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2.44W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有的人》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有的人》教學設計

《有的人》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1.領會作者對魯迅先生崇敬、懷念的思想感情.

2.學習對比寫法.

3.瞭解詩中的議論,認識詩歌哲理性的深刻內涵.

【教學重點、難點】對比寫法,詩中議論的作用.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指導:

1.摘錄臧克家《關於短詩〈右肘人〉》:

在舊社會裡,我們看慣了這樣的事情:大至官僚,小到鄉紳,殘害壓迫人民,壞事做 絕,罪孽深重,卻妄想“流芳百世”,到處豎起“澤被鄉梓”“德高望重”一類的“功 德”碑,把自己升為萬古不朽的“偉人”.

《有的人》寫於……抒發自己由紀念魯迅所引起的無限感慨.

2.看“學習重點”“預習提示”,明確學習本課的重點及內容.

3.讀課文(定條件的由男女生結合,兩人一組,每節詩由男讀1—2行,女讀3—4行,用 磁帶錄上音待評)

(二)課堂教學(以讀帶講)

l.匯入 新課(可借鑑吳玉章同志1961年 6月11日為《革命烈士詩抄》題詞“言炳丹青,德配天 地,功昭日月,行作楷模”引入)

2.板書課題,配樂,範讀全文(放錄音磁帶或教師朗讀.要求學生標出詩中對比句)

3.抽讀課文並正音:臧(zāng)摔(shuāi) (老師對朗讀速度、節奏、語調的諷刺與讚頌,情感的愛與憎予以指導)

4.預習檢測

(l)放兩組錄音作業,第一盤放1—4節,第二盤放—一7節,同學評.

(2)填空

a.《有的人》是作者在新中國成立後,為____,懷著的情感而寫的. (紀念魯迅逝世13週年,對魯迅先生崇敬)

b.題目不直接寫作“紀念魯迅”,而叫做《有的人》,其理由是____ (課題更含蓄,便於對比突出主題,將魯迅精神加以提煉、引伸,讓讀者獲得深刻的教 益.)

C.用詩句填空.“有的人”在詩中一指____的人,一指的人.你喜____歡一種人.魯迅 屬於____一種人. (最佳選擇是第二節中的2、4行.)

d.“紀念魯迅有感”中的“有”是意思,“感”是____的意思.詩中表達感慨用的表達 方式是(引起、感受、感慨,議論)

e.通篇採用手法,褒貶鮮明,但重在____.作者從魯迅生前____,故後____這兩點來表現 他的偉大. (對比,讚頌,為人民奮鬥犧牲而從不想到個人,人民熱烈紀念他)

5.閱讀研討

(1)限時默讀.找出:哪些詩句寫出了詩人對魯迅的紀念?(讀每節詩的後兩行)

(2)同桌互相聽讀.(針對以上問題互議,互談)

(3)表情朗讀.一人領全班合,齊讀上面板書的有關內容.(注意激發頌揚情感) 問: ①為什麼說有的人死了還活著? ②誰以“野草”自比?有何含義?“地火”又指什麼?“等著地下的火燒”表現出一種 什麼精神? ③怎樣理解“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到處是青青的野草”? ④上面已經寫出了對魯迅的紀念,如果就以此成篇行嗎?

(4)個別讀.(帶著下列問題)讀每一節詩的前兩行. 問;①詩中給我們刻畫了另一類鮮明的形象,與前一種人有強烈的反差,這叫什麼寫 法?其作用是什麼? ②這首詩從哪幾方面把兩種人進行了對比?詩的2—4節同5—7節在內容上是怎樣呼應 的? (學生搶答,教師歸納)

(5)讓男生(或女生)帶著譏諷、詛咒的語調朗讀以上 有關詩行.

(6)精讀2—4節,再次體會對比的作用. 問. 1.你怎樣理解活著的人已經死了這一句中的“活”和“死”字?它指現實生活中的哪些 人? 2.為什麼說“把名字刻入石頭的,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 3.(展開聯想)請聯絡中國近(現)代史,舉一例說明“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的人”下 場如何? 再舉一例說明“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的活著的人”得到人民怎樣的擁戴和回報?

(7)背誦全詩.參看板書.

6.揣摩運用 (l)處理課堂練習第五題. (2)第八題與第四題比較練習(3)第七題在課前或課後閱讀體會.不作講解.

《有的人》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深刻的內涵,瞭解詩歌中對比手法的運用。

2、學習魯迅的偉大精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誦這首詩。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歌深刻的內涵,瞭解詩歌中對比手法的運用。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一)、詞語鋪墊匯入,揭示新課

1、詞語鋪墊。

醜陋 渺小 鴻毛 卑微 唾棄 滅亡

美麗 偉大 泰山 崇高 愛戴 永生

2、本單元我們已學過關於魯迅的哪些文章?你瞭解到魯迅先生是怎樣一個人?生簡單彙報。

3、揭示課題,板書,齊讀。(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紀念魯迅的文章,著名詩人臧克家於1949年寫的經典詩篇《有的人》)

二、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

三、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1、指三名學生朗讀,檢查學生是否讀通順、正確。

2、根據朗讀表現,簡單評價。及時指導字音,呵在詩中讀啊的音。呵平時讀---笑呵呵,還可以讀-----呵斥,呵在這應該讀第---四聲。試著讀好這一句。

四、對比品讀,理解內容,體驗情感

1、可是詩歌的魅力不僅僅表現在它有明顯的節奏,更表現在它獨特的寫法上。請同學們默讀這首詩,看看你能發現什麼?(生默讀體會)

2、生彙報發現:對比的寫法,讀出相應詩句。再讀讀,還有什麼發現?

(引導學生說出每小節中還有對比,2、3、4小結對比的是有的人對人民的不同態度;5、6、7小結對比的是有的人的不同結果;其實這兩部分內容之間又是一一對照的。)

3、根據學生彙報的適時出示插圖和文字,圖文對照,男女生對比朗讀。

4、通過對比,我們發現這“有的人”指的就是哪兩類人?引讀第一小節,這兩類人你能用兩個詞語概括一下嗎?(雖生猶死,雖死猶生);對這兩類人,你認為作者的態度一樣嗎?生彙報出幾種態度:批判,讚揚,熱愛。你對這兩類人的態度呢?充分激發學生情感。

對待不同的人,勢必會有不同的態度,不同的表情和不同的語氣。請同學們兩兩對讀,一人一句,讓我從你們的表情中看看誰最能讀出臧克家的心聲。

5、師生對讀,烘托詩情。

小結:同學們讀得真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我們更--愛戴、敬仰、懷念…….損害人民利益的人我們更--痛恨,蔑視,憎惡......

五、研讀品悟,昇華情感

1.看課文題目,副標題是--紀念魯迅有感(齊讀),有一個奇特的現象,你發現了嗎?詩中卻沒有提到魯迅的名字。詩人該不會忘了吧?你一定能從文中找到魯迅的影子。學生讀詩找詩句。

2、彙報讀詩句。結合所學課文簡單談談你的理解。

3、感悟魯迅精神:這首詩只是在讚揚魯迅一個人嗎?在我們的記憶中,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哪些人也和魯迅先生一樣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4、讓我們把深深的敬仰獻給那些值得我們永遠懷念的人。齊讀描寫魯迅的詩句。

六、課堂小結,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1、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2、你打算做個怎一個什麼樣的人?

