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教學反思範文(精選6篇)

來源:才華庫 1.17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浮力》教學反思範文(精選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浮力》教學反思範文(精選6篇)

《浮力》教學反思1

通過實驗使學生感受到在水中浮著的物體受到浮力,浮力是一種向上的力。培養學生根據給出的材料設計實驗方案的能力,並能根據實驗資料分析出在水中下沉的物體也受到水的浮力,以及下沉的物體浸入水中越多受到浮力越大的規律、通過使橡皮泥由沉變浮的比賽能夠發現用改變條件的方法可以控制物體的浮和沉,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和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教學目標:培養學生根據給出的材料設計實驗的能力,並能根據實驗資料分析出在水中下沉的物體也受到水的浮力,以及下沉的物體浸入水中越多受到浮力越大的規律。

這節課我是這樣設計教學環節的:

(一)情境匯入

以怎樣不碰量筒取出乒乓球這個情境匯入,學生很容易想到用注入水的方法取出乒乓球,因為乒乓球會浮起來,這樣為學生猜想其它物體的浮沉做了鋪墊。

(二)先猜想、再觀察物體在水中的浮與沉

先讓學生猜想物體的浮沉情況,然後再做實驗驗證,學生通過填寫我的猜想和實驗結果,能夠知道自己猜對了多少,同時也能夠感知:哪些物體浮著,哪些物體下沉。

(三)感知浮著的物體受到水的浮力

通過向下壓在水中浮著的泡沫塊、木塊、塑料球,體會手的感覺,觀察放開手後的現象,學生可以感受到這些物體受到一個向上的力這就是浮力。

(四)探究下沉的物體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

先讓學生猜想在水中下沉的物體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然後請各組同學設計實驗方案,學生根據設計的實驗方案先做橡皮泥和螺絲母是否受到浮力的實驗,通過以上實驗得出的資料,學生很容易發現:下沉的物體受到水的浮力,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受到的浮力越大。

在以後的課堂上我會採用“探究式科學教學的環節”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探究式科學教學提高學生在實踐與探究過程中的參與程度。促使學生自行地自行發現和探究,並且能夠把課堂教學所學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絡,培養學生探索和創新精神。“探究式科學教學的八個環節”處在初步嘗試階段,在教學過程中這八個環節不會很順暢,有些環節有時候會被忽視,我和學生會逐步接受和熟悉的。

《浮力》教學反思2

《浮力》是五年級第二學期第一單元“沉與浮”中的一個內容。感受浮力的存在、浮力的基本特點,掌握“物體浸入水中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也就越大”的科學概念。

1、以“生活化”作為主線貫穿整個環節。在匯入環節就以常見的生活場景——河面上漂浮的垃圾,引出水的浮力,感受一些物體(塑料袋、泡沫塊、瓶子、木塊等生活中丟棄的物品)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在探究環節,最後教學總結環節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2、放手讓學生操作。學生在實驗中只要測量拉力,計算出浮力就可以了。意圖就是想讓學生多進行測力計的使用操作,達到鍛鍊操作技能的目的,雖然這樣多耗費了一些時間,而且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使用混亂,但還是值得的。

這一課上完,感覺有以下幾個不足:

1、時間還是控制不好,解決問題環節一個如何使皮球浮起來的問題沒有提出,只解決了一個問題。主要原因還是學生在進行實驗時,耗費時間過多,實驗操作不熟練,實驗程式不明確引起的。

2、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還有待於提高。測力計的操作上學期上過一課,現在使用感覺還不熟練,一些學生實驗記錄表格也看不明白,不知要採集哪些實驗資料,實驗時,小組成員協作意識不強,沒有進行很好的實驗分工。

針對這次實驗暴露出來的問題,讓我更加深切的感覺到一定要加強學生的實驗技能操作,在平時的實驗中,多放手讓學生去操作,在一次次的失誤和失敗中鍛鍊操作技能,同時學會實驗資料的採集和分析,真正讓實驗成為得出科學結論、總結科學規律的一個有效歷程。

