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15篇

來源:才華庫 3.29W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15篇

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1

在《水果謎語》的教學活動中,幼兒的表現沒有我預想的好,在教學活動中我準備了三個謎語,在猜第一個時,“紅果子,麻點子,咬一口,甜絲絲,“猜一種水果的名字,一開始幼兒能有興趣的亂猜,不是水果的也猜了進去,對於這樣的問題我也進行了引導而在與幼兒一起分析謎面的時候,發現多是我在講,給我的感覺是幼兒聽不懂,而且興趣也沒一開始好了,因此我也急於把答案說了出來。而在猜第二個謎語時,“兄弟幾個真和氣,天天並肩在一起,少時喜歡穿綠衣,老來都穿黃衣裳。”聽完謎面後,發現幼兒不是很積極的參與其中,幼兒的表現還是不會猜謎語,但是我還是鼓勵幼兒大膽的講述自己的答案。可是還是沒有我預想的那樣。因此再一次的對謎面進行分析。在分析的過程中,我為了吸引幼兒的興趣,出示了準備好的實物,邊講邊讓幼兒觀察,發現幼兒對實物是比較感興趣的。但是我也發現幼兒還是不會猜謎,興趣沒有故事的高。

對於這樣的現象,我也進行了一定的反思,小班的幼兒對猜謎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因為他們還不具有一定的知識經驗。,所以謎底應是幼兒熟悉的,謎面描述事物特徵是明顯而生動的,用的比喻應和謎底實物相似的。 再次,教給幼兒解謎技巧,即讓幼兒仔細聽謎面所描述事物的主要特徵,然後要求他們對每一句描述應引起聯想與分析,從事物特點上去猜。教師在組織幼兒進行猜謎活動之前,對於小班的幼兒教材的選擇很重要,應該是幼兒所熟悉的水果,而且要形象,這樣才能引起幼兒的興趣。

當然猜謎不是一天二天就能學會的,是一個長期訓練的過程,我也將在延伸活動中,飯後散步時以及教學活動開展前和小朋友們一起玩猜謎的遊戲,相信,猜謎會讓我們的孩子們愈來愈聰明!

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2

活動由來及設計思路:

穿衣服是幼兒很熟悉的一項生活內容,他們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分享閱讀讀本《今天穿什麼》激發了孩子關注“穿什麼衣服”的興趣,同時也符合幼兒社會性知識發展需求。

本次教育活動是在“大書閱讀”和“小書閱讀”的環節之後,幼兒初步掌握相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一次拓展活動——運動穿什麼。目的是引導幼兒通過閱讀讀本來認識常見的衣服,在掌握有關服裝穿著的知識之後,強化理解不同場合需要穿不同的衣服,並嘗試幫助幼兒獲得運用已有知識經驗認知真實生活問題的能力。

活動目標:

1、通過閱讀大書幫助幼兒理解不同場合需要穿不同的衣服。

2、啟發幼兒通過觀察圖畫所提供的資訊進行簡單判斷,並願意表達。

活動準備:

1、小班幼兒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的穿不同衣服的生活經驗,通過閱讀大書《今天穿什麼》,瞭解一些有關服裝穿著的知識,掌握簡單句式“……時候,穿上……帶上微笑”。

2.《今天穿什麼》大書一本、畫架、畫板、黑板各一個;小公主、小王子、小青蛙、小巫婆、小白兔等裝飾物品若干個;圖畫兩幅;《歌聲與微笑》音樂一曲。

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幼兒根據自己已有經驗,理解不同場合穿不同衣服。

難點:通過觀察畫面進行簡單的線索推理和判斷,得出不同場合、不同天氣穿不同衣服的結論。

活動過程:

1、興趣匯入,閱讀大書。

(1)教師出示幾件常見的不同型別的衣服,引導幼兒一起看看說說(個別幼兒可以穿一穿),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教師請一名幼兒引領小朋友一起復習閱讀一遍大書《今天穿什麼》。(教師強調“帶上微笑”,把握這個線索很重要)

教師:為什麼他們都帶著微笑?(穿上合適的衣服感到很舒服)

2、閱讀圖畫部分。

(1)出示一幅圖畫:一位阿姨穿了一雙高跟鞋正在打球。引導幼兒充分觀察畫面,並根據簡單線索找到一處不合理的地方。(引導幼兒在一幅圖畫中根據簡單線索進行判斷)

教師:小朋友在畫上看見了什麼?她在做什麼?穿了什麼?什麼的圖畫時,教師扮演了一個傾聽者,認真傾聽幼兒每一次的勇敢表達,同時還扮演了一位極盡讚美之詞的支持者和引導者,不斷為幼兒的表現鼓掌,豎起大拇指,帶領幼兒一起共同完善語言表達,分享大家的知識經驗。

通過分享閱讀《今天穿什麼》,教師、家長和幼兒受益匪淺,不僅使彼此得到互相理解和信任,而且讓幼兒感受到教師和家長的愛,引導幼兒喜歡閱讀,分享不同經驗,不是灌輸式學習,而是在輕鬆的氛圍中感受學習樂趣,效果很好。分享閱讀其實就是在分享快樂!

2、活動中的不足:

在引導幼兒表達的時候,要思考引導語怎樣能啟發幼兒,怎樣最有效;對於讀本要進一步深人研究體會、挖掘讀本中教育價值,從而使幼兒通過閱讀活動在社會性、語言、想象力等方面得到發展。

主要內容:

1、教師能從幼兒的生活人手引導幼兒。

(1)本活動重點是語言的運用,老師本次活動的切入點很好,能夠從幼兒身邊尋找幼兒感興趣的話題。在開始部分展示幼兒常見的不同季節不同質地衣服,引導幼兒認識和試穿,把幼兒的興趣調動起來;能夠把握讀本的切人點——運動穿什麼,出示圖片引導幼兒進行推理、判斷,符合讀本要求,環節清楚,有一定的聯絡性,把幼兒的原有知識經驗聯絡起來。

(2)本次拓展活動設計巧妙。運用認知圖畫的衝突,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觀察、分析、判斷,兩幅圖畫由一個錯誤到兩個錯誤(由淺到深)來調動幼兒不斷思考。

(3)教師設計“你覺得……”式的提問,體現出對幼兒的尊重。教師肯定讚賞每個幼兒不同的想法,利用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同時鼓勵幼兒通過線索發現分析,這一環節突破了傳統的語言教學模式。提出的問題能激發幼兒的積極思維,大膽表達,讓幼兒感受圖片奇特荒誕的同時,加深了幼兒對不同場合穿不同衣服的感受和理解。

