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三年級語文《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1.27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三年級語文《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小三年級語文《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

國小三年級語文《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2、聯絡已學課文和生活經驗加深對寓言的理解。

3、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課時劃分:

一課時。

教具準備:

陶罐和鐵罐各一個。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大家看一看,老師講臺上擺的是什麼?板書(陶罐和鐵罐)

2、這節課我們就來學一學在這兩個罐子之間發生的故事。

3、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邊聽錄音,邊在每個自然段的前面標上序號。並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生自由發言。

3、師歸納。

國王的御廚裡有一隻陶罐和鐵罐,鐵罐仗著自己堅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若干年後,陶罐從廢墟里挖出來依舊精美,而鐵罐卻被氧化得無影無蹤了。

三、學習1——9自然段瞭解陶罐與鐵罐的性格特點。

1、聽1——9自然段的錄音思考:這幾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麼?(鐵罐自命清高,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

板書:奚落

2、哪一位同學來說一說“奚落”的意思。

奚落:用尖刻的話數說別人的短處,使人難堪。

3、這幾個自然段也就是常講鐵罐常常用尖刻的話數說陶罐的短處。

4、請同學們自讀課文思考:

①陶罐的短處是什麼?鐵罐又是憑什麼來奚落陶罐的?

②鐵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話數說陶罐的短處(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

③面對鐵罐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樣回答的呢?

請同學們邊讀就邊把有關的句子用橫線畫出來。

5、生回答老師的問題

6、小黑板出示對話,體會各自態度。

①“你敢碰我嗎?陶罐子!”

陶罐一開口就是“你敢碰我嗎?”它的意思就是陶罐敢不敢碰它,<不敢>。它根本就沒有把陶罐放在眼裡,它稱呼陶罐“陶罐子”直呼其名,說明它有沒有禮貌?<沒有>。請同學們在課文中找出一個能夠體現鐵罐態度的詞來。<傲慢>。面對鐵罐的傲慢無理,陶罐又是怎樣回答的呢?“不敢,鐵罐兄弟”。陶罐有沒有生氣?<沒有>。它不但沒有生氣,還很禮貌地稱呼它為兄弟,並承認自己不敢碰它,說明陶罐怎麼樣?<很謙虛>。

②請同學們自學後面的句子,看看這些句子體現了陶罐和鐵罐怎樣的態度?鐵罐:傲慢、狂妄陶罐:謙虛、忍讓、不驕傲不自卑

③請同學們看到書101頁的'插圖,看一看,哪個罐子是陶罐,哪個是鐵罐,為什麼呢?

7、指導朗讀1——9自然段。

①通過1——9片段段的學習,我們瞭解了陶罐和鐵罐不同的性格特點,鐵罐的傲慢、狂妄,陶罐的謙虛、忍讓、不驕傲不自卑。我們就來分角色把1——9自然段讀一讀。

②注意:讀的時候要讀出鐵罐的傲慢、狂妄,讀出陶罐的謙虛。

③分角色朗讀:男生讀鐵罐說的話,女生讀陶罐說的話。敘述的語句就由老師朗讀。

④請兩位同學把剛才讀的內容演一演。

四、總結1——9段、學習10——17自然段。

鐵罐自以為堅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二者就發生了爭吵,最後以不歡告終,隨著時間的變化,故事又有什麼變化,請大家快速的默讀10——17自然段,並思考:

1、許多年過去了,陶罐是什麼樣子?鐵罐呢?(陶罐依舊和以前一樣,光亮樸素、美觀。)(鐵罐被氧化消失的無影無蹤。)

2、當人們發現陶罐時,人們的態度怎樣?為什麼呢?(高興、驚訝)(它是古代的東西、很有價值)

當年被鐵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卻成了很有價值的文物被人們永久的儲存下來,(板書:永久)。而當年狂妄自大的鐵罐卻被氧化消失得無影無蹤(板書:氧化)。當初鐵罐有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結果呢?

(沒有,因為它只看到自己堅硬的一面,而沒有看到易氧化的短處;同樣陶罐也只看到自己易碎的一面,而沒有正視自己易儲存的一面。)

3、從這則寓言中我們明白了什麼道理?聯絡學生的課文和聯絡生活實際談一談。

五、總結課文

完成小黑板上的練習

這則寓言採用了手法將陶罐和鐵罐人格化,通過人格化的描寫,告訴人們看待問題要,任何事物都有和。不能用自己的和別人的比,更不能因此而。

六、作業:

把故事講給弟弟妹妹聽,告訴他們看問題要全面,不能用自己的和別人的短處比,更不能因此而驕傲。

板書設計:

