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嚴》的教學反思

來源:才華庫 2.52W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尊嚴》的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尊嚴》的教學反思

《尊嚴》的教學反思1

回顧我所執教的課文——《為了他的尊嚴》,課文記敘的是一位女主人毫不客氣地讓乞丐搬磚頭獲取所得,使乞丐獲得了自信和做人的尊嚴,從而依靠自己的勞動取得成功的故事。我所教學的第二課時,重點研討的是乞丐搬磚內心活動、引導學生想象並進行學法指導。

首先,在課堂中關注學生讀的訓練,鼓勵學生個性化的朗讀。

由於這篇課文篇幅較長,於是我在教學中設計了感悟對比賞析讀的方法,通過抓住乞丐搬磚前後外貌不同與對待搬磚神態不同的兩句話,讓學生對比朗讀,鼓勵學生讀出個性。從讀中讓學生的情感從對乞丐的同情發展為敬佩,從而引到主題“尊嚴”。

其次是挖掘教材因素,啟發想象。

課文第四自然段是課文重中這重,課文用生動的語句,形象地刻畫出乞丐搬磚後的內心活動。我沒采用讀中發現,啟發想象的方法,讓學生來填補空白,學生的感受源自於語言文字,說的話表達自己對課文的理解。這樣的處理,使理解、感悟、表達融為一體。

最後引領文字進行讀寫結合。我主要讓學生遷移第四自然段“乞丐怔住了”的寫法,提供中心句讓學生寫“我怔住了”的一個場面。因為有了文章範例的鋪墊,再加上對語句的挖掘及習作的指導,因此學生寫起來思路較流暢。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關注到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各層次學生都能得到均衡的發展。因此在課堂語言的評價中我鼓勵學困生、在提問時傾向學困生,問題設計上關注學困生,讓他們各有所學,各有所感。

當然,我在教學中還是暴露了不少的問題;

1、對學生的評價語言內容還不夠豐富。學生的激情還沒得到很好的激發。

2、對一些關鍵詞的指導還不到位。如第四自然段“我怔住了”的教學,我只是要求學生去觀察、品味乞丐怔住的情景,而對於“乞丐為什麼會怔住了”這重點內容的挖掘卻忽視了,這樣造成上下文的脫節。

3、由於擔心時間的不足,因此在教學環節中會出現“搶”孩子發言的現象,學生的主體性在課堂中沒能得到充分的體現。

總之,在這堂課的教學中,學生在課堂中的生層性問題顯得還不夠,學生的質疑能力還沒能得到很好的體現,我想,只有今後在教學中不斷進取與探求,才能接近教學的真諦。

《尊嚴》的教學反思2

【1】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語文教學要加強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不但要從朗讀技巧上指導,而且要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表達出思想感情。所以我在教學中通過朗讀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我覺得上完本課有以下幾個體會:

1、教學設計、教學環節看似簡單,實際上是想讓學生通過一個個的小問題去理解獨臂乞丐為什麼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授課伊始,我通過引導學生找出描寫乞丐搬磚前後不一樣的句子,揣摩出他發生這麼大變化的原因,並通過朗讀“揣摩乞丐搬磚時的幾次心理變化”。讓學生讀出自己的體會,讀出感情。

2、本課著重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和想象能力,讓學生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領悟內容,體驗情感,對文中的人與事談看法、談感受。運用商討式、猜測式的各種提問引導學生與文字、與作者對話:如評價獨臂乞丐;分析完獨臂乞丐和雙臂乞丐的形象,讓學生說說他們想讚美誰,讓學生多說,多發表看法,這對他們理解“尊嚴”有幫助,為學生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作有效的鋪墊。

3、本課教學,我讓學生“找出乞丐搬磚前後不一樣的語句”,展開教學。學生找出乞丐在外貌、表情和神態的語句加以對比,在對比中逐步領悟尊嚴:如“可憐的獨臂乞丐”變成“體面的獨臂董事長”是因為找到了自己的尊嚴;“本來以為搬磚是‘捉弄’他,看見女主人也用一隻手示範時,卻‘怔往’了”;“本來‘生氣’的乞丐卻變得‘感激’”等等,這都是因為女主人喚醒他的尊嚴:他明白了一隻手也能幹活,只有靠自己的力氣養活自己,才能改變命運;“不搬磚的永遠只能是乞丐。”(學生語)於是,理解女主人的話:“磚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後都一樣,可搬不搬對乞丐來說就不一樣了。”以這個為一條線索,加之女主人的話也為一條線索,兩條互相映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但是在課上實施的不夠好,導致後面十分鐘思路有點亂掉,可能學生就沒有前30分鐘體會的那麼深刻。