2、幼兒的相關經驗沒被充分調動。

教師還可以從“服裝、尺碼、標籤”等方面,引導幼兒從身邊談起,當談到園服的時候,就可以充分引導幼兒說說“為什麼要穿園服上幼兒園”,而且通過幼兒身邊常見的羽絨服、雨衣,對衣服的材質、式樣及穿著的感覺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同時可以提供衣服實物,最好每人手裡都有一件,進行選衣服,扮演角色。

綜合評析:

1、分享閱讀已成為幼兒從伴隨閱讀到獨立閱讀的最佳開展方式,是幼兒園實施的一種類似遊戲的閱讀活動,旨在以輕鬆愉悅的方式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

本次語言活動的主題貼近幼兒生活,語言幽默,形、音、義高度結合,提供的圖畫色彩豐富、極富創意,給幼兒提供充分的想象空間。活動目標設計與幼兒的認知水平相適應,充分滿足幼兒發展不同階段的閱讀需要。教師通過設計提問引導幼兒關注畫面細節,思考畫面與結果的關係,調動和豐富幼兒體驗,讓幼兒在各種真實的語境中感受語言的美,以貼近幼兒生活環境、經驗的主題故事,深化其的情感體驗。閱讀學習與其他領域的學習緊密相連,相互滲透的領域活動進一步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習慣、綜合能力,其豐富的拓展活動也為幼兒想象力、創造力的發揮和發展創設了良好的環境。

2、個人反思中,教師能夠根據幼兒在活動中的大膽表現,教師對幼兒的支援進行深入反思,認識到教師作為傾聽者和支持者時,幼兒會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對教師創造的寬鬆學習環境有較好的理解和實際行動。

小組反思中對閱讀材料的選擇進行了細緻深入地分析,對於教師出示兩幅圖畫的順序:“一個錯誤到兩個錯誤,由淺到深地調動幼兒已有經驗”進行了具體點評,使教師對自己的教學策略更加清晰,對於教師如何進一步拓展幼兒的相關經驗提出了具體建議。但在小組研討中對教師的指導過程中什麼地方、哪句話不到位,應該怎樣說,沒有充分體現。

附:內容介紹 《今天穿什麼》

這本書通過簡單的畫面,引導幼兒觀察圖中兒童的穿著、表情,從而使幼兒理解在不同季節、做不同事情時需要穿不同的衣服。

內容原文:

上學穿什麼?穿上花裙子,帶上微笑。打球穿什麼?穿上運動鞋,帶上微笑。游泳穿什麼?穿上游泳衣,帶上微笑。跳舞穿什麼?穿上舞蹈裙,帶上微笑。下雨穿什麼?穿上紅雨衣,帶上微笑。下雪穿什麼?穿上羽絨服,帶上微笑。做飯穿什麼?穿上花圍裙,帶上微笑。洗澡穿什麼?……只有微笑。

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3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講述故事片段,表達自己的觀點,並理解故事內容。

2、瞭解故事中“多為別人著想”的道理。

二、活動準備:課件、故事錄音。

三、活動過程:

(一)匯入部分:引發幼兒對故事的興趣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講故事,但是在講故事之前,老師先問一個問題你們都認識哪些樹?那麼這些樹長在哪裡?那麼老師今天的故事裡的樹很特別,它不是長在地上的,那麼它長在哪裡呢?讓我們來看今天的故事。

(二)基本部分:講述故事

1、分段講述

(1)圖片一:

師:春天,鳥先生用粘土和乾草造了一個堅固的窩,鳥太太就在他們的窩裡孵她的蛋寶寶,一天她感覺一個蛋動了一下,難道是寶寶要出生了,但是……

(2)圖片二:

A、師:你們看鳥太太的寶寶出生了嗎?那麼鳥太太孵出了什麼?那麼你們覺得小樹苗長在鳥窩裡是好還是不好?為什麼?(開放式的問題,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活躍課堂氣氛。)

B、教師小結:你們講的很好,鳥先生和鳥太太很擔心小樹越長越大,會把鳥窩撐破,心裡很是害怕。

(3)圖片三:

A、師:鳥太太孵出一棵樹,這個訊息很快傳遍了整座森林,許多動物都紛紛趕來幫忙,我們來看看誰第一個來幫忙,它想到了什麼辦法呢?你覺得鳥太太會同意嗎?他們他們之間可能說了什麼?誰能用完整的話把這張圖片的故事說出來?(引導幼兒觀察故事中出現的人物,所發生的事情,並讓幼兒大膽想象他們的對話,最後將這些資訊串起來,進行較為完整的講述。)

B、教師小結:教師將孩子們說的故事組合加工再次複述。

(4)圖片四:

A、師:螳螂的辦法已經不能用了,讓我們來看看接著又發生了什麼,誰能直接把圖片上的事情說出來。(嘗試讓幼兒在老師不提示的情況下進行講述,教師不斷提示,讓幼兒自我完善故事內容。)

B、教師小結

C、(圖片五)那麼甲蟲先生的辦法鳥先生也不同意了,那麼還有什麼辦法呢,那麼你們也來幫忙想想辦法吧?(開放式問題,讓幼兒猜想接下來發生的事情。)

(5)圖片六、七、八

師:讓我們接著聽故事,這時鳥先生和鳥太太一起想出了一個辦法,不如我們來把小樹移個地,於是甲蟲和螳螂先生挽起袖子就動手搬小樹,鳥先生叮囑“可別碰壞了我築的窩”,“也不許碰壞了我的蛋寶寶”鳥太太趕快加了一句,於是大家就都輕手輕腳的把小樹搬到地上,把它種到土裡。鳥太太和鳥先生想辦法和螳螂先生和甲蟲先生的辦法,誰的最好,為什麼?(引導幼兒說出在做很多事情的時候我們要為別人著想,不能光顧著自己,要懂得關愛別人。)

(6)圖片九

一天鳥太太覺得又有一個蛋動了下,鳥先生尖叫起來“天啊!難道又要孵出一棵樹了”,鳥太太瞪了鳥先生一眼“我哪能總是孵出樹來,這回準是我們的寶寶要出生了”,果然這次鳥太太一連孵出四隻鳥寶寶,鳥先生成了四隻小寶寶的爸爸,小樹也在鳥先生和鳥太太的照顧下茁壯成長,當來年春天到來時,小樹上多了四個小窩。(教師講述故事的結局)

2、幼兒小結故事

我們的故事講完了,但是故事還沒有名字,你們覺得故事叫什麼名字好呢?我們來回憶一下故事中都出現了誰,發生了什麼樣的一件事情?(引導幼兒幼兒回憶整個故事)

