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鳥蛋》教學反思

來源:才華庫 9.22K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兩隻鳥蛋》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兩隻鳥蛋》教學反思

《兩隻鳥蛋》教學反思1

【教學目標】

1、認識“蛋、取、涼、定、捧、連、輕、仿、佛、抬、頭、向”12個生字。會寫“聽、唱”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背誦課文。

3、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培養愛鳥意識和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12個生字。會寫“聽、唱”2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

有關鳥的圖片、生字卡片

【板書設計】

取下----------送回

愛鳥

【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

1、出示鳥的圖片,問:你們看到了什麼?

2、鳥類是一個大家族,在大自然中,到處都有鳥兒的身影。那麼,鳥媽媽是怎麼把她的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來呢?對,就是(鳥蛋)(板書鳥蛋,讀準蛋,擴詞)你是怎樣認識這個“蛋”字的?

3、想知道關於這兩隻鳥蛋的故事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兩隻鳥蛋》

二、初步感知,自主識字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讀順)

2、檢查識字情況。

①出示詞語,齊讀,開火車讀。

②出示生字,說說自己的識字方式。

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

3、老師找人讀課文應找幾位?為什麼?你替老師找吧!第一次讀課文你想給讀的小朋友提點什麼要求?讀的小朋友對聽的小朋友有什麼要求?(指名讀)

4、教師範讀,讓學生注意體會教師朗讀時表達的情感。

三、朗讀感悟

指名讀

第一節:

1、讀到這裡,你知道這兩隻鳥蛋是哪裡來的嗎?(板書 取下)你能讀一讀嗎?

2、看來,你很喜歡這兩隻鳥蛋,所以拿在手裡愛不釋手了。誰也很喜歡?也想讀一讀?

4、喜歡的小朋友一塊兒讀。

第二節:

1、看到這種情況你會說什麼?

2、是呀,兩隻鳥蛋就是兩個生命。當鳥媽媽發現鳥蛋不見了,會怎麼樣?假如你是鳥媽媽,你會怎麼做?(表演鳥媽媽焦急不安的樣子,理解朗讀)

講到這裡又創設了一個情境,你和媽媽在超市裡轉,突然你和媽媽失散了,你媽媽會怎樣?

這樣設計更能讓孩子們產生共鳴。

3、媽媽怎麼說的?你能不能當媽媽對我說一說?

4、開火車讀。四組比賽讀。

第三節:

1、是呀,鳥媽媽這會兒一定焦急不安,所以我聽了媽媽的話是怎樣做的呢?(板書送回)自己讀第三小節;同桌兩個商量商量怎樣表演?誰想來表演?(生上臺表演:把鳥蛋放回鳥窩)他表演的怎樣?(連忙、小心)

2、不小心行嗎?你怎樣想的?鳥媽媽會謝謝你的真心愛心的。誰能把我連忙送回鳥蛋時焦急的樣子讀出來?老師也想讀。你覺著老師該怎樣讀?誰想跟老師學?男女生比賽讀。

第四節:

1、瞧,鳥蛋又回來了,鳥媽媽會想什麼?

2、過幾天這兩隻鳥蛋會怎樣?到時候會怎樣?是呀,我彷彿(引讀第四段)

3、聽,鳥兒在歡唱,讓我們一起把目光投向高遠的藍天,你能看到什麼?

4、你看到的真美,能把美麗給大家分享嗎?請你讀一讀,讓我們都來感受感受。

5、 老師也想看看鳥兒美好的明天,你們一塊兒讀給老師聽,好嗎?

四、再讀品悟

1、讓我們和這位小朋友一起訴說兩隻鳥蛋的故事吧!(齊讀全文)

2、你願意和課文中的“我”交朋友嗎?為什麼?

五、背誦

六、小結:倡導孩子們以後學會愛護小鳥,保護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教學反思】

教了十年語文,早就知道語文的主旨在於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訓練,說白了就是要重視聽、說、讀、寫的訓練。另外在執教低年級教學的過程中,我知道了識字教學與朗讀教學同等重要。在執教《兩隻鳥蛋》這一課時,我重在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一、識字教學

簡單地告訴孩子一個字的讀音已經不再是作為一個教師的工作了,我們應該從如何培養孩子獲知的能力入手,教給學生識字的方式,那將是一件終身受益的事情。

在本課中,我鼓勵學生從以下幾種識字方法入手:

(1)生活中識字,如“蛋”字,聯絡我們每天早上要吃的雞蛋,讓孩子們對這個“蛋”字的記憶更深刻;

(2)課文中識字,如“蛋”、“捧”字,孩子說他們是從讀課文的過程中認識了這個字,這個方法當然值得提倡,看書多了自然識字也就多了;

(3)做動作識字;如“捧、投、抬”這三個字可以讓孩子的小手動一動,在“動”的過程中複雜的問題就變得簡單化了;

(4)聯絡法,如:“捧、投、抬”的教學中,我有意識地指著,說:“哎喲,這三個字我怎麼看他們長得這麼像呢?”由此讓孩子們觀察出了這三個字都有提手旁,並且他們還說出了這樣的字與手的動作有關,就這樣在潛移默化中孩子們學會了分類和聯絡。

