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學設計方案合集十篇

來源:才華庫 1.17W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科學有序進行,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那麼方案應該怎麼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合集十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畔、兜”等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品讀中感受盛夏鄉村的美景及孩子們快樂、無拘無束的童年生活。

3、體會作者豐富生動的語言,積累文中的優美語言。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在品讀中感悟鄉村盛夏的“美”和孩子們的“樂”。

難點:讀準文中多音字和兒化音;體會作者的寫法並應用於自己的習作。 教學準備: 課件、麥哨實物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鄉下人家》的生活令人嚮往,《牧場之國》的美景使人著迷,古人描寫的鄉村生活富有情趣。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田園看看鄉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樣的? 板書課題:24*麥哨,齊讀

問:讀完課題你想說什麼?(麥哨是什麼)

出示麥哨,吹麥哨。文中是怎麼形容麥哨聲的?(嗚卟,嗚卟嗚??) 過渡:這悅耳的麥哨聲帶給孩子們的是什麼呢?讀完課文,你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快速瀏覽課題上面的導語,說說學習這篇課文的方法。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讀通課文。讀完課文後你有什麼感受?誰能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3、快速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描寫了鄉村哪些地方的美景?孩子們有哪些活動?在自己的書上圈圈畫畫,然後和同桌交流。

4、全班交流並說感受

過渡:你能用精彩的朗讀把大家帶進這個美麗的鄉村,讓我們跟這些可愛的孩子一起去玩玩嗎?

 三、品讀課文,感受鄉村盛夏的美和孩子們的快樂。

1、找出自己最喜歡的部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為什麼喜歡?請寫出批註。

2、交流、美讀(以評促讀)、感悟寫法

a.交流“美”

(1) 那一張張紅撲撲的臉蛋,蒙上了一層晶瑩的細汗,猶如一朵朵沾滿露珠的月季花。(這是一個比喻句,這裡把“孩子們的臉蛋”比作了一朵朵晶瑩剔透的月季花,這樣形象生動的語言,會產生一種意境的美)

(2)金黃的油菜花謝了,結出了密密的嫩莢;黑白相間的蠶豆花謝了,長出了小指頭似的豆莢;雪白的蘿蔔花謝了,結出了一蓬蓬的種子?(這是一個排比句。作者通過細緻的觀察,將一個五彩斑斕的田間世界再現出來,同時也蘊涵著一種豐收的喜悅)大屏出示相應圖片

(3)草地柔軟而有彈性,比城裡的體育館的墊子還要強,這簡直是一個天然的運動場!(“簡直”表示完全如此,這裡運用對比、比喻的手勢形象地寫出了草地的茂密、柔軟,也寫出了孩子們的玩耍是那樣地貼近自然,更寫出了作者由衷的讚歎。)

b.交流“樂”

(1)吹麥哨 “一聲呼,一聲應,忽高忽低,那麼歡快,那麼柔美”

“一忽兒,四處都響了起來,你呼我應,此起彼落。”

(2)土坡翻跟頭、豎蜻蜓、摔跤

發散思維:你最想在這個天然運動場幹什麼?

(3)想象採集茅茅針有什麼樂趣?

(4)孩子們的這些活動應該讀出什麼樣的語氣?(歡快)賽讀

c.看板書回顧孩子們的活動,說說孩子們的生活是怎樣的?

3、體會麥哨的含義

發散思維:那歡快、柔美的麥哨還會在哪響起來?是呀,盛夏的鄉村如此美麗、和諧,孩子們走到哪兒就會把快樂帶到哪兒。讓我們一起再次吹響這象徵著快樂、和諧的麥哨聲吧!

 四、拓展:總結寫法

這篇課文生動、有趣,作者用了哪些寫法?你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五、佈置作業:

1.積累文中的優美語句。

2.按照本組課文的讀書方法,閱讀選讀課文中的《可愛的草塘》

3、有條件的同學還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鄉下玩玩,用相機拍下讓你心動的美景和你快樂的身影。

 板書設計:

美樂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課前交流一下:

孩子們,上課之前我們做一個遊戲,好嗎?待會兒螢幕上會出現三組詞語,老師只讓大家齊讀一遍,看看只讀一遍,聰明的你能一下子記住幾個詞語?(螢幕出示)同學們表現真棒,相信這節課同學們有更精彩的表現!

一、複習引入課題

1、開學初,我們就學習了一首詞,還記得嗎?請大家一起背一遍。

2、今天這節課我們再學習一首張志和寫的詞——《漁歌子》。(板書課題)“漁歌子”是詞牌名,你還知道有哪些詞牌名嗎?

二、指導朗讀,初步感知。

1、請大家開啟書本,翻到110頁。

出示學路指導:請同學們自由朗讀這首詞。提示:

仔仔細細讀上四遍,前兩遍要注意詞當中的生字和多音字,把詞念得字正腔圓;後兩遍要注意把詞讀通順,讀出節奏,讀出韻味。

2、出示詞語認讀。強調多音字“塞sài”,看插圖理解“箬笠、蓑衣”。

3、詩詞在古時候是用來唱的。讀的時候很注意抑揚頓挫,輕重緩急。誰再來念念?讀出它的節奏,讀出它的韻味。

4、教給大家一個聲音清亮的方法:坐正,挺胸,抬頭看前面??再念一遍。

三、理解句意,感受如畫的江南美景

1、張志和不僅是著名的詞人,還是有名的大畫家。他常常把畫畫的技巧融入到寫詞當中,他的好朋友大書法家顏真卿是這樣誇他的,說他的詞是:詞中有畫,畫中有詞。意思就是說,他寫的詞就像一幅畫。默讀這首詞,看看詞中為我們描畫了哪些景物?拿上筆,做上記號。

2、數數,有多少景物?整首詞27個字就描寫了9種景物,詩詞就是這麼簡潔。正是應為簡潔,這些景物的顏色呀、姿態呀都沒有寫進去,那請同學們展開想像,說說這些景物是怎樣的?

