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書》教學設計5篇

來源:才華庫 9.33K

作為一名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連線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的第一本書》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的第一本書》教學設計5篇

《我的第一本書》教學設計1

【學習目標】

1、理解文中有關語句的含義。

2、體會蘊涵在文中的父子、同學之情。

3、領會知識對於一個人一生髮展的重要性。

【學習過程】

〖預習導學〗

一、理解下列詞語的含義

幽默:言談、舉動有趣而意味深長。

悽慘:淒涼悲慘。

奧祕:指隱藏的或還沒有被認識的內容或道理等。

翻來覆去:來回翻動身體;一次又一次。

二、熟讀課文,回答

1、文中共寫到了哪幾個人物?

2、文中提到的人物中,年幼一代的命運到後來分別是怎樣的?

〖課堂學習〗

一、匯入新課

你讀的第一本書是什麼樣的書?可能有些同學已經記不清了,作者卻對他的第一本書永誌不忘。因為那本書承載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事過幾十年後,作者走過了迢迢征途,飽嘗了人生甘苦,回首往事,發現那揮之不去的記憶,是一筆終生受用的精神財富。

作者牛漢,現當代著名詩人,原名史成漢。生於1923年,1940年開始寫詩,有詩劇《智慧的悲哀》、詩歌《鄂爾多斯草原》、詩集《彩色的生活》等。

二、抓住記敘的六要素,複述故事情節

三、再讀課文,回答以下問題

1、“我的第一本書”僅僅指那半本書嗎?你還可以作怎樣的理解?

2、作者已人到中年,他是帶著怎樣的一種感情來回憶有關“第一本書”的故事的?

四、品讀課文第一節和最後一節,體會有關句子的含義

五、你認為文中的哪個情節最為感人?請找出來,並思考:為什麼

六、文中寫到沒有課本的喬元貞卻考了第一名,父親也認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結尾還特意補述了喬元貞一生的“出息”

“他一輩子挎著籃子在附近幾個村子裡叫賣紙菸、花生、火柴等小東西。”這算是什麼“出息”呢?作者為什麼要作這樣的交代?從中你悟出了什麼?

【課後延伸】

課文中的人物,除了“我”和“父親”外,還有同學二黃毛、喬元貞和老師“弄不成”。這三個人的言行寫的不多,卻讓人難忘。試從中任選一個,在課文所提供的材料的基礎上,發揮想象,虛構一個小故事(如《二黃毛的故事》)。

《我的第一本書》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理解、積累“幽默、悽慘、翻來覆去”等詞語。

2.整體感知文意,繼續瞭解敘事性作品的文體特徵。

3.品評含意豐富的語句,養成正確的語感。

4.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5.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難生活境遇,感悟知識改變命運的深刻內涵。啟用生活體驗,感悟課文的思想內涵和情感蘊含。

教學重點

品評重點語句,深透理解作品的人文內涵。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對苦難生活的深刻體察和獨特感悟。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程式及師生雙邊活動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提及詩人牛漢,我們自然會聯想到他筆下的那威武不屈、勇於抗爭的華南虎的形象。(教師引領學生誦出:我羞愧地離開了動物園,/恍惚之中聽見一聲/石破天驚的咆哮,/有一個不羈的靈魂/掠過我的頭頂/騰空而去,/我看見了火焰似的斑紋/和火焰似的眼睛,/還有巨大而破碎的滴血的趾爪!)今天,我們將學習他的一篇隨筆《我的第一本書》,去感受承載著人生歷程和獨特感悟的“第一本書”,去思考人生命運這個鮮活的話題。(板書文題、作者)

二、學生回憶詩人牛漢的創作經歷教師視情況進行補充.

三、誦讀,整體感知文意

1.請同學們默瀆課文,初步感知文意。標示段序並積累詞語。

教師可作如下提示。

幽默 悽慘 翻來覆去 溫厚

2.學生再讀課文,揣摩、理解課文內容。

思考:60年前國小一年級的二本“只有下半部分,沒有封面,沒有頭尾”的國語課本有著怎樣的經歷令作者永誌不忘,以致專門著文紀念?

