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五年級美術教學計劃(精選3篇)

來源:才華庫 3.14W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我們又有了新的學習內容,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教學計劃了。相信寫教學計劃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事情,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五年級美術教學計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小五年級美術教學計劃(精選3篇)

國小五年級美術教學計劃1

新的學期開始了,對於五年級學生來說,經過前面幾個學期的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

本學期的任務是使學生通過本冊書的學習,瞭解一些美術知識,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及創作能力,並在此基礎上貫穿愛國、愛校、愛班、愛生活等教育,根據重點制定如下計劃:

一、所教年級學生現狀分析:

五年級學生對美術基礎知識有一定的瞭解,動手能力較強,所以本學期教師應繼續保持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並在此基礎上,給予學生適當的指導,讓他們接觸初步的美術知識的同時感受到美術更大的魅力。

二、教材分析造型表現:

運用形、色、機理和空間等美術語言,以描繪和立體造型的方法,選擇適合於自己的工具、材料,記錄與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發展美術構思與創作的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設計應用: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等組合原理,瞭解一些簡單的創意、設計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進行設計和裝飾,美化身邊的環境。欣賞評述:欣賞、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料、形式與內容等特徵,通過描述、分析與討論等方法,瞭解美術表現的多樣性,能用一些簡單的美術術語,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受和理解。綜合探索:結合學校和社群的活動,以美術與科學課程和其他課程的知識、技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策劃、製作、表演與展示,體會美術與環境傳統文化的關係。

三、學期目標

1、培養學生科學的觀察方法和藝術概括力,分析立方體、圓柱體的結構特徵,認識立方體、圓柱體的透視變化規律,能寫生簡單的生活物體透視現象。

2、繼續傳授中國畫筆墨技能,學生進行彩墨畫練習;欣賞中國現代中國畫大師作品,培養民族自豪感。

3、學習淺顯的手工技法。

4、培養學生抽象思維和實物中提煉幾何體的能力。

5、提高學生彩墨畫的技法與概括能力,能夠獨立的完成自己所要想要畫的內容。

6、在手工中培養學生的耐心、細緻能力。

四、教學目的和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目的:教學中通過學生嘗試不同工具、不同的形式,看看、想想、畫畫、做做的方法進行簡單的組合和裝飾,體驗形、色創作的藝術魅力,以及設計製作活動帶來的樂趣。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和興趣,激發創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重點:瞭解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靈活的掌握對造型、色彩的運用,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滲透人文精神。

難點:發展學生的藝術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培養審美情操,滲透德育。

五、教學措施:

1、努力鑽研教材,認真學習教學大綱,加強自身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2、做好課前準備,精心製作教具。

3、運用現代遠端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繪畫興趣。

4、充分展示圖片,作品等教學手段,教師加以示範。

國小五年級美術教學計劃2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湖南美術出版社五年級美術上冊)分造型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個方面,同時本冊教材進一步延續整套教材的知識體系,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新舊知識的銜接。具體有繪畫創作、手工、欣賞。課程以形式多種多樣,給學生較的藝術發展空間,滿足學生創造美和表現美的願望。

二、教學總目標

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瞭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學生情況分析

五年級學生對學習美術知識和技能的興趣非常高,對於美的事物很有興趣,有較強的感受美表現美的能力。平時就有很多學生平時就愛動手畫畫、動手製作,也有一定的美術知識,所以教學中應保持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並在此基礎上,給予學生適當的指導,讓他們接觸初步的美術知識的同時感受到美術更大的魅力。

四、教學措施

1、注重培養學生塑造造型表現能力。在教學中,激勵學生運用各種工具,嘗試運用各種媒材製作創作;通過看欣賞、繪畫、手工等方法表現事物,激發豐富想象創作潛能。

2、重視激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學生營設有利的學習環境,通過欣賞、思考、討論等活動引導學生認真欣賞,開展探究性的學習,並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大膽創作。

3、創設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學生通過美術學習加深學生對人文的認識,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涵養人文精神。

4、教學中,加強師生的雙邊關係,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師生間建立平等良好的`師生關係。

5、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探究性學習,加強美術與各科及生活實際的聯絡;用美術的手段進行記錄與製作;通過跨學科學習,理解共同的主題和共通的原理。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綜合探究的能力。

6、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以欣賞、觀察、探究討論、表現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

7、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如電視、錄影、範畫、故事、遊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物體的感受與想像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8、教師多借助計算機和網路美術教學,引導學生利用計算機設計製作出生動的美術作品。

國小五年級美術教學計劃3

一、基本情況分析

學生知識能力學習習慣分析:五年級學生對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不是很好,學習習慣比較差,對美術的學習興趣也一般。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起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

2、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

3、注意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教學環節和活動方式的佈局上注意開放性和立體性。

4、通過啟發聯想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5、在美術活動中大膽的採用各種造型方式,並藉助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學習內容:

以傳授美術基本知識和技法為主,提高學生美育方面的理論素質和技能素質,擴大學生視野,接觸手工各方面的實踐,豐富表現力,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生的內在潛力在繪畫手工操作、圖案各方面提高興趣,進行新的學習和創造。具體分成四個學習領域:

1、造型與表現:

(一)運用形、色、肌理和空間等美術語言。

(二)以描繪和立體造型的方法選擇適合於自己的工具材料。

(三)記錄與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

(四)發展美術構思與創作的能力。

(五)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設計與應用: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等組合原理,瞭解一些簡單的創意、設計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進行設計和裝飾,美化身邊的環境。

3、欣賞與評述:欣賞、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料、形式與內容等特徵,通過描述、分析與討論等方式,瞭解美術表現的多樣性,能用一些簡單的美術術語,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4、綜合與探索:結合學校和社群的活動,以美術與科學課程和其他課程的知識、技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策劃、製作、表演與展示,體會美術與環境及傳統文化的關係。

四、教學要求:

以學習新的知識,進行實際操作為主,正確地引導學生學習各方面知識,瞭解並掌握各項技能,從而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創造能力。

五、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上課。

2、做好課前的各項準備活動。貫徹啟發原則,採用嘗試、暗示等多種教學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生動活潑地學習,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的創造。

3、加強示範,並且充分利用圖片、範畫、及投影儀、錄音機等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直觀教學。

4、積極進行教改實驗,培養學生的藝術素質。

5、拓展教學思路,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