師先說:怎樣的西塞山?

生:翠綠的西塞山

生:危峰兀立的西塞山

生:陡峭的西塞山

生:山清水秀的西塞山

師:怎樣的桃花?

生:粉紅的桃花

生:多姿多彩的桃花

生:奼紫嫣紅的桃花

師:怎樣的斜風?

生:微微的斜風

師:細雨?

生:濛濛的,涼涼的

師:流水、白露、鮭魚?選一個說說?

生:鮮美的鮭魚時快時慢的流水

3、這些景物加了顏色、姿態,生動多了。那能不能把這些顏色、姿態送到這首詞中,用自己的語言說說這首詞所描寫的景色?

4、在他們兩個的描述中,你覺得這裡的景色怎樣?(美麗如畫)(板書)

5、張志和把江南寫得多美啊!其實不僅張志和寫江南,還有許多寫江南的詩詞。 (課件出示:白居易《憶江南》、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四、入境如情,體悟心情

1、這首詞中,不僅有這些景物,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人,這個人是怎樣的穿著?怎樣的姿態?

生:悠然自得的漁夫

生:漁夫在斜風細雨中遲遲不想回家,好像沉浸在這美麗的意境中

板書:悠然自得 人

2、此時的漁夫心情如何?

生:高興,有鱖魚釣

生:舒暢

生:興奮,他想,今天的晚餐有著落的

生:平和,笑眯眯的。

師是啊,表情都看到了。

完善板書:

美麗如畫 景

悠然自得 人

興奮舒暢 情

3、詞中沒有一個字寫到人物的心情,那你是怎麼感受到的?(句子所描寫的景物中體會到詩人的心情。)

補充另一首詞《天淨沙 秋思》你再看看,這個人的心情如何?是興奮舒暢的嗎? (悲哀、憂愁)你是從哪裡體會到的?(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 雖然沒有學過這首詞,但是聰明的孩子,你們能從作者筆下的景物中可以看到作者的心情

你看,張志和筆下的白鷺、桃花、鱖魚、斜風細雨??你們就是從這些景物中窺伺到作者的心情。這首詞,不僅讓我們看到了一幅江南春時的美麗景色,還通過景物感受到詩人悠閒自得、興奮舒暢的心情。

再讀讀這首詞,請問,這裡的“歸”指的是回到哪裡?(回到自己的家)

五 深探“不須歸”

1 同學們,讓我們聯絡時代背景去感悟張志和“不須歸”的情懷。

詞人張志和年少得志,曾經是朝廷命官,後來因得罪權貴被貶官,他乾脆辭官不做,隱身於大自然,寄情于山水,以遊賞為樂,以釣魚為趣,自稱"煙波釣徒",過起了天大地大四處是我家的遊歷生活,以至常年不回家。

所以這裡的不須歸是指回哪裡?後來朝廷派人找張志和回去做官,張志和說斜風細雨不須歸。這裡的歸又是指回哪裡?

他的大哥張鬆齡擔心弟弟在外面受苦,特地寫了一首詞《和答弟志和漁父歌》,勸弟弟回家。(課件出示張鬆齡的《和答弟志和漁父歌》:樂是風波釣是閒,草堂鬆徑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師:下面,我來當哥哥,你們當張志和,我們一起來對讀兩首詞。

“樂是風波釣是閒,草堂鬆徑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生:(齊讀)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生:(齊讀)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狂風浪起且須還。

生:(齊讀)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且須還。

生:(齊讀)不須歸。

師:(指生)志和啊,你為何不歸?

生1:西塞山的風景太美了,我完全沉浸在風景裡,不想回家。

生2:我愛大自然,大自然就是我的家。

生3:春光這麼好,我想多玩會兒。

2 是啊,你們真是張志和的知音。據他的好朋友顏真卿記載:張志和每次垂釣,

他的魚鉤是沒有魚餌的。有魚餌,魚才會上鉤,沒有魚餌,能釣到魚嗎?師:是啊,世人哪得識深意,此翁取適非取魚!

3 讓我們像張志和那樣,獨坐著,任清風拂面,任桃花的芬芳撲鼻而來,一起

讀——[音樂響起]

4 這首《漁歌子》流傳至今,已上千年。來,讓我們深情地吟誦這首千古絕唱,

讓它在我們的心中定格成一幅清麗自然、醇香久遠的永恆畫卷吧!

6、後來大家都非常喜歡這首詞,裡面有一個句子成為千古流傳的名句,在大家寫文章的時候常常被用到。你覺得是指哪一句?為什麼?

:西塞山??因為景色美麗,一看到美麗的景色,就想起這句詩。

:青箬笠??