3、總結:讀兩句詩,把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用到學習,工作生活中。做一個對人民,對社會有用的人。

七:佈置作業

1、有感情地誦讀這首詩。

2、模仿本詩的格式寫作兩節小詩,寫作的物件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類人。

3、根據本單元小課題研究情況,辦一期手抄報:“走近魯迅”。

  20《有的人》

  雖死猶生 騎 人民恨

  對比

  雖生猶死 俯 人民愛

《有的人》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領會作者對魯迅先生崇敬、懷念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讀詩歌,瞭解作者的寫作手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詩歌,瞭解作者的寫作手法。

難點:領會作者對魯迅先生崇敬、懷念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瞭解詩歌的寫作背景,查詢魯迅及臧克家的相關資料,

教學時間:

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1、出示魯迅像,這位是誰?你瞭解嗎?教師出示魯迅資料。指名讀。

2、出示“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句話是誰說的,生齊讀,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魯迅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過渡:魯迅是一個時刻為人民著想,為人民服務的人,他愛人民, 人民永遠懷念他。板書:愛人民,人民愛。今天,我們學習1949年11月1日臧克家為紀念魯迅逝世13週年而寫的詩歌《有的人》。

3、一起來認識一下臧克家,課件出示臧克家資料及寫作背景,教師口述。

二、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1、我們就來一起欣賞這首詩歌,請同學們多讀幾遍課文,每讀一遍的感受和收穫都是不一樣的,看看誰的收穫最多。邊讀邊注。

2、生自瀆詩歌

3、交流收穫。

學生說不到的教師提示:

1) 哪些句子表達出了作者對魯迅的懷念。

2) 描寫了幾種人,運用了什麼寫作手法。

4、相信其他同學肯定還有很多感受和收穫,讓我們通過朗讀來表達出來吧。

想讀哪一小節就讀哪一小節。

5、指名讀。

6、教師指導讀、範讀、理解讀。

7、如果將文中“有的人”替換成某一種人怎麼換,代到詩句中讀一讀。

過渡:這首詩歌不只是單純的懷念魯迅,而是通過與魯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對比,批判了哪些騎在人民頭上的統治者和壓迫著,歌頌了魯迅無私奉獻的可貴精神。

板書:無私奉獻

三、拓展延伸

1、同學們作為21世紀的國小生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2、拿起你的筆,快速記下你此時的感受。

3、交流感受

教師贈言:同學們讓我們把魯迅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化為自己學習的動力,刻苦學習,以期有所成,報效祖國,報效人民。

4、最後給大家留一項作業課件出示,教師讀。

收集有關魯迅的名言、故事、著作等,辦一期紀念魯迅為主體的手抄報。

教學反思

這是一片略讀課文,要求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培養學生憎愛分明的感情,並懂得為人民服務的人將得到永生,與人民為敵的人必然滅亡的道理。瞭解本文運用的對比手法。詩歌語言樸素,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有著深刻的教育意義,因此一開始安排學生自學感悟,教師點撥引導在感悟的基礎上指導有感情朗讀,將鮮明的對比融入到朗讀中,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通過對本課的學習拓展到21世紀的國小生應該怎麼做,學生說得非常好,為了讓所有學生都能動起來,於是安排了寫,記下此時的感受。

《有的人》教學設計4

【教學目的】

1.領會作者對魯迅先生崇敬、懷念的思想感情。

2.學習對比寫法。

3.瞭解詩中的議論,認識詩歌哲理性的深刻內涵。

【教學重點、難點】

對比寫法,詩中議論的作用。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指導:

1.摘錄臧克家《關於短詩〈右肘人〉》:

在舊社會裡,我們看慣了這樣的事情:大至官僚,小到鄉紳,殘害壓迫人民,壞事做 絕,罪孽深重,卻妄想“流芳百世”,到處豎起“澤被鄉梓”“德高望重”一類的“功 德”碑,把自己升為萬古不朽的“偉人”。

《有的人》寫於……抒發自己由紀念魯迅所引起的無限感慨。

2.看“學習重點”“預習提示”,明確學習本課的重點及內容。

3.讀課文(定條件的由男女生結合,兩人一組,每節詩由男讀1—2行,女讀3—4行,用 磁帶錄上音待評)

(二)課堂教學(以讀帶講)

1.匯入 新課(可借鑑吳玉章同志1961年 6月11日為《革命烈士詩抄》題詞“言炳丹青,德配天 地,功昭日月,行作楷模”引入)

2.板書課題,配樂,範讀全文(放錄音磁帶或教師朗讀。要求學生標出詩中對比句)

3.抽讀課文並正音:臧(zāng)摔(shuāi) (老師對朗讀速度、節奏、語調的諷刺與讚頌,情感的愛與憎予以指導)

4.預習檢測

(1)放兩組錄音作業,第一盤放1—4節,第二盤放—一7節,同學評。

(2)填空

a.《有的人》是作者在新中國成立後,為____,懷著的情感而寫的。 (紀念魯迅逝世13週年,對魯迅先生崇敬)

b.題目不直接寫作“紀念魯迅”,而叫做《有的人》,其理由是____ (課題更含蓄,便於對比突出主題,將魯迅精神加以提煉、引伸,讓讀者獲得深刻的教 益。)

C.用詩句填空。“有的人”在詩中一指____的人,一指的人。你喜____歡一種人。魯迅 屬於____一種人。 (最佳選擇是第二節中的2、4行。)

d.“紀念魯迅有感”中的“有”是意思,“感”是____的意思。詩中表達感慨用的表達 方式是(引起、感受、感慨,議論)

e.通篇採用手法,褒貶鮮明,但重在____。作者從魯迅生前____,故後____這兩點來表現 他的偉大。 (對比,讚頌,為人民奮鬥犧牲而從不想到個人,人民熱烈紀念他)

5.閱讀研討

(1)限時默讀。找出:哪些詩句寫出了詩人對魯迅的紀念?(讀每節詩的後兩行)

(2)同桌互相聽讀。(針對以上問題互議,互談)

(3)表情朗讀。一人領全班合,齊讀上面板書的有關內容。(注意激發頌揚情感) 問: ①為什麼說有的人死了還活著? ②誰以“野草”自比?有何含義?“地火”又指什麼?“等著地下的火燒”表現出一種 什麼精神? ③怎樣理解“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到處是青青的野草”? ④上面已經寫出了對魯迅的紀念,如果就以此成篇行嗎?

(4)個別讀。(帶著下列問題)讀每一節詩的前兩行。 問;①詩中給我們刻畫了另一類鮮明的形象,與前一種人有強烈的反差,這叫什麼寫 法?其作用是什麼? ②這首詩從哪幾方面把兩種人進行了對比?詩的2—4節同5—7節在內容上是怎樣呼應 的? (學生搶答,教師歸納)

(5)讓男生(或女生)帶著譏諷、詛咒的語調朗讀以上 有關詩行。

(6)精讀2—4節,再次體會對比的作用。 問。 1.你怎樣理解活著的人已經死了這一句中的“活”和“死”字?它指現實生活中的哪些 人? 2.為什麼說“把名字刻入石頭的,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 3.(展開聯想)請聯絡中國近(現)代史,舉一例說明“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的人”下 場如何? 再舉一例說明“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的活著的人”得到人民怎樣的擁戴和回報?

(7)背誦全詩。參看板書。

6.揣摩運用

(1)處理課堂練習第五題。

(2)第七題在課前或課後閱讀體會。不作講解。

《有的人》教學設計5

學習目標

1把握這首詩運用對比抒發感受的寫法,體會哲理性議論的作用。

2瞭解詩歌語言的一般特點。

3認識本詩所表達的活與死的辯證關係,使學生受到革命人生觀的教育

學習重難點

把握這首詩運用對比抒發感受的寫法,體會哲理性議論的作用。

一、作者介紹:臧克家(1905—20xx年2月5日晚8時35分在北京逝世)我國一代傑出詩人,著名作家、編輯家。1933年出版了第一部詩集《烙印》,這是他最具影響的作品。這部詩集真摯樸實地表現了中國農村的破落,農民的苦難、堅忍與民族的憂患。此後,他陸續出版的詩集、長詩有《罪惡的黑手》、《自己的寫照》、《泥土的歌》、《寶貝兒》、《生命的零度》等十多部

二、自主預習

1.給下列劃線字注音。

妥協()傾向()摧殘()惡劣()

腐朽()摔垮()

2.按拼音寫漢字。

狂wàng()保zhàng()堅rèn()

kuì()敗yì()制zēng()恨

3.改正詞語中的錯別字。

疲備不堪()迫不急待()藏克家()峰芒畢露()

永往直前()開僻道路()不曲不撓()頭昏腦漲()

4.結合句意,解釋劃線詞語正確的一項是()

A.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牛馬:像牛馬那樣。

B.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著的人,群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抬舉:抬起往上託。

C.有的人,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別人:指人民大眾。

D.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他: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人。活:肉體存在。

5、《有的人》作者是(),它選自(),是一首()詩。

6、採用多種方法朗讀,感知內容。

三、合作探究

1如果沒有副標題,你能知道本文是為紀念誰而作嗎?

2這首詩是為紀念魯迅而作的,為什麼以“有的人”為題?

3詩歌中運用的最突出的表現手法是什麼?

