升發展需要和發展目標,具有生活化的學習點明文章主題,父親借花生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用“藏而不露”埋在地裡象徵革命前程無限美好,光明燦爛,表現出父親有一顆愛祖國、愛勞動的心,教學中緊緊抓住父親教育子女的話去讀,從讀中品味,從讀中欣賞。

7、不足之處:

學生理解的能力有層次的差異,今後在教學中不斷探索,努力使每位學生學有所長,可採用“扶──半扶半放──放”的順序進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五年級上冊《落花生》教師教學反思5

《落花生》是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五年級上冊第15課,這是一篇精讀課文,作者許地山,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學者。《落花生》是許地山的散文名篇,以其淳厚朴實的風格著稱。因原文的行文不易於國小生讀懂和理解,所以在選入課文時做了“翻譯式”的改動。這篇散文的文字本就不見功夫,所謂“無技巧”,修改後更是顯得簡單平易,學生對課文字面意思的理解不會有什麼困難。另外,文章的抒情性不強,主要部分是以“實錄”的對話形式出現,主要通過父親對花生的談論,讚揚了一切“默默無聞,為人民多做好事,對社會做出貢獻”的人,說明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如何在進行有效的語言文字訓練的基礎上水到渠成地挖掘這篇課文的人文內涵,是這課教學首先應考慮的。經過找師傅和教研組長評課,有如下認識。

一、本節課設計的可取之處

1.課文內容上詳略得當,直抓重點。《落花生》是一篇極富哲理的文章。我執教時從“課文講了哪些事入手”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並順勢點明本文突出優點“詳略得當”。接下來直奔重點——議花生。把握課文重點,抓緊上課節奏,避免了課堂的拖沓。

2.聯絡實際,理解文章重點《落花生》一課中的“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用處的人。”是全文的點睛之筆,體會了這句話的內容,也就弄清了作者的寫作意圖。讓學生圍繞這句話進行熱烈地討論。出示許地山的個人事蹟,用例項告訴許地山筆名的含義。之後讓學生自由發言,舉例自己身邊的“落花生”一樣的人,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落花生的品質,更希望學生日後能學習落花生的品質。

二、本節課的不足

1.課堂上對學生語言規範不到位。語文不只要求老師使用優美合理的語文語言,更要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五年級的學生足可以講話說的規範。但我平時課上強調較少,導致學生語文語言差。

2.課堂各“任務”間過渡語表達不清晰。課堂過渡語使連線課堂的關鍵。老師明確清晰的進行過渡才能使所有學生了解接下來的課堂節奏,不至於是學生跟不上老師節奏。但我課上的過渡句使用不好,可也是會有學生走神的關鍵因素。日後的上課過程中,要注意這個問題。

3.課外拓展沒有發揮實用。

《石灰吟》是學生接觸過的“借物喻人”的古詩名篇。我原本的設想是通過《石灰吟》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但是,我沒有對《石灰吟》中借哪些物喻那些人進行解釋,沒有達到目的。使學生產生了一定的困惑。今天這堂課經歷了3次的試講,改教學設計4次,最終得以展示在學生的面前。雖然這節課有很多不足,但之前試講的“沒有抓住重點”“時間分配不合理”“課堂節奏拖沓”“教態軟綿”這些問題都改正了。經歷了之前為了這堂課的磨練,我想到了一句詩“寶劍鋒從磨礪出”。希望我可以越練越好,越練越進步。

五年級上冊《落花生》教師教學反思6

《落花生》是一篇借物喻人,富於哲理性的一篇課文,其特點是:由物及人、借物說理、主次分明、詳略得當和重點突出等。全文圍繞“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來寫,重點突出了“議花生”這部分的內容。

在課堂教學中,我讓學生互相質疑,提出問題:如:“桃子、石榴、蘋果是不是隻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呢?”還有“我是女生做像蘋果一樣漂亮的人不好嗎?”等等,對這樣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問題,我引導學生各抒已見,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促使學生敢於直言,個性得到發展。

在引導學生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做體面的人。”體會這句話的內涵時,我緊緊圍繞這句話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什麼樣的人是有用的人,”“落花生比喻哪一類人?”讓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和解決問題,由落花生的特點進而闡明做人的道理。

五年級上冊《落花生》教師教學反思7

課後,方校長對我的《落花生》一課進行了精彩的點評,讓我受益匪淺,現結合方校長的點評,我對這節課的反思如下:

一、教師應從始至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從匯入的懸念到文章內容的理解,以及寫作方法的說明和對教材內容的補充,應充分考慮到調動學生的原有認知,摸清學生的心理狀態,使學生從頭到尾都沉浸在一種我想探究,我想學習,我渴望解答這一問題的情境之中,這樣才能把理解內容,昇華感情與實踐導行三者有利地結合起來,真正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二、讀中品味,理解感悟