7、如果朋友看見我在雨中散步,問我,咦,你怎麼不回家呢?我可以用一句詩回答他——斜風細雨不需歸

如果有一個人遇到了困難,經歷了艱難,他也可以用一句詩安慰自己——斜風細雨不需歸

看來斜鳳細雨不僅指自然界的斜鳳細雨,還可以指生活中遇到的困難。

教師小結:現在,到底詞會流傳哪一句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首詩還會千古流傳,一定還會流傳下去,從同學們中間流傳下去。最後我們在這首音樂中結束這堂課。

板書:

美麗如畫 景

悠然自得 人

興奮舒暢 情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虎灘國小數學備課案二 年級

第一單元 加與減(主備人:吳金花)

《秋遊》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新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二年級上冊第4~5頁《秋遊》。

二、教學目標:

1、教材分析:注重利用情境圖發展學生獲取有價值的數學資訊、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對話,引導學生理解什麼是有價值的數學資訊,以及數學資訊之間的數量關係。通過數學情境引導學生理解算式中每一步的實際意義,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2、學情分析: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明白,要知道還有多少個空座位,可以有兩種不同的思考方法。

3、具體目標

(1)能從具體的情境中獲取資訊,發現問題。 (2)經歷探索連減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筆算連減豎式的方法,並能夠準確地進行計算。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掌握筆算連減豎式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列豎式計算連減法。 (教學準備:課件、練習本等。) 三、過程設計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第一課時

(一)導言引入,讀題識字

.導言:同學們,我們都知道,獅子是一種非常凶猛的動物,被人們稱作獸中之王。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中有兩隻小獅子,他們小時候的表現可不一樣呢!那麼他們是不是都能夠成為勇猛的動物,成為獸中之王呢?現在我們就來學習這篇很有意思的課文。(板書課題)

.齊讀課題,注意讀準“獅”。提示:“shī”是整體認讀音節,讀翹舌音。怎樣記住這個字?(反犬旁加上“老師”的“師”字)

(二)初讀課文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看拼音讀準字音,找出要求會認的生字作上記號,看拼音多讀幾遍。

.教師範讀或聽錄音朗讀全文。

.學生試著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三)細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感知內容,認識生字

指名讀第二自然段,指導學生認識其中的生字。

(1)指名朗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注意生字的讀音和字形。根據需要提醒學生注意:“整”是翹舌音、後鼻韻母;“懶、練”的聲母是邊音“l”;“洋”是後鼻音。

(2)學生各自用不同的方法識記這些字的讀音和字形。如,“整”的下面是“正”,把“正”換成第三聲就是“整”的讀音;“滾”,水燒開了就是滾燙的,所以是三點水旁。

(3)練習用這些生字組詞。

(4)再朗讀這個自然段,要求看清字形,讀準字音。

(5)指導學生寫本自然段中的五個字。①教師邊示範邊提醒學生注意:“練”的右邊不是“東”;“習”的筆畫雖少,但不容易寫好,要注意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②學生在書上描紅、臨寫。

(6)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相機設問導思:從哪裡可以看出第一隻小獅子練本領非常刻苦?(整天,滾、撲、撕、咬)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檢查生字認讀情況,朗讀第一、二自然段。

(二)看圖朗讀

.投影顯示兩幅插圖,說說圖上畫的是哪幾個自然段講的內容。

.指名讀第三至七自然段,想一想:懶獅子真的很懶嗎?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小組討論、探究。(整天晒太陽;不學本領;不願吃苦頭)應該怎樣讀小樹和懶獅子的對話?

.你覺得懶獅子這樣做有道理嗎?結合懶獅子的話說一說。

.朗讀第六、七自然段,說說你從懶獅子和**的對話中體會到了什麼。

.分角色朗讀第三至七自然段,讀出角色的語氣,體會其中的道理。

.讀讀說說。①學生看課件(或投影、或課後題),讀“懶洋洋地晒太陽”“慢吞吞地說”“興沖沖地走進來”。②填詞補句:懶洋洋地。要引導學生開啟思路,多說一些短語,可提示學生要填的都是表示動作的詞語。

.齊讀課文最後一段。指導認“將、*、應”等三個生字。

(三)舉行朗讀比賽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比一比誰讀得好。每個小組在人人朗讀的基礎上,選出一個代表,大家協助他準備,然後到全班朗讀,評一評誰讀得最好。教師根據讀的情況進行朗讀指導。

(四)擴充套件訓練

.朗讀課文最後一段中獅子**的話。想一想:懶獅子聽了獅子**的話,會怎麼想,怎麼做?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分小組討論發言,然後全班集中討論交流。

.根據討論的意見,一人扮懶獅子,一人扮媽媽,表演懶獅子和**的對話。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一)說教材

1、課文所處的地位及作用

《濟南的冬天》是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中的第二篇課文。它是現代著名作家老舍在1931年初寫的,是一篇景美,情美,語言美的寫景抒情散文,文章選取了一個個獨特的角度,描繪了濟南冬天特有的魅力。作者在描寫景物時,語言準確生動,充滿了對濟南的熱愛之情。從本單元教材編排的意圖來看,學習本課,一方面有利於學生進一步掌握在《春》中所學到的比喻,擬人的修辭,另一方面是讓學生學習文中“情景交融”的寫法。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對作品中感人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據此並結合本單元編排的意圖和本文的特點確定三維目標。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①通過反覆美讀,提高學生欣賞品評美文的能力。

②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瞭解濟南冬天的特點。

③體會本文運用比喻,擬人手法的表達效果,學習寓情於景的寫作方法

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感受濟南冬天的美,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在這些認識的基礎上,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學重、難點。)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品味優美的語言,

體會本文運用比喻,擬人手法的表達效果,

難點:學習寓情於景的寫法。

 (二)說教法

本文是一篇寫景抒情散文,我以審美為突破口,從審美角度進行閱讀教學,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審美因素,按照審美過程的規律,我把整個教學過程的主體部分設計成三個大板塊,即“課文品讀三部曲”: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並在每個板塊中引用一句名人名言作為這個環節的“眼”。讓學生在誦讀中品味美的語言,體會美的情感,領悟美的意境,以此培養學生的審美想象,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感情。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我輔之以如下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示範品評法,個性化教學法

 (三)說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據此並結合本文內容,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如:美文誦讀法,畫面再現法,鑑賞品評法,合作探究法,做到授之以漁。