四、研讀文字,合作探究

1、第一節中的“死”與“活”具體是什麼意思?兩個有的人分別指誰?

2、第2—4節分別是從什麼角度進行對比的?第1節與第2-4節之間是什麼關係?

3、第5—7節與前四節在內容、結構上有怎樣的聯絡?

4、這是一首富含生活哲理的詩。詩中告訴我們哪些通俗而深刻的道理呢?

5、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四、展示反饋

五、拓展延伸

1下面是小鵬摘抄的魯迅名言,這些名言反映了魯迅的哪些精神?試概括其中的三個。

名言一: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名言二:哪裡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名言三: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名言四:單是說不行,要緊的是做。

名言五: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

2你還知道哪些為人民服務的典範?請列舉出來

3學了本文,你認為在今天,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有價值的人生呢?

《有的人》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誦這首詩,理解詩歌深刻的內涵。

2、通過對比朗讀,加深對詩歌的感悟,瞭解詩歌中運用的對比手法。

3、學習魯迅的偉大精神,培養學生鮮明的愛憎感情,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重點:

理解詩歌的深刻內涵,學習魯迅的偉大情懷。

難點 :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並在對比朗讀中體會對比手法的運用。

一、 複習匯入,引出新授。

1、生舉手回答以下問題。

①1、魯迅一生創造了哪些作品集?

②在課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周曄寫道魯迅是一個 ( ) 的人。

③在課文 《一面》中,阿累寫道魯迅憎惡黑暗社會有如 ( )

2、師:魯迅為了人民的事業沒有休息的工作,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逝世,國民黨反動派血腥鎮壓人民,不允許人民悼念魯迅先生,直到1949年,先生逝世13週年紀念日,全國各地第一次公開地隆重紀念他。臧克家親自參加了首都的紀念活動,目睹了人民群眾紀念魯迅的盛況,並瞻仰了魯迅在北京的故居。他深切追憶魯迅為人民鞠躬盡瘁的一生,百感交集,於1949年11月1日寫了一首短詩,抒發自己由紀念魯迅所引起的無限感慨以及對人生意義的深刻思考。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短詩《有的人》。

二、初讀全詩,整體感知。

1、聽錄音範讀,品味大師是如何把感情融入自己的語言中。

2、生自由讀詩,注意讀流暢、有節奏。

3、指名讀,師生評議。

4、齊讀,注意讀出感情。

5、生交流感受,理清詩歌的寫作思路,分清詩歌的結構層次。

師提問:全詩共有幾小節,可以分成幾部分,分別寫了些什麼?各部分間有什麼關係?

(提示:詩的第一節寫了兩種“生”和“死”,是全詩的總綱;第二、三、四借寫了兩種人對人民的不同態度,;第五、六、七節寫了兩種人的不同結局。)

三、細讀全詩,感悟內涵。

1、ppt出示第一小節。生朗讀。

※生舉手說說自己讀後的疑問?

※師提問:兩個“有的人”指的是同一種人嗎?第一個“有的人”是指哪些人?在文中分別指那些人。

(師出示句式( )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明確“活“指肉體活著,”死“指精神死了。

※第二個“有的人”是指文中的那些人?

(出示句式( ) 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明確“死”指的是肉體的死,“活”指精神的活

2、PPT出示第二小節,齊讀。

①PPT出示:有的人 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偉大!”

【幻燈補充《“香唾盂》】“明代權相嚴嵩的兒子嚴世蕃,他吐痰的時候,都是美貌的婢女過來用嘴來承接。他剛一發出咳聲,婢女的嘴已恰到好處地等著了。嚴世蕃把這叫作“香唾盂”。”

②引導生體會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醜惡嘴臉,以及他們的結局。

③PPT 出示:“有的人 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 ”(當你讀到這句詩時,魯迅的一首詩,你也一定想到了魯迅給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的事例)

生舉手發言。體會魯迅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以及人民對他們的態度。

④齊讀第二小節與第五小節。

3、PPT出示第三小節,齊讀

①PPT出示: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品味這些想名垂千史的人遭到的罵名。

②PPT出示:“有的人 情願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看到野草這兩個字,同學們是否還記得魯迅有一部散文詩集就叫——《野草》

【幻燈補充《野草?題辭》】“我自愛我的野草,,但我憎惡這以野草作裝飾的地面。地火在地下執行,奔突;熔岩一旦噴出,將燒盡一切野草,以及一切喬木,於是並且無可朽腐。”

(師提示:魯迅以野草自比,為了革命,甘願獻出自己的一切,乃至於生命。這是一種徹底的犧牲精神,一種“無我”的人生境界)

③男女生輪讀第三小節和第六小節。

4、PPT出示第四小節,齊讀。

①PPT出示:“ 有的人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

幻燈片補充北宋一太守天登把名字變成忌諱的故事,引導學生體會這種的人的可惡以及人民對他們的態度。

②PPT出示: 有的人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

幻燈片補充20xx“感動中國”人物王萬青的故事,引導學生感悟為人民服務的偉大以及人民對他們的態度。

③男女生輪讀第四小節和第七小節。

5、領悟全詩的寫作手法及這種手法的妙處。

PPT出示:這首詩運用了( )的寫作手法,這樣的寫作手法更能烘托出魯迅以及想魯迅這樣的人的( )美好品質。

四、熟讀成誦,加深感悟

1、再聽範讀,小聲跟讀,把握朗讀的情感基調。

2、男女生輪讀。

3、全班讀第一小節,再男生讀有的人對人民的態度,女生讀相應的結局。

五、聯絡實際,拓展延伸。

1、教師以毛澤東對魯迅的評價總結。

2、對待生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態度。有的人活得崇高、偉大;有的人活得無恥、卑微。在死的問題上,有的重於泰山,有的輕如鴻毛。請舉出這兩方面的例子各一,並說說他們給了你怎樣的啟示。

《有的人》教學設計7

一、指導思想及設計理念

詩歌是一種美,而美的傳遞方式應該是薰染而不是解析。糾纏於字裡行間,為了一個詞語,一句話的意思談論不休,會導致詩歌意境的破碎。詩歌是藝術,藝術的文字就離不開誦讀、欣賞和適度的品悟。學生對詩歌親近的慾望應該是在這樣的誦讀欣賞中激發的。所以我對本詩的指導思想是讓學生多讀,從多讀中悟詩情、悟詩意,悟寫法;然後再讀寫結合,大膽創造,寫一寫詩歌,學以致用,充分體現語文的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

二、學習任務分析與教材內容分析

《有的人》是人教版課標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最後一篇閱讀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走近魯迅”。有四篇課文,分別是《少年閏土》《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面》和《有的人》。《有的人》位於本單元的結尾,是著名詩人臧克家1949年在北京參加魯迅先生逝世十三週年紀念活動時所作。全詩對比強烈、形象鮮明、語言樸素、節奏明快,有著很強烈的情感傾向和濃濃的時代色彩。

本課的學習是在學生對魯迅先生有了一定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習本課要讓學生能感情朗讀詩歌,培養鮮明的愛憎感情,懂得為人民的人將獲得永生,與人民為敵的人必然滅亡的道理,體會對比手法,並真切感受到做人的真諦,能試著以仿寫詩歌的形式去表達出來。

三、學習情況分析與學生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已經接觸過詩歌,而且通過自學第六組《輕釦詩歌的大門》的綜合性學習,對於詩的格式形式已有初步的瞭解,再加上已積累了六年級的語文素養和學習經驗,對於詩歌的內容不難把握。

四、教法、學法分析

1、從入題開始,讓學生走進歷史去了解本文的創作背景,從而促進理解課文內容。

2、多層次的指導學生去讀詩;分句讀,分段讀、對照讀等靈活多樣的朗讀手法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3、採用合作探究的形式,深入體會詩中所蘊含的情感及寫作特點。

4、讀寫結合,提升情感認識。

五、教學目標及重難點分析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能感情朗讀,體會該詩強烈鮮明的愛憎之情,

②.瞭解本文運用的對比手法,並體會這種手法運用的好處。

③、體會詩歌語言的精煉,理解詩句的含義。

2.過程與方法:

①.多角度多層次的朗讀,在讀中悟詩情,悟詩義,悟寫法;

②.讀寫結合,深入昇華情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教育學生正確認識人生的價值,樹立高尚的人生觀。