(5)數筆順識字,在書寫“蛋”字時,我讓孩子們跟著我一起書空,這就是所謂的數筆順識字法。

另外孩子們還採用了平時常用的幾種識字方法: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等。

教無定法,學貴有法。針對不同的課文我們應該採用不同的識字方法。

二、朗讀

朗讀是我的強項,我一直是這樣認為的,但最近我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在備讀時讀得充分了,那麼在上課時的效果就特別好;反之,會出現教師越讀越沒有激情的情況,教師沒有了激情,就沒有理由再期待孩子們“綻放火花”了。教學本課前我明確了語文的主旨,決定抓住文章的“文眼”,也就是抓住文章的重點詞句,通過讀深入淺出的朗讀,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內容。在授課時我抓住“真好玩”、“焦急萬分”、“小心地”、“連忙”、“輕輕地”、“彷彿”等一些詞語,通過教師範讀、學生揣摩讀、學生表演讀等一系列讀,讓學生真正深入課堂,走進文字,效果還不錯。

當然由於自身素質的約束,在處理課堂上一些偶發事件時,我表現得不夠沉著;在處理一些字詞上,方法不夠靈活多樣,需要以後繼續努力,爭取讓聽說讀寫真正落到實處!

《兩隻鳥蛋》教學反思2

一開學,我和上學期一樣積極投入到課改中。這學期,教材中照樣安排了大量識字,在我苦思該如何用更好的方法引導學生識字時,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家長給了我一絲啟發。

這位家長在家中模仿中央電視臺的“幸運52”節目,讓孩子猜詞,幫助孩子識記課外的生字詞,並鍛鍊孩子的反應能力。

在教學《兩隻鳥蛋》一課,學習字詞時,我的腦海裡一下閃出了這種方法,於是,我放棄了課前精心準備的教學方案,而採用這種方法,讓一個學生猜,其餘學生看詞,用語言描述或動作表演詞語的意思,給猜者提示,學生們的積極性很高,教學“取出”一詞,第一小組推薦大寶猜,同學們爭先恐後地給他描述:

生1:大寶,你看!(他從書包裡把書拿到桌面,手裡搖著書)兩個字的詞。

大寶:拿書!

全班學生:不對,不對!(同學們瞪大眼睛,著急地擺手告訴他不對。許多學生又做出從桌堂裡取東西的動作。)

大寶:取書!

全班同學:不對,不對!同學們皺著眉頭大喊不對,大寶眉頭緊縮,撓著腦袋,咬著觜脣,努力地想著,許多同學的手舉得更高了,爭著要給大寶提示。

生2:第一個字對,第二個字是“入”的反義詞

教室裡頓時鴉雀無聲,等待著他的回答,而大寶的頭上滲出了汗珠!

大寶:取出!

對啦!全班同學笑著一邊大聲說,一邊熱烈鼓掌,大寶舒展了眉頭,咧著嘴笑了……學生從看到這個詞,到想它的意思,到組織語言,表演動作這個過程中,“取出”這個詞語已經牢牢的記住了。

課後反思:

在回辦公室的路上,我感到了無比的輕鬆和愉快。這堂語文課,同學們沒有像往常那樣讀詞、記詞,而是在遊戲中把學過的詞語牢牢記住,但我相信我並沒有因此而失去我的課堂,失去我的學生,我為我的大膽行為而高興。這節大膽的嘗試課,使學生們的個性得到發展,使學生的各種能力得到鍛鍊。

《兩隻鳥蛋》教學反思3

今天聽了劉穎老師一節課《兩隻鳥蛋》,老師的思路很清晰,教學過程也很完整,能夠一步一步地引入課文,使同學們很快掌握了課文內容,而且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兩隻鳥蛋》是人教版第二冊第三單元第9課,這首兒童敘事詩主要講一個小朋友從取下兩隻鳥蛋到送還鳥蛋的事。在這首清新流暢的小詩裡,我們能看到孩子在母親的啟發下,幼小的心靈裡萌生出的對小鳥的關愛,對生命的珍愛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當孩子把目光投向高遠的藍天時,孩子看到了小鳥的明天,我們看到了人類的希望──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一年級的學生的思維正處於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但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理解、比較、想象的能力。在興趣濃厚的狀態下,學生有較強的自信心和強烈的表現慾望。劉老師抓住了學生的這個特點,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新穎的生字教學更能激起學生學習的激情,從而使學生理解了如何“關愛生命,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所謂意義。劉老師在教學中,充分體現了學生主體性:第一層學生質疑課題,引起興趣。第二層老師範讀和學生自讀課文相結合,整體把握。第三層多種形式學習生字。這節課的成功之處主要表現在:1、導課環節有新意。如:採用組詞方式,板書“鳥”組詞“鳥蛋”,板書“兩隻鳥蛋”,質疑課題。2、注重對語感的培養,教師範讀和學生朗讀相結合。如:教師全文範讀,學生小組之間的比賽朗讀,指名試讀等方式充分體現了語文教學“讀”的要求。劉穎老師指導品讀非常細緻,第1節老師重點指導“小小的”聲音讀輕,表示鳥蛋之小,“涼涼的”速度稍快,“真好玩”讀快讀重,表示玩蛋的喜悅心情。第2節重點指導讀“這會兒”,兒化韻的技巧,“焦急不安”讀重讀快,表示鳥媽媽的焦急,並指導全節詩媽媽慈祥親切、語重心長的語氣。片斷:

師:鳥媽媽為什麼焦急不安?

生:她的孩子不見了。

生:她的蛋被“我”取下來了。

生:老師,什麼是焦急不安。

生:是著急。

師:你媽媽等你,不見你回來心情怎麼樣?你們就用這樣的語氣讀第2節詩。(生讀)

師:聽了媽媽的話我怎樣?