學生跳讀課文3至8語段,簡要複述“我的第一本書”的不同尋常的經歷。教師提示注意其中由書引發的父子之間、同學之間的濃濃的真摯情意。

3.學生通讀全文,整體感知文意。研討:

(1)文題“我的第一本書”僅僅指那半本課本嗎?還可以作怎樣的理解?

(2)作者是懷著怎樣的一種感情追憶他的“第一本書”的?

學生暢談閱讀體會,老師提示:

(1)作者的“第一本書”意味深長。如果說課文主體部分寫的“不同尋常的第一本書”是人生第一課的話,那麼寫父親領“我”離開本村到崔家莊唸書則是交待“真正的第一本書”,也即走進求知的世界。這貧困境遇中的人生第一課,蘊含著生活的艱辛、同學的友誼和上學的樂趣。

(2)作者追憶“第一本書”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懷著敬重、珍愛的感情追憶“第一本書”的,同時感情也是複雜的、百感交集的,因為那本書裡深藏著苦難的生活和惡劣的學習條件與環境,同時也映照著那個時代人們的不幸命運,以及在那種荒寒背景下特別可貴的一點樂趣和溫情。

四、研讀探究

(1)引導學生品味文中的重要語句。請學生感情閱讀全文,思考:

“我的童年沒有幽默,只有從荒寒大自然感應到一點生命最初的快樂和夢幻。”

作者對童年的感覺是怎樣的?聯絡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樂和夢幻”是什麼?

(2)“我的第一本書實在應當寫寫,如果不寫,我就枉讀了這幾十年的書,更枉寫了這幾十年的詩,人不能忘本。”怎樣理解“枉讀了這幾十年的書”“枉寫了這幾十年的詩”?“人不能忘本”的“本”在這裡指什麼?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1)作者對童年的感覺是辛酸的,“童年沒有幽默”,寫其童年生活的艱苦而沉重,不僅自己家的生活是窘困的,幾乎所有同學都在生存的底線上掙扎,哪有幽默可言?但是,畢竟是童年,無論生活多麼艱苦,也抹不去與生俱來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掏氣,能和小夥伴們在一起,和小動物們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間,就是快樂的,而且童年時代只要玩起來,什麼困苦都會忘。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樂。

(2)這裡“枉”字可以理解為:白白地,無價值地,無意義地。作者的第一本書,既是求知的第一本書,更是人生的第一本書。如果這第一本書不寫出來,那麼這幾十年的讀書和寫書(詩)則失去了意義,變得毫無價值,因為你忘記了知識的源頭和人生的起點,你忘記了過去,即忘本。作者最後說“人不能忘本”,巧妙地運用了雙關的修辭手法,“本”這裡指課本,那第一本國語教材,也指人生成長曆程中最初的最有價值的奠基性的東西。作者所指主要是後者。

2.教師導學:閱讀本文,我們不僅為第一本書承載的故事所感動,更多的震撼是由書引發的父子之間、同學之間的濃濃情意,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遙遠的鄉村荒寒、蒼涼的生活境況和作者對生活的那份獨特的感受。請同學們聯絡生活體驗,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具體深入地談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學生小組交流,並推舉代表在班上發言,教師歸結。

3.學生自由誦讀全文,研討:

沒有課本的喬元貞卻考了第一名,父親也認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結尾處還特意補敘了喬元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輩子挎著籃子在附近幾個村子裡叫賣紙菸、花生、火柴等小東西。”這算得什麼“出息”呢?作者為什麼要作這樣的交代?