②在學習中培養學生美的情操,明白“為人民服務的人在人民中“永生”的道理,塑造自已美好的人生”。

(二)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體會對比手法的運用。

2、採取多中對比朗讀的形式,讓學生熟讀成誦。

3、仿照詩歌形式,採用對比手法寫一首對人生看法的詩歌。

(三)教學難點:

1、指導學生體會對比手法的運用。

2、仿照詩歌形式,採用對比手法寫一首對人生看法的詩歌。

(四)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的設計思想及突破策略:

“重點”主要通過學生的朗讀、思考、討論解決,對於“難點”,在學習時教師應用適當方法的引導與適當的點撥。如對照,適當拓展知識等方法。

六、教學環境(媒體)與資源

多媒體課件與課文錄音視訊

七、教學過程流程圖(可選)

㈠匯入新課,瞭解背景→㈡指導朗讀,初識文字

→㈢自由朗讀,初步感知→㈣探究發現,走進文字→㈤體會寫法,深挖主題

→㈥拓展認識,深化情感→㈦仿寫詩歌,成就理想

八、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計劃時間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備註

㈠、匯入新課,瞭解背景

5分鐘

①同學們,上課前老師帶給大家一句名言,“其實地上並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你知道這是誰寫的嗎?(魯迅)

②對於魯迅,你瞭解的都有哪些呢?

③同學們,魯迅先生離開我們已經72年了,72年的時間,歲月的風塵並沒有把這個名字掩埋在歷史深處,相反,他的名字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更加光彩奪目。魯迅先生身上有什麼獨特的魅力讓他得到了這麼多人這麼持久的愛戴呢?從《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和《一面》這兩篇文章中同學們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這節課,我們再走進著名詩人臧克家先生在1949年參加完魯迅先生逝世十三週年紀念活動以後,揮筆寫下的經典詩篇《有的人》(板書)。

④介紹時代景,

出示課件(1949年10月19日,是魯迅先生逝世13週年紀念日。當時,全國各地人民第一次公開隆重地開展了各種紀念活動,現代著名詩人臧克家親自參加了首都人民的紀念活動,瞻仰了魯迅故居,“對著這遺蹟,想念魯迅的一生,心裡感慨很深,便於11月1日寫就了一首詩。此詩自發表以來,一直受到讀者喜愛,廣為流傳。)

學生齊讀。

自由談一談自己對魯迅的瞭解。

指名讀背景介紹

為新授課作鋪墊

二、初識文字、指導朗讀。

10分鐘

(一)聽一聽:看視訊,聽課文錄音,談體會。

1.看視訊聽朗讀錄音

聽完錄音,你覺得朗讀的那個人,朗讀得怎麼樣?你從中聽出了什麼?

(二)生自由朗讀,初步感知。

1、教師強調:詩歌重朗讀,要讀出節奏、重音、語氣語調、情感等。

2、思考:

⑴、作者在詩中以鮮明的態度寫出了哪兩種人?找出文中的詩句,用——畫出來。

⑵、詩人對這兩種人各作了怎樣的描述?請找出相應的詩句,用~~~~~~標示出來。

3、根據你對詩歌的理解,設計朗讀,讀出作者對兩種人的愛與憎。

4、指名學生朗讀(可讀自己喜歡的章節)同學們評議

(三)再讀詩歌

調整順序讓學生分兩組對比讀,並想想從中讀出了什麼?

朗讀要求:

①將每節詩的前兩句連起來讀

②將每節詩的後兩句連起來讀

③分男女聲部,分別交替朗讀每節詩的前兩句和後兩句

學生評價朗讀效果,多角度挖掘朗讀的技巧。

學生初讀,在文中劃出相關句子,

然後設計朗讀、自由朗讀

學生邊讀邊想

學生多層次,多角度朗讀

由聽到讀,由模仿到自主,由順讀再到重新組合詩序讀。

讓學生通過一遍遍的誦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以及詩歌所蘊含的情感

通過自讀自悟,發現詩歌本身的內容和寫作特點,

三、探究發現,走進文字。

5分鐘

小組合作議一議。

1、通過多種方式的讀,你發現了什麼?可以說說詩歌的思想內涵,詩歌的內容,可以品評詩歌的表現手法,也可以評點詩人的煉字藝術,還可以談談你認為難以理解的詩句等等。

2、教師引導,深入內容:

①同學們對兩類人物已有了自己鮮明的認識,請我們用一些詞語送給這兩種人;

②人們對這兩種人又是什麼態度呢?也請同學們用詞語來概括(請各小組就某一方面將自己要送的詞語板書在黑板上)

學生討論、合作、交流。比如,全詩按總分的結構來寫,及對比、對照、反覆的寫作方法

積極主動地用詞語表達出來

學生概括、補充

在品讀欣賞的過程中讓學生領略詩歌的魅力。

提升對主題的認識

四、體會寫法:深挖主題

6分鐘

1、同學們請看,這首詩的題目是:有的人。在題目下面還有一個副標題,為什麼?根據你對詩句的理解,把對應的成語用直線連線起來:

①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

②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③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

①我為人人,鞠躬盡瘁。

②雖生猶死,行屍走肉

③雖死猶生,

永垂不朽。

2、作者這樣對比來寫有什麼目的?

學生回答完畢之後共同連線。

指名回答老師的問題

鞏固理解詩文的內涵,進一步體會詩歌的所要表達的情感

五、拓展認識,深華情感

4分鐘

①、談一談

在歷史或現實中,既有流芳百世的英雄,也有遺臭萬年的奸臣,你能聯絡具體人物來談談自己的感想嗎?

②、補充相關歷史名人名言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司馬遷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

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知道的兩類人物

學生齊讀

拓展加強學生對人生價值意義的認識

六、仿寫詩歌,成就理想

10分鐘

引導:你在日常生活中曾有過對人生的思考嗎?請聯絡生活感受,仿照本詩的對比寫法,寫一寫你對人生的看法或是對讀了本詩後的感想。

學生動筆寫作

讀寫結合,體驗人生的價值

九、板書設計

20有的人

有的人有的人

死了,活著;活著,死了;

死的是軀體,不死的是精神

十、教學反思

讀與寫結合,讓詩“活”起來

國小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第20課《有的人》教學反思

反思一下國小現代詩歌教學的狀況,應該說,現代詩歌教學是國小語文教學的一個盲區。這其中有很多原因,其中教材編排對現代詩歌的淡化是一個重要因素。翻閱國小語文課本,就會發現這樣一個事實:3—6年級的現代詩歌幾乎都是二類課文,是主張讓學生自己讀一讀,積累積累就可以的。這種淡化導致了很少有人去仔細思考它的教法,大部分教師都是以會讀和理解意思為目的實施教學的。我以為,這樣的教學不是真正的詩歌教學。反思自己這一課的教學,我認為本課的教學,是重在讓學生去讀詩,從讀中去悟,去想,去拓展,然後再讀寫結合,加深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寫作方法的掌握和運用。

首先,指導學生有層次地誦讀。課堂對於學生的讀是這樣安排的:由聽到讀,由模仿到自主,由順讀再到重新組合詩序讀。每次讀的要求也不一樣:首先安排教學中從讀正確到讀出節奏,再到有表情朗讀,每一遍都目的明確,最後到讓學生通過一遍遍的誦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以及詩歌所蘊含的情感。

其次,引領學生欣賞品味。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發現詩歌本身的寫作特點,比如,全詩按總分的結構來寫,及對比、對照、反覆的寫作方法在全詩中也極為突出,也正是這些獨特寫作方法的運用,使詩歌所表現的愛恨情仇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給讀者帶來了深深的震撼。在品讀欣賞的過程中讓學生領略詩歌的魅力。

接著,帶領學生走進去再想開來。課堂上,通過兩次揭示副標題,讓學生在詩中尋找魯迅的影子,進而去發現生活中具有魯迅精神的人。再拓展回顧到歷史上流傳千古的人或是遺臭萬年的人,更一步加深對這兩種人物的認識,提升孩子們的人生價值觀。使學生對詩歌的理解不僅僅停留在紀念魯迅先生上,而是建構起一個立體的、飽滿的、更具張力的認知。

最後,仿寫詩歌,在創作的過程中讓全詩所頌揚和批判的行為跨越時空和今天的生活對接,輕輕地在學生心中畫出一道是非對錯的分界線。

總之,在教學中,我儘量讓這首詩歌變得柔軟,少一些理性,多一些感性,少一些教化,多一些欣賞。儘量用老師釋放的詩情去召喚學生的詩情,從而讓詩“活”起來,然後動口、動手,說一說,寫一寫,這樣不但激發學生愛詩歌、學寫詩歌的熱情,而且會在學生幼小的心靈中播下親近詩歌的種子。

《有的人》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培養學生鮮明的愛憎感情,懂得為人民的人將得永生,與人民為敵的人必然滅亡的道理。

2、瞭解本文運用的對比手法,體會運用這種手法的好處。

3、學習利用網路資源進行合作學習。

教學難點:

理解兩種人的含義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揭題

1949年10月,在北京一座普通的民居里,一位質樸的詩人寫下了

這樣一首樸素的詩: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這位詩人就是

這首詩就是

(出示:《有的人》)一起讀。

2、課前同學們收集了一些魯迅的資料,做成了簡報和電子報,每個小組都做得不錯,老師放到了班級網站上,請同學們瀏覽一下,看完後請同學們說說:你對魯迅又有了什麼新的瞭解?