生:把蛋放回去。

師:怎樣送?在書上找詞。

生:“小心的”“捧”

師:做一做捧的動作。

(邊讀邊做動作)

師:“輕輕的”讀好,再輕些。

(三小節連起來讀,評價朗讀)

師:讀一讀第四節。(自由讀)

師:“投向”再讀一次。(集體讀)

生:“彷彿”是什麼意思?

生:好像。

師:看圖讀這節詩你們聯想到了什麼?

師:(深情地)教師彷彿看見美麗的大雁飛向藍天,彷彿看見……

師:你看到什麼?

生:三隻小鳥唱歌。……經過劉穎老師指導,學生的朗讀水平明顯提高了,朗讀的感覺到位了,效果很好。3、劉穎老師善於引導學生利用識字技巧認生字。課堂上,學生有的運用編字謎,有的加一加或減一減,有的換一換,能看出劉穎老師平時上課中,就是這樣指導學生興趣識字的。所以,這節課學生在識字環節表現的比較好,例如:“佛”:一個人在拜佛。“仿”:一個人本性方。“捧、棒”辨析,“捧”:一個人奉獻了他的手。採用換一換的方法:“投、沒”,“定、是”。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了生字。老師不時給與鼓勵,學生很快學會了這些生字。劉老師的課親切自然,環環相扣,給人以美的享受。特別是生字詞教學這一環節設計,形式多樣,真正體現了低段生字教學的特點,值得我學習。

《兩隻鳥蛋》教學反思4

這是一首很有趣的兒童敘事詩,對於兒童來說比較好理解,且很有教育意義。

朗讀方面朗讀方面朗讀方面朗讀方面:

在有感情地朗讀時,學生讀完後請學生進行評價時,學生抓住了“涼涼的”“小小的”,為了讓學生有更真切的瞭解,於是引導孩子描述鳥蛋的樣子,並讓他們說一說,你眼中的鳥蛋是什麼樣的?有的孩子說鳥蛋比雞蛋小得多而且很光滑,我看到的鳥蛋是很小的,有的說鳥蛋在樹上……孩子們的思維活躍起來,對鳥蛋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對於書中的“拿在手上真好玩”讀起來就水到渠成了。

工具性與人文性巧妙的結合工具性與人文性巧妙的結合工具性與人文性巧妙的結合工具性與人文性巧妙的結合——讀中滲透詞語的理解讀中滲透詞語的理解讀中滲透詞語的理解讀中滲透詞語的理解 如:

“焦急不安”的處理 你現在就是一隻鳥媽媽,發現自己的寶貝兒沒有了你會如何?有的學生露出著急的表情,有的說的話都已經斷斷續續,有的捶胸頓足……我進行一個小結,對這就是“焦急不安”。你現在就快點讀出鳥媽媽的焦急不安吧! 如:

“彷彿”的處理 我到底聽見沒聽見鳥兒的歡唱?在最後一節找到答案,一會兒功夫,學生就找到了,那你能換個詞說清楚嗎? 引導孩子學會質疑引導孩子學會質疑引導孩子學會質疑引導孩子學會質疑 聽了這位同學的朗讀,你有什麼不懂的問題嗎?學生自然會提出:

“為什麼說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個別學生也能解決這個問題。再如:仔細讀一讀第三小節,這裡有兩個詞感覺總是有些矛盾?哪兩個詞呢?“連忙與輕輕地”為什麼男孩一邊要快一點,一邊還要輕輕地?學生的思維被調動起來了。

把握文字進行拓展練說把握文字進行拓展練說把握文字進行拓展練說把握文字進行拓展練說 在教學中充分運用圖片,讓學生思考想象。

“抬起頭來,把目光投向高遠的藍天。

”此時此刻,小男孩目光注視著樹杈上的小鳥,雙手緊握在一起,小男孩在想些什麼? 孩子們立刻活躍起來,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這正是本課情感的昇華,經過這樣處理,孩子們很快就能答出來了,我認為很好。

《兩隻鳥蛋》教學反思5

國小語文人教版《兩隻鳥蛋》,講的是一個小男孩從樹杈上取下兩隻鳥蛋後通過媽媽的教育把鳥蛋送還的故事。

在本堂課中,大部分同學都能很好地融入到課堂中,很多同學也很積極地回答問題,但是同時我在課堂中也忽略了其他沒舉手的學生了,很多學生一節課回答了幾個問題,而有些同學卻一個問題也沒有回答。教學是面向所有的學生,教師作為這個教學的中心、載體,應引領好所有的學生加入到課堂學習中來,讓每一位同學都能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教師要鼓勵每一位同學認真思考問題。另外,在後面的課文感悟中,課堂氣氛也不夠活躍,教師應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興趣:在學習中玩,在玩中學習。多設計些激發同學們學習興趣的遊戲,比如在課文朗讀中,可以讓學生邊比劃動作邊讀課文這樣不僅更能讓學生們記住課文內容,而且還增加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充分運用圖片,讓學生思考想象。在學習最後一小節時,我問同學們,小男孩看見了什麼?他是真的聽見鳥兒的歡唱?他在想些什麼?這幾個問題一提出,孩子們立刻活躍起來,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這正是本課情感的昇華,經過這樣處理,孩子們很快就能答出來了,我認為很好。再體會“焦急不安”這個詞語時,我根據實際情況來理解:如果放學了,你沒有及時回家,媽媽會怎麼樣?學生說,媽媽會打電話給同學,媽媽會到學校來找……這樣孩子們對詞語理解的很好,也為感情朗讀作了準備。