(四)說教學程式

一、創設情境

課下佈置大家找來一幅最美的圖畫,自己配上一段欣賞畫面美的文字,要求儘量多地用上課後讀一讀寫一寫的詞語,準備課前交流。

(此環節的設定,用一種新穎,生動的形式解決字詞教學,既可以督促學生預習又可以初步訓練學生髮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二、匯入新課

大自然多姿多彩,畫家用線條色彩描繪,音樂家用音符節奏表現,而文學家卻用優美的文字來表達。古詩有:“春遊芳草地,夏賞綠荷池,秋飲黃花酒,冬吟白雪詩。”冬天,在北方人們的眼中一向是寒風凜冽,冰封雪凍,然而在一代藝術大師老舍先生的筆下,濟南的冬天卻被描繪得那麼美麗多情,溫馨可人,富有詩情畫意。那麼濟南的冬天究竟美在哪裡?

請大家趕快走進《濟南的冬天》跟隨老舍先生去切身感受一下吧!

(此環節我用優美的語言創設一種審美的閱讀情境,喚起學生的美感情緒,使學生獲得美感體驗,立時把學生引入學習本文的情境中。)

三、品讀三部曲之一——發現美

1、美讀課文:即讀時一要正確把握語調,語氣,讀出感情,二要有適當的表情,如讀第二段的“濟南的人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就要做出含笑的表情。

(美讀把教材的無聲文字變為有聲的語言,把文中靜止的感情變為真情實感,以誦讀方式融入語文的音樂美,把學生帶進課文的情境中去,毫無阻攔地接受課文內容的感染薰陶。)

2、展示羅丹名言:“美是處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們應該學會在生活和自然中去發現美!

請同學們把你們發現的最美的或自己特別喜歡的語段畫出來,傾注感情,再次進行美讀,讀給組內成員聽,並推薦代表在班上讀給大家聽。師生點評。

(此環節的設定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學生在美讀中發現美的語言,體會美的情感,領悟美的意境,不僅能增強學生對語言的感受力,加深對文章內容和作者感情的理解,還能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從而增強學習語文的信心。)

3、假如你是導遊,要給一個從沒到過濟南的人講講濟南美麗的冬天,你將分哪幾個方面來介紹

先列講述提綱,設計一下導遊詞,然後說給同桌聽聽,再找三名學生到班上給大家當導遊。

教師適時打出以下提綱供參考:

先用對比總寫濟南冬天的天氣“溫情”的特點,陽光朗照下的山,再具體寫濟南冬天的山,水景物:薄雪覆蓋下的山,城外遠山,最後寫濟南的水:緊扣“暖”字

(這個環節的設計意圖是:以當導遊這種活潑的活動方式,讓每個學生都有口語交際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從總體上把握課文內容,此環節可以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整體感知課文是品味妙詞佳句的前提,可為下面研讀課文奠定基礎,抓思路教學能綱舉目張。)

(閱讀散文,不仔細地咀嚼語言,就不能真正領會作品的美。欣賞妙詞佳句,可以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因此我設計的下一個環節是……)

 四、品讀三部曲之二——欣賞美

1、“評析式”品味欣賞

①教師評析示範:作者錘鍊詞語的功力深厚,文中不少凝練形象的詞語和精彩動人的比喻句,擬人句值得仔細品味。下面就請同學就你喜歡的段落寫一段文字,談談你的理解和感受,說說你喜歡的理由。老師在課前對自己喜歡的作了一番評析,你們可以參考一下。同學們在評析的時候,特別要注意一些關鍵的詞語和句子。老師將列印好的“薄雪覆蓋小山圖”評析分發給學生。

(本文運用比喻擬人,運用寓情於景的寫法,可是七年級學生年齡小,閱讀能力不是很強,特別是對寫景抒情的散文,往往缺乏深刻的體會,理解不到位,這時教師的示範點撥就顯得尤為重要,能做出實實在在的楷模,但教師應該主要充當組織引導者,示範點撥者和激發鼓勵者的角色,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所以重點應放在下一環節:學生評析交流上。)

②學生評析交流:鼓勵學生把自己最深刻最獨到的閱讀體驗寫成鑑賞評析的文字,看誰能用特別得體,特別生動,特別詳實的語言展示出來。此環節為了避免欣賞語段的重複,把五個段落分給八個組,每組成員完成本組段落評析任務外,還可選其它段落評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讓學生對作品中感人情境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這一環節是學生自主閱讀的個性化行為。課文中多次運用了擬人,比喻的修辭方法,肯定能得到學生的青睞,學生在點評交流時,教師可適時引導學生展開聯想,體味情景交融的詩意境界。對於修辭手法的辨析,採用替換法即通過與改為一般表述的比較,看錶達效果的不同,重點引導學生仔細揣摩擬人,比喻寫法的好處,如:

(1)組:甲

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裡,

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

這一圈小山圍著濟南,使濟南在冬天也特別暖和。

(2)組:甲

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快日落時,陽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點粉色。

(3)組:甲

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裡照個影兒呢!

