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6.24K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硫酸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硫酸教學設計

硫酸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掌握硫酸的性質,尤其是濃硫酸的特性;瞭解硫酸的用途;使學生掌握槍檢驗硫酸根離子的原理和方法。

能力培養: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科學思想:進行"現象與本質"、"量變與質變"等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

科學品質: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作風。

科學方法:引導學生學會在實驗和觀察的基礎上通過科學抽象來研究問題,學習化學。

重點、難點 掌握濃硫酸的強氧化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興趣;使學生學會運用科學抽象學習化學。

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提問:現有濃硫酸、濃鹽酸各一瓶(無標籤,試劑瓶大小一樣,酸的體積相同),不用化學方法怎樣識別?根據是什麼?觀察、回憶、思考。學生到講臺操作,並講根據。

1.用手分別把試劑瓶提起,重者是濃硫酸。

2.把試劑瓶提起,搖動,呈油狀者是濃硫酸。

3.分別開啟瓶蓋,瓶口無酸霧者是濃硫酸。複習、鞏固濃硫酸的物理性質。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創造性。

提問:稀硫酸具有哪些化學性質?為什麼具有這些性質?思考並回答: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因為硫酸在水中能電離出H+。複習稀硫酸的化學性質。

引言:硫酸是一種強酸,具有酸的通性,那麼濃硫酸與稀硫酸相比又有哪些特性呢?

板書:第四節 硫酸

一、硫酸傾聽、回憶、思考。

明確學習任務。激發學生繼續學習的積極性。

演示:在試管中放入一些膽礬,再加入少量濃硫酸,振盪。觀察固體和溶液的顏色變化。

提問:生成的灰白色固體是什麼物質?

提問:膽礬失去的結晶水是否成為溶劑了?觀察並描述現象:固體由藍色變為灰白色;溶液仍為無色。

回答:是無水硫酸銅。

猜想:可能成為溶劑了。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觀察能力。

激疑、探索。

繼續探索。

追問:溶液為什麼不變藍?

講解:膽礬失去的結晶水與硫酸分子結合,生成了硫酸水合物。引導學生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演示:取10g蔗糖放入小燒杯中,用2mL水調成糊狀,再加入1mL濃硫酸,用玻璃棒攪拌。觀察物質的顏色、體積變化並聞味。

提問:生成的黑色固體是什麼物質?引導學生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給出蔗糖的化學式:C12H22O11

提問:以上兩個實驗反映了濃硫酸的哪些性質?

評價:濃硫酸使膽礬失去結晶水,反映了吸水性;使蔗糖中的氫、氧元素按水的組成比脫去,反映了脫水性。

板書:(一)濃硫酸的特性

1.吸水性 2.脫水性

引導討論:濃硫酸的吸水性和脫水性有什麼區別?啟發學生從以上兩個化學方程式分析、比較,得出結論。迷惑不解。

傾聽,寫出化學方程式:CuSO4·5H2O+H2SO4(濃)=CuSO4+H2SO4·5H2O

觀察並描述現象:生成黑色固體;體積膨脹,呈疏鬆多孔狀;有大量蒸氣冒出;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生成。

思考並回答:黑色固體是碳單質。寫出化學方程式:

思考、比較並回答。有的學生辨別不清。

傾聽。

記憶並記錄。分析化學方程式,討論出:吸水性是指濃硫酸直接與水分子結合;脫水性是指濃硫酸將許多有機物中的氫、氧元素按水的比例脫去。激發求知慾。

揭示反應本質。

激發興趣。

培養觀察能力與描述現象能力。

揭示反應本質。

引起回憶,發現問題。

糾正錯誤,明確認識。加深記憶。

培養學生概念之間比較的能力。

提問:銅與稀硫酸能反應嗎?為什麼?

設問:銅與濃硫酸能反應嗎?

