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通用9篇)

來源:才華庫 9.59K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新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通用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新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通用9篇)

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

加減混合是在連加連減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生有了一定的基礎,在計算方法上沒有什麼大的問題,那麼我就重要引導學生理解加減混合運算的意義。本課是從學生熟悉的乘坐公共汽車的生活情境引入的。教學時,讓學生用數學語言描述情境圖中的動作過程,提出問題,並聯系過程列式計算。學生都有乘公交車的經歷,所以理解起來非常容易。這類加減混合式題是在連加、連減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由於運算順序與連加、連減的順序相同,所以教學時讓學生進行類推,先填好分步計算的第一個豎式,並計算出得數,再填寫第二步計算的豎式,並計算出結果,然後讓學生自己想簡便寫法的豎式。結合情景圖例1,先按照運算順序,分步列兩個豎式計算,接著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怎樣寫就比較簡便?簡便在什麼地方?學生通過觀察發現兩個豎式連寫比較方便。在連減和加減混合的計算中,讓學生結合連加的豎式寫法類推出來。這樣既鞏固了前面的知識,又給了學生思考的空間,整節課的效果不錯。

教學中我注重引導學生聯絡生活實際,通過觀察情境圖理解加減混合的含義和計算順序。所以在例題和做一做的練習中注重讓學生說圖意,根據圖意列式計算,以更好地理解計算順序。值得欣慰的是,學生對於加減混合的計算順序還是掌握較好的,計算速度也較快,正確率也比較高。

在進行鞏固練習時,我採用一貫的方法,讓全班學生集體檢查也就是一邊指豎式一邊說演算法提高準確率,教師強調書寫格式和進位、退位的計算。這樣感覺學生計算興趣很高,而且還鍛鍊了學生的思維和思考能力。

在本節課中發現不足的地方是本想讓每個學生都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因此學生的思維很活躍,但缺乏具體的操控辦法,有時課堂顯得亂,只管自己說,不善於傾聽別的同學發言,這樣就給學習困難的學生增加了難度。另外還有學生在計算的過程中進位和退位容易出現錯誤,審題不是很清。需老師在以後的練習中注意這方面的指導,讓學生認真審題,發現錯誤及時糾正。

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2

“數學學習與其他的學習一樣,都是一種個體化行為。由於每個學生生活經驗不同,認識水平的差異,即使是面對同一個問題,也會有不同的看法。而教育的目的不是統一思想,統一要求,而是讓不同的人獲得不同的發展。”

我認為這節課體現了這一理念。如課本上的“小兔送信”這一題的題目要求是:小兔給圖中每隻小動物送信,說出它的送信路線;送完信,小兔回到家一共走了多少米?這是一道開放題,我沒有規定小兔應先給誰送信,再給誰送信,最後給誰送信。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畫路線圖,再根據自己畫的路線圖說一說,算一算小兔一共走了多少米。

這樣,班級裡就出現了好幾種小兔送信的路線圖。有的學生畫出來的路線圖是這樣的:從小兔家出發向東走10米到小熊家;再向東走5米,再向北走15米到小松鼠家;再向西走15米,再向南走5米到小貓家;再向東走5米,再向南走5米到小猴家;再向南走5米,再向西走5米,小兔就到家了,這樣小兔一共走了70米。而有的學生畫出來的路線圖是這樣的`:從小兔家出發往北走10米到小貓家;再往北走5米,再往東走15米到小松鼠家;再往南走15米,再往西走5米到小熊家;再往北走5米,再往西走5米到小猴家;再往南走5米,再往西走5米,小兔就回到了家;這樣小兔一共也是走70米。

但是,有的路重複走過。因此,算出來的結果有的是100米;有的是85米;有的是90米……不管學生怎樣畫,只要畫出來的路線圖能把信都送到各只小動物的家,我都給予肯定。我這樣做的目的是想積極的促進學生思維開放。但是,我請同學們比較一下哪種走法最好?好在哪裡?這樣,使學生知道,在數學學習中,什麼是最優化的方案。最後引導學生把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用到日常生活當中去。

