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認識角》教學反思

來源:才華庫 3.03W

本節課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操作,初步認識角的含義,體會角的基本特徵,並感知角的大小。角是一種最基本的幾何圖形,認識角是進一步認識其他幾何圖形的基礎。

二年級《認識角》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安排了三個層次的學習活動。首先,我用多媒體出示生活中的物體,讓學生在觀察實物的基礎上,選取剪刀、三角形紙片、鐘面這三個實物抽象出三個角的基本圖形,並告訴學生這些圖形都是角,讓學生初步體會角的基本特徵。接著,介紹我讓學生拿出三角板,讓學生摸一摸上面的角,說一說你有什麼感受?從而更好的'體會角的組成,並適時告訴角各部分名稱,讓學生初步明確構成角的基本要素。最後我讓學生基於已經形成的對角的初步認識,回到場景圖中尋找其他的角,進一步鞏固對角的基本特徵的認識。結合生活中常見的物體認識角,有助於學生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看,自主構建角的概念,同時也有助於學生進一步體會認識平面圖形的一般方法。

在隨後的試一試中,我讓學生用兩根小棒搭出一個角,並指出它的頂點和兩條邊,讓學生在操作過程中進一步感知角的基本特徵,明確角的各部分的名稱。

接著藉助鐘面上由時針和分針組成的大小不同的角,先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比較體會到角是有大小的,並通過具體的操作,滲透角的大小是由兩條邊叉開的程度決定的,與邊的長短無關。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直觀判斷上述由分針和時針組成的大小不同的角中,哪個角最大,哪個角最小,從而使學生初步掌握直觀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

之後,我讓學生把兩根硬紙條釘在一起做成一個活動角,並讓學生通過活動兩條邊感受角的大小的含義。

最後的練習設計:第1題,要求學生從一組圖形中辨認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讓學生在比較中進一步體驗角的基本特徵。第2題要求學生正確數出每個圖形中角的個數,教學中首先讓學生正確辨認圖中的角,而這樣的活動,能使學生在鞏固對角的認識的同時,進一步豐富對相關封閉平面圖形特徵的認識。第3題通過紙扇和剪刀的開啟與合攏的操作,讓學生體驗角的兩條邊叉開的程度變了,角的大小也隨之改變了。第4題讓學生用一張紙折出大小不同的角,讓學生在操作中進一步掌握直觀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