《浮力》教學反思3

《浮力》一課,是粵教科技版科學教材四年級下學期的最後一章《常見的力》裡第五節的教學內容。在學習浮力這一節前,已經學習了“力的現象”,“重力”,“大氣壓力”,“彈力”。相對來說,浮力這一節的內容,在教材中展示得比較簡單,只提供了三個實驗活動。教材讓教師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進行開拓或挖深。

根據新《科學課程標準》中提倡“探究式”教學模式,即“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觀察、實驗——得出結論——評估與交流”。我歸納出“猜、想、問、做”的學習方法,並應用在這堂課上,得到很好的效果。反思這堂課,我有以下幾點收穫:

1、善於利用“科學猜想”,激發和保持學生對所研究問題的興趣和注意力,促進他們的定向思維活動,從而產生進一步探索的求知願望。

這堂課我藉助喜聞樂見的動畫故事《文彥博樹洞取球》來匯入課題,很快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並且通過創設問題情境:“你猜一猜,文彥博想出一個什麼辦法來取球”讓學生思考,充分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在讓學生感知“物體的浮與沉”活動時,由於學生在生活中對物體的浮與沉比較熟悉,但是對於一些不熟悉的物體就弄不清其浮與沉。因此,教學中,我給出一堆材料:兵乓球、木塊、石頭、泡沫、釘子和鉤碼,讓學生先猜一猜,哪些材料是可以浮在水面,哪些物體會沉到水裡。由於猜想的結果來自於學生的原有生活經驗,所以,當學生想辦法去證明自己的猜想時,就產生一種探索的慾望。

2、在教學中,始終把學生置於主體地位,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讓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作出結論,把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在討論、實驗、彙報中,教師以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做適當的、必要的指導,引導學生向科學性、條理性發展。

在探究“下沉的物體有沒有受到水的浮力”這個問題時,我給予了學生充裕的時間構建正確的慨念,給學生自主思考的空間,讓學生先討論實驗方案,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我先讓學生猜一猜“有”還是“沒有”。學生作出回答後,我並沒有馬上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答案,而是,話鋒一轉,“我們怎樣通過實驗去研究沉入水中的物體有沒有受到水的浮力?看看怎麼設計這個實驗。”第一次試教,我拿起一個鉤碼和一把測力計,讓學生以鉤碼為例,利用測力計去設計實驗方案,學生憑空去想,怎麼也想不到。他們的一門心思只放在實驗器材上,胡亂地擺弄測力計,始終想不出個所以然來。

最後,還是我迫不得已直接告訴他們怎樣實驗。第二次,吸取第一次教訓,讓學生通過觀察書本84頁的插圖,在小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這次,給了他們一個“臺階”,距離“果子”近了,他們有了摘“果子”的慾望,同學躍躍欲試地夠一夠頭上的“果子”。許多同學想到“用測力計鉤住鉤碼,把它放入水中,看讀數。”。

由於給他們的“臺階”不夠高,學生花盡心思還是沒夠著,最終,還是我給他們摘下了。第三次試教,我提示學生用測力計和觀察書本插圖後,當學生仍想不出時,我展示一幅,“在空氣中測力計鉤住鉤碼”的圖片。這時,學生恍然大悟,“先稱一稱在空氣中的重量,再稱一稱在水中的重量,如果在水中變輕了,說明受到水的浮裡。”這次,我給予學生逐步上升的“階梯”,終於順利摘下探索的“甜果”。顯然,給予學生充裕的時間構建正確的慨念,比老師直接給出方案要強。科學的態度和科學探究的能力的形成,正是在於通過引導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而不在於科學知識體系的傳授。

在實驗、觀察結束後,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交流討論時間和機會,鼓勵學生把實驗探究中所觀察到的現象,記錄下的資料進行分析,憑現象思考,拿證據說話。教學“下沉的物體有沒有受到水的浮力”時,第一次試教,學生只關注實驗本身,而忽視了實驗表格的記錄,和實驗結果的思考。而作為教師的我同樣也忽視了,只在乎學生有沒有完成實驗操作。

