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教學片段及反思

來源:才華庫 2.05W

【背景與導讀:】

四年級數學《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教學片段及反思

《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第八冊第四單元《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的內容。小數的近似數在實際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求小數的近似數的方法與求整數的近似數的方法相似,學生在四年級上學期時,已經學習了求整數的近似數的方法,對“四捨五入法”已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在這個基礎上,讓學生把已學過的求整數的近似數的方法遷移類推到求小數的近似數之中,它也是根據需要用“四捨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學生不會感到太難。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可為後面學習小數的求積、商的近似值做準備。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教師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這一理念教師們都已知道,而家長們卻不是很清楚,在輔導孩子學習時經常是脫離生活而紙上談兵。本節課的教學是專為我校家長開放日而設計的。要求學生能根據要求用四捨五入法求小數的近似數,進一步掌握四捨五入法,豐富所學知識。我的設計分如下幾個環節:⑴創設情景、揭示課題⑵複習鋪墊,促進遷移;(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4)獨立學習,掌握知識。⑸暢談收穫,體驗成功。

【片斷與反思

【片斷一】

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師:昨天老師到銀行辦事,只見一位老爺爺和銀行工作人員在爭論著。原來老爺爺的利息單上寫著稅後利息:9.547元,銀行工作人員付給爺爺9.5元,爺爺覺得不合理,兩人發生了爭論。你能判一判:付多少利息錢給爺爺比較合理呢?

生一:我認為應該付給爺爺9元5角4分,因為人民幣的單位有隻有元、角、分,第三位小數應該省略。

生二:我有不同意見。第三位小數是“7”,它比5大,如果直接省略不妥當,,應該向前一位進1,所以應該付給爺爺9元5角5分。

師:現在存在分歧了,你能談談你的處理意見嗎?

(學生交流片刻,一致認為應該付給爺爺9.55元)

生三(若有所思):我聽說人民幣還有比分更小的單位是釐。不過我沒見過幾釐錢。

師:你真是個見識多廣的孩子。確實,生活中有“釐”這個單位,1分=10釐。由於這個單位太小了,在實際生活中很少用到它。

生四:我發現在買東西的時候也沒有用到“分”了,都是幾元幾角了。

師:你確實很會觀察。現在,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消費水平提高了,“分”這個人民幣單位幾乎從生活中取消了。平時涉及到“分”時,一般都“四捨五入”到“幾角”了。

生五:那我覺得應該付給爺爺9元5角錢。

生六:我認為應該付給爺爺9元6角錢。

群生一:9元5角

群生二:9元6角(聲音越來越大,爭論得面紅脖粗)

師:好!爭吵總該有個說理依據。今天我們學了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之後,你就會非常輕鬆地解決生活中這類現象了。(出示課題: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反思】

數學的興趣和學習數學的信心對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問題,教師就應該將學生的生活與數學學習結合起來,讓學生熟知.親近.現實的生活化的數學走進學生視野,進入數學課堂,使數學教材變得具體.生動.直觀,使學生感悟,發現數學的作用與意義,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的客觀世界,增強數學作用意識。為了創設更好的教學情境,瞭解教材內容體系,瞭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應選擇既貼近學生生活,又緊扣教材知識內容的實際問題作為情境,這裡從學生熟悉的“存錢得利息”生活情境中引入,在討論、說理的過程中,讓學生初步感知學“求小數的近似數”是生活所趨。把它作為實際背景來區分準確數和近似數容易被學生所接受,使學生感受數學與人類的密切聯絡,體會數學的價值、增強用數學的意識和學好數學的願望和信心。

【片斷二】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出示例題:

例1.李明在運動會中的跳遠成績是2.953米,你知道他跳遠成績的近似數是多少嗎?

接著明確提出要求:

1.保留兩位小數2.保留一位小數3.保留整數

然後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發表意見,說出結果及想法。

1、保留兩位小數

師提示思考:保留兩位小數要看哪一位上的數?

