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說課稿《聰明的烏龜》含反思

來源:才華庫 1.29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說課稿《聰明的烏龜》含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說課稿《聰明的烏龜》含反思

一、說教材

《綱要》中指出:培養幼兒對文學作品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表達的能力是幼兒園體驗表達領域中的重要目標。故事作為一種文學形式,充滿童趣,幼兒及易接受併產生濃厚的興趣。以故事為主要形式的教學活動,不僅能使幼兒增長知識和明白事理,而且還能發展幼兒的聽說能力。故事《聰明的烏龜》是一則幽默的童話故事,故事通過小烏龜救青蛙為引子,描述了一隻烏龜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對付狐狸,最終戰勝狐狸,獲得自由的故事,使幼兒明白遇到事情要多動腦筋的道理。而且故事裡的動物對話,會激發起幼兒學習藝術語言的慾望,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二、說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的作用,我跟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以布壚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據,確立了知識、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標。本節活動設計了三個目標:

1、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感受故事有趣的情節。豐富詞彙:縮、連蹦帶跳。

2、積極參加活動,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引導幼兒懂得遇到事情要多動腦筋想辦法解決。

通過分析教材,我認為本節活動的重點是:理解故事內容,瞭解故事情節。這則故事雖然是童話故事,但是故事中烏龜與狐狸的對白,形象地刻畫出一隻貌似狡猾,實則愚蠢的狐狸形象和表面可憐,實則機智的烏龜形象,烏龜的機智慧夠幫助幼兒懂得遇到事情要多動腦筋的道理。活動的難點是:能用恰當的語氣表現故事中角色的對話。在活動中,我以討論的方式幫助幼兒分析烏龜和狐狸的心理特點,從而為進行角色的人物對話奠定基礎。

三、說教法

《綱要》中指出:"教師要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因此,本次活動中教師除了以飽滿的情緒感染孩子,以啟發的提問引導孩子,還採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

1、演示法:是指教師通過多媒體的運用,選用了課件的方式把故事的內容呈現給孩子看,引導幼兒感知圖片之間的相應關係,理解圖片的內容,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從而使幼兒對故事的內容有一定的瞭解。

2、啟發提問法:幼兒的思維活動需要教師的啟用,因此教師的提問要具有啟發性,引起幼兒的思考,培養其思維的發散性和靈活性。

3、講述法:通過生動形象地講述,能激發幼兒的情感共識,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幫助幼兒樹立簡單的是非觀念達到教育目的。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根據需要,我注意控制語速、音量的快慢、大小,和抑揚頓挫的變化,採用不同的音色來講述不同事物的對話,從而較好的表達作品的感情。

此外,我還採用了賞識激勵法對本次活動加以整合,力求達到科學性、藝術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四、說學法

通過以上教法,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始終以聽說能力貫穿始終,以次解決幼兒在學習用連貫的語言說出對話時,能舉一反三,具有擴充套件語言的能力。

五、說過程

根據本次活動的目標與內容,我分三大環節進行。

第一環節,教師通過出示圖片,提出懸念,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第二環節,教師運用課件演示法,引導幼兒逐幅觀察課件,讓幼兒初步瞭解故事的內容,並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第三環節,教師運用課件完整地講述故事,同時穿插直觀性提問和探索性提問,以加深幼兒對故事內容的理解、記憶。這樣幼兒能克服不良的只求聽不求甚解的習慣。

本次活動後,我還準備進行以下延伸活動:

將故事錄音帶,頭飾放入語言區供幼兒講述和表演。

教學反思

這節活動中,我通過讓孩子觀察烏龜、傾聽故事、啟發提問等形式,幫孩子理解了故事內容,感受了烏龜的聰明,懂得在遇到危險時,有時可以用善意的謊言來保護自己。

大班的孩子大多能夠對一些簡單的故事進行復述,特別是故事中的語言,更能惟妙惟肖地進行模仿,但是對於一些比較長的故事,幼兒的複述能力相對小了很多。所以,針對本班孩子的實際情況,這個課時,我讓孩子們來表演這個故事,通過對故事的表演,加深印象,從而能更好的記住故事內容和其中的語言。對孩子來說,表演故事是他們感興趣的,但單調的模仿對話也會降低孩子的積極性。在活動前,我便準備了相應角色的胸飾,並設計了場景。活動中孩子的積極性很高,我首先讓孩子來練習角色對話;再請個別能力強的孩子在集體前表演,從我說旁邊變為其他看的孩子說旁邊;最後到小組分角色表演。這樣一層一層環環相扣,孩子更加直觀地理解了故事內容,感受了故事中角色的情緒變化。從而複述故事也就變得更加容易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