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四年級科學課件

來源:才華庫 2.12W

學生學會總結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學會評價自己及他人的學習態度和方法,以便教師在下一輪教學中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以下內容是小編為您精心整理的科教版四年級科學課件,歡迎參考!

科教版四年級科學課件

科教版四年級科學課件

一、 教材分析:

《電路出故障了》一課首先引導學生討論典型的串聯電路。接著課文創設了電路出故障了的情境,讓學生學會查明電路出故障的原因,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研究小燈泡不亮的原因時,鼓勵學生大膽猜想,並把猜想的結果記錄在科學資料夾上。在此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想辦法對電路進行檢測,學習用一種新的方法來檢測電路——做一個電路檢測器。在電路檢測器製作完畢後,要學生思考一下,怎樣用它去檢測有故障的電路?教師最後應說明,電路檢測器是一種檢測電路的工具,以後會經常用到,強調它只能在實驗室檢測簡單電路,不能用來檢測220V的電路。

在學這篇課文時,學生已經初步適應了科學課的教學方法,再加上前面教學的鋪墊和原有的生活知識,基礎較好。此外,教師在課堂上把學生分成二人一組,使每個學生都有動手的機會。因此,教師通過創設情境,重視學生積極合作,引導他們大膽猜想發言。

根據教材分析和學生情況,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及材料準備等:

1、教學目標:

(1)科學探究:會探究電路故障的原因;會用電路檢測器檢測電路。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在學習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猜想,樂於合作與交流的意識,注意滲透安全用電知識的教育。

(3)科學知識:認識電路及電路檢測器,知道什麼叫電路,會做電路檢測器。

2、教學重難點:

(1)重點:會探究電路出現故障的原因。

(2)難點:會用電路檢測器檢測電路。

3、教學課時:1課時 4、教學準備: 學生用:

(1)每組小燈泡2個、燈座2只、電池1個、電池盒1只、導線3根。(這些材料有“問題”)

(2)電路檢測器:小燈泡1個、燈座1只、電池1個、電池盒1只、導線2 根。

(3)科學資料夾(記錄表)。 教師用:

(1)小燈泡2個、燈座2只、電池1個、電池盒1只、導線3 根。

(2)萬用表1只、電筆1支等。 二、 設計理念:

“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使他們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因此,我在教學設計時,注重以學生為主體,儘可能的為每個學生創造動手的機會,鼓勵學生大膽猜測,提出各自的想法,然後能夠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使學生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而這一切的基礎就是教師創設的活動。學生在活動中發現問題、在活動中探究問題、在活動中解決問題、在活動中獲得知識。

三、教學過程:

(一)導課及引出電路:

同學們,你們認識桌上的這些材料嗎?如果把它們組合起來會有什麼現象? 教師出示組合的電路,指出燈泡亮了,說明電流經過了小燈泡。教師故意斷開導線,問:“現在出現了什麼情況?這說明了什麼?”

小結:這個由小燈泡、電池、導線組成的電流的路線叫電路。(板書電路) [設計意圖:通過小燈泡的亮滅,旨在幫助學生建立電路的概念,為下面的故障作鋪墊。]

(二)組裝電路:

1、這些材料你能組合嗎?

在組合前,老師有個問題:“你們在組裝過程中看到了什麼?有什麼問題?”

2、比一比,哪組快?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教師創設情境,提供有問題材料讓學生在活動中發現問題。]

(三)交流討論:

1、說一說你們在實驗中看到了什麼?

小燈泡沒有亮是怎麼回事?引出課題,板書:電路出故障了。

2、你們知道小燈泡在組裝過程中,你還有什麼問題?

3、你們知道小燈泡不亮的原因嗎?小組討論,並把討論結果記在科學資料夾上。

4、交流討論的記錄,教師整理小燈泡不亮的原因。

[設計意圖:小組討論,猜測小燈泡不亮的'原因,鼓勵學生提問,學會做好討論記錄,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

(四)做一個電路檢測器;

1、小燈泡不亮的原因找到了,你能解決這些問題嗎?說一說,你的方法是什麼?

[設計意圖:這一步讓學生用已有的知識去解決電路故障,也為引出電路檢測器作鋪墊。]

2、我們還可以做一個簡單的電路檢測器來進行檢查。

3、(分發材料)學生做一個電路檢測器。(必要時,教師可以輔導) 展示幾組好的電路檢測器。

[設計意圖:通過動手做的方法讓學生更好的認識電路檢測器。]

4、我們用它怎麼來檢測呢?教師可以指導使用方法,講清檢測標準,然後讓學生檢測演示。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很重要,教師要指導使用方法,講清檢測標準,建議可以使用檢測器電路圖,這樣可以更清楚明瞭易懂。]

5、現在你能準確找到小燈泡不亮的原因嗎?在剛才的電路上試一試、找一找?

[設計意圖:這一步旨在讓學生學會使用電路檢測器。]

6、說一說,你們檢測出來電路是什麼故障嗎?

7、你能使小燈泡重新亮起來嗎?(每組需要的材料可以派人到講臺上領取) [設計意圖:學生找到故障後,又自己去解決故障,有一種勝利成功的感覺。]

(五)課外延伸

1、如果家裡的日光燈不亮了,能不能用電路檢測器去檢測?為什麼?

2、你能用其他方法檢測嗎?(教師可以在學生回答後,分別出示電筆、萬用表,而且簡要說明電路檢測器只是萬用表的一個“小弟弟”。)

[設計意圖:此環節是警告學生不能用電路檢測器去檢測220v的家用電器電路,滲透安全用電教育。此外讓學生了解其他檢測方法,增長知識,擴大視野。]

(六)小結:說說今天你學到了什麼?自評自己及小組的學習態度和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學會總結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學會評價自己及他人的學習態度和方法,以便教師在下一輪教學中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