教師引導學生理解:

沒有課本的喬元貞考了第一名,說明他是個聰明好學的孩子,父親以他教師的經驗感覺得出,這樣的孩子是能成器的,但是,當“我”拿回那半本讓父親裝訂完整的書時,他哭著對“我”說,他不能再上學了。這樣,那半本書或者說父親為他裝訂的那奉書,就“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書”了。而“我”後來到條件好一些的學校上學去,(再後來,“我”讀了中學,讀了大學,成了詩人。)而喬元貞這樣一個聰明好學的孩子在最需要學習的時候失學了,人生成長的第一個階梯就這樣永遠失去了,再加上當地的文化、經濟的極度貧困和落後,一輩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線上掙扎。課文補述喬元貞的命運這一情節.引發我們更深入地思考生活與人生的命題,更深刻地理解“知識改變命運”的現實說法。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文中“第一本書”不同尋常的經歷,給了作者終生受用的精神財富。的確,恰如一位哲人所說,生活是—所大學。無論其中是不幸,還是喜悅,那都是記憶中揮之不去的風景,我們只要用心去體悟,亮色總是會有的,而且是擴充套件著的。這難道不就是人生的本色嗎?

六、佈置作業

離別、送別在文學描寫上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古往今來,描寫離愁、別緒的名篇佳作無以計數,請你寫出三個寫離別、送別的詩句

課後反思:《我的第一本書》。這篇課文最大的特點是作者對生活的那一份詩意的感悟。文章似是信筆寫來,實際上每一個片段都耐人咀嚼。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對生活的體驗能力。對於農村孩子來說,這篇文章更容易引起共鳴;對於城裡的孩子來說,可能覺得離自己生活相距甚遠,但是可以通過文中所描寫的情境,展開想象,去感悟那個時代的生活境況。總之,在教學中,要注重啟用學生對生活的體驗,或者創設情境引發體驗,使學生讀有所感,學有所悟,進而思考生活的苦難對於人生的深刻影響──既可以構成對人生的戕害,也可以增添人生的厚度。

《我的第一本書》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重點字詞,複述課文內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重點語句的含義。

3、培養學生對生活的體驗能力,學會思考人生。

【過程與方法】

1、創設情境,引發學生對生活的體驗,學會思考人生。

2、複述課文,培養表達、概括能力。

3、小組討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文中的父子之情、同學的友情,教育學生珍惜現在的生活。

【教學重點】

複述“第一本書”的故事,體會父子之間、朋友之間的深厚感情。

【教學難點】

品味文章的語言的深刻含義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書是人們的精神食糧。在難以得到精神食糧的本書時候,書的珍貴我們可以想象得到。“第一本書”在作者的記憶裡是非常珍貴的。為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感受感受吧!

二、自讀感知整體把握

1、走進牛漢

牛漢,現代著名詩人,原名史成漢。現為中國作協全國名譽委員,中國詩歌協會副會長。

2、積累字詞

注意下列字詞的音義

酷似摻和脊背枉讀知書識禮翻來覆去奧祕悽慘

3、整體感知

(1)五分鐘內默讀課文,準備複述“第一本書”的故事。

要求:

①交代清楚時間、地點、人物、故事發生的過程;

②讀音準確,口齒清楚,聲音洪亮;

③語言簡練生動,表達流暢自然。

(2)讀過文字,深深打動我們的卻不僅僅是關於“第一本書”的故事,而是與書有關或由書引發的各種情感,請舉例說明文章中表現了哪些情感。

討論、點撥:

①父子情。如父親關心“我”的學習;為我們兩個的半本書修修補補,裝訂成了兩本完完整整的書;新的學期開始,父親便帶“我”到條件相對好一些的外村上學去了。

②同學、朋友情。如:“我”把唯一的一本書分為兩半,一半給了家庭困難的喬元貞等。

③人與狗的默契和情趣。這一點是作者念念不忘的,在文中單獨來一段補敘。

三,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再次默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我的第一本書”是指什麼?不僅僅指那半本書,也是“我”人生的第一本書,是人生的一次珍貴經歷。它蘊含著生活的艱辛,父子的深情,同學的友誼和上學的樂趣。

(2)作者是懷著怎樣的一種感情追憶他的“第一本書”的?

