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世界觀的學說課件

來源:才華庫 9.93K

從世界觀和方法論統一的角度,認識到世界觀決定著人的思想方法和行動方法,增強主動運用科學的世界觀指導自己的生活和實踐的意識和能力。以下內容是小編為您精心整理的關於世界觀的學說課件,歡迎參考!

關於世界觀的學說課件

關於世界觀的學說課件一

一、教材分析

《關於世界觀的學說》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1章第2框的教學內容,主要學習什麼是哲學。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哲學的含義;

(2)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含義;

(3)哲學與世界觀的關係;

(4)哲學與方法論的關係;

(5)哲學與具體科學知識的關係。

2.能力目標:

(1)通過世界觀知識的學習,提高學生的思維層次,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

(2)通過對哲學與世界觀、方法論、具體知識三對關係的分析,培養辯證思維的能;

(3)通過對身邊生活事例、哲理故事、哲學家觀點的體悟,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通過世界觀與方法論關係的學習,讓學生體會到樹立科學世界觀的重要性;

(2)通過哲學與具體科學知識關係的學習,懂得哲學的指導意義,從而使學生熱愛哲學,喜歡哲學,自覺樹立科學的世界觀。

三、教學重點難點

四、學情分析

本框題的內容比較抽象,不易理解,所以講解時需要詳細。

五、教學方法

1.教師啟發、引導,運用例證法、圖示法,學生自主閱讀、思考,討論、交流學習成果。

2.學案導學:見後面的學案。

3.新授課教學基本環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情境匯入、展示目標→合作探究、精講點撥→反思總結、當堂檢測→發導學案、佈置預習

六、課前準備

1.學生的學習準備:課前預習,認真做學案。

2.教師的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製作,課前預習學案,課內探究學案,課後延伸拓展學案。

3.教學環境的設計和佈置:全班分為四組,教室內教學。

七、課時安排:1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

檢查落實了學生的預習情況並瞭解了學生的疑惑,使教學具有了針對性。

(二)情景匯入、展示目標。

教師:上節課我們知道了哲學並不神祕,它就在我們的身邊,這節課我們繼續來看看,究竟哲學在研究什麼問題,它與其它的學科、具體的科學有什麼不同與聯絡。

多媒體展示學習目標,強調重難點,明確學習目標。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探究一: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1. 世界觀的含義(板書)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閱讀教材P5本目第一段,瞭解世界觀的含義。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回答問題。

教師點評: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係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板書)思維點撥:①注意:“整個世界”包括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三個部分。世界觀是對整個世界的看法,不是對世界某一部分的看法。②世界觀是人們對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而不是對某一事物的具體的看法。(多媒體展示注意要點)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閱讀P6第二自然段“專家點評”,進一步理解什麼是世界觀。[來源:學+科+網]

學生活動:舉例說明什麼是世界觀,什麼不是世界觀。

教師點評:指出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學說。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閱讀P5末段的內容,進一步瞭解哲學與世界觀的關係。

2. 哲學與世界觀的關係(板書)

教師活動:我們已經知道了世界觀的含義,那麼,同學們是否都有世界觀呢?

學生活動:學生閱讀課本回答問題

教師點評:世界觀人人都有,只不過有些人的世界觀是零碎的、不自覺的,自己可能沒意識到而已。舉例說明人人都有世界觀:一位老太太上山求神為她生病的孫子祈福消災的故事。

學生活動:分析故事中的世界觀。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完成P5“課堂探究”。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但並非人人都是哲學家,這是為什麼呢?

學生活動:仔細閱讀課本,思考並回答問題。

教師點撥: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學說,但世界觀並不等於哲學。(板書)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世界觀往往是零散的、不自覺的,還未有上升為哲學。這也是“人人都有世界觀,但並非人人都是哲學家”的原因。

3. 方法論的含義(板書)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閱讀教材P6中段,瞭解方法論的含義。[來源:Z_xx_]

學生活動:仔細閱讀課本,思考並回答問題

教師點撥:方法論是人們用世界觀作指導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則和根本方法。當人們用一定的世界觀去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時,世界觀就具有了方法論的意義。

世界觀 觀察、處理問題 方法論

4. 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關係(板書)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閱讀教材P6中段,瞭解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關係。

學生活動:仔細閱讀課本,思考並回答問題。

教師總結:(1)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有什麼樣的方法論。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

(2)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板書)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P6材料並思考:人的思想觀念與其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之間有什麼關係?

學生活動:學生閱讀課本思考並回答。

教師活動:舉例說明世界觀決定方法論:

①前面事例:老太太孫子生病,為什麼她不帶孫子去看醫生,反而上山為孫子求神祈福?②對“半杯水”不同人的看法。

學生活動:思考並回答上面的例子如何體現世界觀決定方法論。

教師總結:世界觀、方法論、哲學的關係示意圖:(多媒體展示)

用來觀察、處理問題

教師活動:啟發學生要加強世界觀的改造,自覺樹立科學的世界觀。

探究活動二: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板書)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閱讀教材P8第2段,瞭解各門具體知識的含義和分類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後總結:

1.人類形成的具體知識有三類

2.哲學與具體科學知識的關係(板書)

關於世界觀的學說課件二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識記:哲學、世界觀、方法論各自的含義;理解:哲學與世界觀、方法論、具體科學的關係;運用:運用哲學和具體科學的關係原理,說明哲學可以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2.能力目標:從世界觀和方法論統一的角度,認識到世界觀決定著人的思想方法和行動方法,增強主動運用科學的世界觀指導自己的生活和實踐的意識和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對哲學與生活、哲學與世界觀的學習,使同學們進一步明確哲學的作用及學習哲學的重要意義,從而增強同學們學習哲學知識的積極性。

【學習重難點】

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課前預習 自主探究】

一、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1.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學說

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7頁第1、2自然段,思考回答:

(1)世界觀的含義

點撥:①世界觀是人類特有的,人人都有世界觀。②世界觀的研究物件包括包括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等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的關係兩部分。③世界觀是人們對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而不是零碎的看法以及一般的觀點。

(2)哲學的含義。

(3)思考: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學說,既然人人都有世界觀,那麼是否人人都是哲學家呢?

2.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8頁第1自然段,思考回答:

(1)方法論的含義

(2)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關係

區別:

聯絡:

二、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1.人類形成的具體知識的含義和分類

(1)

(2)

(3)

2.結合p8中間虛框和專家點評“黃昏中起飛的貓頭鷹”,體會哲學和具體科學的區別。

3.“隨著自然科學領域中每一個劃時代的發展,唯物主義也必然要改變自己的形式。”

牛頓是古典力的奠基人,在自發唯物主義的指導下,創立了萬有引力理論。晚年的牛頓,由於信奉上帝,沒有取得什麼成就。

結合上述兩個材料以及課本p9兩個虛框體會一個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係。

【基礎自測】

1. 下列有關世界觀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自然界的根本看法

b.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係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c.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和世界關係的科學觀點

d. 有的人有世界觀,有的人沒有世界觀

2.哲學與世界觀既有區別又有聯絡。下列關於二者關係的說法中,正確揭示出二者區別的是( )

①世界觀人人都有,但不是人人都是哲學家 ②一般人的世界觀是自發的、零散的,而哲學則是系統化的理論體系 ③世界觀就是哲學,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 ④世界觀和哲學的研究物件都是整個世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哲學( )

a.是關於世界觀的科學 b.就是世界觀

c.都是正確的 d.是關於世界觀的學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