(1)學生獨立探索。

(2)小組交流。

(3)反饋後總結:要保留兩位小數,就要省略百分位後面的數,要看千分位上的數。運用四捨五入法,“千分位上的3不滿5,捨去。

2.953≈2.95

師講解:保留兩位小數,表示精確到百分位。

師:6.587你會保留兩位小數嗎?把你的方法介紹給同學們吧。

2、保留一位小數

(1)小組合作學習。

(2)組內交流,組長彙報交流結果。自己總結:要保留一位小數,就要省略十分位後面的數,要看百分位上的數。百分位上是5,省略尾數後向十分位進1。十分位上9+1=10,滿十又要向前一位進一,連續兩次進位。

2.953≈3.0

師:近似數3.0末尾的0能不能去掉,為什麼?

生一:可以去掉,根據小數的性質:去掉小數末尾的0,小數的大小不變。

生二:0不能去掉,如果去掉就保留到了個位。

師:現在有兩種不同意見了。你贊同哪一種說法?小組交流交流。

生交流後,一致認為:0不能去掉。

師:確實,近似數末尾的0不能去掉。它起到“佔位和表示精確度”的作用。

師問:剛才我們已知道“保留兩位小數,表示精確到百分位。”那麼保留一位小數,表示精確到哪一位呢?

生齊答:保留一位小數,表示精確到個位。

3.保留整數

師:你認為該怎樣處理呢?把你的意見和同桌交流。

點名彙報:保留整數,表示精確到個位,就要省略個位後面的數,要看十分位上的數。十分位上的9滿5,省略尾數後向個位進1。2.953≈3

(二)小結:求小數近似數的方法。

要保留整數(表示精確到個位),就要省略個位後面的尾數,把十分位上的數四捨五入;要保留一位小數(表示精確到十分位),就要省略十分位後面的尾數,把百分位上的數四捨五入……

【反思】

在數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的認知規律,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數學的實際,轉化“以教材為本”的舊觀念,靈活處理教材,根據實際需要對原材料進行優化組合。數學教學中,要從多方面“找”數學素材和多讓學生到生活中“找”數學,“想”數學,真切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根據這一理念,本環節教學時,例題1不是課本中的例題,是我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而編制的例題,目的是讓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觀點,能在相互交流和反思的過程中逐漸完善自己的想法。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是活躍的,教學採用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索新知的全過程。在小組交流中把學生的思維充分暴露出來,加深學生對“用四捨五入法求小數的近似數”的理解。教師善於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所提出的問題不論是實際問題還是理論問題都緊密結合教學內容,並編擬成科學的探究程式。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是分層次教學的,重點放在教學“①保留兩位小數”的方法上,堅持啟發式,讓學生多說多討論,激發學生積極思維,引導他們自己發現和掌握有關規律。教師再幫助分析講解,使學生的思路更加清晰;在教學“②保留一位小數”時,則問得較少,使學生能根據剛才的知識形成一條清晰的思路。;而“③保留整數”我根本不用講解,學生就能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了。

【片斷三】

獨立學習,掌握知識。

(一)教學例

2.豆豆身高0.984米,我們可以說豆豆大約高﹎﹎﹎﹎米。(你想保留幾位小數就保留幾位小數)

學生思考,自由保留小數位數回答出0.984米的近似數,老師板書,請其餘的同學說說分別保留了幾位小數。

生一:0.984米≈1米

師:你知道他是保留了幾位小數?