演示:在試管裡放入一塊銅片,注入少量濃硫酸,觀察是否反應。給試管加熱,用潤溼的品紅試紙檢驗放出的氣體。把試管裡的溶液和固體倒在盛有少量水的小燒杯中,觀察溶液的顏色。

引導討論:

1.銅片與濃硫酸能否反應?反應的條件是什麼?

2.根據反應現象你認為反應後的生成物是什麼?試寫出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並指出氧化劑、還原劑。反回答:不能。因為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銅排在氫的後面。

猜想:不能。

觀察並描述現象:不加熱時,無明顯現象。加熱時,產生的氣體使潤溼的品紅試紙褪色。小燒杯中溶液呈藍色。

分析、思考並回答:

1.加熱能反應。

2.潤溼的品紅試紙褪色說明生成了二氧化硫;溶啟用舊知識。

激發好奇心。

培養觀察能力、敘述能力及嚴謹求實的科學作風。

樹立對化學現象與化學本質的辯證認識。

應中濃H2SO4表現出什麼性質?

3.稀硫酸是否具有氧化性?濃、稀硫酸的氧化性有什麼不同?

啟發學生從濃、稀硫酸的成分及與金屬的反應分析。液稀釋後呈藍色說明生成了硫酸銅。

O4+SO2↑+2H2O,銅是還原劑;濃硫酸是氧化劑。

濃H2SO4表現出氧化性和酸性。

對比、討論出:稀硫酸也有氧化性。但濃硫酸的氧化性是由於分子裡的+6價硫引起的;稀硫酸的氧化性是由於它電離出的H+引起的。H+的氧化性比+6價硫的弱。使學生深入認識濃、稀硫酸氧化性不同的實質。

設問:濃硫酸是否也能氧化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氫以前的金屬呢?

演示實驗:把鐵條放入盛有少量濃硫酸的試管中,觀察現象。

設問:為什麼濃硫酸能與銅反應,而鐵放入其中無明顯現象呢?

講解:對,若加熱就會發生反應。但是沒加熱就沒發生反應嗎?不是的,這是由於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它可使某些金屬如鐵、鋁等表面"鈍化"。解釋"鈍化"現象。

提問:濃硫酸與金屬活動性順序氫以前金屬反應是否也生成氫氣呢?為什麼?推理並回答:能。

觀察:無明顯現象。

陷入沉思,猜想:沒加熱。

傾聽,領悟,形成正確認識。

推理並回答:不能。因為濃硫酸與金屬反應是由於+6價硫引起的。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激疑。

激發求知慾。

解惑,加深對濃硫酸強氧化性的認識。

培養推理、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小結並板書:3.氧化性

(1)氧化大多數金屬↑+2H2O

歸納出:加熱時,濃硫酸能與大多數金屬反應,但都沒有氫氣生成;常溫下,濃硫酸可使鐵、鋁等發生鈍化。及時總結,將知識統攝成規律。

過渡:加熱時,濃硫酸還能氧化一些非金屬單質。

組織討論:濃硫酸與碳反應後的生成物是什麼?試寫出化學方程式。

板書:(2)氧化某些非金屬單質+2H2O

組織討論:設計一個實驗檢驗碳與濃硫酸反應的.生成物中既有二氧化碳,又有二氧化硫。

啟發學生從檢驗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特徵試劑入手,結合其它有關知識找到可行方案。對討論過程中學生可能發生的錯誤給予及時糾正;對學生提出的合理方案給予及時肯定和鼓勵。推理、思考並回答:濃硫酸是強氧化劑,把碳氧化成二氧化碳,而本身被還原成二氧化硫,同時生成水。

回憶有關知識,互相啟發,互相補充,提出可行方案。最後統一認識:必須先用品紅溶液檢驗二氧化硫;然後將二氧化硫吸收乾淨(可用溴水或高錳酸鉀溶液等);

再用品紅溶液檢驗二氧化硫是否被吸收完全;最後用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也可用氫氧化鋇溶液)。培養推理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提高綜合運用知識和實驗的能力。培養思維的敏捷性、嚴密性、廣闊性、創造性。