4、主要存在一下幾個不足:

A、課件中出錯的字,可以在學生提出時當場改過來,省的一直強調說那個字打錯了,浪費了點時間

B、過渡不是很自然,有時感覺有點突兀

C、指導朗讀是不錯,但是學生讀的是否夠味,給的評價比較模糊性,“有點味道了”,那到底該怎麼讀呢?老師最好示範讀一讀,讓學生有個明確的概念說再稍微改進下就可以了,而不宜放到學生課後多讀再解決。

《尊嚴》的教學反思3

回顧我所執教的課文——《為了他的尊嚴》,課文記敘的是一位女主人毫不客氣地讓乞丐搬磚頭獲取所得,使乞丐獲得了自信和做人的尊嚴,從而依靠自己的勞動取得成功的故事,《為了他的尊嚴》教學反思。我所教學的第二課時,重點研討的是乞丐搬磚內心活動、引導學生想象並進行學法指導。

首先,在課堂中關注學生讀的訓練,鼓勵學生個性化的朗讀。由於這篇課文篇幅較長,於是我在教學中設計了感悟對比賞析讀的方法,通過抓住乞丐搬磚前後外貌不同與對待搬磚神態不同的兩句話,讓學生對比朗讀,鼓勵學生讀出個性。從讀中讓學生的情感從對乞丐的同情發展為敬佩,從而引到主題“尊嚴”。

其次是挖掘教材因素,啟發想象,教學反思《《為了他的尊嚴》教學反思》。課文第四自然段是課文重中這重,課文用生動的語句,形象地刻畫出乞丐搬磚後的內心活動。我採用讀中發現,啟發想象的方法,讓學生來填補空白,學生的感受源自於語言文字,說的話表達自己對課文的理解。這樣的處理,使理解、感悟、表達融為一體。

最後引領文字進行讀想結合。我主要讓學生聯想第四自然段“乞丐怔住了”的寫法,提供中心句讓學生想象“乞丐怔住了”的這個場面。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也暴露了不少的問題。

1、對學生的評價語言內容不夠豐富。學生的激情沒得到很好的激發。

2、對一些關鍵詞的指導不到位。如第四自然段“我怔住了”的教學,我只是要求學生去觀察、品味乞丐怔住的情景,而對於“乞丐為什麼會怔住了”這重點內容的挖掘卻忽視了,這樣造成上下文的脫節。

3、由於擔心時間的不足,因此在教學環節中會出現“搶”孩子發言的現象,學生的主體性在課堂中沒能得到充分的體現。

4、整堂課沒有突出課文的重點:讀。一味地趕時間,使得一節課匆匆忙忙,學生學的不踏實,老師教的也不踏實。

總之,在這堂課的教學中,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沒有突出,學生的質疑能力還沒能得到很好的體現,我想,只有今後在教學中不斷進取與探求,才能接近教學的真諦。

《尊嚴》的教學反思4

《尊嚴》教學建議

1.課文文字淺顯易懂,可以多給時間引導學生自學。在初讀課文時,要求學生自學生字新詞,識記生字,理解詞義,讀通課文;同時按照課文的敘述順序,理清課文的思路。

2.本文的生字詞教學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可分散在各個教學環節中進行,有關人名、地名等可在啟發談話,初步感知故事內容時進行;有的詞語比較容易理解的,可以選擇一部分出示在黑板上,讓學生憑藉這些詞語複述故事內容。一是以詞語為依託,串連課文的內容;二是檢驗學生對詞語是否理解,並儘快將這些詞語加以內化;有的詞語則在體會人物語言、行動及外貌描寫中加以深化。還有些詞語在結構上很有特色,可以從構詞方式上讓學生體驗,如狼吞虎嚥,引導學生髮現其中兩對同義詞;又如飢寒交迫,其中有飢與寒這一對相關的詞。課後可讓學生找一找構詞方式有特點的詞語加以積累。

3.在深入閱讀時,可抓住尊嚴一詞,先理解字面上的意思,再思考為什麼傑克遜說哈默有尊嚴。引導學生通過對哈默的外貌、動作和語言進行品味。

例如:

(1)這是一個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的年輕人。讓學生體會哈默當時飢寒交迫,生活艱難。為下文的理解打下基礎──即使到了這等地步,他還是不肯接受施捨。

(2)關於吃不吃食物,哈默與傑克遜之間有一組對話。這裡要引導學生體會傑克遜的善良和哈默不肯接受施捨的堅決態度。在體會這組對話時與有感情的朗讀結合起來,以加深體會。

(3)年輕人立刻狼吞虎嚥地吃起來。

這一動作,表現了哈默飢餓的程度,要讓學生懂得,哈默剛才不肯接受食物的精神之可貴,即使到了飢餓極點的時候,也要堅持先幹活再吃飯。

4.進一步抓住描寫哈默的語言、神態、動作的詞句理解鎮長傑克遜大叔的話:別看他現在什麼都沒有,可他百分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

這是課文的中心所在,也是本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可通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師生對話,在寬鬆的課堂氛圍中,讓學生自由地發表自己的看法,與文中人物進行情感交流,進而理解和認同傑克遜大叔的觀點。

5.鼓勵學生在課後利用電腦網路,查閱圖書資料的方法以及親身經歷,收集和整理有關尊嚴的'事例。

《尊嚴》的教學反思5

課文寫的是美國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的一個故事。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在逃難的路上,他飢寒難忍,但是他拒絕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東西,只有在幫忙幹完活以後,他才吃這份食物。後來,他留在傑克遜家裡幹活,成為莊園裡的一把好手。從這件事可以體會到,尊重自己,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

教學中,我緊緊圍繞“尊嚴”來展開,讓學生明白年輕人在什麼情況下講尊嚴,人物言行是怎樣體現尊嚴,他的勤奮,努力又如何獲得尊嚴及傑克遜大叔尊重和賞識尊嚴。在設計上抓住傑克遜大叔對哈默評價的那句話,讓學生找一找,從這個切入點入手,突出了重點,自然而貼切。當學生讀完這句話時,並不理解,隨之問到為什麼大叔說哈默有尊嚴呢?哪些地方看出他是一個有尊嚴的人呢,讓學生畫一畫,把讀書的感受寫出來。這個問題既指向文章內容,又能引導學生來理解感悟內容,覆蓋的閱讀面比較大,給學生思維空間比較大,這樣有利於學生整體感悟,實現有效閱讀。

在體現學生主體性方面,做到了幾個“充分”,一個是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時間自學、思考。二是給學生充分發表讀書體會、對問題看法的機會。三是讓學生充分讀書,在讀中理解,在讀中受到薰陶感染。

教學中,我先讓學生整體通讀,整體感悟,體驗交流心得,感語課文,通過引導學生找不同的語句,體會不同詞語,從而感悟課文內容,在這個過程中落實了詞語的教學,“面呈菜色”、“骨瘦如柴”、“臉色蒼白”等詞語,體現年青人及逃難人飢餓至極,對狼吞虎嚥“對比讀,體現出年輕人及逃難人飢餓至及。就這樣年輕人仍堅持以勞動換取食物,寫出了年輕人是有尊嚴的。對兩個“狼吞虎嚥”進行了對比讀,體現了年輕人吃的心安理得,進而理解他講尊嚴之可貴。二是重點細讀,引導學生重點讀哈默的三次語言,邊讀邊感語,深入體會哈默以勞動換取食物這個問題上的情感和態度,感受他由真誠的請求到懇切,再到堅決,這樣的情感和態度。如:“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對這句話做了重點指導,通過齊讀、同桌讀、指名讀等形式,讓學生走近哈默,體會心理活動,學生不僅僅停留在表面的把聲音讀得堅定,而是努力把自己當作哈默,讀出了自己的體會,語氣反而顯得更自然,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在學生自讀自悟中,學生抓住了哈默的外貌,動作,語言,分析人物形象體會到了他是一個自尊、自強、自愛的人,也感受到了傑克遜大叔是個尊重他人的人。此時再次回讀2-5段,再次感受到哈默與傑克遜大叔的人格魅力,此時也達到了語文教學的共聚性與人文性的有機結合。

在理解傑克遜大叔語言時,我抓住了“富翁”與“尊嚴”的關係,讓學生自己去體會這句話,此時,孩子們課文已學完,對一開始的“不是很理解尊嚴,此時已有了新的認識,再問學生你又如何理解大叔對哈墨的評價的話,加深了理解,說的很好,達到了預期效果。