充分朗讀,理解感悟: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該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閱讀實踐。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僅僅設計了兩個大問題,把更多的時間用於學生的朗讀,為了讓學生體會詩歌的節奏美、音韻美、意境美,我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和形式多樣的讀書方法,如自讀、指讀、範讀、賽讀等,使學生在多遍的有聲有色的朗讀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

另外這節課我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教師的評價語欠缺,缺乏針對性過於片面,而且不夠生動激勵性不夠強,這和老師的經驗不足有很大的關係,我以後在課堂上要注意自己在這方面的訓練。另外就是,常規培養需強化。學生年齡小、自制力差,需要時時刻刻做出有效的引導、調控。特別是對於一、兩個比較好動或特別內向的學生,還需多費苦心。合作小組的構建、強化也有待於提高。

《兩隻鳥蛋》教學反思6

這是一首兒童敘事詩,講述了一個小朋友從取下兩隻鳥蛋到送還鳥蛋的事。詩歌語言優美流暢,在反覆誦讀中,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詩歌的節奏美、音韻美和意境美,從而逐漸熟識詩歌,熱愛詩歌。在備課時,我的大體思路是讓孩子們在讀中悟情,從而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

這節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一系列的情感體驗,感悟加強學生的朗讀。每一小節的朗讀指導都有一系列的鋪墊。上完這節課,聽了教研室周衛華老師的評課之後,結合自己的感想做了以下總結。

按照學生的認知發展的規律和課程的結構特點,上課伊始我準備了兩隻雞蛋(在準備時也曾考慮用鵪鶉蛋,畢竟鵪鶉也是鳥,而且能讓學生更能體會鳥蛋“小小的”這一感受,後來覺得蛋太小,用了雞蛋代替,現在想想是不合理的,既然是讓學生感受體會課文,那就應該儘可能的遵循課文),讓學生通過親自摸一摸,創設一定的情境,來激發學生求知慾望,從而得到很好的效果,學生的積極性很高。

一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這就要靠老師的引導或用激勵的語言把學生帶入文字,設定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的,能喚起他們的想象能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的環節,進而在教學中,我通過引導學生聽錄影,表演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感參與,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了課文內容。

在教學教學中,我覺得 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我能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自由讀、示範讀、分組讀、同桌表演讀等方式,學生在自主活動中,既提高了朗讀能力,又激發了學習的熱情,所以在結束課的最後讓學生再次朗讀時,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周衛華老師在評課時充分肯定了我們班學生的朗讀水平,她說:“書寫和朗讀是無法造假的,從學生今天的朗讀可以看出老師平時對學生朗讀的訓練、、、、”我覺得這是對我們的最大的鼓勵。

我覺得這節課還需要改進的是:一、每一環節的過渡還不夠自然連貫,這需要在今後的教學中加強錘鍊。二、在課文的學習中,對知識點“鳥蛋涼涼的--涼涼的鳥蛋”的學習比重不夠,除了教師所設計的練習,還可以讓學生進行擴充套件延伸。三、在學生有精彩發言時應給予鼓勵,注意學生體會到的亮點發掘出來這將讓老師課更有深度。

《兩隻鳥蛋》教學反思7

課文寫了“我”從樹杈上取下了兩個鳥蛋,非常喜歡,後來在媽媽的勸說下,又把鳥蛋放回了樹上的故事。

讓學生讀課文後自己來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於是,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我注意其回答的重點,抓住重點,化零為整。如:第一個學生說:這篇課文寫了拿鳥蛋的事。(我隨機板書:拿鳥蛋)第二個學生說:媽媽來勸他了,告訴他,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隨機板書:勸說)第三個學生說:我又把鳥蛋放回去了。再看著板書,由我把課文的意思理了一遍。學生大致明白了課文的意思。

“這會兒鳥媽媽該多麼焦急不安?”為了理解“焦急不安”的意思,我又問道:是啊,鳥蛋其實就是鳥媽媽的孩子呀,如果是你的媽媽發現你不見了,會怎麼樣呢?有人說:她肯定很著急,到處找我。有人說:她會打110報警。……我接下話去:人不見了,還可以找110幫忙,可我們的鳥媽媽只能等著自己的孩子回來,那它是多麼著急啊!

課文最後一段是課文的重點,也是難點,學生很難理解“彷彿”在句子中的重要性,到底這位小朋友有麼有聽到鳥兒的歡唱呢?小朋友抬起頭來,把目光投向高遠的藍天,他想看什麼呢?於是,組織學生多讀課文,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再加上我的指導,希望能讓他們明白:這裡用上了彷彿,意思就是好像,好像聽到了鳥兒的歡唱,其實呀,鳥蛋怎麼能唱歌呢,是這位小朋友的想象,他希望這兩隻鳥蛋快快長大,長成小鳥,然後快樂地生活,愉快地飛翔。於是,他看向了藍天,他多麼希望能在天上看見飛翔的小鳥,說不定,再過幾天,我們就能看見這兩隻鳥蛋裡孵出的小鳥在天上愉快地飛翔呢!