作者追憶“第一本書”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懷著敬重、珍愛的感情追憶“第一本書”的,同時感情也是複雜的、百感交集的,因為那本書裡深藏著苦難的生活和惡劣的學習條件與環境,同時也映照著那個時代人們不幸及的命運,以及在那種荒寒背景下特別可貴的一點樂趣和溫情。

2、品味文章語言

(1)自由朗讀課文,畫出最喜歡的語句朗讀,並講講喜歡的理由。

(2)文章中由書引發的父子之情、朋友之誼深深打動了我們,這些深刻的內容,都是靠深動、形象的語言來表現的。我們再來細細研讀課文,體會重點語句的含義。(結合課後研討與練習二)

3、作者和喬元貞是同學,曾經喬元貞考了第一,作者考第二,為何喬元貞最後賣了一輩子小東西?

點撥:體會讀書機會的珍貴,教育學生珍惜現在的生活。也讓學生從喬元貞的命運中嚴肅地思考生活與人生。

總結反思

課文通過“第一本書”回憶了父親對“我”的愛及朋友間的`友誼和20世紀初艱難中的溫情,告訴我們不能忘本。

《我的第一本書》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通過預習自學掌握並積累生字新詞,熟讀課文。

2.通過合作學習來感悟文中所表現出來的父子情、同學情、童年的樂趣,以及在苦難的生存條件下苦苦掙扎的生命歷程。

3.品味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重點:通過朗讀,合作探究感悟文字的內涵。

教學難點:通過背景資料瞭解當時苦難的生存條件,進一步深刻感悟主題。

一、談話匯入,板書課題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你讀的第一本書嗎?也許是圖文並茂的畫冊,也許是引人入勝的故事書,但是我們很多人都把它遺忘了,而詩人牛漢的第一本書卻深植在他童年記憶的沃土,它是一盞燈,點亮了它的心房,照亮了他的人生。今天,我們就走進他的第一本書,去感受他所承載的苦難與溫情。

二 預習交流 ,瞭解學情(指名彙報成果並質疑問難)

三 合作探究 ,釋疑解難

(一)提出問題,明確目標

1.大家預習很認真,也提出了很多有意義有價值的問題,這節課我們就來解決我們大家的疑難,好不好?

2.大螢幕展示問題:可是這本書卻讓我一生難以忘懷,它酷似德國卜勞恩的《父與子》中的一組畫面,不過看了很難笑起來。”這句話怎麼理解?

(二)重點研析,理解內容

1.提問:從這句話中我們知道為什麼?(難以忘懷、父與子、難以笑起來)

這裡提出了卜勞恩的《父與子》,這是怎樣的一部作品?

(漫畫畫了父親與兒子的一些事,表現了父子之間濃濃的親情)

2.這篇課文也寫了父子之間的一些事,主要是寫父親對“我”的愛,現在我們抓住這句話來學習這篇課文。

出示問題:①課文寫了哪些難以忘懷的事?

②哪些地方體現了父親對我的愛?

③為什麼“很難笑起來”?

3.學生朗讀課文,分組討論探究

4.彙報總結

①難以忘懷的事都和“第一本書”有關係,回憶了“我”和父親,我的老師,我和同學之間的一些難忘的事情。

父親:藏書、問書、考書、補書、攜子讀書

我 同學:裁書、要書、送書

老師:帶狗讀書

②哪些地方寫出父親對“我”的愛?你喜歡這樣的父親嗎?愛孩子、重視孩子、理解孩子,為了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③這些事情哪些讓你感動?哪件你覺得最有趣?

④《我的第一本書》中有濃濃的父愛,有純真友情,還有帶狗讀書這樣有趣的事,但牛漢為什麼說“讀了它卻笑不起來?”中國當時的農村狀況是怎樣的?

a指名回答(元貞輟學 一生貧困)

(學校條件不好,“我”隨父親去崔家莊國小讀書)

b材料助讀 大螢幕展示:魯迅《故鄉》背景

葉聖陶《多收了三五斗》背景

c提問: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農村的狀況是怎樣的?