學生邊演示邊回答。(教師機調為監控轉播)

二、初讀詩歌,整體感知詩歌的基本內容

1、引入初讀

師:這樣一個偉大的人,已經離我們遠去了,臧克家用短短的一句話兩個詞,死了活著,來評價魯迅。

2、為什麼說魯迅先生死了他還活著?

請同學們開啟課本,帶著這個問題讀全詩,從詩中找答案。

三、明確學習目標、學習方法,根據學習建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1、明確學習目標:(齊讀一遍)

2、師:今天我們利用電腦進行詩歌的學習,你們能不能先談談你準備怎樣學習這一課?

生答:

3、師:老師給一些學習建議

學習方法:1、合作學習

2、對比朗讀

學習建議:第一步:組長和組員討論決定選感興趣的一、二節學習

第二步:組員們分頭獨自學習,學習時請參考網頁上的“課文學習”和“學習資源”

重點學習:(1)理解詩中含義深刻的字詞。

(2)發揮想象:詩中寫了兩類人,你可以說說你在朗讀詩句時由此的聯想:我由此想到了 什麼人?

(3)談談你的感受或啟示。

第三步:組員們合作討論感興趣的話題,準備彙報。

建議彙報時多用這樣的句式:

我們組學習的是詩歌的第 小節

我覺得……

我發現……

我是這樣理解的……

讀這句詩,我想到了……

四、研讀品悟,昇華情感

1、在彙報學習成果之前,說說全詩總寫的是哪一節?

(1)學生彙報第一小節(板書:生命毫無價值、思想精神永駐)

師:每節的前一句的“有的人”指人?(反動統治者)

後一句的“有的人”指人?(魯迅以及像魯迅這樣的人)

師:該怎麼讀這兩句?

(2)老師讀一讀,你們聽聽,老師對這兩種人是懷著怎樣的感情來朗讀的?

老師範讀第一小節。

學生回答:

第一句:輕蔑地、鄙夷地讀……厭惡地、痛恨地讀……

第二句:莊重地、惋惜地讀……肯定地、讚頌地讀……

師:你能試著讀一讀嗎?

全班對比朗讀第一節:左邊的同學讀每一小節的前一句

右邊的同學讀每一小節的後一句

(3)這是一種怎樣的寫法?

教師總結:詩的每一小節都用對比寫,第一節都是先反後正。板書:對比

2、學生繼續彙報其他小節。

(如第5節:

師:你們的朗讀想告訴同學們什麼呢?

(想告訴同學們對那些騎在人民頭上的……痛恨;對那些一生為民,給人民作……讚美)

3、師:同學們的彙報非常精彩,由於時間的關係,其他小組在課外再交流。

我們六(2)班的同學,每人都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全詩七個小節,你們有沒有發現有些小節之間在內容上有一定的關聯?

生答:

師:我們以二、五小節為例,一起來讀讀這兩個小節,我們要讀出人民的愛和人民的恨,讀出愛之深、恨之切。

對比朗讀:男同學:2 女同學:

4、師:讓我們再想想,有沒有發現二、五小節的幾句話還有怎樣的聯絡?

(答案:第五節的第一句是回答第二節的第一句,第五節的第二句是回答第二節的第二句的)

師:那就讓我們再次來告訴所有的人,告訴他們人民對待敵人和朋友的態度。

(再次對比朗讀,兩節詩歌一句一句的對比讀,師生一起)

師:同學們,人民的情感是真實的、真誠的,就讓我們通過真情的流露來懷念那些為人民做牛馬、為人民服務的人吧。

男女對比朗讀二七小節詩歌

5、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留下了這樣的話:“趕快收殮,埋掉。忘記我,管自己的生活。”這是魯迅最後的遺言。“忘記我”,然而,我們能忘記他嗎?魯迅先生永遠活在我們的心裡,活在全中國人民的心裡。

讓我們一起來深情地回憶他:齊聲朗誦這首詩。

五、總結全文,拓展思維

1、“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這是司馬遷告訴我們的。 你還知道哪些“生”與“死”的名言。

2、師:魯迅先生說:我好像一隻牛,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血。他一生“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是魯迅的價值觀。你們有沒有思考過:你活著是為了什麼目標?

《有的人》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讀懂詩所表達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並有感情朗讀。

2、感受魯迅的偉大,培養準確的人生觀。

3、鍛鍊大膽質疑、自求自得的閱讀素養。

【教學過程】

一、遊戲匯入

出示提示(幻燈片):

1、(1881年9月25日)(浙江省紹興)(早)(棄醫從文 )答案兩個字(生說了之後請說出原因,其中棄醫從文:魯迅最早想學醫來解除人民身體上的病痛,但後來他發現當時中國人民更可怕的病是心理上的,於是他希望通過自己的文章來喚起人民的良知、骨氣 。)

2、(匕首)(野草)(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1936年10月29日下午5點25分 )答案三個字。

3、野草:魯迅認為野草具有頑強的生命力,他以野草自喻,同時把地面比作反動勢力,把地下的熔岩比作革命的火焰。只要能讓革命火焰衝出地面,他願意在熔岩中與反動派同歸於盡。

二、揭示課題

1、幻燈片出示:

面對敵人他橫眉冷對,為人民他願作孺子牛。

2、組織討論偉人逝世,政府部門或者民間會可能舉辦的活動。

3、介紹寫作背景,揭示題目。

三、讀通讀順詩,個人大膽質疑

1、同學自由朗讀全詩,兩個要求:

⑴ 讀通讀順;

⑵ 讀出問題並做好記號。

2、檢查朗讀。

3、再讀詩。要求:

邊讀邊想,從讀懂一個詞一句話著手,把握每一小節的意思,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4、組織學習第一段。

5、小組自由學習其他段落。

四、質疑,理清課文脈絡

1、交流問題。

2、師設疑:

分別指得是哪些人?這些人分別得到怎樣的下場?

五、朗讀昇華感受

1、音訊朗讀。

2、學生點評。

3、齊讀。

六、組織拓展

1、以小組為單位模仿著本詩的格式也來寫兩節詩,寫的物件可以是一個人,如紀念雷鋒有感,也可以是一類人。

2、交流。

七、總結作業

1、背誦。

2、完成個人詩稿。

《有的人》教學設計10

設計意圖:

《有的人》是魯迅逝世十三週年臧克家所作的一首高度凝練、句句閃光的詩,全詩語言質樸,採用強烈的對比與嚴密的照應相結合的手法,以魯迅為鏡,揭示“人是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著而活著” 的深刻哲理,耐人咀嚼和回味。

根據課文的特點和略讀課文要求,把閱讀的核心、質疑的主人、積累的主體迴歸為學生,高年級的學生有能力自讀自悟,在感悟到“雖死猶生”和“雖生猶死” 的開篇對比後,引導孩子從“對人民的態度”,“人民對兩種人的態度”來對照研讀,滲透魯迅的相關資料,豐富人物形象,拓寬感受的空間,也培養學生的蒐集、整理、表達、積累能力。同時在一“騎”、一“俯”,一“上”、一“下”間,反覆朗讀,讀出魯迅的高尚情操,讀出作者強烈的愛憎情感,讀出所有像魯迅這樣的人都值得“群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培養鮮明的愛憎感情,懂得為人民的人將獲得永生,與人民為敵必然滅亡的道理。

2、反覆朗讀,瞭解本文運用的對比手法,體會這種手法運用的好處。

3、蒐集材料,走進魯迅,走進那個時代。

教學重點:瞭解本文的對比手法,培養鮮明的愛憎感情。

教學難點:從特寫強對比中,懂得為人民的人將獲得永生,與人民為敵必然滅亡的道理。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準備:

1、課前蒐集魯迅的相關資料。

2、圖片、課件(魯迅的名言等)。

課前談話:用一句話說說你心中的魯迅。

教學流程:

一、談話揭題,質疑入課

1、魯迅走了,但他留給後人的很多很多,十三年過去了,我國現代著名作家臧克家仍心潮起伏(板書作者),寫下了這首《有的人》(板書課題)。

2、讀題,質疑

梳理質疑:“有的人”指誰?