《兩隻鳥蛋》教學反思8

教學《兩隻鳥蛋》一課是下午的第一節課,也是我最不喜歡的教學時間──孩子們在這個時間要麼萎靡不振,要麼小話不斷。怎麼辦?我毫不猶豫地採取了小組比賽的形式。“我們比一比哪一小組能奪得今天得最佳小組,好不好?”“好!”一番激勵之後,孩子們的似乎已經準備好進入學習狀態,我開始了正常的課堂教學。

齊讀課題,初讀課文,多種形式讀準生字字音後,我讓學生採用小組討論的方式交流記憶生字的方法。“好,最精彩的比賽開始了!趕快把你們小組最簡便,最有趣的記字方法告訴大家,你們組就增加一顆星啊!”一時間,學生個個躍躍欲試,小手如林。加一加,減一減,合一合,猜字謎,編故事種種方法紛紛湧現。看看時間已過去一半,我還有讀通課文的任務沒有落實呢,不禁有些急躁。“我用減一減的方法記‘向’。”第二小組代表閆雲飛發言道:“我們學過的《操場上》這課中“鈴聲響”的‘響’去掉口字旁就是‘向’。”“對!”我在黑板上寫下“響”這個字。“響,響聲;向,方向。”閆雲飛又組詞區別了它們。我在他興奮的目光下給他們這組加了一顆星。“好,其他字可以怎麼記呢?”我急於完成教學任務緊追了一句,況且“向”字的字形也實在是簡單。“老師,老師,我們還有……”“老師,我也有別的方法。”竟有學生站到走廊上把手舉得高高的。我有些無奈地看著他們。“好,你說。”我點了第三小組的倪宗鑫。“‘回’字與‘向’也很象,它去掉下面的橫再加一撇就是‘向’。”是啊,我可沒想到!我把“回“字寫在了黑板上。當然也沒忘記給他們組加了顆星。“老師,還有‘問’字把點變成撇,再把橫折鉤的橫和豎連起來也是‘向’!”第一小組的汪傑沒等我請他就插嘴說。“還有,老師!”第二小組的潘兵也急了,站起來就說,“還有我們同學的‘同’把裡面的橫去掉在外面加撇也是‘向’!”我不禁有些驚愕,備課時我可沒有想到這麼多啊!甚至我還不知道學生認識“回”“問”“同”這幾個字!──課本中還沒學呢!

【教後反思】

應該說,上完以上環節,我在喜出望外的同時也真的驚出了一身的冷汗!如果我一味地牢牢控制住教學時間,沒有讓學生表達完,我將錯過一場多麼精彩的表演!我又將新課程的理念置於何處呢?

1、教師角色的轉變和學生學習自主性的體現:

一直以來,我們習慣於本質上“主客兩分式”的教育教學,主體是教師,是成人,學生成了客體,完全處於一種受動狀態,他們的學習活動制約於主體預設的框架之中,其最終結果是導致了兒童主體精神的缺失與淪落。在教師們每日進行著的課堂教學中,教學實施的過程便是“教案劇”的演繹,一切盡在“執行與落實”之中,甚至教師為了完成目標而完成目標,從而完全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

反思今天的教學,已不能再簡單地理解成傳統意義上的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教學的流程也不再是簡單地教流向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指導者,而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如何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應當尊重和相信學生,善於傾聽學生,給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的時間,給學生足夠的展示空間。只有為學生搭建起足以任他們舞蹈的舞臺,學生才能還我們以精彩!我們的教學也才能充滿活力,充滿個性。

2、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願望:

教師作為教學過程的組織者,不僅擔負著組織課堂教學的任務,更要努力使學生樂學、善學。

試想,如果本節課我在上課伊始不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教學中沒有采用小組競賽的方式,學生會有如此活躍的思維,如此精彩的發言嗎?答案似乎應該是否定的。

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採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適宜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催放學生的智慧,撞擊學生的情感,使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願望,方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兩隻鳥蛋》教學反思9

這是一首很有趣的兒童敘事詩,對於兒童來說比較好理解,且很有教育意義。

朗讀方面:

在有感情地朗讀時,學生讀完後請學生進行評價時,學生抓住了“涼涼的”“小小的”,為了讓學生有更真切的瞭解,於是引導孩子描述鳥蛋的樣子,並讓他們說一說,你眼中的鳥蛋是什麼樣的?有的孩子說鳥蛋比雞蛋小得多而且很光滑,我看到的鳥蛋是很小的,有的說鳥蛋在樹上……孩子們的思維活躍起來,對鳥蛋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對於書中的“拿在手上真好玩”讀起來就水到渠成了。

工具性與人文性巧妙的結合——讀中滲透詞語的理解

如:“焦急不安”的處理你現在就是一隻鳥媽媽,發現自己的寶貝兒沒有了你會如何?有的學生露出著急的表情,有的說的話都已經斷斷續續,有的捶胸頓足……我進行一個小結,對這就是“焦急不安”。你現在就快點讀出鳥媽媽的焦急不安吧!

如:“彷彿”的處理我到底聽見沒聽見鳥兒的歡唱?在最後一節找到答案,一會兒功夫,學生就找到了,那你能換個詞說清楚嗎?