陶罐易碎——→永久

忍讓↑↓奚落

鐵罐堅硬——→氧化

國小三年級語文《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2

課前準備

①多媒體課件。

②生字卡片。

③一曲節奏舒緩的樂曲。

④學生預習課文,在課文中畫出生字,標好每一自然段的序號,讀讀課文。

第一課時

形象揭題,瞭解特點

①出示多媒體課件:展示陶罐和鐵罐,讓學生了解他們質地、特點。

②板書課題,學習生字“陶”的音、形、義。指名讀題。

朗讀感悟,初識生字

①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a.學生彙報自己預習的情況:讀了幾遍書。

b.鼓勵學生大膽讀書。請願意讀的同學開火車讀課文。

c.學生評議讀書情況,把容易讀錯的生字帶大家多讀幾遍。教師相機小結:讀書首先要把每個字音讀準。

②再讀課文。

a.激勵學生積極讀書:覺得能讀得比剛才幾位同學還要好的舉手!請2位同學分別讀課文1至9自然段和10至17自然段。

b.其他同學繼續做評委,聽後評議。教師相機小結:讀書要正確、流利,不多字,不少字,不回讀,不錯讀。

③默讀課文,瞭解大意。

a.通過讀課文,你知道了什麼?比比誰知道得多。

b.學生交流。教師注意激勵學生,剛讀課文,就知道這些內容,好!

④品讀課文,體驗情感。

a.課件顯示課文第一自然段,請同學朗讀第一自然段。教師操作課件,將這一段中的“驕傲”、“奚落”2個詞語點紅。

b.課件顯示鐵罐傲慢無禮的樣子,教師點撥理解;“奚落”是什麼意思呢?鐵罐為什麼要奚落陶罐呢?請你把下面鐵罐的話連起來讀讀體會體會。然後同座互相配合讀一讀,看能不能學到鐵罐的神態、動作讀出“奚落”的語氣。

c.教師啟發:面對鐵罐和奚落,陶罐是怎樣的呢?課件顯示陶罐笑眯眯的樣子。請你把下面陶罐的話連起來讀讀體會體會。然後同座互相配合讀一讀,看能不能學到陶罐的神態、動作讀出他的謙虛剋制。

d.請3位同學分角色朗讀課文1至9自然段。評議後,同座再練習分角朗讀。

複習鞏固

①認讀課文1至9自然段裡出現的生字。

②交流記憶這些生字字形的方法,教師小結:可以利用形聲字特點來記,可以利用熟字來記。

③練習用這些生字擴充套件組詞。

指導寫字

①出示1至9自然段裡要求會寫的生字,開火車認讀並說出課文中的詞語。

②課件出示生字,讓學生觀察並分組,說出分組的依據。

③引導分組觀察:“陶、謙、嘴、惱、吵”都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的字。“怒、感”都是上下結構、上長下短的字。“虛”是半包圍結構的字,注意第三筆是“ ”。

④教師播放音樂,學生做好寫字準備。

⑤學生提出需要教師指導書寫的字。

教師範寫學生提出的字。

⑥學生練習寫字,教師巡視,進行輔導。

⑦展示學生寫的字,互相評議。

第二課時

感悟寓意,拓展延伸

①分角色朗讀課文1至9自然段。

②教師小結過渡:傲慢無禮的鐵罐和謙虛剋制的陶罐有什麼樣的結局呢?

③教師與合作學習課文10至17自然段。

a.課件顯示第10自然段,點紅“流逝”,學生利用近議詞來理解。教師引導學生聯絡課文句子來理解“時間在流逝。

b.許多年代過去後,陶罐和鐵罐怎麼樣了呢?引導學生抓住“光潔、樸素、美觀、很有價值、影子也沒見到”等詞語朗讀理解。

c.感興趣的同學課後可以去查詢資料,瞭解鐵罐為什麼連影子都不見了。

④分角色朗讀全文。

⑤讀了這個故事,你想到了什麼呢?

複習生字,練習寫字、抄寫詞語

①認讀課文10至17自然段裡出現的生字。

②交流記憶這些生字字形的方法,教師小結:可以利用形聲字特點來記,可以利用熟字來記。

③練習用這些生字擴充套件組詞。

④出示課文10至17自然段裡要求書寫的字,開火車認讀並說出課文中的詞語。

⑤課件出示生字,讓學生觀察並分組,說出分組的依據。

“捧、值”都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的字。“樸”是左右結構、左右相等的字。“荒、素”都是上下結構、上短下長的字。“受”是上中下結構的字,可聯絡古文字感受字形:一隻手拿著一個像盤子樣的東西交給另外一隻手。

⑥教師播放音樂,學生做好寫字準備。

⑦學生寫字,寫完與範字對照,學會自我糾正。教師巡視,進行個別輔導。

⑧展示學生寫的字,互相評議。

⑨抄寫詞語表中的詞語。

拓展練習

①抄寫課文中表現陶罐、鐵罐神態和動作的詞句。還可以抄寫課文中其他你認為寫得好的詞句。

②和同學合作把這個故事演一演。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