生二:他是保留到整數的

生三:這個數也表示精確到個位

生四:0.984米≈1.0米

生五:這個結果保留了一位小數

生六:也是精確到十分位

生七:我還會保留兩位小數0.984米≈0.98米

生八:保留兩位小數又表示精確到百分位

(二)師:今天我們學習的知識就在課本第73面。請認真看書73頁,核對一下剛才例2中的結果,有什麼疑問請提出來。

如果沒有疑問,就請找出書中你認為需要掌握的知識,做個記號。然後大聲地讀出來。

【反思】

傳統的課堂教學要求教師重視知識的傳授,強調知識的熟練程度,新教材要求只是通過幾個問題,幾句話,做適當的引導,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留給大量的時間讓學生去思考、去討論,不僅能教會學生與他人合作,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而且能培養學生形成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及進行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因此,在本環節的設計中,我把課本中的例題作為興趣例題2,發散學生思維,讓他們想如何保留就如何去做,既尊重了學生,又掌握了知識。

對於國小生來說,要特別重視學法指導,注意發揮教材在學生學習中的作用,使學生學會自我學習、自我發展。現代科學日新月異,知識的海洋博大無比。我們教師不能也不可能教給學生所有的`知識,但是我們可以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本領——學會學習,學會看書掌握知識。這種學習的技能一旦形成將終身受益。

【片斷四】

暢談收穫,體驗成功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有什麼收穫?

生一:我學到了怎樣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生二:我知道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也要用四捨五入法

生三:保留整數,表示精確到個位…………

師:那麼現在,你再會解決“老爺爺得利息”這個問題嗎?

生:(乾脆利落)會

師:老爺爺的利息單上寫著稅後利息:9.547元,你能判一判:付多少利息錢給爺爺比較合理呢?

生一:我認為這個問題就是求小數的近似數。

師:你覺得在實際生活中應該保留幾位小數比較合理呢?

生二:我覺得在實際生活中,應該保留一位小數。因為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的用到人民幣最小的單位是角。

生三:9.547元≈(9.5)元

群生:(歡喜地)對,應該付9.5元

師:你發現生活中哪些地方有小數?請你大聲說出來。你想精確到哪一位?考考你的同桌吧。

生同桌互練。

師:小數的近似數在我們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請同學們課餘留心觀察,看還有什麼地方有了小數近似數,下節課大家再來繼續交流。

【反思】

學生學習數學是“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的,是必要的日常生活的工具。”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聯絡,運用於生活實際,可以促進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創新意識的形成,培養學生初步的實踐能力。學生在解決完“正確處理老爺爺的利息”後興奮不已。然後又“參與尋找生活中的小數”過程中,從多方面“找”數學素材和多讓學生到生活中“找”數學,“想”數學。這樣的設計,不僅貼近學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學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給學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盼,使他們將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聯絡得更緊密,學生真切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會到了數學在生活中的用處。讓數學教學充滿生活氣息和時代色彩,真正調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自主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點評與拓展】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本節課執教者立足於從現實生活入手,創設教學情景,生成數學問題,引發學生的探索興趣,交給學生學習方法。體現了“數學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的教育理念。

靈活地處理教材:《新課程標準》提出: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不能拘泥於教材。教材中以單獨一個例題(量豆豆的身高)出現,執教者巧妙地做了變動,從生活實際引出學生跳遠的成績2.953米,然後重點教學。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有數學,生活中用數學,提高了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把教材的例題作為次重點例2,讓學生看圖,想保留幾位小數就保留幾位小數,學生掌握了知識,也提高了興趣。這些構想和嘗試體現了教師對教材使用的科學態度,也表現出了對新教材處理的靈活性。

開放的教學風格:《新課程標準》提出:數學教學要給學生提供充分參與數學活動的機會,讓他們學會從數學學習中發現問題,通過合作交流,主動探索,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弄清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絡和區別,體現學生是數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是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理念。執教者從“爺爺的利息”入手,生成了問題。然後充分尊重學生,讓他們談談該如何處理……整節課教師在為學生創設民主、開放、和諧的學習氛圍,學生學得興趣盎然。

“教學與方法”、“生活與數學”、“教材與課堂”這些關係的處理,從本節課我們可以看到高老師正在努力嘗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