3、完整傾聽故事:

故事講完了,但是我們還有一個問題的答案沒有找到,就是為什麼這棵樹是什麼樹,它怎麼就長在鳥窩裡了呢?那讓我們完整聽一遍,答案就在故事中。(給幼兒再次傾聽故事的動力,希望藉此讓幼兒能更認真的完整傾聽。)

(三)結束部分:活動延伸

那麼故事錄音中最後也留給我們一個問題,他說“這課合歡樹上的四個小窩還會長出小樹嗎?”(讓故事得以延伸,課後讓幼兒繼續創編故事……)

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4

藝術幼教中心藝術幼兒園給了我們新老師展示的平臺,我在這次執教的大班語言活動《鱷魚怕怕牙醫怕怕》中,自己上下來之後發現有很多的不做之處,一些聽課的老師們也給了我一些建議。

一、目標制定不夠全方面,不夠清楚,比較囉嗦。沒有從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入手。通過自己和師傅仔細的琢磨,最後把目標定為:

1、仔細觀察畫面鱷魚與牙醫的表情、動作和形態,大膽猜測他們的想法並樂於表現出來。

2、感受繪本的趣味性,體驗鱷魚和牙醫的心理變化。

3、知道要愛護自己的牙齒,並懂得保護牙齒的方法。

這樣的目標就更全面,更清晰了。

二、活動的第一個環節是通過問題直接匯入主題的形式,先是回憶幼兒的經驗來調動幼兒對拔牙的一種興趣,為下面的故事做鋪墊。在問第三個問題:“你拔牙的時候痛嗎?”很多幼兒的回答是不痛,而我預設的答案是很痛,我就把很多幼兒的回答一直向很痛的方面來引,但是這個引導有些強制性的灌輸,而不是讓幼兒自然而然的感覺到拔牙其實是很痛的,只是醫生用了很多種不同的方法讓我們不痛。在我第二次執教的時候,我這樣問幼兒:“你是用什麼好方法讓自己不痛的呢?”幼兒會有很多種好的方法建議給大家呢,教師再對幼兒的話進行總結(原來很多幼兒拔牙都有讓自己不痛堅強的好辦法)。在一個活動中一個問題設計的好壞,追問的是否及時與合理,直接影響到幼兒的興趣以及幼兒獲得的知識的多少有關。第二次執教中,我把這個問題進行了調整,幼兒的回答與興趣點就更高了。更重要的不是老師直接的灌輸而是幼兒有興趣的獲得了很多知識。

三、活動的第二環節中,我直接出示封面鱷魚和牙醫的圖片並告訴幼兒故事的名字,幼兒聽到這個名字就有幼兒說看過了,當時我就很緊張在:“有個幼兒看過了會不會直接就把內容說了呢?”而沒有理會那個幼兒,那個幼兒當時是如此的想說說自己看過的感受啊!現在想想可以對這位幼兒說:“你看過了真棒!你再跟著老師來看一看,看看和你上次看的有什麼不一樣的收穫。這樣誇了幼兒,幼兒的興趣也就上來了。在這個環節中,是幼兒大膽想象的部分,應該讓幼兒自由的想象,沒有框架沒有侷限的想象。而我在這裡提問的幼兒比較少,只要幼兒達到我預設的點上了我就收了。應該多給幼兒表達的機會,這樣幼兒才會對這個繪本的興趣點會更高。

四:在第三環節中,分成了補牙前、補牙中、補牙後三部分。

1、在過程中發現環節不是很清晰,有些混亂,老師更多的是用提問——回答的模式控制著對話。

2、這個故事的特點就是圖片很豐富,動作表情很誇張。應該更多的讓幼兒來觀察畫面然後說說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教師框住幼兒的思維。一個問題的問出讓對話走向對話題的單向思考,或是走上了一個老師心中的所謂“正確”答案。比如在欣賞PPT5的時候,我問幼兒:“鱷魚坐在椅子上會想什麼呢?”很多幼兒都說了自己的想法,而我心裡只有一個答案,就是繪本里的原話(我好害怕)。當幼兒說的和這個話不一樣的時候,我並沒有肯定幼兒的回答,而是直接說出我準備的話。活動結束後想想,對於這個故事並沒有正確的答案,不一定要按照上面的原話來講,可以更改創編,這個故事就是讓幼兒通過觀察畫面讓幼兒想說、敢說、會說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只要答到點上就是一個正確的答案。

五、1、在完整欣賞中,我沒有講清楚這次的欣賞要求,還有在分角色中,我沒有站在孩子的立場上考慮,沒有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導致幼兒在完整欣賞中沒有什麼目的性,沒有太高的興趣。沒有達到預設的目標。在第二次執教中,我從幼兒的角度出發,讓幼兒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並和老師玩遊戲。這樣的話幼兒就完全投入在自己的情境中去,興趣點自然而然的就提高了,目標也就達到了。

2、第二次執教後,因為故事非常的簡單,發現這個完整欣賞故事作用不是很大,和一些經驗老師討教了之後,可以改成鱷魚和牙醫的心裡變化圖,可以是鱷魚和牙醫的一個部位的變化(如眼睛的變化),也可以是整個臉部表情的變化,老師準備一份心裡變化圖和幼兒一起分析並總結。這樣更能提升幼兒對這個故事的理解。

六、1、在延伸活動中,發現我比較倉促,看到時間已經過了半小時了,所以有些急躁,但是這個時候的孩子們還是很興奮的,如果和孩子盡情的跳刷牙舞會是一個完美的結局。

2、在第二次執教中,由於時間原因延伸活動沒有上,我想在延伸活動中,讓幼兒畫一畫:“假如鱷魚和牙醫第二年見面會是什麼場景呢?”請幼兒通過剛才觀察的畫面進行想象和提升,這樣繪畫就和繪本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把幼兒繪畫好的場景做成一本書,空餘時間和幼兒一起探討這本書的名字以及內容,這樣的教學活動就可以一直的延伸下去。幼兒的知識就在不斷的積累。

七、環繞整個活動過程來看,發現自己真的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

1、故事的複製現象可以前置,讓幼兒在故事情境中去發現這個特徵;

2、故事設定的環節不夠新穎,可以設定更新穎符合班級特點的環節;

3、講述故事時不夠放開自己,可以有聲有色用誇張的動作表現故事;

4、問題設定的比較有侷限性,應該給幼兒自由的空間去想象和回答;

5、提問的問題比較模糊囉嗦,應該給幼兒簡潔明瞭問題讓幼兒思考;

6、提煉幼兒的回答不夠精簡,在總結幼兒的回答語言要精練和全面。

通過這次平臺的學習,讓我知道自己在語言教學方面存在的不足之處,並及時的矯正。一些有經驗的領導和老師還教給我如何去上語言教學活動,以及告訴我很多的上課的好方法。這次的彙報課讓我學到了很多,受益匪淺。我相信在以後的語言教學道路上我會更上一層樓!