本課感情真摯,含義深刻對學生極有教育意義。我在設計時做到以讀為本,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自由讀,默讀,分角色讀,齊讀)等,去體味文章的語言,去感受蘊涵的哲理。這樣一遍一遍的要求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滿意效果,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感悟能力,使學生獲得情感的體驗。

需要改進的地方:

一、在教學中應改變原有的教師問,學生答的模式。只有讓學生靠自己的能力去學習,才能形成獨立自尊的健全人格,這正是我們新課標所提倡、追求的。

二、在指導朗讀方面,應設計星級評價,激發學生朗讀的積極性,並且朗讀要有層次性,讓學生在品讀中理解重點語句的含義。

三、及時進行語言實踐,讓學生完成小練筆。

五年級上冊《落花生》教師教學反思8

《落花生》這篇精讀課文著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穫節的經過,通過對花生的好處的談論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說明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於社會的人生理想。這是一篇敘事散文,文章篇幅簡短,但內含深刻的哲理。

我在課堂上對課文內容的處理只要抓住重點句子,讓學生通過朗讀加深理解,把父親所說的幾句話作為學習該文的突破口,深入理解父親話的含義,從而抓住課文的重點段,理解課文內容,領會全文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教學上讓學生了解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哪幾件事,主要是寫哪件事,看看父親是怎麼議論花生的,由此父親說的這幾句話中領悟到做人要做具有花生這種品格的人。

在理解課文所說明的做人道理的問題上,我安排學生個體進行閱讀,思考和小組交流討論,讓學生聯絡生活的所見所聞所感,把花生的品格與做人的道理聯絡起來,突破本課的教學難點。

但是不足之處是:

1、引導學生了解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哪幾件事後,我要求學生抓出相應的部分,讓學生進行分段,浪費了很多時間,使得後面學生的閱讀時間不夠充分。

2、本課中父親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是僅僅就果實是否露在外面這一點來比較,以突出花生的品格,沒有說哪三種水果外表好看而沒有用處。我在教學中沒有引導好,所以後面問學生喜歡當什麼的時候,學生都說當花生,有了侷限性,後來及時補充了,還是覺得學生理解不好。

3、時間不夠,沒有很好的讓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有感情的讀課文,深刻理解課文。

五年級上冊《落花生》教師教學反思9

《落花生》是一篇極富哲理的文學。全文圍繞“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來寫,突出“議花生”這部分內容。我執教時側重於引導學生對父親與我的對話內容進行探討,交流,感悟,收到較為滿意的效果。具體操作如下:

1、父親筆下的蘋果、桃子、石榴是怎樣的?花生又是怎樣的?啟發學生理解這篇文章的寫作特點是借物喻人。作者藉助落花生比喻哪一類人?也就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一類人具備著落花生的這種精神?

2、要求學生把重要的段落仔細品讀,因為這篇課文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裡面蘊含很深的道理,學生雖然在課堂上談了對父親那段話的理解,但很多都是流於形式,很多道理要讓學生在以後人生歷程中慢慢體會,所以,在教學這篇課文前,我把背誦課文作為教學重點來抓。讓他們把課文背下來,再慢慢在生活中體會。我相信對孩子的一生肯定有幫助。

五年級上冊《落花生》教師教學反思10

每堂課總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就像很少有十全十美的人一樣。一節課中有“敗筆”並不可怕,關鍵是要學會去發現,總結,提高!今天講的《落花生》,對於一心想上出最佳“境界”的我來說是一堂不成功的課。當下課的鈴聲響起的時候,天平的一端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天平的另一端卻有些遺憾。在整節課中老師講得稍多,學生說的偏少,讀的還不夠。《落花生》是篇傳統課文,儘管自己也花了很多時間去查詢去設計,但卻未能推“陳”出“新”,整個教學環節是比較清晰的,但落實到小的環節具體的環節,其教路和學路還有些零亂,自己沒能做到成“竹”在“胸”,提的問題零碎,沒能很好的給問題做些鋪墊,有些學生回答無所適從,有時只好胡亂而猜之,使得師生雙邊活動受到限制,而自己在如何調動學生積極性方面做得很不夠,使得課堂氣氛有些沉悶,不活躍!