⑤總結:當時的中國農村是貧窮的、落後的、人民生活困苦,許多人掙扎在生存的底線,像喬元貞那樣的孩子,比比皆是,數不勝數,他們連基本的溫飽都解決不了,何談讀書學習呢?所以作者回憶起“第一本書”的童年生活,很難笑起來。

(三)深入理解,把握主旨

1.大螢幕展示:(1).我的童年沒有幽默,只有從荒寒的大自然感應到一點生命最初的快樂和夢幻。

(2)我的第一本書實在應當寫寫,如果不寫,我就枉讀了這幾十年的書,更枉寫了這幾十年的詩,人不能忘本。

2、齊讀問題。

3、討論交流。

4、彙報總結

四、總結提問,收束全文

1.學習這篇文章你有何感悟?還有什麼問題?

2.牛漢難忘他的第一本書,不僅是那本書裡蘊含著濃濃的父愛,純潔的友情,上書房的樂趣,還有那童年時解讀不了的生活的苦難與辛酸,正是這五味雜陳的情愫成為激勵他成長奮進的沃土,讓他茁壯成一棵樹,枝繁葉茂,碩果累累。同學們,請珍惜生活給予我們的點點滴滴,苦辣酸甜,那將是我們成長的不竭動力,會造就我們五彩繽紛的生活!

板書設計

我的第一本書

父愛情深 讀書樂趣

純真友誼 生活艱辛

《我的第一本書》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自讀課文,複述關於“第一本書”的故事。

2、理解“第一本書”中包含的感情,體會作者的情感。

3、品味語句,賞析課文語言。

4、調動自己的人生體驗,獲得人生啟迪。

【教學重點、難點】

1、用自己的話複述關於“第一本書”的故事。

2、理解“第一本書”中包含的感情。

3、品味語句,理解句子的內涵。

【學法指導】

1、讀:

自讀法(圈、點、勾、劃)

2、思:

質疑(提問法、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看書嗎?那你們還記得自己接觸的第一本書嗎?(請幾個學生簡單介紹)同學們的第一本書內容豐富,蘊涵著無限的趣味,那麼詩人牛漢的第一本書又是怎樣的呢?今天就讓我們跟著詩人一起走進那段往事。

二、簡介作者

牛漢,現當代著名詩人,原名史成漢。生於1923年,1940年開始寫詩,有詩劇《智慧的悲哀》、詩歌《鄂爾多斯草原》、詩集《彩色的生活》等。

三、自瀆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⑴ 讀準字音,讀出感情。

⑵ 瞭解故事情節。

2、正確朗讀下列字詞:

鬃( ) 磨磨蹭蹭( )

脊背( ) 摻和( ) 枉()讀

3、複述課文:

圍繞著“第一本書”發生了不少感人的故事,試用自己的話複述關於“第一本書”的故事。

要求:複述時講清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及人物、情節。

四、研讀課文

1、思考:

作者回憶的僅僅是“一本書嗎? “一本書” 可以蘊含許多感情,請閱讀相關語段,用“從──中,我感受到──”的句式,說說你從文中品讀到了哪些情感?

2、質疑:

賞析了課文內容後,你對書中的語言、語句還有什麼疑惑嗎?請快速閱讀課文,找出不懂的地方,同桌間探討解決.無法解決的請提出來,大家共同討論。

五、拓展延伸

學了本文,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難道僅僅是瞭解了第一本書的故事嗎?

六、課文小結

由學生小結本堂課的學習收穫(可從基本知識積累、情感啟迪、學習方法等方面小結)。

七、課後作業(任選一題)

1、當“我”把補好的課本再次送到喬元貞的手裡時,喬元貞會說些什麼呢?請同學們想像喬元貞的神情、語言,寫一段話描寫當時的情景。

2、課文中的人物除了“我”與父親外還有喬元貞、“弄不成”、二黃毛,三人雖寫得不多,卻讓人難忘,試從中任選一人,在課文提供的材料基礎上,發揮想像,虛構一個小故事(如《二黃毛的故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