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5

一、“點”的設計

教師應根據語言活動目標與程序以及幼兒的興趣和需要來設計提問的“點”。

1.在新舊知識聯絡處設點。幼兒學習新知識需要舊知識的支撐,在新舊知識的聯絡處提出問題,有助於幼兒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聯絡,全面地理解新知識。比如,在語言活動《小猴賣“O”》中教師出示“O”形狀,問:“你看到過和它形狀一樣的東西嗎?”這一問,教師就調動了幼兒的已有經驗,他們有的說是雞蛋、有的說是游泳圈、也有的說是月亮……接著,教師又提了一個問題:“小猴賣‘O’,誰會來買?買來做什麼呢?”這就引起了幼兒對新知識的思考。

2.在幼兒思維轉折處設點。人的思維總是受到現實生活和個人經歷的影響,所以常規思維大多是順向思維。而事物本身往往具有多面性。有時需要幼兒用逆向思維來考慮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在幼兒思維轉折時,予以點撥。比如,在語言活動《烏鴉喝水》中,幼兒一致認為用投石子的方法喝到水是惟一的答案。為了引導幼兒進行換向思維,教師問:“如果烏鴉身邊沒有石子,它該怎麼辦呢?”從而促使幼兒思考其他方法。

3.在易引起想象處設點。幼兒的藝術天分和創造能力,都是從想象力開始萌發的。在易引起幼兒想象處設點,不僅順應了幼兒喜歡想象的心理特點,而且能夠豐富和發展幼兒的想象力。比如,在語言活動《小雞和小鴨》中教師講到小鴨不小心掉入一口枯井時,問:“小朋友們,誰能想出個好辦法將小鴨子救出來?”孩子們紛紛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象出各種幫助小鴨子的辦法:“讓小雞去把小鴨的媽媽找來。”“打110電話讓警察叔叔來幫忙。”“在枯井裡灌滿水,小鴨子就會游上來。”

4.在幼兒疑問處設點。“學源於思,思源於疑”。幼兒有了疑問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因此,在組織語言活動時教師要善於發現幼兒的疑惑或幫助幼兒梳理問題。或提供一些材料輔助幼兒思考問題。比如,在語言活動《動物的`傘》中有幼兒問:“小鳥和螞蟻都找到了傘,動物園的其他動物的傘呢?”教師先是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確認和補充:“對呀!我們來幫其他動物找找傘,好嗎?”然後在活動區提供了一些“傘”狀的材料,以利於幼兒尋找。

二、“序”的設計

語言教學中提問的“序”的設計,是指教師根據一定的原則,運用一定的方法對其所提的前後問題之間相互關係的設計安排。一般來說,教師應遵循幼兒的認知規律、思維規律以及語言教學規律,設計出既適合幼兒需要又符合教學目標的“序”。

1.掘進式提問。這種型別的提問就像一根鏈鎖,每個問題都是鏈鎖上的一個鏈環,前後勾連,環環相扣,不斷擰緊幼兒思維的發條,加深幼兒對思維物件的認識。比如,在小班語言活動《太陽感冒了》中,教師連續提了三個問題:(1)這兩天太陽公公都沒有出來,它怎麼了?(2)太陽公公怎麼會生病的?(3)太陽公公病好了以後還敢吃冰激凌嗎?這些步步深入的問題,促使幼兒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進行思考,有助於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和寓意。

2.拱月式提問。這種型別的提問主要是讓許多小問題環繞一個大問題,一個大問題統領許多小問題。

案例:在詩歌活動《粗心的小畫家》中教師問:“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要學詩歌《粗心的小畫家》。在詩歌裡面有好多小動物,但是這些小動物與我們平時所看見的小動物們有些不一樣。請小朋友們仔細聽,等會兒老師有問題要問你們哦。”教師繪聲繪色地讀完詩歌后,開始提問。

師:“丁丁畫的螃蟹有幾條腿?”幼:“四條。”師:“螃蟹有幾條腿?”幼:“八條。”

師:“丁丁畫的小兔耳朵是什麼樣的?”幼:“圓的。”師:“小兔子的耳朵應是什麼樣的?”幼:“長長的。”

師:“丁丁畫的鴨子的嘴巴是什麼樣的?”幼:“尖的。”師:“鴨子的嘴巴應該是什麼樣的?”幼:“扁扁的。”

師:“大家為什麼笑他?”幼:“他畫的螃蟹四條腿,畫的小兔圓耳朵,畫的鴨子尖嘴巴……

師:“丁丁為什麼會把小動物們都畫錯了?”幼:“他太粗心了。”

前面的幾個小問題是並列的關係,都是為了烘托後面的一個大問題:“丁丁為什麼會把小動物們都畫錯了?”

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6

昆蟲的世界充滿了生機,充滿了趣味。無論是絢麗多彩的春天,還是驕陽似火的夏天,大自然中隨處可見昆蟲忙碌的身影。面對這一切,成人可能會不屑一顧,而孩子卻會歡呼雀躍,用充滿好奇的眼睛去觀望,用充滿靈性的耳朵去聆聽,大餡餅這個故事發生在有趣的螞蟻家族,藉助這個故事可以讓幼兒對螞蟻的生活習性有更多的瞭解,活動設計來源於幼兒的生活,讓幼兒瞭解螞蟻家族團結合作的搬運過程和有趣的分工情況,體驗團結合作的快樂!在活動過程中以遊戲的形式進行,使整個過程動靜結合,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帶領幼兒用報紙當作大餡餅,學習有力的吆喝聲,體驗團結合作的快樂。

整個教學活動下來,我覺得故事的內容很獨特,裡面的對話工整、有序,闡述的道理明顯、易懂,整個環節把握得比較合理,但同時也帶給我一些啟示。

1、第一環節出示圖片激發幼兒的興趣我沒有引導好,當幼兒回答螞蟻在搬石頭時,我沒有很好引導,導致幼兒以為真的是大石頭。其實我可以引導他們,“這真的是大石頭嗎?”引出這是一片香腸,不是石頭。

2、在講述第三張圖片時,應該重點講述,上課時我有點急,“螞蟻為什麼要吆喝著把大餡餅運回洞?”這個問題我沒有丟擲去,導致這張圖片沒有講透,還可以讓孩子學習螞蟻們的吆喝聲“嘿喲,嘿喲”。