結果讓學生反饋實驗結果時,學生只能回答鉤碼在空氣中和在水中的重量,而忘了當初做這個實驗的最終目的是探究“下沉的物體有沒有受到水的浮力”。第二次試教,我特別提醒了學生“做完實驗後要認真填寫表格”,結果,學生為填表格而填,而沒有認真對實驗過程進行思考、反思,有的小組則由組長包辦,其他同學做完實驗後就各自“玩”了。第三次試教時,學生邊實驗,我就邊提醒學生記錄好測力計的讀數,當學生操作完實驗後,我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對兩次稱得的重量進行分析,並討論,在實驗過程中的發現。這次學生真正關注“我發現了”這部分的思考。

“我對比了‘在空氣中的重量’和‘在水中的重量’這兩個資料,發現了彈簧稱上的指數變小了,鉤碼在水中的重量要比在在空氣中的重量要輕,說明了鉤碼受到水的浮力。”“鉤碼是下沉的物體,鉤碼受到水的浮力,說明下沉的物體也受到水的浮力。”“前面我們已經知道上浮的物體受到水的浮力,這次我們也實驗證明了下沉的物體同樣受到水的浮力,也就是說,所有物體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

縱觀整堂課學生在實驗前的討論、設計方案和實驗後的思考分析得出結論又共用了5分多鐘。

3、這堂課以活動為主線,讓學生在“做中學”充分發揮學生的動手能力,。整節課的設計以活動貫穿其中,設計了三個活動,先是讓學生知道物體在水中有沉也有浮,接著讓學生感覺浮起來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最後通過測量物體在空氣中的重量和在水中重量的比較,分析得出沉下去的物體也受到了浮力的作用。縱觀整堂課學生自主實驗時間用了大約9分鐘。

4、教師要善於抓住學生心理,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例如:在教學《浮力》,讓學生舉例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是下沉的。有的學生提到“鐵”,我順藤摸瓜,引發學生思考“是不是所有鐵的物體都是下沉的呢?”,學生馬上反映“不是”,“那麼誰能舉例說說哪種鐵製的物體是上浮的物體,哪種鐵製的物體是下沉的物體呢?”有的學生想到“鐵船”“鐵碗”等是上浮的,“鐵釘”“鐵錘”等下沉的。“講到這裡,你想到了什麼問題嗎?”那學生就提出“這麼大的鐵船為什麼能浮在水面上,而小小的鐵訂卻沉在水中?”“同樣的材料,為什麼有的沉,有的浮呢?”進而引發學生對“浮力的大小與什麼有關?”的思考。這正是我後面的教學設計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沉沒水中的體積大小的關係”的活動。現在已經轉化為學生內心需要探究的問題。在這種真正的探究動機的作用下,學生以高漲的熱情投入到後面的探究活動中。

5、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在合作中體驗。小組之間的合作精神是科學精神的一部分,在小組中,學生的交流更加充分,有分工有合作。而選用4人小組是為了使學生有更加充分的動手實踐機會,感受浮力。

這堂課也存在一些不足,體現在:

1、在上課過程中,學生思考和回答問題都比較積極,但是學生對於實驗記錄顯得比較隨意,怕麻煩,不太想記錄。

2、時間把握不好,三次試教,都拖了堂,課堂內容上要考慮刪除一些,特別是最後的環節“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沉入水中的體積”的探究活動,課本沒要求學習,考慮刪除。

《浮力》教學反思4

一、教學設計反思

從新課程“從生活中走向物理,從物理中走向社會”的理念出發,設計本節課時主要從日常生活中的現象著手,例如:輪船、天鵝浮在水面、熱氣球和氫氣球向上飄向空中,引出浮力的概念,進而從“下沉的物體是否受到浮力”的疑問進一步探究浮力的規律。在設計時讓學生動手實驗探究貫穿整節課,從而對浮力有了最直接的感性認識,然後通過學生分組實驗活動總結和教師的引導將學生的感性認識提升到理性認識,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浮力的定義、產生的原因以及影響浮力的大小的因素;再通過實驗測出水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和排開的水的重力的關係,最後由分析加表示式推導得出阿基米德原理,這樣層層推進,分散難點。設計存的不足也有很多,本節未增加一些在生活中重要的應用,以產生學習浮力可服務於社會主意識。對浮力的概念理解可進一步深入,舉例說明,增強對“浸入、向上”理解。對阿基米德原理的也可再挖掘,以突出浮力與被排開的液體的密度和排開體積的關係。在過程中應多點及時積極的過程評價。