引導孩子學會質疑

聽了這位同學的朗讀,你有什麼不懂的問題嗎?學生自然會提出:“為什麼說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個別學生也能解決這個問題。再如:仔細讀一讀第三小節,這裡有兩個詞感覺總是有些矛盾?哪兩個詞呢?“連忙與輕輕地”為什麼男孩一邊要快一點,一邊還要輕輕地?學生的思維被調動起來了。

把握文字進行拓展練說

在教學中充分運用圖片,讓學生思考想象。“抬起頭來,把目光投向高原的藍天。”此時此刻,小男孩目光注視著樹杈上的小鳥,雙手緊握在一起,小男孩在想些什麼?孩子們立刻活躍起來,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這正是本課情感的昇華,經過這樣處理,孩子們很快就能答出來了,我認為很好。

《兩隻鳥蛋》教學反思10

《兩隻鳥蛋》是一首兒童敘事詩,講述了一個小朋友從樹上取下兩隻鳥蛋到送還鳥蛋的事。在這首小詩裡,我們能看到孩子在母親的啟發下,幼小的心靈裡萌生出對生命的珍愛,對小鳥的關愛,對大自然的熱愛。

為了總結教學經驗,改進語文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現將本次授課進行反思如下:

1. 創設學習情境,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

一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為此,我首先播放歌曲--《小燕子》把學生帶進無限美好的學習情境

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了學生學習本課的慾望。

2. 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

在教學本課之前,我首先佈置了三道預習題:

(1)藉助漢語拼音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把字音讀準確,句子讀通順。

(2)標出自然段。

(3)畫出課文中的生字,並做生字卡片。

讓學生按要求提前進行預習,這樣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 識記生字。通過佈置學生課前預習,使學生養成了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速度和效率。

3、利用課件進行識字教學,大大提高了識字效率。

在本節課中,我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生字,不僅提高了認讀生字的效率,交流了識記生字的方法,而且培養了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我又利用課件進行識字教學,通過帶拼音讀詞、去拼音讀詞、再讀單字等多種形式來認讀生字,大大提高了識字效率和識字興趣。

4、加強了朗讀的指導和訓練。

在本節課中,我加強了對學生朗讀的指導,每一小節我都進行了細緻的指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感受來朗讀課文,並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感悟內容,理解內容,受到愛鳥護鳥的教育。此外,我還讓學生齊讀,指名讀,分節讀等形式,加強了朗讀訓練的頻率,提高了朗讀能力和興趣。

5、對學生進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兩隻鳥蛋》這一課,來源於生活,貼近生活,極大地喚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教學使學生懂得了鳥類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培養了學生愛鳥的意識和情感,激發了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保護之情,培養了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但是,這次授課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例如我沒有強調識字的方法等,我希望在今後的教學中一定要發揚優點,克服缺點,力爭建立良好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兩隻鳥蛋》教學反思11

《兩隻鳥蛋》是一首兒童敘事詩,講述了一個小朋友從樹上取下兩隻鳥蛋到送還鳥蛋的事。在這首小詩裡,我們能看到孩子在母親的啟發下,幼小的心靈裡萌生出對生命的珍愛,對小鳥的關愛,對大自然的熱愛。

為了總結教學經驗,改進語文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現將本次授課進行反思如下:

一、創設學習情境,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

一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為此,我首先以送禮物的的形式引導學生觀察有漂亮鳥蛋的圖畫,引出課題,再以講故事的形式引領學生開始學習課文,這樣把學生帶進無限美好的學習情境,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了學生學習本課的慾望。課中我又以變魔術的形式引導孩子感悟詞語的變化,激發孩子積累詞語,積澱語感的積極性。還通過聽一聽、說一說、演一演的形式讓孩子深入理解課文,走進文中人物內心,感受文中小男孩愛鳥護鳥的純真心靈,從而在孩子心中播下一顆愛護小鳥,珍愛生命的種子。

二、利用課件進行識字教學,大大提高了識字效率。

在本節課中,我又利用課件進行識字教學,通過帶拼音讀詞、去拼音讀詞、開火車讀字男女比賽讀詞語,演一演猜詞語等多種形式來認讀生字,大大提高了識字效率和識字興趣。

三、加強了朗讀的指導和訓練。

在本節課中,我加強了對學生朗讀的指導,每一小節我都進行了較細緻的指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感受來朗讀課文,並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感悟內容,理解內容,受到愛鳥護鳥的教育。此外,我還讓學生齊讀,指名讀,分節讀等形式,加強了朗讀訓練的頻率,提高了朗讀能力和興趣。

四、對學生進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兩隻鳥蛋》這一課,來源於生活,貼近生活,極大地喚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懂得了鳥類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培養了學生愛鳥的'意識和情感,激發了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保護之情,培養了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但是,這次授課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例如我沒有強調識字的方法,對知識點“鳥蛋涼涼的——涼涼的鳥蛋”的學習不夠深入,學生拓展訓練還不到位。另外在寫字教學方面還存在一定的缺失。我希望在今後的教學中一定要發揚優點,克服缺點,力爭建立良好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兩隻鳥蛋》教學反思12

《兩隻鳥蛋》是一首兒童敘事詩,講述了一個小朋友從樹上取下兩隻鳥蛋到送還鳥蛋的事。在這首小詩裡,我們能看到孩子在母親的啟發下,幼小的心靈裡萌生出對生命的珍愛,對小鳥的關愛,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語言比較零碎,語言缺少感染力。聽了周老師老師執教的《富饒的西沙群島》,覺得周老師言簡意賅卻富有激情的教學語言非常值得自己學習,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自己本身語言功底不深,常常是“縱有千般深情”,通過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卻是蒼白無力。所以,自己的教學語言,還有待錘鍊。我反省了這節課自己不足的原因。