組織討論:濃硫酸和稀硫酸的化學性質有什麼不同?為什麼不同?歸納出:稀硫酸具有酸

類的一般通性,其實質是H+的性質,因為在稀硫的形式存在。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脫水性和強氧化性等特性,因為在濃硫酸中,硫酸主要以分子的形式存在。進一步理解量變引起質變的規律,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

投影:課堂練習(見附1)討論並完成。鞏固新知識。

講述:硫酸是最重要的基本化工產品之一。掌握它的性質可以更好地認識它在工農業生產和國防上的重要用途。

板書:(二)硫酸的用途傾聽。滲透性質決定用途的化學思想。

指導閱讀: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80頁有關硫酸用途的內容,歸納出硫酸的用途。啟發學生思考硫酸的各種用途利用了它的哪些性質。

閱讀課文,歸納出:

1.利用它的高沸點:製取揮發性酸。

2.利用它的酸性:去金屬表面的氧化物;製取硫酸鹽;製造化肥。

3.利用濃硫酸的吸水性:做乾燥劑。培養自學能力。

作業:課本第82~83頁,第1,2,3,4題。

隨堂檢測:1.下列變化反映了濃硫酸的哪些性質?

(1)濃硫酸滴在紙上,過一會兒,紙變黑____;

(2)敞口放置的濃硫酸久置增重____;

(3)食鹽與濃硫酸反應可製取氯化氫____;

(4)濃硫酸不能用來乾燥硫化氫____。

2.向50mL濃度為18mol/L的硫酸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銅片並加熱,被還原的硫酸的物質的量為( )。

(A)等於0.9mol(B)大於0.45mol小於0.9mol

(C)等於0.45mol(D)小於0.45mol考察學生對硫酸的性質,尤其是濃硫酸的特性的理解、掌握情況。

附1:投影

1.為什麼可以用鐵桶貯存,運輸濃硫酸?

2.在蔗糖與濃硫酸的實驗中濃硫酸表現出的性質有____、____、____。

3.濃硫酸為什麼不能用來製取HI?

附2:課堂練習答案

1.常溫下,濃硫酸可使鐵鈍化。2.吸水性、脫水性、氧化性。3.具有強氧化性的濃硫酸能把具有強還

原性的碘化氫氧化。

隨堂檢測答案

1.(1)脫水性,(2)吸水性,(3)難揮發性,(4)強氧化性

硫酸教學設計2

三維目標:

①鞏固稀硫酸的性質;

知識與技能:

②掌握濃硫酸的特性及強氧化性;

③掌握二氧化硫氣體的檢驗方法。

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濃硫酸和碳的反應,瞭解實驗設計的初步方法。

②培養學生的實驗觀察、分析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

通過實驗使學生樹立環保意識,學會正確使用濃硫酸,樹立

與價值觀

綠色化學理念。

教學重點:

濃硫酸與銅和碳的反應

教學難點:

濃硫酸的強氧化性

教學方法:

分析比較法和實驗分析法結合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驗用品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引言]硫酸、硝酸和鹽酸是我們常說的三大強酸,它們在組成上有什麼特點,有什麼相似的性質,又有那些不同的性質?

酸的通性

稀硫酸

鹽酸

硝酸

電離方程式

H2SO4==2H+ + SO42-

HCl==H+ + Cl-

HNO3==H+ + NO3-

指示劑

紫色石蕊變紅

與鹼反應

H+ + OH- == H2O

與鹼性氧化物反應

CuO + 2H+ == Cu2+ + H2O

與鹽反應

CO32- + 2H+ == CO2↑+ H2O

與金屬反應

Fe + 2H+ == Fe2+ + H2↑(HNO3不產生H2)

[練習]有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Zn+H2SO4--- Zn+2H+ = Zn2++H2↑

NaOH+H2SO4----- OH-+H+ = H2O

Fe2O3+H2SO4---- Fe2O3+6H+ = 2Fe3++3H2O

BaCl2+H2SO4--- Ba2++ SO42— = BaSO4↓

[設問]實驗室制氫氣時選用稀硫酸或鹽酸,而不用濃硫酸和硝酸,為什麼?