二、教學過程反思

1、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參與意識。

引導學生邊上課,邊做實驗,邊進行觀察。讓學生多動手、多動腦、多動眼、多動口。使學生自己在活動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主體性、探究性。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這個學習的主體就會主動地參與到實際設計和實施實驗中。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大大引發了學生的潛在創造動因。

2、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注意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競爭意識。

在活動過程中,學生能發揮協作的團隊精神,分工合作,有序進行。採用"新課—實驗—觀察"一體化的教學方式,實踐表明,選用小組教學方法,有利於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有利於形成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際關係、有利於充分發展問題解決和決策的技能、有利於提高學生組織和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於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助於相互確認、相互補充和相互啟發的'團體性思考和創造等要求。同時,教師能及時瞭解情況並給予指導。

3、親切交流,創設愉快和諧的課堂環境

建立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是進行創新教育的前提之一。教師的態度和藹可親,表情豐富、幽默,教學氣氛輕鬆自然,力圖使教學活動活潑,激起學生興趣,尊重學生,允許學生出錯,經常運用表揚鼓勵性評價,耐心啟發引導,使創新思維得以充分發揮。

不足之處也很多:

課堂氣氛不夠活躍時,教師應增強身的調動學生能力;學生聲音輕時,沒有很好消除膽怯;學生探究時間把握不夠好,有待改善。

《浮力》教學反思5

通過執教《浮力》這一課的教學,學生課堂氣氛濃厚,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這節課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作了嘗試:

1、因為從學生的知識體系和能力體系上看,四年級的學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科學知識和學習方法,並通過學習,已具備初步的思維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去探索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我在課堂上都放手讓學生自己操作實驗,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能力。

2、從教的方面來說,主要採取開放式教學法,具體分為三個部分。

①通過直觀形象的多媒體畫面,設定問題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鼓勵學生大膽嘗試,人人蔘與,積極動腦動手,給每個學生都提供鍛鍊的機會,使學生學有所得。

②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在觀察、猜想、驗證、歸納、概括的學習活動中,得出“各種物體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這一科學的結論;

③通過歸納總結和大量的應用例項,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進一步強化學生的綜合能力。

3、從學的方面來說,分為兩個部分。

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之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

②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參與一系列的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動腦、動手,運用科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去研究問題,探索新知,得出實驗的結論。

4、把學生帶到網路教室上網查詢與主題相關的資料,倡導科學與資訊科技的整合,力求實驗課程教學最優化。

《浮力》教學反思6

《浮力》的學習是以密度、力、二力平衡等知識為基礎的,有較強的綜合性。從日常生活中,學生已經積累了有關浮力的體驗,如木塊能漂浮在水面是由於受到水的浮力,氫氣球在空中能上升是受到空氣的浮力,不同物體在水中的浮沉是不同的等,這些體驗都沒有經過科學的分析、抽象與概括,只憑學生粗淺的觀察分析,形成了一些模糊甚至是錯誤的觀念,這些錯誤觀念的形成又會成為學生學習浮力知識的思維障礙。

在浮力知識的應用解題中,由於有多種解題方法,而學生由於對各種方法的應用條件的不明確,所以會亂用公式;而有的學生則感到解題無從入手。所以在教學中更應讓學生明確解題的方法(可讓學生分為:稱重法、阿基米德原理法、平衡條件法等),而對每一種方法的主要特點(或應用該方法所需要的已知條件進行歸納),例阿基米德原理法應用條件:

(1)已知排開的液體的重力;

(2)已知排開的液體的質量;

(3)已知排開液體的體積;

(4)已知物體的體積,同時物體處於浸沒時(即:V物=V排);

(5)已知物體的質量及密度,同時物體處於浸沒時等。

在學生明確各種方法的特點時,再精選題型讓學生去分析題中的已知條件,從而去選用合適的方法。當然只要條件允許,有時一題有多種解法。通過方法的講解與題型的練習,學生對解題的分析與思考能力就會大為加強。當然解題的方法各人各有特色,對此要加以鼓勵及引導。通過這樣的教學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