天兒越晴,水藻越綠,水也不結冰,垂柳的長枝倒映在水中。

教師除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外,還應引導學生體會到:

(1)

組甲句中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新巧地比作“小搖籃”,寫出山景的小巧秀麗,又用擬人顯出感人的脈脈溫晴。躺在搖籃裡承受母親體貼入微的撫愛,那當然是最暖和不過的了,而況山們還“低聲地”哼著搖籃曲,秀美的睡態再現了這個“理想境界”的溫暖,舒適的特點。而乙句的直白敘述則傳達不出寄寓的讚美深情。

(2)

組甲句把夕陽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擬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嬌美和小山的秀麗,情態可掬,粉色羞容以微黃斜陽相映襯,色彩鮮豔悅目。比擬把本來沒有生命的,靜止的東西寫得活靈活現,呼之欲出。而乙句則少了那份美感。

(3)

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愛。用“不忍得”寫水不僅有生命的質感,而且還有一副和善心腸,為了水藻的綠,為了垂柳的倒影,仍然充滿著春意。雖沒直接寫天氣暖和,卻讓人感受到了溫暖,傳神之妙是乙句用一“倒映”所不及的。)

(學生間相互學習,相互感染,相互吸納,會營造濃烈的讀書氛圍。國中學生好勝心很強,為了拿出最好的東西更是用勁心思去理解,品味,從而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對其他學生來講,能夠聽到一些不同的理解,可以更加完善自己的思考,同時也會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起到激勵的作用。)

2、體驗反思:體會文章在描寫濟南的冬景時,處處流露出作者讚美之情的句子。探究“為什麼老舍眼中濟南最美”

(本環節要在探究中突破難點,在課前佈置學生上網查詢老舍與濟南的有關資料,讓學生在小組中把資料交換閱讀,學生得知老舍先後在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7年之久,對山東產生了深厚的感情,以致潑灑筆墨,情深意切的依次以濟南的馬車,洋車,大蔥,秋天,冬天,齊大校園等景物,寫出了長篇散文《一些印象》。

通過探索會發現,老舍之所以把濟南的冬天寫得那麼美,是因為他對濟南有著深厚的熱愛之情,古人云:“一切景語皆情語”,寫文章一定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並做到情景交融,才能讓景更美,情更真。並理解體會別林斯基的名言“美是從靈魂深處發出的”。

 五、品讀三部曲之三——“創造美”

1、如果你喜歡寫作,你可以把家鄉冬天最有特點的景物寫出來,也可以對課前準備的優美畫面再次進行描寫,注意要借鑑課文的某些寫法,如恰當的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和寓情於景的寫法。

2、如果你擅長繪畫,就畫出想象中的濟南美景。

(讓學生選擇一個最喜歡的內容,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創造美,這種教學設計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差異,給學生以自由發揮的空間,使有著不同思維方式,不同興趣愛好的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儘可能的發揮自己的優勢和潛能。第一題的設計意圖:學習作者情景交融的寫法,抒發自己對家鄉,對大自然的感情,與本課開頭照應。第二題的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的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通過這項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性,啟用學生想象思維,調動了學生的情感,通過一幅幅畫面的描畫和欣賞,使學生心有所感,情有所動,使他們在和諧愉悅中得到陶冶,產生強烈的審美慾望,急於次走進文字,對課文去做審美體驗與鑑賞。)

課堂小結:濟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筆下濟南的冬天更美。掩卷細味那淡雅的水墨畫浸蘊的“溫晴”,更覺神韻。繪山景,描水色。大自然的美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它不同於巧奪天工的工藝美,也不同於繞樑三日的音樂美。然而,它似乎是各種美的組合。尤其是我們祖國壯麗的山河,真是美得令人陶醉,在春,夏,秋,冬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地方,展現出不同的美姿。只要同學們熱心的觀察生活,抓住景物的特徵,選準角度,在描繪時用一些修辭方法,並將自己的感情融會其中,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寫出美妙的文字來。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一 、教學理念

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薰陶。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語文課堂,始終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夥伴。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的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10個生詞;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荷花的美麗。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感情朗讀的能力,閱讀想象能力;背誦課文;養成積累語言的良好習慣。

3、情感目標:欣賞荷花的美麗,體會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三、教學重點:

理解白荷花開放的種種姿態。

四、教學難點:

想象這一池荷花為什麼像“一大幅活的畫”。

五、教法 學法

1.採用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讀,引導學生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識字

教學目標:

基礎性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正確規範地書寫。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詞語。

2、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與所學的詞語聯絡起來,憑藉圖畫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理解詞語。

3、瞭解大自然的美麗景色以及有關的民族風情。

提高性目標:

當小導遊,選擇一組詞串練習說話,並有條理地寫下來。

教學重難點:

重點:看圖識字、識詞,讀好韻文

難點:創設情境使識字與認識事物結合,發展學生語言、思維,感悟桂林山水的美麗

課時劃分:2課時

教學方法手段

圖文結合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認讀生字,誦讀詞串,並結合圖畫和生活實際理解詞語,積累詞語。

2、初步領略桂林秀麗的自然風光,瞭解壯鄉的風土人情,感受祖國山河的無限美好。

3、能正確、規範、美觀地書寫“碧、峰、影”。

教學過程:

板塊一

(一) 教學內容:激情匯入,檢查預習

(二) 教學目標:

1、通過激情匯入,初步感知桂林山水的美。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韻文。

(三) 教學過程:

1、畫面激情匯入:

(1)同學們,咱們的祖國山清水秀,有許多著名的遊覽勝地。我們國家的XX區也是一個美麗的地方,大家想不想去看看。

(2)交流:你看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

(3)到廣西遊玩,一定要去欣賞桂林山水,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最美之處就是灕江,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乘上游輪,到灕江上觀賞一番吧。

2、檢查預習情況

(1)出示詞串,說說哪些詞串在讀的時候要注意的?

(2)學生交流,重點指導“秀峰、倒影、駱駝”的朗讀,指名讀,齊讀。

(3)同桌互讀檢查。

(4)齊讀

(四)教學意圖:有的放矢,難讀的或容易讀錯的有針對性地指導,並同桌檢查,做到人人過關。

板塊二

一、教學內容:學習韻文

二、教學目標: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與所學的詞語聯絡起來,憑藉圖畫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理解詞語。

三、教學過程:

(一)第一行詞語:

1、我們的遊船已緩緩駛入灕江,多麼可愛的灕江呀!