3、講述故事時,我一張張地出示,讓孩子一張張地看,一張張地講,讓他們猜測下一張圖片的事情,幼兒不太會猜對,有點難度,其實,可以把圖片一起出示,讓幼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概念。

4、最後環節遊戲《運餡餅》,讓幼兒切身體驗小螞蟻搬運食物的過程,將分工與合作在遊戲中體現出來。遊戲,能使整個過程動靜結合。但是我在遊戲前沒有講清楚遊戲規則,導致孩子都拿著刀,不知怎麼玩了,要是能講一下6人一組,二人當兵蟻,四人當工蟻,那麼他們就清楚了。可能是用了玩具刀的緣故,導致孩子對刀非常感興趣,看起來也有點危險,刀可以不用。《運餡餅》的兒歌一時半會不大可能學會,我想:不要也可以,就讓他們一邊搬大餡餅,一邊吆喝:“嘿喲嘿喲嘿喲嘿喲……”就可以了。

雖然活動已經結束,但留給我的啟示會一直引領我今後的教學工作,相信:只要自己不斷的積累,一定會在教育教學中有所突破與長進的。

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7

在語言教學中設計的提問一般比較多,不同的提問設計會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一個好的提問設計不僅能培養孩子思維的靈活性、獨創性,擴充套件孩子的想象空間,促進幼兒擴散性思維的發展,又能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引起幼兒從多角度認識事物,引發幼兒產生問題從而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水平。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教師的提問往往太表面化、模式化。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對我們的語言活動失去了興趣,甚至讓他們不再去關注別人的發言。而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對幼兒已有水平的瞭解上對教案進行深入的剖析,提升問題的有效性。

比如在語言教學活動《小蝌蚪找媽媽》教學過程中,按照教案教師有感情地講完故事後,按照故事的情節發展先後提出了下列問題:小蝌蚪遇到了哪些小動物?它們是怎麼說的?為什麼會把它們當成自己的媽媽?小蝌蚪最後是怎樣變成青蛙的?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反思後,我認為:這些問題太過於表面化,完全是讓幼兒在回憶故事的內容,沒有給孩子留有思考的空間,只要把故事的內容的記住就能回答出問題,對於大班的幼兒來說過於簡單,不利於培養幼兒發散性思維。

我覺得可以設計以下幾個問題:

1、小蝌蚪把哪些動物當成了自己的媽媽?為什麼會認錯媽媽呢?

2、小蝌蚪的媽媽究竟是誰?為什麼小蝌蚪和媽媽長得不像呢?

3、小蝌蚪為什麼問了那麼多動物都沒有找到媽媽呢?隨著這些問題的層層深入,能改變幼兒消極被動地接受故事的狀態,逐步引導幼兒從直觀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特別是最後一個問題是幾個問題的綜合,在問題的答案中隱含著事物的區域性與整體之間關係的道理。

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8

一、活動目標:

1、能安靜地欣賞散文。

2、學習詞語:綠油油、金黃色、鑽、瞧。

3、體驗坐火車時感知的春天景色。

二、活動準備:

1、散文:《坐火車》

2、課件:麥苗田圖片、油菜花圖片、山洞圖片。

3、增加其他景色的圖片,創設情境。

三、活動過程:

1、遊戲:坐火車。

——“嘿嘿!我的火車就要開!”“開到哪裡去?”

——老師帶幼兒一起玩“開火車”的遊戲:分別出示散文《坐火車》中相對應句子中的圖片。“開到綠油油的麥苗那裡去”、“開到金黃色的油菜花那裡去”、“開到山洞那裡去”。

——引導幼兒感受如“開到雪白雪白的雪山那裡去”,“開到蔚藍蔚藍的大海那裡去”,為幼兒的替換散文語句打好基礎。

2、欣賞散文。

——火車到站了,我們把剛才看到的寫成了一首兒歌。教師配樂朗誦散文。

——坐在火車上我們都看到什麼?學習詞語:綠油油、金黃色、鑽、瞧。

——為什麼會什麼也看不見呢?

——幼兒邊坐火車,看掛圖、鑽“山洞”邊再次欣賞散文,教師引導幼兒學說“一會兒是……一會兒是……”的語句。

3、讓幼兒試著把在戶外觀察到的風景能嘗試著替換散文中的詞句。

活動反思

第二課時我讓幼兒把小椅子排成火車狀,讓幼兒邊開火車邊欣賞散文。首先讓幼兒說說自己所瞭解的火車的特點:長長的,一節一節的,在開時還有聲音;其次讓幼兒開著火車觀察春天,引導幼兒關注教室裡佈置的圖片:“綠油油的麥苗”,“金黃色的油菜花”。在學習散文時,根據散文的順序出示圖片,讓幼兒能更好的學習詞語,再讓幼兒說說喜歡文中的那一句話,加深對文中詞語的學習。幼兒在學習時由於有了一定的情境,所以學習散文及詞語時掌握較快,不過大多數孩子急於表達,而不能說完整句,今後活動中應多讓孩子鍛鍊說的機會,多說,多講,發展完整的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9

活動目標 :

1、能安靜地,注意力集中的傾聽完整個故事。

2、理解故事內容,能完整複述故事片段小老鼠清掃落葉的句子,學會“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式。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老鼠掃落葉的熱鬧場景,並初步嘗試複述小老鼠清掃落葉的句子

活動難點:

能運用“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式進行完整的複述。

活動準備:

兒童經驗準備:幼兒已有的有關秋天的經驗。

物質材料準備:圖片若干幅。

活動過程:

一、完整欣賞。

1、教師完整地,有表情的講述故事一遍。

(在講述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動作表情、語音、語速、語調以及與幼兒的眼神交流,將幼兒帶入故事的情景中,同時進一步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

2、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麼?

(2)故事裡的小老鼠們在幹什麼?

二、出示掛圖,分段理解故事內容。

1、出示第一幅掛圖,根據圖片講述故事。

2、提問

(1)小老鼠們是什麼時候出生的呀?(簡單的進行提問即可)

(設計此問題旨在幫助幼兒瞭解季節與氣候之間的聯絡,知道夏天過去後是秋天,秋天過去後是冬天,同時也為理解下面的故事內容做鋪墊。)

(2)小老鼠往洞外一看發現了什麼?

(小老鼠們看見好多落葉以後便準備幹嗎啦?掃落葉了,那小老鼠們又是怎麼掃落葉的呢?請小朋友們仔細看看圖片,來講講看)

三、出示第二幅掛圖,根據圖片講述故事。

1、出示圖片,提問:小老鼠們是怎麼掃落葉的?