不足之處是在課尾應該讓學生說說有關尊嚴的事例,學生髮言不夠熱烈大膽再次體會尊嚴,從而在生活上能以此約束自己,樹立自己的尊嚴。

《尊嚴》的教學反思6

《尊嚴》是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說理性文章。它講述了石油大王哈默在還沒有成為富翁前的一個小故事,說明了他是一個有尊嚴的人,正是因為他用自己的言行維護了尊嚴,並贏得了別人對他的尊重。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難點是抓住描寫哈默的外貌、神態、語言的句子,體會尊嚴的含義。因此,在教學中,我把重點放在抓住三處描寫哈默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上,體會到年輕人自尊的品格,從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課堂上,為了更充分的使孩子們體會到石油大王哈默的高貴品質,我採用了聯絡上文對比體會的方式。我先請學生劃出描寫逃難人們的語句,這裡包括外貌描寫及動作描寫。外貌描寫只有一句,“他們面呈菜色,疲憊不堪”。我引導學生仔細讀此刻引導學生練讀兩人的對話部分,最有助於體會人物的心情及高尚的品質,所以我讓學生之間互相練習。結果,孩子們體會的很深刻。故事中,這個年輕人的形象也深深的印在了孩子們的心中。由於,這的教學處理得當,後面的那句:別看他現在什麼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但是,在讓學生講述身邊有關“尊嚴”的例項時,他們卻有些牽強,講的不是很到位。

《尊嚴》的教學反思7

本學期來,我不斷地探索“導學案”的編寫,尋找“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或教學設計。通過這個段時間自己的探索、國培學習以及聽公開課、與同仁交流等,不斷反思,要秉承《思想品德》課的理念,達成其課程目標,我深感還有許多值得思考和探究的地方。現以九年級《<法律的尊嚴:與法同行>教學設計》(見國培作業)為例,談談我的思考,謹向各位老師請教。

學習“與法同行”主要是讓學生樹立基本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擬達到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是,“尊重法律,追求公平、公正;自覺遵守國家制定的各項法律,以法律為準繩規範自己的行為;能夠用法律保護自己。”事實上,態度是人們在自身道德觀和價值觀基礎上對事物的評價和行為傾向。態度來源於人們基本的慾望、需求與信念,從認知過程來說也就是道德觀與價值觀,就行為過程來講其由從低到高產生可分為個體利益心理、群體歸屬心理和榮譽心理三個層次。

當前,我國普法工作已經深入人心,人們法律意識已經覺醒,維權意識逐步增強,國中學生“情感”上對追求“公平、公正”較為敏銳,實際生活中也能利用法律保護的合法權益行為。也正是受“情感”因素影響,國中學生的“態度”也只能是源於基本的需要的“個體利益心理”,從而決定這一階段的價值取向較為多地表現為“自我中心”、“堅持己見”類,“成人”意識較為濃厚,這樣導致國中學生較多表現出索取“權利”遠大於尊重“權利”,尤其是對“規範”的約束表現出極為不適應。因此,本節課的學習,我們應該多從“以法律為準繩規範自己的行為”方面引導學生,學會“尊重法律”,學會“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學會“行使自己享有的監督權”。

基於上述分析,我通過學生日常生活中的行為“將別人創作的一些內容釋出到自己的微博上”、“在微博上將身邊的人的一些資訊也無意中公開了,比如他人的身高體重、手機號、家庭住址、個人感情史等”引起學生的探討,從而匯入本節課的學習,能起到應有的作用。

但是在學習中,我注意到討論教材“一分錢”案例以後,進入“體會正義和公平的重要性”的設計,有點思維不連續。事實上,曾有對“一元錢官司要不要打”引起爭論,這裡不妨讓學生通過“辯論”該內容,更容易深化學生“對法律的尊重”意識,同時還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

在處理“正確行使權利,正確履行義務”時,我通過案例,讓學生體會“權利與義務的關係”。該案例被稱為“不能拒絕的義務”,選取該案例的出發點在於現實社會中,子女對父母要求得過多,而對父母作為子女付出的太少,不僅是一次法律意識的教育,“贍養父母”是子女不能“拒絕的義務”;也是一次道德責任的教育,子女應該真正孝順父母,尤其是父母需要子女付出的時候,子女不能逃避自己應盡的責任。

