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級科學課件

來源:才華庫 2.33W

教學目標:

冀教版五年級科學課件

一、科學探究目標

1.能對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進行完整的實驗研究。

2.能從研究結果中發現新的研究問題。

3.通過研究找出對種子進行分類的“最”合理的方法。

4.會製作出規範、美觀的種子標本盒。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能與小組其他同學合作完成實驗研究。

2.能堅持把實驗做完。

三、科學知識目標

根據實驗結果,說出種子萌發所需要的外界條件。

四、科學、技術、社會、環境(STSE)目標

1.找出在生活和生產中通過控制外界條件影響種子萌發的若干個例項。

2.能舉若干個例項說明人們對種子萌發的研究和應用。

教學重點和難點:

指導學生如何制定較規範的實驗方案

教學方法:

教師講授與學生活動相結合的互動教學法。

教學媒體:

多媒體裝置、各種各樣的植物種子。

課時建議: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課

1.談話提問:

教師:同學們,我們大家都來自農村,相信大家一定都見過種子。那麼,種子有什麼用呢?

學生交流彙報。(繁殖新的植物)

教師追問:種子怎樣長成一棵新的植物?關於種子萌發你有什麼問題?(先發芽,然後慢慢長大。)

2.講述:種子發芽又叫種子萌發。這節課,我們重點研究種子萌發的條件。(板書課題)

(二)新課教學

◆活動:研究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

1.指導學生推想種子萌發的條件

(1)講述:大家想一想,我們家裡、糧倉裡儲存的種子一般不會發芽,只有把它們種在地裡或進行培育才能發芽,可見種子發芽需要一定條件。

(2)討論:根據你的經驗說一說,種子萌發必須具備什麼條件?(讓學生充分發言。)

(3)教師小結:根據同學們的意見,種子萌發可能需要水分、空氣、適宜的溫度、陽光、土壤等條件(根據教學實際情況進行總結)。究竟是不是這樣呢?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2.指導學生通過實驗研究種子萌發與什麼條件有關係——設計實驗方案

方案1:研究種子萌發與水是否有關係

①講述:下面,我們先來研究種子萌發與水有沒有關係。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應該怎樣實驗呢?

②分組討論。

③彙報討論結果。

④教師總結實驗方法:同學們設計實驗的思路很好。要證明種子萌發與某個條件是不是有關係,可以用對比實驗的方法。驗證種子萌發與水有沒有關係,可以把種子分成兩組:第一組種子首先用水浸泡,在實驗過程中始終用溼布覆蓋(每天往布上灑少量的水),保持溼潤的環境;第二組種子不用水浸泡,在實驗過程中既不加水也不用溼布覆蓋,始終處在乾燥的`環境;把兩組種子分別放在兩個盤子裡,盤子裡都不放土,把盤子同時放在陽光照射下的溫暖地方。觀察哪組種子能萌發,哪組種子不能萌發。

⑤分組實驗:按照上述設計組裝實驗。播放錄影“種子萌芽實驗”

⑥討論:

下節課要討論回答的問題:

A.假如第一組種子萌發了,第二組種子沒萌發,這說明什麼?

B.假如兩組種子都萌發了,這說明什麼?

方案2:研究種子萌發與空氣是否有關係

①講述:要弄清種子萌發與空氣有沒有關係,應該怎樣實驗呢?

②分組討論。

③彙報討論結果。

④教師總結實驗方法:要驗證種子萌發是否與空氣有關係,必須把種子放在有空氣與無空氣的不同環境中進行對比,同時要使水、溫度等條件相同。可以這樣實驗:取兩根筷子,用細線在每根筷子上捆一粒蠶豆或菜豆的種子,把捆有種子的筷子分別放入1號杯和2號杯。往杯中倒入水,使1號杯中的種子完全沒入水中,由於水中的空氣很少,這粒種子可以粗略地看作是處在有水而沒有空氣的環境中;使2號杯中的種子下半部浸在水中,上半部在空氣中,這樣,這粒種子就處在既有水又有空氣的環境中。把兩個杯子同時放在溫暖的環境中,每天向2號杯加適量的水,以保持實驗開始的狀態,這樣做是為了防止水的蒸發影響對比的條件。觀察哪個杯中的種子能萌發,哪個杯中的種子不能萌發。

⑤分組實驗:按照上述設計組裝實驗。

⑥討論:

下節課要討論回答的問題:

A.假如2號杯中的種子萌發了,1號杯中的種子沒有萌發,這說明什麼?