(讓幼兒通過觀察圖片並結合已有知識經驗進行回答。)

2、教師根據圖片講述,讓幼兒看著圖片跟著複述。

(故事:小老鼠們有的拿著掃帚在掃落葉;有的拾起樹葉,放在小框裡;有的把樹葉頂在頭上,運到一個地方堆起來;還有的老鼠一起合作,用小箱子抬樹葉……)

3、請小朋友上來模仿動作,一邊做一邊講述相關的句子。

四、繼續講述故事,直至結束。

1、提問

(1)小老鼠們剛打掃完落葉,發生了什麼事情呀?

(2)剛打掃乾淨的地上怎麼又會有樹葉的?

鼠媽媽是怎麼對小老鼠說的?

(教師講述鼠媽媽的話,主要是讓幼兒欣賞。)

2、帶幼兒走出教室去學學小老鼠撿落葉(可以帶上適宜的工具)

五、再次完整講述故事,可讓幼兒根據圖片,跟著老師一起復述故事內容。

幼兒對故事的內容已有了大概的理解,再次完整欣賞可滿足幼兒傾聽的需求,在欣賞的同時鼓勵幼兒跟著一起復述,從而進行語言鍛鍊,達到鞏固的作用。

附故事: 《小老鼠和落葉》

鼠媽媽帶著五隻小老鼠住在一棵大樹的洞裡面。

這些小老鼠都是夏天出生的,現在他們都已經漸漸長大了,已經能夠幫助媽媽做事情了。

天氣漸漸地冷了。這天,小老鼠們從樹洞裡往外一看,立即驚呼起來:“啊呀,哪來的這麼多樹葉呀?”

鼠媽媽看了看地上,說:“來,我們一塊兒掃落葉吧!”

“噢!掃樹葉嘍,掃樹葉嘍!”

“哈哈,太高興啦!”小老鼠們有的拿著掃帚在掃落葉;有的拾起樹葉,放在小框裡;有的把樹葉頂在頭上,運到一個地方堆起來;還有的老鼠一起合作,用小箱子抬樹葉……

“哎喲,腰真酸呀!” “咳,累死我啦!”

打掃完了以後,小老鼠們都“呼哧呼哧”地直喘氣。

這時,一隻小老鼠發現地上又多了一片葉子,就指著另一隻老鼠說:“這是不是你丟的葉子?” 白老鼠說:“不是我丟的,是它丟的”,就這樣小老鼠們吵成了一片。

正在這時,“嘻“的一聲,一片樹葉正巧落在一個小老鼠的頭頂上。

這時老鼠媽媽來了,她對孩子們說:“秋天到了,天氣變涼了,樹葉會從綠色變成黃色,不用風吹,自己也會從樹上掉下來。等到所有的樹葉都掉光了,天會變得很冷很冷的”

天氣越來越冷了,樹上的葉子變紅了,變黃了,即使沒有風吹,它們也自然地從樹上落下來。當樹上的葉子全部落光的時候,天氣就變得非常非常冷了。

小老鼠們不停地清掃著落葉,不知不覺,他們迎來了出生後第一個冬天。

活動反思:

1. 在前幾個教學環節中,幼兒的反映較為積極,興趣也比較高,但由於問題提的較多,有點拖沓,導致到最後的一個環節,有部分幼兒已經開始坐不住了,提問題要精煉,有些沒有必要的問題可以刪去,要考慮到幼兒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只有3——5分鐘,可以通過變換提問的方式去形式去激起幼兒的注意力。

2. 在第一遍講述故事的時候,由於緊張忘記說題目,導致提問的時候提了兩個較細節的問題。幼兒在第一遍聽完故事後較難回答此類細節問題。還有講故事的速度仍可再放慢些。

3. 教具掛圖可能畫的太小,坐最後排的幼兒不是很看的清楚,需要努力去看,就可能導致後排幼兒的積極性與前排幼兒相比較低。掛圖畫面的大小應該適合每個幼兒看清楚。

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10

糖果是幼兒愛吃的零食之一,對於小班的寶寶愛吃糖果卻不能夠按時刷牙、漱口,使寶寶們有了蛀牙。小班語言活動《小河馬拔牙》目標是讓寶寶們知道了保護牙齒的重要性,並學會了正確的刷牙、漱口的方法,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

《小河馬拔牙》這個故事在我第一遍講述後孩子能基本明白故事內容,當我提問:小河馬的牙齒為什麼疼時,孩子們能講出來是因為河馬睡覺前還吃了糖果,有的幼兒還說“我們小朋友睡覺前也不能吃糖果”……,要不牙齒就會痛的。孩子們很喜歡這個故事,有的孩子學小猴醫生給小河馬拔牙的動作,有的孩子互相模仿起了故事中小猴醫生與小河馬對話的情節。通過本活動,孩子明白了糖果不能多吃以及怎樣更好地保護我們的牙齒。

通過本活動,孩子明白了糖果不能多吃以及怎樣更好地保護我們的牙齒。由此可見,幼兒故事不需要老師過度的“挖掘”,而是在孩子能理解接受的層面上通過引導讓幼兒直接與作品互動,使孩子真正領略作品的魅力,獲得獨特的體驗,成為學習文學的主體。

在趙老師的指導下,我認識到,在我執教的這個活動中,我的主導地位太強,《綱要》指出:語言活動要為幼兒創設想說、敢說、有機會說的機會。在這個活動中,完全可以給孩子充分的形象以及說的機會,在我出示第一幅圖的時候,幼兒猜測的非常的好,有的說“小河馬牙痛”,有的說“小河馬的爸爸媽媽不在家”,還有的說“小河馬不舒服”……其實,我完全可以直接引入第二副圖,給幼兒猜測,形象之後,加以總結,提升,從而給幼兒更多的表達機會。

活動時,發現有一小部分幼兒在家裡是不刷牙的,根本沒有養成早晚刷牙的習慣,因此在活動後,我對幼兒進行了延伸活動,給幼兒看了一些正確刷牙的圖片,讓幼兒仔細觀察,在看看,說說中掌握一些刷牙的方法,並鼓勵他們每天都要刷牙,保護好自己的小牙齒,不要讓蟲子吃掉我們的牙齒。同時,和家長交流,建議家長在家要督促孩子早晚刷牙,不能因為偷懶而讓孩子養成不良習慣。