之一:讀的形式比較單一,讀的力度不夠。在一教中,我多采用自由讀、指名讀,齊讀、男女生賽讀、分組讀這些朗讀形式,對低年級的孩子們來說,相對單一了一些。而對於“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這一教學難點,沒有通過各種形式的反覆朗讀讓學生來領會,所以造成學生對於“小男孩送還鳥蛋就是愛鳥的體現”這一點未能完全理解。在二教中,我儘管增加了教師範讀、配樂朗讀、推薦讀得好的同學示範朗讀,而且儘量給每次的朗讀都確立了目標,效果還是不夠理想,主對學生朗讀水平估計過高,在教學第一課時時,在識字教學上花費時間多了,在初讀和再讀課文的環節花費時間少了,導致學生朗讀還沒有達到“正確、流利”的程度,就直接進入了“精讀悟情”的環節。所以,在教學中需要深入把握學生學情,抓關鍵詞語“焦急不安”、“小心地”、“連忙”、“輕輕地”等詞語反覆體會來突破難點。針對學生的情況循序漸進地指導朗讀,讓學生從最初的“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到讀得“正確、流利”到“讀出味道、讀出情感”乃至達到最後的“熟讀成誦,琅琅上口。”

之二:情境創設不到位。我說的情境創設不到位,除了我前面說的自己語言創設情境不到位,還有方法和時機不到位。在二教中,我原本設計了在課前匯入時播放小鳥破殼的視訊讓學生來理解“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這個問題,從而讓學生感知生命的可貴與神奇。在課前匯入時,在課件出示的小鳥快樂飛翔畫面和小鳥歡唱的音樂中讓學生圍繞三個問題交流“喜歡小鳥嗎?為什麼?你知道小鳥是怎樣出生的嗎?”如此費心創設教學情境的設想在具體實施時卻遺漏了一個重要環節:問學生“喜歡小鳥嗎?”學生興致盎然地紛紛回答“喜歡!” 學生的胃口被吊起來了,我卻沒有了下文,因為我把“為什麼喜歡?”這個問題漏掉了,而讓學生交流這個問題,就是為了喚醒學生對鳥兒的聲音、形態、顏色等印象,喚醒孩子們對大自然界的精靈—小鳥的喜愛之情。由此自然過渡到“小鳥是怎樣出生的?”把對小鳥的喜愛進而轉化為對鳥蛋的喜愛,為下面的朗讀作鋪墊。還有在教學“媽媽看見了,說:‘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鳥媽媽這會兒一定焦急不安’”這段(第二小節)時,我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說說自己為什麼事情焦急不安過?從而理解“焦急不安”這個詞語的含義,然後說說鳥媽媽是為了什麼事情焦急不安?是因為丟失了自己最心愛的寶貝)這時我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鳥媽媽焦急不安的樣子,說一說,然後課件出示鳥媽媽丟失了寶寶淒厲慘叫的情形,再讓學生讀媽媽對小男孩說的話“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鳥媽媽這會兒一定焦急不安”。倘若我在這時能抓住時機有效創設情境:“媽媽擔心鳥媽媽丟失了寶寶著急所以就對小男孩說……”(一讀媽媽說的話)“媽媽擔心鳥媽媽丟了寶寶難過所以對小男孩說……”(再讀媽媽說的話)“媽媽擔心鳥媽媽丟了寶寶傷心所以對小男孩說……”(三讀媽媽的話)這樣在反覆的朗讀中不但讓學生深入理解了“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也理解了鳥媽媽的焦急不安,更為學生理解下文中小男孩送還鳥蛋的愛鳥行為打下了伏筆,使教學環環相扣。我錯過了這兩個創設情境的重要時機,所以把本該入情入境的朗讀感悟變成了機械重複的朗讀。

但是在難點的突破上我課前預設不足,沒有有效達成目標。在看圖展開想象時,很多孩子都說出了圖中的景色:“看到了藍天、白雲”、“看到了大樹”、“看到了鳥媽媽”……於是我提問“彷彿”可以換成什麼詞,我覺得這對學生沒有難度,就把它作為一個階梯,引導學生想象。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學生不能準確地說出它的意思,還是回答了剛才的答案。我有些著急了,說了一個句子幫助理解“彷彿”,但是很遺憾,孩子還是沒有明白意思,反覆請了幾個孩子都讓我失望了,終於有一個孩子說出了“彷彿就是似乎的意思。”我鬆了口氣,又補充了“彷彿也可以換成好像。”但是對文字內容學生還是沒有深入理解,我卻在這裡停止了。直接出示畫面,代替學生說“我彷彿看見了鳥兒在花叢中歌唱,在樹上快樂地捕食,在樹枝上無憂無慮地嬉戲,在藍天上自由地飛翔。”

我覺得正是自己對學生的預設不足,課前沒有備足學生,才導致課堂生硬缺乏學生思維的火花。在學習第四節時,我可以先承接上一節引導學生想象,現在兩隻鳥蛋正舒舒服服地躺在鳥窩裡,你猜,在鳥媽媽的孵化下,過幾天這兩隻鳥蛋會怎樣?雖然它們現在還是蛋,但我們可以想到,(放鳥叫聲)聽!——說說你彷彿聽到了什麼嗎?(擊出示鳥兒在藍天中飛翔圖)看!——說說你彷彿看到了什麼嗎?然後邊讀邊想象,把自己當作小男孩讀詩歌第四節,再播放幻燈展示鳥兒自由生活的畫面、人與鳥和諧相處的照片進一步激發孩子熱愛鳥類、熱愛自然的情感,從而引導有感情地朗讀。

