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裡》的教學反思

來源:才華庫 1.87W

《一去二三裡》是一篇看圖讀韻文識字。課文是一首古詩,讀來琅琅上口,富有兒童情趣。課文配有插圖,小橋、流水、煙村、亭臺、桃花……一幅幽靜美麗的鄉村田野畫面。重點是識字、寫字和朗讀。為了達到本課的教學要求,突出教學重點,我精心設計了以下三個教學環節,可效果卻不盡人意,具體表現在:

《一去二三裡》的教學反思

一、指導看圖 初步感知

遵循一年級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上課一開始我就出示插圖,指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由近及遠)觀察、瞭解畫的是什麼地方,有哪些景物。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憑藉形象的畫面展開想象,說說看到這麼美的景物,你想說些什麼?學生髮言較熱烈,當學生說到看到這麼美的'桃花,想去摘一些時,我就馬上進行思想教育,注意了教學的人文性。可是,在學生說話時,我沒有及時讓學生說出事物的特點,如:( )的小橋,( )的桃花,( )的房子等等。可見說話訓練不到位。

二、誦讀課文 理解字義

這一環節的教學,我是先教給學生讀的方法,努力營造著一種讓學生想讀,要讀的氛圍,然後我再範讀,讓學生模仿老師邊讀邊想像,學生讀完後,我就及時地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讓學生始終保持讀的熱情和渴望.最後又很自然地引導到學習生字上。但如果在學生熟讀的基礎上,我能及時地讓學生把朗讀與圖片結合起來理解古詩,那就更好了。比如可提問:當你讀了這首古詩,你的眼前彷彿看到了什麼?這會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三、認識筆畫,指導寫字

寫字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整個低年級學生學習過程的一個重要部分。教學時,我首先教給學生筆畫名稱,接著就指導書寫“一、二、三”三個字。我本以為這三個字非常簡單,只要學會一“橫”就什麼都會了,卻忽略了剛開始學習寫字的一年級小朋友,對於他們來說是很困難的,何況要寫好一“橫”談何容易。我在教學時沒有範寫一個,書空一個,再臨摹一個,而是三個字一塊兒範寫、書空、再臨摹。這是我這節課最不成功的地方。

總之,這節課對我來說是有得也有失,有思也有想,這對我以後的教學會有一定的啟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