通過案例,還應該進一步講清楚的是,“權利”不僅指“自己所擁有的各項權利”,還有“他人所具有的合法權益”;“行使權利”既指“維護自己的權利”,也是指“尊重他人的權利”。這就法律所強調的“公正”。因為“公正”特別反對只看重自己的權利,而忽視甚至蔑視他人權利的思想和行為。這一點恰好是國中學生“自我權利中心”的體現,需要加強引導。

“行使自己享有的監督權”部分,學生通過看書能夠把握主要知識點。可以通過有關“新聞媒體監督”視訊,讓學生更深入理解“監督”的必要性,從而理解“監督”既是我們的“權利”,也是我們的“義務”。在行使監督權時,強調“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否則違法。 在這次教學設計中,存在較多欠缺,如“板書設計”、“課堂練習設計”等還是缺項。通過教學實踐與教學反思,在以後教學中加以改進。尤其通過本次國培,慢慢去消化老師們所講解的知識,在教學實踐中努力探索適合學生髮展的教育思想。

《尊嚴》的教學反思8

平常的一天依然平常,而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

上課鈴響了,我拿著課本走進了教室。

在師生相互問好後,我匯入新課並板書了課題,這篇課文的題目叫《尊嚴》,是篇教育性很強的文章。講了美國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的一個故事。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在逃難的路上,他飢寒難忍,但是他拒絕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東西,只能在幫忙幹完活以後,他才吃這份食物。後來,他留在傑克遜家裡幹活,成為莊園裡的一把好手。目的使學生從哈默的故事中受到教育,樹立自尊、自強、自立的精神。

這節課學生狀態很好,個個聚精會神,從他們的眼神中可以看出被主人公自尊的精神品質深深的打動了,快下課的時候,我習慣性的問了一句:“同學們還有問題嗎?”

說完,環顧四周,沒有學生舉手,我又問了一遍:“真的沒有問題了嗎?”我看見有一隻小手舉了起來,我趕緊讓舉手的同學站起來,惟恐晚一點他會把問題給忘了。我面帶微笑說:“晨晨,有什麼問題?說吧。”

“老師,尊嚴是什麼?我不懂。”

“什麼,我講了一節課了,現在你問尊嚴是什麼?上課沒聽講啊?”我想。

其他的同學也向他投去了異樣的眼光,好象在看一個犯了錯誤的人,有的甚至還輕聲指責著。

我示意學生安靜下來並讓他接著說。

“老師,哈默有尊嚴嗎?”

“當然!”我堅定的說。

“為什麼說他有尊嚴,不吃飯就是有尊嚴?”學生將了我一軍。

我解釋到:“哈默不想白吃別人的飯,要通過勞動換來這一頓飯。所以,我們說他是有尊嚴的。”

“哦”他若有所悟的樣子,“我要是傑克遜就不讓他幹活,看他怎麼辦!”學生大笑,我也笑了,但不知道他為什麼這麼說。

大概是看我笑了的原因吧,他更加大膽了:“尊嚴,尊嚴能當飯吃嗎?”

“嘿,還來勁了!”我的語氣有些嚴厲。

他並沒有讓步的意思,我做出了個繼續的手勢。

“我在電視上看到過有人惡死也不吃別人施捨的飯,我也看見過有的小孩或者老人為了能生存對那些有錢人低頭哈腰,就是為了能活下去!說實話,我並沒有對不吃飯的人產生太多的敬佩,不吃飯就有尊嚴,吃了飯的人就沒尊嚴了嗎?他們換來尊嚴的代價是什麼?是餓死!”

“老師,我通過看電視也知道一件事。就是一個在深圳打工的大學生,向韓國老闆下跪。因為那個韓國老闆不給他工錢。為了尊嚴,不要錢可以。但是他出來打工肯定急需用錢,可能這還是救命的錢,如果拿不到,那後果……”班裡的一個小男孩突然站起來說。

“老師,雖然我很佩服哈默的做法,但是我認為現在不能把尊嚴看的太重,最重要的是生存,有時候就需要你委曲求全的生存。你只有生存下去,才有可能挽回丟失的尊嚴。”一個女生小心翼翼的說。