二、自主初讀,吟詩解疑

1、略讀課文怎麼學?生交流學法。

出示閱讀要求:(1)讀準確,讀流暢。

(2)“有的人”指哪些人?

2、讀詩:讀準字音。

(1)分節讀詩,正音。

強調預設:朽,理解:不朽。

3、吟詩:讀順詩歌。

迴歸整體,讀詩。

4、比較發現,現代詩的特點。

齊讀詩歌。

三、合作賞析,品悟主旨

1.“有的人”指的是同一種人嗎?

(1)(隨即出示)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還活著。

(2)輕聲讀讀,發現什麼?

兩個“死”,兩個“活”一樣嗎?

(3)朗讀指導“有的人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現在你心裡應該非常明白,兩個“有的人”一樣嗎?

板書:雖生猶死

雖死猶生

(4)這樣的寫作方法叫:對比。(板書)

2、合作學習,細讀《有的人》。

(1)找找兩種人的不同,在旁邊寫上批註。

(2)交流心得。

3、 重構課文,對照感受

(1)第2到6節中找出第一類人。組內讀讀。

①(出示)

有的人

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麼偉大!”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

有的人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

②這些“有的人”是怎樣的人?他們的結果呢?(出示)

騎在人民頭上的

人民把他摔倒;

把名字刻在石頭上的

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場可以看到;

③用一句話說說這樣的人。

偉大,實則渺小,讓你想到哪些人?

(2)另外的“有的人”呢?

①(出示)

有的人

俯下身子給人當牛馬。

《有的人》教學設計11

 學習目標

1、理解詩歌深刻的內涵,瞭解詩歌中對比手法的運用。

2、學習魯迅的偉大精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誦這首詩。

課前準備

魯迅的詩《自嘲》。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揭示課題

1、匯入:人都有生死。對待生和死,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理解和態度。有的人活得崇高、偉大;有的人活得無恥、卑微。在死的問題上,有的重於泰山,有的輕於鴻毛。哪個同學能舉出這兩方面的例子?

學生舉例,教師評析、小結。

2、根據本課內容,介紹魯迅的《自嘲》和散文詩集《野草》。

初讀詩歌,整體感知詩歌的基本內容

3、聽錄音帶,或者教師範讀全詩。

學生自讀詩歌。把握主要內容,理清詩歌的寫作思路,分清詩歌的`結構層次。(詩的第一節寫了兩種“生”和“死”,是全詩的總綱;第二、三、四節寫了兩種人對人民的不同態度,它們之間是並列關係;第五、六、七節分別與上面三節對應,寫出了兩種人的不同結局)

 小組合作,閱讀研討

1、找出哪些詩句寫出了詩人對魯迅的紀念?(每節詩的後兩行)

2、詩歌的首節中“活”與“死”的含義有什麼不同

精讀詩歌,領會詩歌感情

學生自由朗讀詩歌。注意體會每節詩歌中感情。

指名朗讀詩歌,讀出各節的真情實感。(對學生把握不準的地方,可以引導學生反覆朗讀,或者變化語氣、語調使學生真正把握住詩歌的內在感情)

對比是常用的一種藝術手法,在詩歌中使用對比,能產生強烈的感情衝突。這首詩每一小節都使用了對比的手法。細讀詩歌,體會詩歌對比的寫法。

《有的人》教學設計12

課前準備

課件:毛主席對魯迅先生的評價。

教 學 過 程

激情匯入,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通過對本組前幾篇課文的學習,我們對魯迅先生有了更多的瞭解。毛主席曾這樣評價魯迅先生(課件出示,老師朗讀或者指名讓學生朗誦):“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衝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強、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一連五個“最”,論定了魯迅在中國現代文化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不幸病逝於上海。“趕快收殮,埋掉,拉倒”“忘記我,管自己的生活”是他最後的遺言。然而,人們真的會忘記他嗎?事隔13年,詩人臧克家寫下了《有的人》一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板書課題)

誦讀全詩,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詩,注意讀流暢。

2、指導學生讀出節奏。

3、指名讀,師生評議。

4、齊讀,注意讀出感情。

自主感悟,自由表達

1、選擇自己感受最深刻的地方,自主研讀。

2、四人小組合作學習交流,結合在本單元的學習中對魯迅的瞭解以及課外收集的資6009;,談談理解和體會。(可以談難理解的詩句,可以說說詩句的深刻含義,也可以點評詩人的斟詞酌句藝術,還可以品評詩歌的表現手法)

3、集體交流學習心得,鼓勵學生勇於發表自己的見解。

4、引導學生採用多種形式,朗讀感受深刻的句子。

聯絡實際,總結反思

1、談談自己本節課的學習收穫和感受。

2、說說自己還知道哪些像魯迅先生一樣為人民服務的人,他們給了你怎樣的教育和啟迪?

佈置作業

1、有感情地誦讀這首詩。

2、模仿本詩的格式寫作兩節小詩,寫作的物件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類人。

3、根據本單元小課題研究情況,辦一期手抄報:“走近魯迅”。

《有的人》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能正確、流利、感情地朗誦詩歌。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朗讀理解詩歌深刻的內涵,瞭解詩歌中對比手法的運用,體會這種用法的好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鮮明的愛憎情感,懂得為人民的人將獲得永生,與人民為敵的人必然死亡的道理。

教會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明白自己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教學重點】

誦讀詩歌,體會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詩歌深刻的內涵,瞭解詩歌中對比手法的運用。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魯迅的《自嘲》、《野草·題辭》等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揭示新課

同學們,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們對魯迅先生有了一些瞭解。魯迅走了,但他給後人留下了很多很多,有懷念,更有深深的思考。(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紀念魯迅的文章,著名詩人臧克家於1949年11月1日寫的經典詩篇《有的人》)揭示課題,板書,齊讀。

二、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順、正確。

2、指名學生朗讀,檢查學生是否讀通順、正確。

3、根據朗讀表現,簡單評價。及時指導字音,呵在詩中讀啊的音。呵平時讀——笑呵呵,還可以讀——呵斥,呵在這應該讀第四聲。試著讀好這一句。

三、範讀引領,指導朗讀

1、聽讀錄音。(今天,我幫大家請來了一位小老師。看,他來啦!聽小老師朗誦的時候要注意詩歌的節奏、停頓和重音)

2、教師教給方法,指導學生劃分節奏,讀好停頓和重音。(教師示範第一小節,指名練習第二小節,自由完成三到七小結。)

3、學生自由展示朗讀,把握節奏。

4、齊讀,慢慢讀出詩的味道。

師:讀出了詩的味道!我相信你們已經感受到了詩歌的魅力。

四、對比品讀,理解內容,體驗情感

1、可是詩歌的魅力不僅僅表現在它有明顯的節奏,更表現在它獨特的寫法上。請同學們默讀這首詩,看看你能發現什麼?(生默讀體會)

2、生彙報發現:對比的寫法,讀出相應詩句。再讀讀,還有什麼發現?

(引導學生說出每小節中還有對比,2、3、4小結對比的是有的人對人民的不同態度;5、6、7小結對比的是有的人的不同結果;其實這兩部分內容之間又是一一對照的。)

3、根據學生彙報適時出示插圖和文字,圖文對照,男女生對比朗讀。

4通過對比,我們發現“有的人”指的就是哪兩種人?出示課件研讀第一小節,這兩種人最本質的不同是什麼?你能用兩個詞語概括一下嗎?(板書:雖生猶死,雖死猶生 對比)

小結過渡:作者對這兩種人的生與死對比進行評價,從中我們明白了魯迅先生雖然已逝世多年,生命已不復存在,但是他的精神永存。這一對比具體表現在哪裡呢?