2、讓我們站在船頭看一看這美麗的風光,你看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

(1)碧水:

a、學生交流

b、師:是呀,灕江的水美。像碧玉一般的清澈,這就是“碧水”誰來美美地讀讀這個詞。

c、我們文中是用“碧水”一詞來寫灕江的水美,還有一段文字也是寫灕江的水的,大家來聽聽,想想它寫了灕江的水有什麼特點?

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老師配樂朗讀,學生齊讀

(2)秀蜂

a、你還看到了什麼?桂林的山是怎樣的?學生交流

b、與你以前看到的山有什麼不同?

c、師:是呀,桂林的山多麼清秀呀,誰來讀?齊讀

(3)倒影

師:水美、山美,碧水倒映著請山,就更美了!

把你看到的倒影讀出來,比一比誰看到的最美。個別讀,齊讀。

3、讓我們把看到的景色美美地讀出來。齊讀第一行詞語。

(二)第二行詞語:

1、我們的輪船繼續前行,聽,耳邊傳來了動聽的歌聲,我們循聲望去,你看到了什麼?

2、: 對歌 榕樹 壯鄉

3、學生看圖交流對“對歌、榕樹”的理解

3、師補充簡介壯族:壯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壯族人民愛唱歌,壯鄉有“歌的海洋”之稱,人們喜歡用歌聲表達自己的感受,他們還喜歡依山傍水建屋,在青山綠水中生活,日子那樣的幸福美好。

4、少數民族的生活是那樣多姿多彩,誰願意帶我們去看一看,讀好這組詞。

(三)第三行詞語:

1、走出了壯鄉,輪船漸漸駛進群山之間,這裡的山真有趣呀!師配樂讀第三行的詞。

2、交流:看到這三個詞,你彷彿看到了哪座山?

3、象鼻 駱駝 筆架

4、這麼有趣的山峰,誰想讀?

5、其實桂林還有很多各有特點的山峰,師介紹:看,這座山多像一輪彎月,所以叫月亮山;瞧,在這座山上,你仔細數一數的話,能數出九匹馬呢;再看這座山,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它就是彩疊山……

還有一段文字也是寫桂林的山的,想不想聽聽,山有什麼特點?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四)第四行詞語:

1、我們的行程即將結束了,眼前又出現了一幅畫,自己讀讀第四行的詞語,你彷彿看到了一幅怎樣的情景?

2、指名讀詞語

3、看圖交流了解:鸕鶿

3、交流看到了怎樣的畫面?把這美麗的畫面讀出來。齊讀這組詞。

(五)總結指導讀好韻文

1、(出示配樂畫面):無論是晨曦、白天、還是晚霞當中,灕江兩岸的美景都是如詩如畫: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再加上空中雲霧迷濛,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2、這美麗的畫卷,識字2用了12個詞語就把它們都展現在了我們眼前,讓我們好好地來讀讀這篇韻文

3、自己先讀讀,我們還要比一比,看誰讀得好,下節課要請他來當小導遊,帶我們去遊灕江。

四、教學意圖:

根據每組詞的難易,分配不同的教學時間,採用不同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大致瞭解詞意,帶著理解和畫面讀好詞語,同時也注意對整篇韻文的朗讀指導,給學生課文的完整行。並在本板塊中嘗試補充了與內容有關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內容,在教學設計中體現有機地結合使用,讓學生由詞的感悟過度到對篇章的賞析感悟,逐步培養學生的語感美。

板塊三

(一)教學內容:指導書寫“碧、峰、影”3個生字

(二)教學目標:會正確、美觀地書寫這3個字。

(三)教學過程:

1、碧 峰 影

2、觀察字形,什麼結構的字。

3、交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憶 ;寫時要注意的地方。

4、師範寫.

5、學生練習描紅、書寫,師提示寫字姿勢。

(四)教學意圖:

這一板塊的設計旨在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學會臨帖,把字寫美觀。

作業設計:

a類:完成《習字冊》。

b類:背誦詞串。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當小導遊,選擇一組詞串練習說話。

2、能正確、美觀地書寫“鼻、駱、駝、架、廊”。

提升性目標:

當小導遊,選擇一組詞串練習說話,並有條理地寫下來。

教學過程:

板塊一

(一)教學內容:練習說話

(二)教學目標:當小導遊,選擇一組詞串練習說話。

(三)教學過程:

1、複習匯入:

(1)整個灕江好像一條百里畫廊,充滿著詩情畫意,誰能有感情地背誦詞串。

(2)齊背。

2、水如碧玉,清澈見底;山是奇峰,挺拔秀麗,真是百看不厭。誰能當一回小導遊,帶領我們再次去飽覽無限美好的風光?要求: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組詞串說幾句話。

3、小組內進行小導遊演說比賽。

4、全班交流,師生共同評價,表現優秀的給予獎勵。

(四)教學意圖:延伸性學習將課內外知識聯絡起來,運用課堂上掌握的知識和能力創造性地設計導遊詞,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的語文實踐能力。

板塊二

(一)教學內容:指導學生書寫剩下的5個生字。

(二)教學目標:能正確、美觀地書寫“鼻、駱、駝、架、廊”。

(三)教學過程:

1、出示生字,讀一讀,說說你會用什麼方法來記住這些字?