“沒有了生命,一切都無從談起!”不知道誰喊了一句。

“沒有尊嚴的活著,那人生還有什麼意義?”終於出來一個對立的觀點,還有好多學生附和著。

……

此刻,班裡已經開起了沒有組織的自由辯論會,學生不由的形成了兩個團體,個個瞪著大眼睛,好象真理就在自己的手中。

學生的話使我感到震驚。是啊,現實生活中的確有些人把拍馬溜鬚,曲意逢迎當作“把根留住”的法寶,但是不是要生存就必須以丟失尊嚴、降低人格、壓抑個性為代價呢?聽了學生的這些話我彷彿懂得了什麼,我不願為活著而活著,但我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想起一句歌詞:“生活的壓力和生命的尊嚴到底哪個更重要?”舉目四望:一群群民工被廠方苛扣工資,食不裹腹;深圳的一群打工仔為了討要工資紛紛跪倒在老闆的腳下……當所有的人都在尋找那個不跪的人時,我卻沉痛的將眼光放到了下跪的人身上,難道他們不懂得人的尊嚴嗎?還是沒有找到比不下跪更好的方法?這不可解釋的一切蘊涵著多少難以訴說的辛酸無奈猝不及防,蘊涵著多少滄桑世事中永恆的感傷和無垠的蒼涼啊……

學生是最貧窮的富翁,最無知的智者,最無忌的哲人,也許他們在“童言無忌”的率真中一語道破了天機,也許在“乳臭未乾”的稚氣中,還看不清人生百態、世態炎涼,也許他們現在還不知道“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無奈,還不能體會“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氣節。但我相信,學生會隨著不斷的接觸社會生活而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熟,我們沒有限制學生思維的權利,我們也限制不了。這些孩子很明顯接受了當代社會的各種資訊輿論導向的薰陶。很多人都說,現代人現實了,現代人精明瞭。社會進步的大方向永遠是好的。可是,精神領域呢,很多人又說,現在社會的精神世界是空白的,是匱乏的。特別是價值觀,人生觀。

不吃喈來之食,曾經是多少人佩服的骨氣,而現在竟成為了更多人嘲笑的物件。作為我個人來講,是很為此痛心的。我們的孩子比之我們兒時真的是聰明的多,可是也現實的多。可是他們也畢竟是孩子,是需要我們正確引導的孩子,我總希望作為教師的我們在課堂,在我們的校園保持一塊淨土。我為他們能敢於發表自己的觀點而驕傲!學生有了自己的看法,有了自己的態度,我對此感到自豪和欣慰。不管他們辯論的結果如何,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會對生命、會對尊嚴、會對人生產生更加深刻和清醒的認識……

下課了,我帶著幾分思索走出教室,我聽到身後有學生追來……

《尊嚴》的教學反思9

推薦合作探究性學習是新課改的基本要求。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在匯入新課之後,我出示了自主學習的幾個問題,即就是:依法治國的含義,要求,及原因。在這一環節,要求學生用10分鐘的時間完成。學生完成以後,教師引導學生展示自主學習的內容。教師在學生展示後適時加以小結。

通過自主學習及教師的小結,學生基本上掌握了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在這以後再出示探究性問題,學生就順當多了。所以,我認為,在思品教學中,教師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1、合作探究必須以自主學習為基礎。通過自主學習,學生有了雄厚基礎知識,在以知識為載體的情況下,學生在去探究,效果會好了許多。

2、探究性問題的設定要起點更高,並且要源於課本。設定的問題要依據學生的基礎而定,而不能一味的去拔高知識的難度,如果那樣的話就會適的其反,結果往往不佳。

3、作為九年級的學生,應該把探究與會考的相關考點結合起來。這就需要教師及時把握會考趨勢,為會考做充分地準備。

總之,只要深入挖掘教材,注意學生學習方法,及時把握會考趨勢,我們的課堂教學或許會有效的。

《尊嚴》的教學反思10

《尊嚴》是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說理性文章。它講述了石油大王哈默在還沒有成為富翁前的一個小故事,說明了他是一個有尊嚴的人,正是因為他用自己的言行維護了尊嚴,並贏得了別人對他的尊重。

在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暴露了我對於教材挖掘不深,缺乏教學機智、教學過程中沒有充分體現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性以及缺乏學法指導等方面的問題。