3、對這兩種人,你認為作者的態度一樣嗎?生彙報出幾種態度:批判,鄙視,讚揚,熱愛。你對這兩類人的態度呢?充分激發學生情感。

4、師:對待不同的人,勢必會有不同的態度,不同的表情和不同的語氣。請同桌同學兩兩對讀,一人一句,讀二至四節,讓我從你們的表情中看看誰最能讀出臧克家的心聲。

5、出示課件:請將詩歌二至四節中的“有的人”用自己的語言替換成某一類人,小組討論後,推選代表在全班交流。(板書:騎 俯)

6、師生對讀五至七節,烘托詩情。

小結:同學們讀得真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人民更——愛戴、敬仰、懷念……(板書:人民愛)損害人民利益的人,人民更——痛恨,鄙視,憎惡……(板書:人民恨)

六、研讀品悟,昇華情感

1.看課文題目,副標題是——紀念魯迅有感(齊讀),有一個奇特的現象,你發現了嗎?詩中卻沒有提到魯迅的名字。詩人該不會忘了吧?你一定能從詩篇中找到魯迅的影子。學生讀詩找詩句。

2、彙報讀詩句。結合所學課文簡單談談你的理解。(出示課件《自嘲》、《野草·題辭》)

3、感悟魯迅精神:這首詩只是在讚揚魯迅一個人嗎?在我們的記憶中,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哪些人也和魯迅先生一樣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據學生回答隨機出示課件)

4、讓我們把深深的敬仰獻給那些值得我們永遠懷念的人。引讀描寫魯迅的詩句。

七、課堂小結,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1、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通過這堂課的學習,我悟出了一個道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怎樣活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有價值?從魯迅先生光輝的一生中我們找到了答案,人生的價值不在於索取,而在於奉獻。一味索取,雖生猶死;甘願奉獻,精神不朽……)

2、你打算做一個怎樣的人?(我願做一株默默無聞的野草,做一頭勤奮的耕牛,做一個無私奉獻的人……)

3、總結:讀兩句詩,把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用到學習,工作生活中。做一個對人民,對社會有用的人。

八、拓展訓練,從容練筆

1、看課件資料,瞭解人們紀念魯迅的活動及評價。

2、通過本單元的學習,我們對魯迅先生一定有了更深刻地認識。也更激起了我們對先生的深切懷念。《有的人》是臧克家在紀念魯迅逝世十三週年時寫的,今年是魯迅逝世77週年,也是魯迅誕辰132週年,讓我們深切緬懷偉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學家魯迅先生。請你為先生獻上真摯懷念詞吧!(如果能試著運用對比的寫法,用課前積累的詞語寫幾句詩,會更精彩!)

3、交流展示

總結鼓勵:同學們寫的真好!你們的詩是所有我看到的詩中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我相信,很多同學就從這節課開始叩響了詩歌的大門。期待你們愛上詩歌!期待你們當中能夠誕生傑出的詩人!

附板書設計:

20* 有的人

—— 紀念魯迅有感

雖死猶存 俯 記住 人民愛

對比

雖生猶死 騎 摔垮 人民恨

《有的人》教學設計14

一、關於學習內容

這篇文章是臧克家為紀念魯迅先生所寫的。教學本課可讓學生熟讀的基礎上,理解詩歌的內容。本課的設計還注重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力求使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來表達情感。

二、關於學習者

根據現代心理學理論研究證明,大腦的發展是通過更多的資訊刺激來完成的,而資訊的來源主要途徑是閱讀,所以就積極創設各種適合學生閱讀的情境,將學生帶入一個民主、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重現詩歌所表達的情景,使他們輕鬆愉快地獲得知識,由愛學、樂學到想學。

三、關於學習方法

教學本課可在學生通過蒐集資料,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從而能更好地進入詩歌情景。

1.資料收集法

課前讓學生收集一些關於魯迅的資料,培養他們收集資料的能力,課上進行交流。

2.啟發談話法

教師用生動的語言提出與本課有關的問題匯入新課,激起學生說話的慾望,使學生樂於朗讀。

3.多媒體演示法

製作了背景圖片,配以適當的音樂,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等等。

教學目標分析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積累】認識本課出現的生字,理解本課出現的生詞。

【方法與能力】瞭解本文運用的對比手法,體會這種手法運用的好處。

【情感與思想】1.能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培養鮮明的愛憎感情,懂得為人民的人將獲得永生,與人民為敵的人必然滅亡的道理。

【拓展與延伸】蒐集一些關於魯迅的材料,進一步瞭解魯迅這個人。

【重、難點突破】理解詞句的意思,懂得為人民的人將獲得永生,與人民為敵的人必然滅亡的道理。

教學過程分析

一、匯入新課

讀閱讀提示,匯入新課

板書課題:有的人

二、聽朗讀錄音,並結合課本,理解全詩寫了哪些內容。

教學提示:其實,這是以分層的方法來理解詩意,要讓學生懂得,詩也是可以分段的。由於時代背景的緣故,學生對於每節詩的內容理解可能不太準確,所以不能苛求,教師可作適當的背景補充,或者結合本單元前三篇課文來理解,效果會更好一些。

教學參考:

整首詩歌可以分成三個部分,第一節是第一部分;第二、三、四節是第二部分;第五、六、七節是第三部分。

第一部分作者開門見山,以兩種對立階級的人為代表,緊緊抓住參加魯迅紀念活動感觸最深的兩點,即魯迅生為人民鞠躬盡瘁,死後人民懷念他,從對魯迅雖死猶存的感受入手,提出了對生與死的不同的觀點。第二部分從兩種人對待人民的不同態度中,熱情讚頌魯迅為人民鞠躬盡瘁的偉大精神。第三部分從人民對兩種人的不同態度中,抒發了作者及人民永遠懷念魯迅的深厚感情。

第一部分是全詩的總綱,第二、第三部分就第一部分提出的感觸最深的兩點分別進行解說和深入挖掘,形成了讚頌魯迅鞠躬盡瘁為人民的偉大精神的情感主線。

三、學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讀,交流詩中的疑問。

教學提示:尤其一些背景知識的緣故,學生對這首詩的理解可能會困難一些,因此,對於詩中的一些難點,以學習材料的形式分發給學生自學。

教學參考:

詩中重、難點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前一句指的是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人,只是軀殼活著,雖生猶死,生命毫無價值;後一句指的是一生為人民、甘願做人民牛馬的人,這種人雖生命不復存在了,但他們的思想、精神永駐人間。這是全詩提綱挈領的小節,抓住它品讀全文,就會事半功倍。

②有的人/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偉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

一個“騎”字,深刻地揭露了反動統治者驕橫的形象,凶暴的本質;“呵,我多偉大!”刻畫了反動統治者的外強中乾、自我吹噓的醜態,對反動派進行了有力的諷刺;對於魯迅先生,則用“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俯下身子”把魯迅精神表達得多麼充分,刻畫了魯迅崇高而感人的形象!

③情願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

比喻魯迅願把自己的一切貢獻給革命事業。魯迅有一本散文詩集叫《野草》,他在《野草》的《題辭》裡說:“我自愛我的野草,但我憎惡這以野草作裝飾的地面。地火在地下執行,奔突;熔岩一旦噴出,將燒盡一切野草,以及喬木,於是並且無可朽腐。”

④把名字刻入石頭的/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到處是青青的野草。

把名字刻入石頭的人,是想流芳百世,實際上這種人活在世上,靈魂早已死去,名字早已臭名昭著。“刻入”一詞,真是入木三分。反動統治者硬想留名“不朽”,但事實上,他的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這裡的一個“爛”字,既寫出了反動派惡貫滿盈,又顯示了人民的心願和力量。青青的野草則給人以無限生機、無限希望的感受和聯想,表現了廣大人民群眾對魯迅先生無比崇拜和愛戴的深厚感情。“春風”“到處”“青青”這些感情色彩鮮明的詞語,是作者對為人民奮鬥一生的革命戰士蓬勃生命力和精神不朽的熱烈歌頌。

(2)對詞語的理解。

①“有的人”:每節詩的前兩句都指反動統治者,他們雖然“活著”,但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是“行屍走肉”,他們欺壓百姓,下場可恥。每節詩後兩句都是指魯迅以及像魯迅這樣的人。他們雖死猶生,永遠活在人民心中,贏得人民的尊敬和歌頌。