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3

二年級的數學課堂,有時需要採用比賽的方法組織教學。這一次,我照舊把全班分成南隊和北隊,先給兩隊各加100分作為基礎分,並說明:下面,哪隊表現好,就給哪隊加分。

開始上課了。“南隊發言踴躍,加10分!”“北隊聽講認真,也加10分!”就這樣,一來二往,兩隊各加了50分。為了能奪取勝利,學生都表現出了最佳狀態。“兩個隊都非常棒,再各加10分!”孩子們見自己隊又加到了分數,高興得直拍手。

看著他們樂不可支的樣子,我心裡暗暗發笑:你們只看到自己隊加到了分數,可另一隊也加到了同樣的分數,最後相差的分數不還是一樣嗎?這一點簡單的數學規律都不明白,還樂成這樣子。

為了能說明問題,我臨時調整教學內容,每隔一段時間就請他們算一算自己隊裡的總分。幾次算下來,兩隊的總分都一樣。

師:小朋友們,你們發現了什麼?

生:兩隊的分數都是一樣的。

生:我們各加10分,這樣,我們的分數還是一樣的。

師:既然一樣,你們為什麼還這樣高興?你們並沒有超過對手啊。

生:可是,我們都超過了自己。老師,你不是說過,超過自己就是勝利嗎?

我愕然。的確,在我根深蒂固的潛意識裡,我人為地把這場比賽當成一種敵我雙方的橫向較量,並一直用這樣的心態去影響學生。可是,在學生的思維方式和精神世界裡,他們竟然對此有著如此獨特而又發人深思的想法。

人的一生中會有許多比賽,不斷戰勝自我的人才是最終的贏家。這個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是在真正實踐的時候,很多人卻讓浮躁的世風矇蔽了雙眼。教育過程中也會有很多這樣的比賽,我們也都知道“發展性評價”比“甄別性評價”更有力量,但由於功利主義的教育形勢,我們卻無法真正去做好。

看來,在這場看似平常,卻又寓意深遠的比賽中,我“輸”給了孩子。

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4

上了《認識整百數》,課後對此節課作了一個總結。

本節課的目的是認識並識別整百數;使學生會寫、讀整百數和一千,並學會口算整百數加、減整百數。

本課首先出示一板小方塊,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數一數一共有多少個小正方體,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10個十是一百)來過度到新知。接著藉助圖形直觀的幫助學生建立幾板是幾個一百,是幾百的表象,並抽象出幾個百是幾百,幾百就是幾個百,培養學生數感。

由這一層次看來,如果單純的運用說課的形式給學生灌輸整百數的定義,效果並不是理想中的狀態,圖象始終比文字更容易引起大腦的活動,更直接,符合國小生低年級的認知水平,從形象到抽象。水到渠成。

接著第二層次讓學生讀、寫整百數和一千、,教師藉助計算器,使“撥、讀、寫一體化”。首先讓學生回憶計數器上的數位順序,接著教師在計數器上撥一個一位數,一個整十數和一個整百數,學生讀出這些數,並依次寫出來。讓學生體會到所在的數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數不同,同樣,所在數位的珠子粒數不同,所表示的數也不同。最後指名上來報一個整百數,撥出相應整百數以及寫出相應的整百數。

從這一層次來看,藉助計數器來讓學生讀寫整百數,更具體,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親身體驗。這比教師一味的在課上講來的更豐富,更有意義。學生也能真正的掌握整百數。

最後第三層次是讓學生利用整百數來做一些簡單的整百數加減整百數的計算。

從這一層次看來,在計算時要提倡演算法多樣化,培養學生探索、交流的能力。在這一層次中,教師可適當的出一些聯絡生活實際的題目,達到知識的靈活應用。比如書上的練習4到練習6。讓學生也充分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5

本節課通過到農場裡參加小動物的聚會這一童話式的活動為主線而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由於從學生喜愛的童話故事為切入點,抓住了學生的心理年齡的特點及心理需求,因此從課堂一開始孩子們就產生了極大的熱情和興趣,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每一個環節學生都能主動的參與進來,通過自已的觀察、分析、思考,最後輕鬆自然地獲取了知識,