由於對教材沒有深入地挖掘和領悟,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反映出自己還是“背課”的痕跡過重,課堂隨機應變能力較差。整節課給人感覺總是“老師問,學生答”,沒有真正體現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地位。比如,設計學生初讀課文這一教學環節時,我先提出了兩個問題:一是誰讚美了哈默?是怎樣讚美他的?二是為什麼會讚美哈默?對於第一個問題,由於學生在課前進行了預習,所以看到問題後便可以直接說出答案。但此時,由於我還不能靈活自如地駕馭課堂,還是安排學生自讀課文說出答案。這樣,給人的感覺就是我在“背教案”。其實,遇到這種情況時,可讓學生直接回答,然後再自讀課文思考第二個問題。再如,本課的重點就是“尊嚴”的含意,但這一重點在我教學設計中並沒有很好地體現。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反重強調哈默是有尊嚴的,但是教師並沒有抓住這個詞,讓學生真正體會“尊嚴”在課文中的含意。在參考其他教師的實錄以及自我反思後,我認為應該在課文教學伊始先讓學生說一說字典上對於“尊嚴”一詞的解釋,以及自己對於“尊嚴”這個詞的最初理解。在學完課文後,再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談一談自己對於“尊嚴”這個詞的新的理解。再指導學生理解傑克遜大叔對女兒說的話。讓學生正確理解,當時傑克遜大叔其實並沒有預見到哈默以後會成為百萬富翁,而只是讚賞他的個性。說明只有一個有尊嚴的人在今後的生活中才會取得成功。此時,可以順勢力導,問學生:一個有尊嚴的人還應具備哪些品質?從而讓學生真正地體會到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除了尊嚴外還應具備其他好品質。最後昇華主題,讓學生對於那些同樣也渴望成功的人說一句話。從而深化學生對於課文主題的理解。

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學法指導。講讀課文的目的,是希望以講讀課文為載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會學生分析課文的方法以及相關學習方法的指導。但在我的這節課上,卻是教師在“牽著學生走,教師問一句,學生答一句。”整節課給人感覺是教師一個人在唱獨角戲,學生只是教師的一個陪襯而已。以分析哈默的語言為例,我事先將書中哈默的語言依次做成了課件,在授課過程中逐步出示,並讓學生通過對比讀體會哈默的性格。這樣做雖然實出了教學重點(通過分析哈默的語言體會他的性格),但是給人的感覺卻是句子分析與課文相分離,並且沒有更好地體現教師對學生的學法指導。我認為以下做法很值得嘗試。那就是以“當……時,哈默……反映出哈默是怎樣的人?”這樣的形式,先帶著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找到哈默的第一處語言,並進行分析,指導朗讀。然後讓學生學會這種方法,再自己在課文中找到相應的語言,完成練習,教師在此過程中再加以指導。這樣既可以將課文分析與朗讀指導有機地聯絡在一起,又充分體現了教師的學法指導,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以上就是我上《尊嚴》一課的體會和總結,希望在今後的教學中能夠克服自己存在的缺點。

《尊嚴》的教學反思11

這節課的成功之處:

採用案例教學法,採用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貼近生活的情景材料。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有創新有生成。

特別是在分析案例:某攝影愛好者把他人在公園裡隨地吐痰以及破壞草坪、花卉的行為拍攝下來,將照片寄給報社,報社將這些照片在報紙上刊登出來。

問:這位攝影愛好者和報社的做法是否合法,你認為他們的行為構成侵權了嗎?為什麼?

先讓學生思考,然後交流。

“我認為不合法,攝影愛好者和報社的行為構成侵權。因為他們未經本人充許私自把他們的照片刊登出來,侵犯了他們的肖像權,所以是不合法。

“我認為合法,不構成侵權,因為他們的行為是不道德的,應該予以譴責。”

全班自然分成兩種觀點,而且認為合法,不構成侵權的,只有王靜一人。但是王靜力戰群儒,脣槍舌劍,辯論激烈。

場面沸騰,該收攏了,於是我來了一個總結:同學們,說的都有一定道理,但我還是贊同王靜同學的觀點,因為這位攝影愛好者和報社的行為不以營利為目的,也並非惡意。這是有益於社會的行為,就應該懲惡揚善,這樣才有利於社會的發展,。所以我們發現有違法或不道德的行為想拍照向報社或有關部門反映就就不用擔心侵權。

不成功之處:課堂氣氛過於熱烈,有點亂,以後要注意增強調控能力。

我有點專制,該放手時,不放手;不該放時卻放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