②活:第一個“活”字充滿了作者的鄙夷和輕蔑,第二個“活”字是作者對魯迅偉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讚美。

③死:第一個“死”字充滿了作者的痛恨和咒罵,第二個“死”字表達了作者的惋惜和懷念之情。

④騎:生動地表現了反動派欺壓人民,作威作福的神態。

⑤摔垮:人民要推翻反動派,打倒反動派,把仇恨和力量凝聚在一個“摔”字上,“垮”作為結果又形象地表現了反動派的可恥而又必然的下場。

四、指導朗讀

教學提示:誦讀是理解本詩和體會詩人情感的最好方法,一定要讓誦讀貫穿於教學的全程。

給學生講解:無論是散文也好,詩歌也罷,朗讀都要注意:語速的快慢、語調的高低、語氣的輕重,語勢的強弱,還有停頓、重點詞語的特殊處理等。希望他們能夠從錄音中得到朗讀詩歌的感性體驗與初步方法。

由於詩歌強烈的抒情性,應該以“朗誦”的方式進行,與一般課文的朗讀技法上有一定的“誇大”。

教師的範讀在本課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一定要在學生朗讀欠缺地地方進行教師示範朗讀,以突破難點。

1、聽詩歌朗誦錄音,學生可小聲跟讀,之後,指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誦。

教學提示:對比是這首詩的主要寫法,教學時要注重對比朗讀的訓練。

詩的每一小節都用對比寫,每一節都是先反後正,這樣,使正反兩方面的形象更加鮮明,主題更突出。因此,教師在朗讀指導中可以考慮採取多種對比朗讀的形式,提升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感悟:一是每一小節前後兩句話的對比;二是第二小節和第五小節,第三小節和第六小節,第四小節和第七小節的對比朗讀;三是更加細化的第二小節第一句和第五小節第一句(以此類推)的對比朗讀。通過這種對比朗讀,既能幫助學生體會詩歌的內蘊,也能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對比的表達手法。

2、情感體會

教學提示:在對詩句的理解中,在對詩的反覆誦讀中體會詩句所蘊含的濃厚情感,並帶著這種濃厚的情感投入到更加深情的詩句誦讀中去。

教學參考:

批判了那些騎在人民頭上的統治者和壓迫者,熱情歌頌了魯迅先生為人民無私奉獻的可貴精神,號召人們做真正的有價值的人。

五、寫法指導

同學們知道這首詩在寫法上最突出的特點是什麼嗎?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教學提示與參考:由於前面在理解詩意與有感情地誦讀中已經讓學生深深地體會到——對比是這首詩的主要寫法,詩的每一小節都用對比寫,每一節都是先反後正,這樣,使正反兩方面的形象更加鮮明,主題更突出。所以,這個問題應該是水到渠成的了。

六、作業:

課下找一下魯迅的散文詩《野草》讀一讀,加深對魯迅先生的認識。

板書設計:

活著,他已經死了 批判反動統治者與壓迫者

有的人 號召人們做真正有價值的人

死了,他還活著 熱情歌頌無私奉獻的可貴精神

《有的人》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能聲情並茂地朗讀這首詩,能從讀中去感悟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情感。

2、理解課文中所提到的兩類人,體會對比手法的運用。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能理解作都所要表達的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對比手法的運用。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在中國有這樣一位大文豪,他時常穿著中式的長衫,短短的頭髮根根直立著,目光深邃而炯炯有神,濃黑的鬍鬚像大寫的一字……他是誰?他就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偉大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他是中國文化史的一面光輝的旗幟,民族的脊樑。我們第五單元學習的主題就是認識魯迅,瞭解魯迅,走近魯迅,這節課,我們將起走進藏克家寫的《有的人》,更加深刻的來理解這位偉人。板書:有的人

二、魯迅的生平簡介及本文的寫作背景

1、 提問:通過我們這一單元前面三課的學習,以及你的課外閱讀,誰來說說你對魯迅的瞭解有哪些?(學生自由發言或點名回答)

2、我們一起再來溫故一下魯迅的簡介。出示:幻燈片2。(學生齊聲朗讀)。接著出示一下個燈片,師: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魯迅先生的真實的自我寫照。

3、看看本課的寫作背景。出示燈片3,師讀。

三:讀詩

1、出示燈片4,師範讀。

2、 師強調:在讀這首詩的時候,一定要聲情並茂,把愛憎分明的強烈情感從字裡行間給讀出來。同學們自由朗讀一遍後,點名朗誦。相機指點。

3、師:下面我們聽聽別人的朗誦。出示燈片5。

4、小組內朗讀。(師:現在,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在小組內一起朗誦朗誦,待會兒,我們各小組間比比,哪小組讀得更有感染力。)

5、小組間比一比。(師:別的小組在朗讀時,其他小組要認真傾聽,聽聽別人哪些地方讀得好,哪些地方讀得還有問題,以便我們在讀的時候引起注意。其他小組讀完之後要給予掌聲。)

6、分角色朗誦,男生讀詩的每一小節的前二行,女生讀詩的每小節後兩行。讀了之後,師簡單評評。

7、師生一起朗誦。

四、賞析詩歌。

師:讀過我們的朗讀,我們對這首詩應該有一定的理解了。下面我們就來說說我們的理解。出示燈片6

1、在這首詩裡面,詩人寫了幾種人?哪幾種人?為什麼要寫另外一種人呢?學生自由回答或點名回答。出示燈片6的答案,師並加以小結:一種是騎在人民頭上、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他活著不管別人死活的人,這樣的人是人民的敵人,是反動派,是剝削者;一種他寧願給人民做牛做馬、寧願做野草燃燒、為了多數人更好活的人,魯迅先生就是這樣的人。詩人之所以這樣寫,是為了襯托魯迅的偉大。由此可見,作者所運用的表現手法是什麼?

2、回答燈片6上的第二個問題。學生回答後,打出燈片6上這個問題的答案並小結:對比是一種常見的藝術表現手法,在寫文章的時候,恰入其分地運用對比手法、從正反二方面來刻畫和描述,往往能造成強烈的情感衝突,更能彰顯文章的中心。

3、找出每小節的對比。邊引導學生回答邊出示燈片7。

4、學習第一小節中的對比。“活著———死了”分別指什麼?引導學生回答,並打出燈片7上的答案,師:這樣的人我們有哪些詞語來形容他們?引導學生回答後板書:雖生猶死 苟且偷生 行屍走肉。“死了———活著”又分別是指什麼呢?引導學生回答,並打出燈片7上的答案。師:魯迅先生雖然死了,他的精神還活在人民的心中。我們用可以用哪些詞語來讚美他 呢?引導學生回答後板書:雖死猶生 英名永存 流芳百世。

5、詩歌的第二、三、四小節,詩人又是從哪些方面方面來進行對比刻畫的呢?分別出示燈片8、9、10,師加以指導學習。並小結:從對待人民的態度來說,有的人是橫行霸道,作威作福;而魯迅先生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從人生的目的來看,有的人是活著為自己,死後想留名,而魯迅先生是為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從對社會有影響來說,有的人一生都在侵害人民的利益,而魯迅先生一生都在捍衛人民的利益,為人民的利益奔走呼籲,奮筆疾呼。因此這二種人註定會有不同的結局和下場。

6、師:下面我們來讀讀這二種人截然不同的下場吧。出示課件11,師生一起朗讀。

7、師:可見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就像一句歌詞裡所寫:天地之間有杆稱,那稱砣是老百姓。也正如毛主席所說:人故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你們說魯迅先生的死屬於哪一類呀?對,他沒有死,永遠活在人民心中,他的精神將萬古長青!我們祝願魯迅先生……?引導學生回答後板書:魯迅———永垂不朽!

8、出示燈片12,師:我們來看看偉大領袖毛主席是如何評論他的。師讀。

五、總結拓展

1、 師:同學們,學了這一課,我們有哪些收穫呢?我們有哪些感悟呢?出示課件13。讓學生自由發言或點名回答後,師打出燈片13問題的老師的寄語,師讀。

2、再讀課文。播放課件中的朗讀配音rm,師生一起朗讀。

3、課後同學們再讀一讀語文書中87頁上作家巴金寫的《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