同時還在各種形式的節目中運用自已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體現了新課標“玩中學”帶來的無限快樂。

當然,本節課中作為老師的我存在著很多不足:對整學期的課文框架不明確,知識面也不夠寬廣,課與課之間的聯絡不緊密。教學目標不夠明確,對本課的教學內容瞭解不徹底。在教學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以直觀的圖形來展示教學內容,儘量減少或不以文字的形式來闡述問題。在觀察教學圖片時,要教學生按順序來觀察,這樣才不會出現重複或者漏掉。讓學生提數學問題時,要有條理,要突出本課的重點內容,儘可能讓學生往中心內容思考。在教學過程中,要多鼓勵學生,以起到一個表率的效果。最後,在教學中,還要注意的是學生對知識的吸收,而不是最求速度。

以前我都是在室外上體育課,更多的是讓學生學習一些運動,相對學生也是比較嚮往運動,所以在教學上跟在室內上數學課教學方式相差太大。然而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在室內上數學課,而且在第一個月就讓我開公開課。這對我對數學教學完全沒有嘗試過的情況下出現問題是有點正常的。當然這也不是我推卸責任的一個理由,在教研會上,很多有經驗的數學老師給了我許多的點評,這也是我的一筆財富。當然通過教研活動後,我深知自己還需要抽出更多的時間來學習,多聽其他老師的上課方式,多看視訊,研究教學參考書,仔細觀察身邊的事物,以此來拓展自己的知識能力。

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6

《買電器》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學習內容中的第一課時。本課要求通過“買電器”這一活動,探索並掌握整百、整十數的加減的口算方法,並能正確的計算。結合具體情境,發展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縱觀整個教學過程,我創設了“買電器”的情境,價錢都是整十、整百的數,目的是通過學生熟悉的買電器的生活場景,提出用加減法解答的問題,學習整十、整百數相加減的口算,從而引導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教學時,我先指名讓學生說出圖中各種家電的價格,然後結合各種電器的價格提出問題,對於學生提出的問題,有選擇性的挑選出來,並讓學生列出算式並嘗試計算。在學生探索計算方法過程中,我給予了學生充分的時間與空間,使學生經歷了動手操作的過程,充分展示和交流多種演算法。在交流時,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言語說出自己的想法,通過“估一估”、“撥一撥”、“算一算”等活動,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從而領悟到萬以內數的加減法計算與百以內數的加減法口算方法相同,只是數的範圍擴大了。整個探索過程讓學生充分體驗了演算法的多樣化,同時注重對各種演算法進行優化。

但是細細回想,本節課也出現了許多不足之處,比如本節課時間分配不夠均勻,到後面總結都沒來得及。在探究演算法和算理時,應多一些直觀形象的例項結合起來,給學生建立更深的數學模型。

上完這堂課,我深深的體會到:

1、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幽默感、風趣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要想提升課堂組織能力,就要讓孩子喜歡你,喜歡上你的課。課堂上一旦自己打動了學生,我想課堂組織方面就會好很多。

2、如何在學生探究演算法過程中引導學生對不同演算法加以比較分析,找出它們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這對發展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提高運算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7

《星星合唱隊》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和教學中,領悟到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意義與運算規律,解決日常生活中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並對計算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把計算的數的範圍擴充套件到100。學生對連加、連減的運算順序在一年級已經學過,這裡只是把數目變大了。3個數的連加、連減筆算方法儘管在形式上有些變化,但它們的演算法是相通的,只是要求學生的計算能力更強,計算過程要更加細心。

“數學知識、思想,方法必須由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理解、感悟、發展,而不是單純依靠教師的講解去獲得的。”根據這一理念,我在教學中緊緊圍繞學生的心理,從學生的認知規律,並結合二年級兒童的思維特點,創設“乘車”的具體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在情境中探索,使學生能夠通過“上車”、“下車”、“上車又下車”的情境,比較輕鬆地理解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意義,掌握運算順序。我在學生的表演中間,適時穿插引導:“現在車上的人數有什麼變化?為什麼?”“你是怎麼想的?”學生自己發現了問題,提出問題,大家合作解決了問題,從而領悟到了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意義和運算規律,突破了教學重點,完成了教學任務。學生通過觀察、交流、討論、計算,從直觀到抽象,主動構建自己的認知結構。