教學時以謎語匯入是好的,若能充分利用語文資源,如先出示謎面,讓學生讀(給學生讀的機會),然後學生猜,並讓學生說說為什麼,(因為謎面是圍繞謎底“花生”而設計的)先讓學生了解花生的一些習性和特點,為後面的理解做更好的鋪墊,這樣可以避免陷入為匯入而匯入、為教學而教學的淺灘中!此外,在教學中與內容無關的儘量少說或者不說,比如在問學生花生有什麼好處時,我卻隨興說“多吃花生可以延年益壽,這是以前歷代想長生不老的君王都不知道的祕密”,這些話與教學中心無關,沒有一定的科學道理,也沖淡了教學內容。

五年級上冊《落花生》教師教學反思11

一、落花生的精神在當今競爭激烈的時代似乎有過時之嫌,然而它經久不衰,也讓我們感到了默默無聞、不圖名利的可貴之處。課上讓學生自讀自悟,體現個性解讀,明白學生的價值取向,看到學生的個性張揚。

二、提出一個問題要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在課上鼓勵學生質疑,創設民主氛圍,對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給予表揚。如:為什麼父親很難得跟我們在一起?父親在批評蘋果、桃子、石榴嗎?在買種,翻地,播種,澆水,中間為什麼加上逗號,不加頓號呢?還有許多的問題生成。這樣不僅滿足了學生的需要,還讓學生能夠帶著一個問題走進課堂,帶著更多的問題走進生活。

三、預設的問題有生成性。在理解文章時,讓學生說:你讀懂了什麼?發現了什麼?讓學生說從身邊的事物中領悟到了什麼?結尾讓學生說有什麼收穫?這樣沒有把學生的思維侷限起來,學生能從自己的理解、體驗、感悟上有感而發。也能看到學生的精彩。

我認為,一堂好課,不僅有教師的.精心設計和教師的素質,更重要的是課上學生的表現。而一堂好課學生的表現,是平時每堂課的訓練結晶。在本堂課上,學生髮言還是比較吃力,語言不夠美,還需要訓練。

葉聖陶先生說過:語文培養能力的課程,所以不能單純的傳播知識,一定要注意訓練,不斷加強聽、說、讀、寫的能力。在以後的每一堂課裡,對學生加強聽、說、讀、寫的訓練;對文字悟其義、悟其情、悟其法。喚起學生的求知慾,喚醒學生的潛能。注意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結合。實現有效的語文。

五年級上冊《落花生》教師教學反思12

《落花生》一文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的一篇敘事散文,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小時候的一次家庭活動和所受到的教育。課文通過談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以下是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點滴體會:

一、開放的教學目標

本課根據學生的特點,設定如下教學目標:

1、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2、學習花生的品格及明白做人的道理。

3、瞭解課文借物喻人、主次分明的寫作方法。

二、培養學生蒐集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

我認為“語文水平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讓學生課下蒐集資訊,並弄清楚“落”與“花生”的關係,從而探究這一豆科植物的開花結果的與眾不同。

三、運用直觀手段突破重難點

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通過直觀手段瞭解花生與另三種水果的不同,我製作了一組課件進行對比,使學生很直觀地看到桃、蘋果、石榴這三種果實高掛枝頭與花生埋在地下默默無聞。同時結合課件引導學生理解“愛慕”一詞,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讀中感悟做人的道理

對於文中重點的句子(“父親兩次議花生”“我的感受”)則通過課件展示,反覆朗讀,讀中感悟的方法去理解,學習花生默默奉獻的精神,知道做人要做有用的人的道理。從而引導學生談談自己應做一個什麼樣的人?使教師、學生、文字三者進行對話,真正達到教育目的。

五、注重寫作方法的指導

在教學過程中,我非常重視寫作方法的指導。重點講解了“借物喻人”,“主次分明”的表達方法,以便讓學生在今後的作文中加以運用。

不足之處,感覺對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稍差些,自己的教學觀點還不夠開放,應結合現實讓學生做到既外表美又內心美,適當展示自我。

五年級上冊《落花生》教師教學反思13

在教學這一課時我先讓學生明確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幾部分的內容。學生經過精心的預習和課堂上的通讀之後能說出課文是圍繞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這幾個方面來講的。接著我引導學生重點品析“議花生”這個部分,在學花生的品質時,學生質疑:課文中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進行了比較,是不是說它們只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價值呢?這個問題也是我要重點講解分析的。在我的引導下學生各抒己見。其中有一個同學就講的非常好:“老師,我覺得在這裡只是把桃子、石榴、蘋果的果實的生長位置作了比較,目的是要突出花生的默默無聞、不計較名利,而不是有意貶低這幾樣水果。”我很意外他能這樣說。他講到了花生的實用, 我就順勢引導學生去體會“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別人沒有用處的人。”如果體會了這句話的含義,也就弄清了作者的寫作意圖。於是我緊緊圍繞這句話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什麼樣的人是有用的人,”“講體面是什麼意思”並點撥學生聯絡周圍的生活例項深談,學生在我的啟發下,感悟到的“清潔工”“建築工人”“警察叔叔”教師等工作都是具有花生品格的人。

今後在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讓學生有自由的空間,不必用教師參考書上的理解去把學生的思維固定死,只要說的有理,不離主旨,我想教師就應該鼓勵。我想這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會有很大的幫助。這節課還有一個遺憾,本文是很典型的借物喻人的文章,我卻忽略了作者這一寫作方法。今後備課要更加認真才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