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11

針對提問:雖然精心設計了不同層次的提問,但實施活動中發現部分幼兒想象的出發點停留在第一的層面上,無法根據巧克力豆的形體進行大膽想象,有些幼兒能根據巧克力進行想象,但忽略從形體的角度上進行想象。面對此回答,應及時予以形體上的引導。

針對環節設計:此故事的幾個鏡頭在內容上是並列的,根據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可在操作活動中投放圖片讓有幼兒遷移經驗。教師適當提問,適時小結。既可以增加生生之間的互動,又可以保證課堂效果更有效。在實施過程中,由於課堂組織能力尚很欠缺,孩子分散後沒有很好地集中幼兒,導致活動美中不足。在今後努力學習,糾正缺點,為下次活動做準備。

在本活動中我引導幼兒大膽想象表達,圓圓的巧克力豆不僅可以吃,還可以做什麼?發展孩子發散思維的能力。如巧克力豆像什麼?此問題旨在引導幼兒根據圓溜溜的形體去想象,並不是毫無根據的幻想。對幼兒不按形體想象的物體要予以及時引導,使其從形體的角度去展開想象。

《好吃的輪子》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因為巧克力豆是孩子經常接觸而且都很喜歡的食品。此故事情節對中班孩子而言比較簡單,考慮到中班孩子的想象力非常豐富,因此我把本次活動的重點設為學說角色對話“我用…送給你做…”。

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12

活動目標:

1、觀察杏子、櫻桃等水果的顏色,以水果的顏色為題材創編兒歌。

2、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3、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4、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活動重難點:

1、觀察杏子、櫻桃等水果的顏色,以水果的顏色為題材創編兒歌。

2、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活動準備:

1、杏子、櫻桃、葡萄、西瓜等水果的圖片(正面沒塗色,反面塗有顏色)、問號圖片。

2、水果貼紙(杏子、櫻桃、葡萄、西瓜)若干。

活動過程:

一、匯入

1、師:果園裡的水果都成熟了,姬老師想帶大家去果園裡摘果子,開上你的小汽車,嘀嘀,出發了,果園到了,剎車,下車。看看果園裡都有什麼水果。

2、教師出示櫻桃、杏子、葡萄、西瓜等水果圖片(沒塗顏色的一面),並引導幼兒說出是什麼水果。(白鹿原的西瓜,華胥的杏子,櫻桃,三裡鎮和前衛的葡萄)

3、師:仔細看看,這些水果和平時有哪裡不一樣?它們忘了幹什麼?(引導幼兒說出沒有顏色)

4、師:你們想不想給水果穿上顏色衣服?你想給櫻桃穿上什麼顏色的衣服?櫻桃喜歡嗎?

5、用同樣的方法,請幼兒說說其它水果的顏色,老師則將該水果的圖片翻過來,即黃杏子、紫葡萄、綠西瓜。

6、師:我們小朋友讓這些水果穿上了漂亮的顏色衣服,現在我們來看一看,櫻桃穿上了紅色的衣服以後變得怎麼樣了?(紅紅的)

師:我們一起來說一遍(紅紅的)我想把送一句更好聽的話送給櫻桃,把這句話說的更好聽一點,你們聽一聽我是怎麼說的(櫻桃櫻桃紅紅的)

師:誰來給西瓜送一句話呢?(請幼兒來說)杏子、葡萄同上。

二、編兒歌《水果歌》老師告訴幼兒要根據水果的顏色來編兒歌。

1、師:今天果園裡不光有水果寶寶,還來了一位客人。(教師出示問號)你們知道這個是什麼嗎?他表示了什麼意思呢?這個是問號。它表示了有問題要問,那你覺得問號會問誰問題呢?(引導幼兒說出水果寶寶)。

2、師:它是問哪一個水果問題呢?(引導櫻桃)它今天就是有問題要問櫻桃,聽聽看,它會問櫻桃什麼問題,什麼水果紅紅的(幼兒回答)

3、師:謝謝你們幫櫻桃回答了,這個問號找到它要問的水果寶寶了對不對?我這裡還有三個問號朋友,它們要問哪個水果寶寶?會問什麼問題?(可請幼兒操作)。

4、師:這是什麼顏色的問號呀?你幫它找到了誰?你們同意嗎?你們覺得它會問水果寶寶什麼問題?剛剛櫻桃那邊紅色的問號是這樣問的:什麼水果紅紅的。那這個問號怎麼問?(幼兒回答,另外兩個水果同上)。

5、師:你們今天表現非常棒,剛剛我們講了好聽的話送給水果朋友,其實你們就已經編出來了一首很好聽的兒歌,這首兒歌的名字想不想知道?(水果歌)

6、師:聽我念一次(教師念兒歌),接下來你們跟著我來念一念這個兒歌?我來念問號,你們念水果(教師幼兒一起念兒歌)。

三、遊戲:水果歌。

1、請幼兒貼上水果,練習兒歌。如老師(或個別幼兒)問:“什麼水果紅紅的?”貼櫻桃的幼兒則站起來說:“櫻桃櫻桃紅紅的。”貼其它水果的幼兒則不可以站起來。

2、師:既然你們已經說的很好了,那我給你們一點獎勵(出示水果圖片),你們想拿什麼水果,就拿什麼水果寶寶,每個人只能拿一個,貼到自己的身上,你們就變成了水果寶寶。(分批拿)

3、師:現在請小朋友們坐坐好,我要打招呼了,我叫到什麼水果寶寶,你要馬上站起來哦。

4、師:我要玩遊戲了,玩問答遊戲,你們當上了水果寶寶,我就要來當問號啦,我就要來問問題了!我問誰問題,誰就趕快大聲回答我。(進行遊戲)

四、品嚐水果

1、師:今天我們這個遊戲玩完了,我有獎勵要獎給你們(拿出真的水果),想不想吃呀?現在能不能吃呀?吃水果之前要幹什麼?(洗手),讓我們把手洗乾淨了再一塊兒來吃好不好?