我們在實驗室製取氫氣時,不用濃硫酸和硝酸來製取,說明它們除了具有酸的通性外還具有特殊性質。

二、硫酸的氧化性

[引言] 濃硫酸和稀硫酸在性質上有什麼區別呢?

1、濃硫酸的特性

[案例]清華大學學生劉海洋先後兩次用火鹼、濃硫酸將北京動物園的五隻熊燒傷,其中一頭黑熊雙目失明。這一故意殘害動物的事件經媒體披露後,引起了公眾的強烈憤慨!劉海洋為何用濃硫酸殘害黑熊?濃硫酸又具有哪些重要性質?

①難揮發性:硫酸不容易揮發到空氣中,屬於難揮發性酸(鹽酸和硝酸屬於易揮發酸)。

[提問]實驗室製取氯化氫,為什麼用濃硫酸與固體食鹽共熱?利用濃硫酸什麼性質?[學生回答]難揮發性。

②吸水性:濃硫酸可以吸收其它物質中的現成水,具有吸水性。

[思考題]在實驗室裡常用濃硫酸乾燥氣體,利用濃硫酸的什麼性質?

[講解]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常作為乾燥劑使用。

濃H2SO4

[板書]吸水性:吸收現存的水。

CuSO4·5H2O ====== CuSO4 + 5H2O

[思考與交流] ①因為濃硫酸難揮發,所以將一瓶濃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氣中,其濃度、質量都不發生變化,這樣說對嗎?

②濃鹽酸和濃硫酸在空氣中放置都會變稀,它們的變化相同嗎?

③脫水性:濃硫酸將化合物(主要是有機物)分子中氫、氧兩種元素按水的組成比例(2:1)脫去。

[演示實驗] 蔗糖炭化:將一定量的蔗糖放入小燒杯中,加入濃硫酸。

[實驗現象]:①蔗糖由白→黑;②體積膨脹,變成疏鬆多孔的海綿狀的黑色物質;③有刺激性氣味氣體。

[解釋現象]:①濃H2SO4與蔗糖(C12H22O11)作用,按水分子的組成脫去蔗糖分子中的H、O,生成C和H2O,濃硫酸具有脫水性。

現象本質:載入中...

[分析] 蔗糖炭化現象:②③黑色物質疏鬆多孔(學生答有氣體),氣體是怎麼形成的,生成的是什麼氣體?

[講解] 濃硫酸使蔗糖脫水炭化後,又吸水放熱,使其繼續被濃H2SO4氧化。

2、強氧化性:

①濃硫酸與金屬反應:

[實驗4-8] 銅與濃硫酸反應,並檢驗生成的氣體?

[觀察現象] ①固:紅→黑;②液:無→棕黑→藍色;③氣:無色有刺激性氣味,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使品紅溶液退色。

Cu+2H2載入中...O4(濃) 載入中(SO4)2+載入中...O2↑+2H2O

[思考與交流] (1)銅片變黑,黑色物質是什麼?怎麼生成的?(銅先變成氧化銅,再繼續反應生成硫酸銅)

(2)怎樣鑑別生成的氣體?(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鑑別。)

(3)在上述反應中氧化劑、還原劑、氧化產物、還原產物各是什麼物質?反應物的物質的量之比?還原劑與氧化劑物質的量之比?濃硫酸在反應中的作用?

[分析]產生了SO2和Cu2+,硫元素從+6價變成了+4價,化合價降低,被還原;銅從0價變成了+2價,被氧化。硫酸表現氧化性,作氧化劑;銅表現還原性,作還原劑。濃硫酸與銅反應除了表現氧化性,還表現酸性。

(4)酸本身可以和金屬發生反應表現出氧化性,為什麼說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這裡的強表現在什麼哪裡?