興趣不是天生的,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通過對所學科目的加深而產生,也可以通過老師的指導或家長、朋友的影響加以培養,它也可以因為遇到困難無法克服而逐漸消失,也可以通過幫助或輔導解決

了困難而恢復。在二年級數學教學中,努力創設情境,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師“易教”,學生“樂學”,不失為一種簡單有效的教學方法。

學生喜歡學的東西,他就會認真去學。因此,培養學生的求知慾,是和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緊密聯絡在一起的。

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8

1.突出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絡”的課程理念。

創設學生熟悉的的情境,讓學生體會到用連加算式解決這類問題相對煩瑣,激起學生學習乘法的願望,進而感受學習乘法的必要性。學生初步認識了乘法運算的意義之後,讓他們再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表示,體會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2.把解決問題與學習乘法運算意義的過程結合起來,利用學生已有的用連加算式解決問題的經驗,進一步抽象,建立乘法算式,從中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在列乘法算式時,“4個2”中的4,“6個4”中的6和“3個3”中的第一個3是教學的關鍵,而對此學生往往容易疏忽。教師請學生說說自己列式過程中的想法,特別是從哪兒找到“4”“6”和“3”的,由學生講給學生聽,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另外,引發對“1+2+3=6(人)”為何不能用乘法算式表示的討論,進一步強化對乘法運算意義的體驗。

總之,本節課的設計,能自始至終給學生創造出寬鬆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大量的生活情境中去體會、感悟和發現,真正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進一步激發了他們學習數學的願望。

本節課通過到農場裡參加小動物的聚會這一童話式的活動為主線而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由於從學生喜愛的童話故事為切入點,抓住了學生的心理年齡的特點及心理需求,因此從課堂一開始孩子們就產生了極大的熱情和興趣,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每一個環節學生都能主動的參與進來,通過自已的觀察、分析、思考,最後輕鬆自然地獲取了知識,同時還在各種形式的節目中運用自已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體現了新課標“玩中學”帶來的無限快樂。當然,本節課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學生的觀察不夠仔細,而且教師在問問題時,說得不夠具體,孩子們表達自已的觀點時有困難;尤其是在送禮物的那個環節中,許多孩子不理解是什麼意思,導致後面的課堂紀律有點混亂,看來對於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好習慣還有待加強。

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9

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是減法教學內容。這部分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學生有了一定的計算基礎,並且會用豎式計算,所以在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自己通過數學例題中的數學資訊提出了不同的問題,並列式計算。在列豎式的時候強調筆算減法的注意事項,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開始算起,部分學生就像做加法一樣,從十位開始做,象劉義軍和伊俊帆,發現他們做錯得時候,我馬上拿出來作為錯例進行評講,強調演算法的重要性,以後就不要再犯這樣的錯誤。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有了一定的學習基礎,此類題大多學生都會算。所以我們要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藉助已有的知識經驗自己去探究,去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掌握了方法,拿到類似的題目就可以迎刃而解。作為教師不要去為學生設計過渡題樣板題,這樣容易把學生帶入教師預設的方法中。應該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比較,分析,選擇適合自己的計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認同書本上相對較好的方法。

此節課,我也深深的感到,作為一名教師要有耐心,要把機會讓給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孩子在啟發中互相創新,在啟發中激起探究的熱情。因為這種動態生成的效果正是我們所追求的。雖然對一時的創造發明成果還沒有馬上轉化,但在這過程中學生思維的發展,共同促進學習氛圍的形成。對學生今後的發展,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吧。本節課讓學生了解每一種計算方法,目的是從小就培養學生多種選優,擇優而用的科學研究態度。同時當學生自己創造的演算法被肯定時,他們幼小的心靈所萌發出的自我價值、學習信心、主動挑戰意識等等,也是課堂教學的成功所在。我認為這些才是提倡演算法多樣化乃至教學改革的真諦,從而樹立起學生的學習信心,以便以後更加認真,自覺的投入到自己的學習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