2、觀察、討論:在這些字中你覺得哪些字比較難寫?提出來討論、交流。

3、師示範,重點指導“鼻、廊”的書寫。

“鼻”:先看清結構特點,再看教師示範,然後在書上描紅。“鼻”也作偏旁,讀作鼻字旁。

“廊”:注意裡面的”郎”部,下面只有一點。看教師範寫,再在書上描紅。

4、學生練習描紅、書寫,師提示寫字姿勢。

(四)教學意圖:

尊重了學生的主體性,尊重了學生的不同想法。通過交流、討論,把枯燥乏味的寫字教學變成了學生展示才華的陣地,學生不僅從中學到了識字寫字的方法,更主要的是激發了識字寫字興趣,寫好字成了他們主動的願望。

作業設計:

a類:1、繼續完成《習字冊》。

2、完成《補充習題》。

b類:選擇一組詞串寫幾句話。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1、認識6個生字。讀讀記記師傅、刷漿、包袱、透亮、清爽、搜尋、威嚴、露餡、發怔、發傻、半信半疑等詞語。

2、瞭解一位普通的手藝人高超的技藝。

3、繼續領悟並學習作者刻畫人物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對具有超凡技藝的奇人由衷的讚歎和肯定。

【教學重點】感受人物形象,體會作者抓住細節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領悟並學習作者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方法】感情朗讀抓重點語句體會拓展閱讀【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在本學期的課文中,我們認識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請搶答他是誰?

他,盡心盡力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自己卻餓死長征途中。(老班長)

他,面對突如其來的洪水,將生的希望留給了別人,將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用血肉之軀鑄成了一座不朽的生命之橋。(老漢)

他,神機妙算,算天、算地、算人,三天內造出了十萬支箭,令妒忌他的人自嘆不如。(諸葛亮)

他,勇武機智,赤手空拳打死一頭大老虎。(武松)

他,有著一顆善良、堅定、執著,金子般的新,為了實現給非洲的孩子一口井這一夢想不懈努力!(瑞恩)

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普普通通的手藝人──刷子李。

二、解題,明確學習要求

讀題,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麼?(是個粉刷匠,專幹粉刷這一行,姓李。)那麼,如果做豆腐做得特別好的王師傅咱們可以叫他──豆腐王,張師傅泥人捏得特別好,咱們稱他──泥人張,是呀,在舊天津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稱呼。那麼,這篇課文我們的學習重點在那兒呢?

指導閱讀自讀提示,勾畫要點,補充自學要求:

⑴刷子李的技藝高超表現在哪些地方?

⑵作家馮驥才是怎樣寫出他技藝高超的?

⑶找出精彩語句,體會表達效果。

4、根據自學要求閱讀課文,對第一題勾畫圈點做批註,老師巡視,發現問題,點撥指導。

5、交流自學心得:⑴刷子李的技藝高超,也就是他的奇表現在哪些地方?

根據學生回答指導理解重點句,並指導朗讀:

他要是給您刷好一間屋子幹完活,身上絕沒有一個白點。

只要身上有白點,白刷不要錢。

幹活前,穿上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漿較上了勁。

可刷子李一舉刷子白得清爽。

啪啪聲裡雪白的屏障。

每一面牆刷完沒發現。

⑵那麼,作家馮驥才是怎樣寫出刷子李技藝高超的?請小組同學合作討論,把你們組總結出來的寫作亮點歸結出來,看哪個小組發現的最多。

引導歸納要點,學習寫作方法:

一波三折的敘事,引人入勝──起初,徒弟是半信半疑,但大半天下來,居然連一個芝麻大的粉點也沒發現,他真覺得這身黑色的衣服有種神聖不可侵犯的威嚴。正當徒弟對師傅佩服得五體投地時,卻突然發現刷子李褲子上有一個白點:師傅那如山般的形象轟然倒去。不料刷子李最後揭開謎底:那白點原來是黑褲燒了個小洞造成的,使刷子李的奇得到了一次次的渲染。

注重細節描寫,塑造人物個性──文中刷子李的黑衣黑褲,刷牆時嫻熟的動作,還有那個讓人吃了一驚的白點等細節描寫都使刷子李這個人物活了,神了。

採用對比手法,烘托人物形象──曹小三對師傅半信半疑的態度和主人公藝高膽大的自信進行對比,充分表達了作者對刷子李這個具有超凡技藝的奇人由衷的讚歎和肯定。

三、積累精彩語句,體會表達效果

1、談話:本文語言樸素,並且幽默傳神,極富表現力,無論是人物語言,還是敘述語言,都情趣盎然,簡潔傳神。同學在解決前兩個問題的同時,已經找出了不少精彩語句。現在不妨再讀一讀,選一句最精彩的推薦給大家,並說出你的理由。

學生再次閱讀,準備推薦。

2、交流精彩語句,體會表達效果,進一步學習如何運用人物描寫的方法。

3、摘抄精彩語句,嘗試記憶:可刷子李一舉刷子,就像沒有蘸漿。但刷子劃過屋頂,立時勻勻實實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只見師傅的手臂悠然擺來,悠然擺去,如同伴著鼓點,和著琴聲,每一擺刷,那長長的帶漿的毛刷便在牆面啪地清脆一響,極是好聽。啪啪聲裡,一道道漿,銜接得天衣無縫,刷過去的牆面,真好比平平整整開啟一面雪白的屏障。

記憶的第一階段:作者寫了刷牆時的哪幾個場景?(蘸漿、擺刷、效果)記憶的第二階段:每個場景作者是怎樣表述的?(學生聽讀每一句話)記憶的第三階段:把每句話連起來,力求準確,完成記憶。

