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語言課件

來源:才華庫 1.96W

幼兒園語言課件1:寶寶的一天

活動目標:

幼兒園語言課件

1、嘗試用較完整的語言說說幼兒園的一日生活,體驗在幼兒園與老師同伴相處的快樂。

2、樂意與同伴交流,學習一些簡單的交往技巧。

活動準備:掛圖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

1、教師:小朋友們都知道你們每一天都要做些什麼事情嗎?

2、幼兒討論後請個別幼兒說一說。

二、逐一出示掛圖。

1教師:老師這裡也有一個寶寶,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寶寶一天裡都要做什麼事情。

2教師逐一出示掛圖,讓幼兒根據圖片說一說寶寶的一天,要求幼兒用完整的話回答。

早上起床後寶寶在幹什麼?

來到幼兒園見到老師寶寶怎麼樣?

和同伴玩具怎麼樣?

上課了他表現怎麼樣?

他是怎麼洗手的?洗完手幹什麼?吃飯時是怎麼樣做的?

睡午覺時表現怎麼樣?

回家了寶寶是怎麼做的?

三、教育幼兒做一個好寶寶。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要像圖上的'寶寶學習嗎?

幼兒園語言課件2:猴子撈月亮

活動目標:

1、瞭解故事的寓意,知道遇事多動腦筋。

2、通過故事及小實驗,深入理解故事情節。

3、和同伴玩水中成像的遊戲,激發其探索科學的興趣。

活動準備:

1、配樂故事《猴子撈月亮》。

2、每桌一盆水,一隻手電筒。

活動流程

1、以猜迷語的方式匯入,激發幼兒興趣。

----有時掛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個圓盤,有時像把鐮刀。(月亮)

2、教師講述故事《猴子撈月亮》。

當講到“老猴子說:“快想辦法把月亮撈上來”時,停止講述並讓幼兒討論:

(1)猜猜他們是怎樣撈月亮的?

(2)月亮撈上來了嗎?為什麼撈不上來?

3、接著欣賞故事,教師進行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麼?

(2)小猴子在井裡發現了什麼?它怎麼叫的?

(3)大猴子跑來一看什麼反應?老猴子呢?

(4)它們用什麼方法撈月亮?撈到了沒有?為什麼撈不到?

(5)最後老猴子一抬頭,看見了什麼?它對小猴子說了什麼?

(6)聽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麼道理?

4、分小組進行小實驗《水中成像》。

用手電筒當月亮,水盆當井,並讓幼兒觀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麼樣的?用手去撈,‘月亮’變得怎麼樣了?”使幼兒感知水面很平時,“月亮”是圓圓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紋,影子就碎了。

5、教師小結:我們在生活中遇事應該多動腦筋、認真思考。

6、完整欣賞配樂故事《猴子撈月亮》。

活動延伸:讓幼兒閱讀用書,進一步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