2、請幼兒按順序洗手,品嚐水果。

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跟自己父母說說今天的水果歌並且等到水果成熟季節親子去採摘。

活動反思:

整個教學活動結束後,我認為主要問題在於我的引導不夠。幼兒們的積極性很高,在創編過程中,我問:“什麼水果紅紅的?”幼兒們能夠回答出是櫻桃,但是不能把水果的名稱和顏色完整的說出來。可是我只是強調要把水果的名稱說兩遍,再說出顏色才是完整的一句,並沒有用一種更直觀的方法去引導幼兒完整的創編兒歌。如果我一手拿一個櫻桃模型,出示一個幼兒會說:“櫻桃。”再出示另一個幼兒會說:“櫻桃”然後讓他們說出顏色,兒歌就編的比較完整了。孩子們也能通過提示準確的說出相對完整的語句來,而且也能讓孩子表達的更清楚。通過此次活動,幼兒對自己所處的家鄉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他們大概知道在自己家鄉的某個地方盛產某一種水果,相信後期通過家園共育幼兒經過自己親身體驗之後對自己家鄉的認識更到位。

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13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想象和描述畫面內容。

2.樂意看圖學兒歌,感受民間童謠的幽默與樂趣。

3.理解兒歌內容,豐富相關詞彙。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幻燈片課件

2.老鼠頭飾、小貓頭飾、玩具蛋糕一個。

活動過程

1.出示老鼠圖片,激發幼兒興趣。

2.教師完整地朗讀兒歌。

3.看圖說話,理解兒歌內容。

出示課件一、

(1)小朋友們看到了什麼?是誰過生日啊?

(2)小老鼠會對媽媽說什麼呢?(幼兒自由發言)

(3)接下來鼠媽媽會帶全家去什麼地方呢?想不想知道啊?

出示課件二

(1)老鼠全家在幹什麼?

(2)臺上在表演什麼?

(3)老鼠喜歡看戲嗎?你從哪裡看出來的?

(4)臺下是誰在打呼嚕?

出示課件三:

播放打呼嚕聲音(幼兒學習體會理解:呼嚕嚕,聲聲高)

(1)老鼠一看是小貓,會怎麼樣?

出示圖四:

(1)老鼠全家還在看戲嗎?為什麼不看了?

(2)從哪裡看出他們又急又怕?

(3)老鼠跑時會發出什麼聲音?

4.再次利用課件,引導幼兒學習兒歌。(結合課件)

出示圖片:

幼兒學編兒歌——鼠媽媽,過生日,(幼兒跟讀)

出示圖片

幼兒學編兒歌——老鼠全家去看戲。臺上正演“小紅帽”臺下是誰打呼嚕(幼兒跟讀)

出示圖片:

幼兒學編兒歌——呼嚕嚕,聲聲高,老鼠一看是小貓。(幼兒跟讀)

出示圖片

幼兒學編兒歌——“哎呀呀,不好了!”老鼠嚇得往外逃。跑丟了鞋,跑丟了帽,“吱吱哇哇”真熱鬧,(幼兒跟讀)

5.給兒歌加題目:老鼠看戲

6.教師完整示範讀兒歌,並配上動作。

7.幼兒跟讀,並配上適當的動作幫助鞏固兒歌。

8..情景遊戲,在遊戲中鞏固兒歌。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過程中,我首先出示老鼠圖片來激發孩子的興趣引入,引導幼兒說說老鼠最害怕誰?孩子們都能夠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並大膽想象積極地回答問題,然後教師示範朗讀一首關於老鼠的兒歌,讓幼兒帶著問題傾聽,從而鍛鍊幼兒的有意識傾聽,提高幼兒的傾聽能力及有意注意。在幼兒進行完整欣賞兒歌——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幼兒在理解兒歌的基礎上,學習兒歌,從而鍛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引導幼兒再次完整地傾聽兒歌——以小組和個別表演的形式——最後情境表演進行鞏固和複習。

在這次兒歌教學過程中,教師做到了放下架子,把自己看得與幼兒平等;要充分為幼兒創造活動的條件,包括良好的環境和活動材料;教師和孩子打成一起,從而使幼兒真正能夠動起來,能夠在愉快地說說、看看、玩玩、演演的“活動”中體驗、探索、思考、發展。

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14

今天是我園新教師舉行彙報課的日子。很榮幸的是,徐流芳老師也來了,這也讓我產生了更多的緊張感,呵呵。掐指算來,工作已經近一年了,但是我要學習的東西還遠遠不夠,這只是我工作生涯的一個開始……

《花臉虎的噴嚏》是我從課外找來的一節中班語言課。雖然上課前也做了很多工作,和師傅也交流討論過方法。但真正實行起來,確實是出現了很多的問題,而且一些問題是我自己也想不明白的。教學目標應該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主旨,整個活動要圍繞目標開展,因此目標確立的準確與否對一個教學活動來說至關重要。而我的教學目標中就是因為有過多的社會性目標而偏離了語言領域。這也是後來我的講課過程出現問題的一個原因。接著,也是最重要的。作為教師講述的故事,我的語言缺乏更多誇張的情感。我知道這是我個人的一個弱項,語言情感的處理是我的一個“死穴”。但我就是選擇了語言課,也是為了通過大家的指點能使今後更好地上好語言領域的教學活動。老師們都說,其實一堂語言課,只要你能把故事講得生動,讓孩子們能進入到這個情境裡面,那麼你這個活動也就算是成功了。我也一直很喜歡上海名師張紅老師的課,雖然只聽過兩節,但她的課堂氛圍是我所向往的,也是我努力的一個方向。我也會謹記今天領導、老師給我提出的寶貴意見與好點子,我相信通過我接下來的幾天的努力,我的課堂也會變得幽默、生動起來!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幼兒園語言教學反思15

教案目標:1、在邊聽、邊說、邊猜想的活動中大膽參與、樂於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奇思妙想

2、通過三種角色實現飛天理想的不同態度和行為,領悟堅持才會成功的道理

教案准備:圖片

教案過程:一、引出課題

1、你喜歡小鳥嗎?為什麼喜歡?

2、你想過自己也像小鳥一樣在天空飛嗎?

二、飛行難、失敗就放棄

1、小動物們也在想辦法飛上天,請你來猜猜他們是怎樣遇上困難呢?我們一起來聽一個,小動物們是怎樣想辦法飛上天的(教師講)

2、小狗和小貓開始是怎麼做的?結果怎麼樣了?

3、小狗接下來想辦法了嗎?怎麼樣的?成功了嗎?這次失敗後,小狗又去想辦法了嗎?

4、小貓有膽量嘗試嗎?她有什麼行動?

三、不怕難,堅持才會成功

1、接下來我們來猜猜小青蛙是怎麼做的?

2、讓我們來聽聽小青蛙是怎麼試的?(教師講述後半部分)

3、小青蛙打算造飛機時,別的小動物怎麼對待他的?青蛙是怎麼說的?

4、過了很長時間,青蛙在園子裡釘呀錘呀,動物都怎麼說他?

5、青蛙成功了嗎?小動物又是怎麼樣的,還說了些什麼?

6、這三個小動物你最欣賞誰?說說你的理由。

四、編

1、如果你是小狗、小貓你會怎麼做?

2、重新編一個(把幼兒的想法編進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