[講解] 在金屬活動順序表中,Cu是H之後較不活潑的金屬元素,稀硫酸不能與Cu反應。實驗證明,濃硫酸能把金屬活動順序表中H之後的金屬(除Pt,Au)氧化成金屬硫酸鹽,濃硫酸本身被還原生成SO2。鹽酸和稀硫酸具有氧化性,但不能和金屬活動順序表中H之後的金屬反應。【順藤摸瓜】請同學們寫出濃硫酸與汞反應、與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設問】Cu,Hg,Ag是H之後的較不活潑的金屬,那麼H之前的金屬是否就更容易被濃H2SO4氧化呢?

[結論]濃硫酸可以氧化大多數金屬,生成物中金屬顯高價,同時生成二氧化硫。常溫Al,Fe鈍化。

[講述]學生閱讀課文有關內容。教師啟發鈍化在實際中的應用:鋁鐵容器盛裝濃硫酸。

[過渡]蔗糖炭化中的刺激性氣味?

②濃硫酸與某些非金屬反應:

C+2H2SO4(濃)載入中2↑+2SO2↑+2H2O

2H2SO4(濃)+S====3SO2↑+2H2O

[問題] 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能氧化某些非金屬,又能氧化大多數金屬,那麼能否氧化具有還原性的化合物呢?如實驗室為什麼不用濃H2SO4製取及乾燥H2S?

③氧化某些還原性化合物:

2NaI+H2SO4(濃)===Na2SO4+I2+SO2↑+2H2O;H2S+H2SO4(濃)==S↓+SO2+2H2O

說明:濃硫酸不能和亞硫酸及其鹽反應,原因是相鄰價態不反應。

[問題]為什麼濃、稀H2SO4性質有這麼大差別呢?

+6

[分析]濃H2SO4的氧化性由其分子中S(最高價)引起。稀硫酸也有氧化性,如Zn+2H+====Zn2++H2↑,由H+表現,而Cu+H2SO4(稀)不反應。可見,H+的氧化性比高價S的氧化性弱且還原產物不同。

[小結]略

[作業]P89 4 、5 、7

〖板書設計〗

第四節 硫酸、硝酸和氨

二、硫酸的氧化性

1、濃硫酸的特性

(1)難揮發性—制揮發性酸;(2)吸水性;(3)脫水性

2、強氧化性:Cu+2H2載入中...O4(濃)====Cu(SO4)2+載入中...O2↑+2H2O

〖教後記〗

硫酸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探究硝酸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酸性、強氧化性、不穩定性)。

2.通過學生實驗手段,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能力。

3.在濃硝酸和稀硝酸的對比學習中,滲透“量變和質變”的辨證規律。

4.通過介紹化學家的故事,使學生樹立熱愛科學。尊重科學的品質,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硝酸的不穩定性和強氧化性

【教學難點】

硝酸的強氧化性

【教學過程】

[故事匯入] 玻爾巧藏諾貝爾金獎章

丹麥有位叫玻爾的科學家,37歲時他獲得了1922年的諾貝爾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玻爾被迫離開即將被德軍佔領的祖國,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國的決心,他決定將諾貝爾獎章留在實驗室。玻爾把金獎章溶解在盛有王水試劑瓶裡。後來,納粹分子竄入玻爾實驗室,那個試劑瓶就在他們的眼皮底下,他們卻一無所知。戰爭結束後,玻爾從王水中把金還原出來,並重新鑄成獎章。而玻爾配製王水的主要組成之一是“硝酸”。

一、硝酸的強氧化性

[設疑]硝酸有酸性,能否與金屬反應放出氫氣?

