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過海》教學反思

來源:才華庫 3.38W

孩子是一群思想的精靈,在他們看似短暫的人生經歷中,他們已經有了對生活、自然,以及世界上所有事物的獨到看法和見解。而在我們以往的課堂教學中,往往忽視了他們思想的主動性。更多的,是通過不斷地講述,不停地分析,把老師自己的思想灌輸給一部分學生,再以一部分學生的思想來取代所有學生的思想。到最後,我們會看到自然生活的物象被賦予了同一種涵義:由"園丁"必然會聯想到"老師";由"青松"必然會聯想到"先烈";由"雲開日出"必然會聯想到"希望"。學生不可以有單純的想法,一定要有深刻再深刻的思想。這還是我們富有生命活力的未來嗎?不是,他們是一批"假深刻"的克隆人。

《燕子過海》教學反思

如何才能讓孩子充滿思維的活躍性,生命的新鮮性呢?作為老師,講學生不懂的,教學生不會,讓學生憑著自己的能力去讀懂,去感悟,去體驗。那麼我們的課堂就會真正變成培養學生個性的搖籃。

一、自讀感悟。

對於學生個體來說,在接觸一篇課文時每個人通過自己不同程度的朗讀,都有會不同層次的感悟,而這時候的感悟,無論深淺,都是最真實,最具個性的。他們思維的火花也在這時候積極地工作著。

1、初讀課文,感悟整體。

要學懂一篇課文,知道課文說些什麼,首先就要讓孩子去讀。讀過課文,對語言的感覺,對文章思想的感悟,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我在教學燕子過海這一課時,一開始就讓學生自己去讀課文,並且提出一個要求:"你能讀懂些什麼?"一讀好,學生們就紛紛舉手發表自己的觀點。"我知道了燕子過海是很辛苦的。"" 我知道了燕子要從寒冷的北方回到溫暖的南方去。""我知道了有些燕子在過海時死去了。"等等。學生是那樣迫不及待地要發表自己的觀點,即使是最粗淺的感悟,他們也是欣喜若狂,躍躍欲試。那是他們真正的思想在努力呀!這種極具個性的思維火花,是多麼令人興奮。

2、再讀課文,感悟語言。

當然,僅僅有最表面的感悟,那是不夠的。感悟語言,簡言之就是對語言的感覺。具體講就是在讀的過程中,能不假思索地感知語句所表示的意義。所謂"不假思索",其實就是感覺與思考的統一。我們在讀課文時,對文中有關的指稱物件的表象能及時進行聯想、想象、感知語言所內含的情感。不僅能夠理解語言的直接的外在的含義,同時能夠觸控到它的抽象含義,即言外之義。所以,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要更深入地瞭解課文所賦予的深刻含義,就要讓孩子多讀課文。我在教學《燕子過海》時,在整體感知以後,請學生質疑問難。學生問:"我想知道燕子為什麼那麼辛苦?""燕子到底有多辛苦?""燕子為什麼要過海?"等等。我請學生自己去讀課文,尋找答案。讀了一會兒,有些學生找到了。我請沒找到的繼續讀。讀了一段時間後,越來越多的學生找到答案了。我請他們把讀懂的說給大家聽。他們從對"不分晝夜"的理解到對"飛呀飛"的理解,想到燕子是一刻不停地在飛;從對"南方"、"北方"的理解到對"在海上"的理解,想到燕子過海的`路途遙遠。最後,有學生說:"燕子過海要飛這麼長時間,怪不得它們會這麼累,我讀這句句子也感覺很累。"另有學生說:"我讀懂了"太疲倦"這一個詞,"疲倦"已經表示累,為什麼還要加一個"太"字呢?這表示燕子實在累得不行了,所以才會有後面"像雨點一樣地落下來"這一句。我真想有一架飛機,可以把這些燕子全部送往南方。"聽完了學生一個個精彩的發言,我情不自禁地為他們鼓起掌來。一個孩子能夠通過自己的讀,結合他對字、詞、句的理解,及時進行課文以外的聯想、想象,感知語言所賦予的情感,表達出極具個性的思想語言。實在是讓人振奮。由此類推,其他課也可以利用讀的方法,讓學生讀了又讀,自己去發現,自己去感悟。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二、讀中有我,內心體驗。

魯迅曾說《紅樓夢》一書:"單從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 他還說:"文學雖有普遍性,但因讀者的體驗不同而有變化。"在讀的過程中,閱讀個體的內心體驗,不僅能從更深的層面上使學生感悟文章的深刻含義,而且,由於有閱讀個體的個性,往往會產生令人稱奇的創見,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我在教學《燕子過海》一課時,讓學生讀過課文後,把自己當作伏在甲板上休息的小燕子,體驗小燕子的感受。有的學生說:"我覺得手臂好酸呀。"也有的說:"我真希望好好睡一覺。"還有的說:"我真希望這艘船能帶我去南方呀。"等等。學生通過讀,通過換位體驗,深深感受到燕子的辛苦。課文與學生個體融為一體,從而透露出學生內心獨特的見解。沒有感悟的生命是不會有活力的,沒有體驗的生活是不會有激情的。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如果沒有讀,就不會有感悟和體驗。讓學生多讀一讀吧,讓他們帶著思維的火花,去感悟生命,體驗生活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