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寶回家真奇妙》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2.03W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連線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搬寶回家真奇妙》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搬寶回家真奇妙》教學設計

一、學習方式

此課是指導學生在網際網路上查詢到所需的網頁,並將整個網頁或是網頁上的圖片、文字下載到本計算機上的方法,操作性比較強。從教材的教學內容來看,看似比較簡單,但如果在教學中只讓學生單純為掌握知識而學,會造成學生查詢資訊、儲存資訊的盲目性,因此這節課,應採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結合當前普遍提倡的學科整合,充分將資訊科技知識的學習與國小語文學科整合,讓學生在自主式探究學習中真正掌握資訊的下載。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學習資訊科技的興趣,同時又培養了學生在網上有目的的獲取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

二、學習任務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學習掌握了瀏覽器的使用及如何利用中文搜尋引擎查詢相關網頁後,掌握怎樣快速地儲存、下載網頁中的圖片、文字資料,培養其正確的操作技巧。但這節課重在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特別是培養學生正確在網上查詢資料,並有目的進行篩選、整理的能力,並將此作為本節課教學的發展目標。

三、學習起點能力

在學習本節課前,學生已經以“關注我們的地球,保護人類生存的家園”為主線,學習掌握了使用瀏覽器瀏覽網頁,利用位址列或是歷史記錄按鈕實現不同網頁之間的跳轉,並學會了利用收藏夾將自己喜歡的網址收藏,這節課是在學生以有知識技能的基礎上,進一步培養學生收集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並能夠以不同的方式發出自己保護地球,保護環境的倡議。

四、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讓學生掌握儲存整個網頁,從網上下載圖片、文字資料的方法。

(二)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在網上迅速蒐集資訊、儲存資訊、整合資訊的能力;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初步培養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的能力,培養學生保護環境,愛護地球的環保意識和主人翁意識。

五、教學重點、難點

使用另存為儲存一個完整的網頁;將文字、圖片進行分類整理。

六、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媒體(資源)

教學方式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聯絡語文學科,提出整合任務)

1、請學生回憶已學過的一篇課文《只有一個地球》,談論學習課文後的心得體會,然後通過讓學生觀看地球的溫室效應、水土流失等畫面,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

2、採用先由學生質疑,再師生共同歸納的方法有意識的引導學生提出“我作為新世紀的小主人,應採取各種措施來保護我們的地球。”向學生提儀用計算機制作一份圖文並茂的電子作品,作為倡議書。

3、讓大家提出可能有的困難,共同引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上網查詢地球被破壞的有關圖片、文字等)揭示課題,明確學習目標。

學生談論

學習體會

觀看課件

學生質疑

學生列出製作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即明確本節課要完成的學習任務)

計算機,多媒體視訊投影儀,CAI課件。

任務驅動式教學法,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並由此驅動學生去學習新知識,解決新問題。

二、教學新課

(一)怎樣儲存一個完整的關於保護地球知識的網頁。(版書以上內容)

“同學們以前都在WORD中儲存過檔案,學會了將一個WORD文件另存為另一個文件,網頁的儲存和文件的另存為有許多相似之處,同學們能不能試著用這種方法將整個網頁儲存下來?”

強調其中的注意事項:

1、儲存型別框中,選擇“Web頁,全部(*。htm;*。html)

2、開啟存放網頁的資料夾會發現多了一個和儲存檔名相同的資料夾,資料夾裡存放的是該網頁中包含的全部圖形檔案。

(二)怎樣從網上下載一些自己想要的地球現狀的圖片、文字資料。

(版書以上內容)

“請同學們各自結合教材上的內容,操作計算機,先自己學習,然後同位之間、小組之間共同討論,把這些問題初步解決。”

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要結合教材上的內容,二是邊看書邊操作,對一些不明白的地方作好標記。(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請同學們彙報小組內的學習成績,並提出不明白的問題”

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問題。

(三)製作自己的作品

(板書以上內容)

“現在請同學們自己動手,上網查詢資料並下載到自己的計算機中,然後經過自己的簡單處理、組合,製作自己的作品,但要注意三個問題:一是在下載資料之前先要確定自己的製作主題;二是從網上要有目的的下載資料;三是在製作自己的作品時,一定要對下載的資訊篩選後再進行組合。”

自己尋找儲存網頁的方法,在計算機上操作,並回答。

邊看書邊操作,討論交流並記錄不明白的問題

彙報學習成績,提出問題。

學生下載資料,製作自己的電子作品

人手一臺計算機,並且都已接入Internet。

啟發式教學,使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完成意義建構

學生自主探究

小組合作學習

自主探究完成學習任務。

三、總結評價(評價交流,突出資訊科技學科教學目標)

“同學們,這節課大家通過自己的努力,已經掌握瞭如何迅速的`查到自己想要的網址,並能夠獨立地從網上下載各類資料,包括圖片、文字等,大部分的同學還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對自己儲存的資訊進行簡單處理、組合,製作出基本滿意的電子作品,下面誰願意將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大家看”

要求學生對作品的相互評價

“這節課,同學們做的非常棒,課後教師希望大家可以再到網上查到更多、更精彩的資料,爭取創作出更加漂亮、合理的倡議書,給人類以啟迪,讓我們共同攜起手來,保護我們共同的、唯一的家園──地球!”

學生個個躍躍欲試。

展示個別學生作品

學生互相評價

泰豪多媒體網路教室系統,多媒本視顰投影儀。

分組展示,體現小組學習的優越性

七、教學反思

《搬寶回家真奇秒》這節課以讓學生學會下載網頁上的圖片、文字等資料為目的,是一節操作性比較強的課,在這節課的設計時,我想到了將主題活動引入了課堂教學,並積極探討現在較為關注的學科整合,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完成一項主題活動,使學生在主題活動中逐步學習與掌握相關的資訊科技,培養利用資訊科技完成學習與研究的方法與策略。因為是以活動為主線時,這節課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可以較好的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如語言表達能力,分析綜合能力等。但是,放任活動也容易搞不清學生對各部分知識掌握程度。因此,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制定了這樣的教學步驟,一創設情境,二提出問題,三自主學習。在提出問題這一環節,學生提出了很多與這節課教學目標關係不大的問題,這是我意料之外的,如果讓學生回到課堂中來,當時我猶豫了片刻,這也是我們許多青年教師容易遇到的問題,就是線放開了,卻不知如何收回,這時我忽然想到了讓學生小組討論篩選最重要的三個問題,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又回到了課堂,明確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並以解決這幾個問題為學習任務。

這是一節主題活動課也是一節學科整合課,我們知道現代資訊科技課在資訊科技與各學科結合的過程中,起到了對各學科整合的支援作用是毋庸質疑的了。但在整合發展的初級階段,偶爾上一、二節課整合課,往往由於學生的資訊科技水平參差不齊,這樣的課往往使一節課內學生的學習成果產生較大的懸殊,例如同樣的時間內,有的學生可以將下載的資料用Powerpoint做出一份精美的簡報,有的學生在Word中記錄了圖文並茂的研究報告,而有的學生只是在查詢相關資料。但是相信隨著整合的深化,當各學科與資訊科技整合型課越來越多、越來越好時,這種情況就不會再發生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