B.假如兩個杯中的種子都萌發了,這說明什麼?

方案3:研究種子萌發與溫度的關係

①講述:要弄清種子萌發與溫度有沒有關係,應該怎樣實驗呢?

②分組討論。

③彙報討論結果。

④教師總結實驗方法:要驗證種子萌發是否與溫度有關係,可以這樣實驗:把用水浸泡過的種子分為三組,分別放在三個盤子中,用溼布覆蓋;第一組放在溫度非常低的地方,例如室外(多數地方冬季室外氣溫在10℃以下)、地窖或冰箱裡;第二組放在溫度非常高的地方,例如放在火爐的爐盤上或很熱的暖氣片上;第三組放在溫度適中的地方,例如10℃~20℃的室內。觀察哪組種子能萌發。

⑤分組實驗:按照上述設計組裝實驗。

⑥討論:

下節課要討論回答的問題:

A.假如第一組種子萌發了,其他兩組種子沒萌發,這說明什麼?

B.假如第二組種子萌發了,其他兩組種子沒萌發,這說明什麼?

C.假如第三組種子萌發了,其他兩組種子沒萌發,這說明什麼?

D.假如三組種子都萌發了,這說明什麼?

教師:請同學們選擇一個方案去研究。

備註:這節課只講述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及設計方案和實施方案,實驗結果及討論留在下節課。

3.鞏固應用

1.講述:這節課,我們首先對種子萌發所需要的條件進行了推想,然後又研究了怎樣用實驗的方法查明種子萌發是否與水、空氣、溫度有關係。

2.提問:在設計種子萌發與某個條件是否有關係時,應該注意什麼?

3.播放種子萌發的實驗錄影。

板書設計:

第一課  小苗的誕生

活動:研究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

1.根據經驗猜想

種子萌發需要以下條件:

①適宜的溫度

②適當的水分

③空氣

2.設計實驗方案

方案1:研究種子萌發與水是否有關係

方案2:研究種子萌發與空氣是否有關係

方案3:研究種子萌發與溫度的關係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①教師準備:種子萌發過程圖。

②學生準備:課下做種子萌發條件的對比實驗,觀察、記錄種子萌發過程。上課時,把萌發的種子和觀察記錄帶到學校來。

教學過程:

(一)導課

1.檢查學生課前實驗和觀察記錄情況。

2.講述:這節課,我們根據大家觀察、實驗的結果,進一步研究種子萌發的條件。

(二)新課教學

1.指導學生認識種子萌發必須具備的條件

(1)討論:

①通過實驗證明,種子萌發是否需要水?你是怎樣實驗的?

②通過實驗證明,種子萌發是否需要空氣?你是怎樣實驗的?

③通過實驗證明,種子萌發與溫度是否有關係?需要什麼樣的溫度?(適宜的溫度)你是怎樣實驗的?

④通過實驗證明,種子萌發是否需要陽光?你是怎樣實驗的?

⑤通過實驗證明,種子萌發是否需要土壤?你是怎樣實驗的?

⑥根據以上實驗結果,種子萌發必須具備什麼條件?

(2)教師小結:同學們在課前的實驗完成得很好,既認真又符合對比實驗的要求。(如有不足之處,根據實際情況指出。)通過實驗,我們可以確切地知道:水分、空氣和適宜的溫度是種子萌發必須具備的條件。

2.指導學生認識種子萌發過程

(1)講述:課前,同學們在實驗驗證種子萌發所需條件的過程中還仔細地觀察了種子萌發的過程,並做了記錄。現在,把你們的觀察結果相互交流一下。

(2)彙報觀察結果:

①×月×日,種子有什麼變化?(要具體形象地進行描述。)

②你在觀察中,發現什麼有趣的事情?

(3)討論:大家想一想,我們在實驗中觀察種子萌發的過程,那種子萌發大致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4)教師小結:

(出示種子萌發過程圖。)

教師:同學們不但實驗做得好,觀察記錄也很好。通過觀察,我們知道種子萌發的過程大致可以分為種子吸水膨脹、種皮脹裂、長出胚根、長出胚芽四個階段。以後,胚根長成植物的根,胚芽長成植物的莖和葉。

3.閱讀科學線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