《兩隻鳥蛋》教學反思13

回首《兩隻鳥蛋》的教學,總體設計是合理的、也不乏新意。課堂中學生參與主動、注重感悟積累、目標基本達成。

教學中,要求學生“把課文讀給同桌聽聽,兩人互相檢查,讀音正確嗎?要是他讀得好,就向他學習,要是他有困難,你就幫幫他。”這種小夥伴互助的形式是低年級學生喜聞樂見的,把枯燥的讀書變成互為“小老師”,激發了學生的讀書興趣,又能使學生在“互幫互學”中把課文讀熟練了。

識字寫字是低年段教學的重點。文中的字學生大多已經認識,我放手讓孩子們自主交流識字經驗,激發他們識字的熱情。歸類識記使得識字系統化,高效化,比如“投、指”都有提手旁,字的含義都與動作有關。

感悟詩歌主題的教學,一開始就緊緊抓住文字的一條情感“主線”來引導。這樣使學生對“小男孩”這個主要人物形象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為學生進一步“理解文字”,研讀小男孩行為變化的原因奠定了一定的感情基礎。

在學習第一節的內容的時候,很自然地讓學生注意課文是怎樣描寫鳥蛋的大小、溫度的。而後讓學生換種說法,將形容小小的鳥蛋、涼涼的鳥蛋變成了鳥蛋小小的、鳥蛋涼涼的。學習同種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達,感受漢字的神奇。在有學到運用,提供圖片為平臺讓學生“說話”練習,一方面鍛鍊了學生的仿說能力,另一方面激發了學生對詩歌的興趣。第二節主要引導學生理解鳥媽媽一定會“焦急不安”的心情和體會出小男孩意識到自己行為自私的情感。這既是本課教學重點更是難點。為了突破這一段的教學難點,我精心製作了多媒體課件,輕鬆化解了難題,學生脫口而出的“以後更不能傷害小鳥了”就是最好的證明。第三節在教學設計上主要通過創設“送鳥蛋”的情境,感受小男孩珍愛鳥蛋的情感。從教學效果看,設計非常合理。學生的朗讀效果比較明顯。

第四節總覺得學生朗讀的與原來的預設還有些距離。“情感體驗”還不夠“濃”。以至於學生讀書之味亦不夠“真”。

《兩隻鳥蛋》教學反思14

教一年級將近一年了,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有所成長,也越來越喜歡這個充滿活力與歡聲笑語的語文課堂。今天我上了《兩隻鳥蛋》的朗讀指導課和聽了將近10節朗讀指導課,受益良多。同時在這次教學中,聽了專家們和領導的評課,指導,有了許多感觸。現在就自己教的《兩隻鳥蛋》進行以下幾點反思。

《兩隻鳥蛋》是國小語文人教版第二冊的第9課,講的是一個小男孩從樹杈上取下兩隻鳥蛋後通過媽媽的教育把鳥蛋送還的故事。

在進行教學時,我先用課件放出圖片:一個鳥窩裡躺著兩隻鳥蛋。同學們看到這個都很興奮,這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接下來我就問“這鳥蛋可愛嗎?喜歡嗎?”學生必然也喜歡這小小的鳥蛋。一開始我就讓學生體會到文中的小男孩為什麼要去取下鳥蛋,最後又把鳥蛋送還?“但小男孩取鳥蛋卻發生了一件事情,大家想知道嗎?”讓學生一開始就對課文感興趣。初讀完課文後我又播放了本文的動畫課件,讓學生更加進步到文中去理解。我感覺這一開頭是比較成功地吸引學生的。

在接下去的學習文中的4小節的朗讀指導中,我儘量擯棄煩瑣的分析,而是讓學生在盡情地朗讀中體會作者的情感,在讀中感悟。

當學習第一節時讀到“小小的鳥蛋涼涼的”,一開始本想以實物讓學生們摸摸,感受自己拿著鳥蛋是否感覺到了鳥蛋涼涼的。但當時想到上課時間的關係,因此最後把這一環節刪掉。不過還好通過實物投影,也能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後面的教學中同學們回答問題都很積極,有些同學基本每個問題都舉手了,而且基本領悟到了課文的意思,對課文的朗讀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兩隻鳥蛋》教學反思15

《兩隻鳥蛋》是一首敘事詩,講述了一個小朋友取下兩隻鳥蛋又送還兩隻鳥蛋的事。在這首小詩裡我們能看到孩子在母親的啟發下,幼小的心靈裡萌生出對生命的珍愛,對小鳥的關愛,對大自然的熱愛。孩子看到小鳥的明天,我們看到人類的希望──人與自然和睦相處。

本課教學中我以課題質疑,學生提出問題一:這兩隻鳥蛋是什麼樣的?問題二:後來會怎樣?它們會變成小鳥嗎?問題三:本課為什麼以兩隻鳥蛋為題?我讓學生們帶著這些問題讀課文。這樣匯入課文調動了學生讀書的興趣。

在課文內容的教學中,我讓學生比較聽了媽媽的話之前“我”是怎麼喜歡他們的,聽了媽媽的話之後“我”又是怎麼愛惜他們的。抓住“小小的、涼涼的、真好玩”來理解(之前)。抓住“小心的、捧著、連忙、輕輕地”來理解(之後)。從中讓學生懂得開始是由於好玩、好奇喜歡這兩隻鳥蛋到後來愛護小鳥珍惜生命所以憐惜他們。學生明白了兩個喜歡是不一樣的。第二種是高尚的昇華。

學生收穫:1、學會抓重點詞句理解課文。2、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本課不足之處:課文最後一段結束有些草率。學生的想象不夠大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