四、課外延伸《泥人張》、《快手劉》任讀一篇。簡單介紹作者馮驥才及本文出處:馮驥才,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院長、著名作家。他長於天津,對這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懷著一種近乎狂熱的激情。他以學者式的淵博和填密,有條不紊為天津文化傾注著心血:他對天津的歷史文化遺存進行過搶救性考察;他寫過不少具有天津地域特色的小說,如《神鞭》《三寸金蓮》《俗世奇人》等,從而挖掘天津人的集體性格,展示這個城市的形態和靈魂。其實,這些已超越了學術範疇,它對延續歷史文脈、保持個性魅力、清晰城市形象、促進天津未來發展等,都具有深層的意義

同學們,這篇文章選自馮驥才的小說《俗世奇人》,在這本書中,作者筆錄了生活在市井俗間的一個個怪異人物,作者曾在本書的序言中寫道:筆錄奇人妙事,供後世賞玩之中,得知往昔此地之眾生相耶?在他筆下,技藝超絕的泥人張向我們走來,那一根鞭子闖天下的傻二向我們走來,三寸金蓮的裹腳女向我們走來,這一個個人物就如同一道道民族風景線,記錄著一段歷史,讓我們課後一起去讀讀這本書吧!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1.教學目標

1.理解成數的意義,會進行成數和分數、百分數之間的互相改寫。

2.能應用成數進行有關的計算,進一步提高百分數實際應用的能力。

2.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重點 理解成數的意義,正確解答有關成數的實際問題。

學習難點 能把成數轉化為百分數後,再根據解決百分數問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3.教學用具

教具準備:PPT

4.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5分鐘)

出示新聞訊息。

1.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產二成。

2.某商場因經營不善,今年的收入比去年減少一成。

3.今年某省參加大學聯考的學生中,男生佔六成。

請你選擇一句,說說它是什麼含義。

同學們解釋得到底對不對呢?學了今天這節課我們就知道了。

板書課題,進入新課。

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25分鐘)

1.理解成數含義。

學生預習教材第9頁1~3自然段。

(1)思考:什麼是成數?

(2)舉1~2例說明成數含義。

學生獨立預習後小組交流。

指名學生彙報預習情況。

教師小結。(根據學生彙報的成果適時講解、板書。)

2.教學例2。

(1)出示例2:某工廠去年用電350萬千瓦時,今年比去年節電二成五,今年用電多少萬千瓦時?

(2)認真讀題,理解題意。

①“今年比去年節電二成五”這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

②這道題是把誰看成單位“1”?

學生小組交流後彙報交流結果。

(3)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指名學生板演後集體訂正。

(4)總結提升。

有關“成數”的問題和前面學習的百分數問題相比,它們有什麼聯絡?

學生集體交流後,指名學生回答。

學案

學生閱讀新聞訊息,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

1.(1)預習教師佈置的內容並解決提出的問題。

(2)舉例說明成數的含義。

2.(1)學生思考例題。

(2)組內交流,談談自己對本題的理解。

(3)學生獨立列式解答此題。

(4)學生談談此題與百分數問題的關係。

三、鞏固練習(5分鐘)

完成教材第9頁“做一做”。

提出問題:把誰看作單位“1”?和例題相比,有什麼不同之處?

2.完成教材第13頁第4題。

四、總結收穫。(5分鐘)

1.說一說本節課的收穫。

2.佈置作業。

五、課堂小結

“成數”對學生來說是個陌生的詞語,教學開始,呈現幾則含有成數的例子,讓學生充分表達對句子含義的理解,由此引出本節內容,激發學生學習新知的慾望。教學中,主要採取“放”的形式,首先讓學生預習教材,並通過小組交流理解“成數”的含義;其次,讓學生根據例題進行分析,獨立列式計算;最後,通過對比,總結出成數問題與百分數問題的關係,調動了全體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

六、課後習題

1.把下面的“成數”改寫成百分數。

三成(30%)六成(60%)

七成五(75%)十成(100%)

2.把下面的百分數或分數改寫成“成數”。

40%(四成) (七成)

(九成五)85%(八成五)

3.李阿姨家今年的棉花因蟲害嚴重,比去年減產了一成,去年的產量是450千克。李阿姨家今年的棉花產量是多少千克?

答案:450×(1-10%)=405(千克)

答:李阿姨家今年的棉花產量是405千克。

4.文化國小有學生1200人,只有一成五的學生沒有參加意外事故的保險。參加了保險的學生有多少人?

答案:1200×(1-15%)=1020(人)

答:參加了保險的學生有1020人。

板書

成數

三成 = 3/10 =百分之三十

五成= 5/10 = 百分之五十

教學設計方案 篇10

學習目標:

1、 學會收集和整理材料,瞭解狼的生物特性;

2、 通過對資料的歸納分析,總結出人們對狼的情感態度及變化及其原因。

3、 培養學生辨證看問題的態度;

4、思考與探究:狼形象在人們眼中的轉變,通過討論訓練學生的思辨能力和表達能力。

5、激發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願望;

重點:目標1、3。 難點:目標2、4

教學方法:探究、研討。

收集整理有關狼的成語、俗語、歇後語、故事等各方面的資料,

一、 匯入 我的自白:

今天我們課上有幸請到了一位神祕嘉賓,它是誰呢?讓我們先來聽聽它的自白。

二 瞭解狼。

我的檔案:

狼這個動物我們說熟悉也很熟悉,經常在電視上看到它的身影,說陌生也很陌生,因為它畢竟離我們的現實生活有些距離。那麼對它我們到底瞭解多少呢?一起來為它填寫一份檔案。

三 辯證地看待狼。

我的煩惱:雖說生物界的狼英勇無比,可是絕大數人還是會“談狼色變”,對狼充滿恐懼與厭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