[演示]濃硝酸與Cu反應

[講解]從實驗現象“紅棕色氣體生成”判斷生成物中是N02而非H2.進一步從氧化還原反應說明反應的本質是+5價的氮得電子能力比H+1強。

[學生實驗]比較濃硝酸、稀硝酸分別與Cu反應

[記錄並討論]

反應現象

產物

濃硝酸+Cu

1.Cu片:有大量氣泡產生

2.溶液顏色:無色變為綠色

3.氣體顏色:紅棕色

4.反應劇烈程度:劇烈

5.觸控容器外壁:很熱

Cu(NO3)2、NO2和H20

稀硝酸+Cu

1.Cu片:有氣泡產生

2.溶液顏色:無色變為藍色

3.氣體顏色:無色

(開啟止水夾後)無色變為紅棕色

4.反應劇烈程度:緩慢

5.觸控容器外壁:溫熱

Cu(NO3)2、NO和H20

1.與金屬反應:

Cu +4HN03(濃)=Cu(NO3)2+ 2NO2↑+2H20

3Cu +8HN03(稀)3Cu(NO3)2+ 2NO↑+ 4H20

[講述]除金、鉑等少數金屬外,硝酸幾乎能與所有金屬反應;當濃硝酸與濃鹽酸按體積比為1:3混合時,就配製成玻爾的“王水”溶液,王水的氧化性比濃硝酸強,可以溶解金。鉑等不溶於硝酸的金屬。

[設問]比較濃硫酸的性質,濃硝酸能否與非金屬反應?

[練習]與非金屬反應:C+HNO3(濃)S+HNO3(濃)P+HNO3(濃)

2.與非金屬反應:

C+4HNO3(濃)=CO2↑+4NO2↑+2H2O

S+6HNO3(濃)=H2SO4+6NO2↑+2H2O

P+5HNO3(濃)=H3PO4↑+5NO2↑+H2O

[提問]硝酸與哪些金屬及非金屬反應?產物是什麼?硝酸濃度與還原產物有什麼關係?

[小結]反應規律:

①除Au、Pt等少數金屬外,硝酸幾乎可能氧化所有的金屬。

②常溫下Fe、Al等金屬在濃HNO3中發生“純化”。

③硝酸越濃,其氧化性越強。如稀HNO3可使石蕊試變紅,而濃HNO3可使石蕊試液先變紅後褪色。

④一般來說,活潑金屬與HNO3反應不生成H2,濃HNO3的還原產物為NO2,稀HNO3的還原產物為NO。活潑金屬與極稀HNO3反應時,還原產物複雜,可為NO、N2O、NH4NO3等。

⑤非金屬單質可被HNO3氧化為最高價氧化物或其含氧酸。

⑥王水(濃HNO3和濃HCl按體積比1:3配製)具有更強的氧化性,能溶解Au、Pt。

[強調]反應物或條件不同,硝酸產物發生變化:NO2、HNO2、NO、N2O、N2、NH3 。

如:4Zn+10HNO3=4Zn(NO3)2+N20+5H2O

注意:4Zn+10HNO3(稀)=4Zn(NO3)2+N20+5H2O

[設疑]濃硝酸與活潑金屬反應是否也劇烈?

[學生實驗]濃硝酸十鋁片

[講解]鈍化原理:鐵、鋁與冷的濃硫酸或濃硝酸,表面被氧化為牢固的氧化物薄膜,阻止酸與內層金屬進一步反應。

3.鐵、鋁與冷的濃硫酸或濃硝酸常溫下發生鈍化。

[提問]濃硝酸的運輸和貯存可用何種物質制的容器?

[展示]一瓶呈黃色的濃硝酸,問為什麼呈黃色?

4.不穩定性

4HN03 == 2H20+ 4NO2↑+02↑

[提問]硝酸應如何貯存?

[設疑]有人認為,“比較濃硝酸和稀硝酸的還原產物的化合價,濃HN03中的氮從+5降為+4而稀HN03,中的氮從+5價降為+2,從化合價變化可以判斷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濃硝酸強。”這種看法是否正確?為什麼?

[提示]從濃硝酸、稀硝酸分別與Cu反應的反應條件。劇烈程度分析。

[講述]硝酸用途 :硝酸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於製造炸藥、染料、塑料、硝酸鹽等;在實驗室裡,它是一種重要的化學試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