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化石吟教學設計範文

來源:才華庫 1.31W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七年級上冊化石吟教學設計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七年級上冊化石吟教學設計範文

七年級上冊化石吟教學設計1

教材簡析

1、《化石吟》是一首科學詩,寫科學家通過研究化石,展現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從而讚美了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

本單元重在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而《化石吟》作為第一篇課文,應是引導學生走進科學宮殿的前奏。它以詩的形式寫科學的內容,也正是許多學生所喜歡的。所以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探究科學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熱愛科學的熱情。

2、《化石吟》也是一首語言優美的詩歌,節奏鮮明,聲調和諧,感情豐富。應指導學生反覆誦讀,細細品味。體會作者由衷的讚美之情,感受詩歌的韻律之美,激發學生熱愛文學的熱情。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內容,體會感情。

2、理清結構,揣摩語言,展開合理的聯想和想像。

3、增強求知慾,培養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教學重點

1、在朗讀中體會詩歌的節奏、音律之美。

2、發揮聯想和想象,認識科學的神奇和人類的偉大。

教學難點

聯絡生物學的相關知識,啟用聯想想像思維,深入理解詩歌內容。

關於教法

1、朗讀法:

詩歌教學首先應重在朗讀吟誦,詩歌節奏鮮明,聲調和諧,富有韻律美,同時運用擬人手法,以第二人稱“你”稱呼化石,親切自然,字裡行間流露出讚歎之情。引導學生反覆誦讀,感受情感之美和音樂美。

2、聯想想象法:

科學的探索同樣需要豐富的想象。依據現存的化石推測逝去的世界,依據科學的分析想象神祕的故事,在合理的聯想想象中引發學生的思考,激發他們濃厚的科學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望。

3、討論點撥法:

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自主的探究詩歌的內容和首尾呼應的結構美。

課前準備

1、利用網路或書籍查閱有關化石的資料。

2、結合生物課瞭解生物的進化,化石的形成。

教學流程

一、匯入新課

投影電腦中的關於古生物恐龍的圖片,從“侏羅紀公園”開始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整體感知

1、教師配樂範讀課文。

2、學生掌握生字詞。

3、初步朗讀。

三、指導閱讀

可以抓住題眼“吟”,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把握內容,體會感情,甚至將結構安排,前後呼應等知識一併解決,在不斷揣摩語氣語調、節奏快慢過程中,水到渠成的引出來。

四、揣摩研讀

1、從詩中找出你喜歡的一句,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2、引導學生揣摩品味詩歌語言的形象、精煉。

五、拓展運用

1、聯想想象:展示古代生物猛獁的資料,推測猛獁的死因。鼓勵學生勇於探究,合理想像,生動描述。

2、表達感受:面對這幅猛獁圖片,你有什麼感受呢?請用一兩句詩來表達。

在這首詩中的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讓學生去想、去說、去讀,不只侷限於語文這一小的知識圈子中使語文知識和自然、地理知識有機結合起來,這樣會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六、教師小結

科學家研究儲存了古生物生命資訊的化石,從中窺見了億萬年前像奇幻的神話一樣的生物世界。

詩人張鋒以一首科學詩《化石吟》,飽含感情的讚頌了會講話的奇異的化石,引領我們去遨遊那遠古洪荒、滄海桑田。在自然面前,生命是何等的脆弱;在科學麵前生命又是何等的神奇!同學們,願這首詩不僅給你們帶來文學的享受,也給你們帶來探索科學世界的動力。

七、佈置作業

收集有關化石的文字資料、圖片等。

七年級上冊化石吟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積累奇幻、蔥蘢、幽雅、歎服、海枯石爛、日轉星移等詞語。

2、瞭解化石展現的億萬年前奇幻的生物世界。

能力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的節奏韻律之美和前後照應的結構特點。

2、學習快速默讀、篩選、概括要點的閱讀方法。

德育目標:培養對生物進化的興趣和愛科學愛文學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反覆誦讀,感受詩歌的思想感情和節奏韻律之美。

三、教學難點

聯絡生物學的相關知識,啟用聯想想像思維,深入理解詩歌內容。

四、教學方法

1、朗讀法。

2、聯想想像法。

3、討論點撥法。

五、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每當走進自然博物館,面對復原的古生物時,思緒總會把我們帶進曾留下生命痕跡的遠古洪荒。冰冷的化石卻是昨日生命資訊的演繹,敘說著億萬年前那奇幻的神話。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首讚頌化石的抒情詩《化石吟》。

二、解題

《化石吟》是一首科學詩。科學詩是以詩的`形式寫科學內容,全詩寫科學家通過研究化石,展現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從而讚美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吟是古詩中的一種體式,內容多有悲愁慨嘆之意,形式上比較自由活潑,如同散文中的隨筆,可以不拘一格。這裡是讚頌的意思。

三、暢讀詩歌,整體感知

1、學生輕聲朗讀,勾畫並疏解字詞,初步感知詩歌內容。

2、教師感情飽滿地範讀全詩,學生感受其中對自然高妙的讚歎和節奏韻律之美。

3、學生自由誦讀,結合生物學知識理解詩歌內容。

思考:

(1)化石作為地球上曾經有過的生命之軀的證據,引發人們無限的遐思。詩人是怎樣開啟讀者思維閘門的?

(2)體會第3節中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在行文中的作用。

(3)摘錄出詩中4、6兩節的比喻句各一例。

(4)第3節中的你具體指代什麼?能否改成他,為什麼?

(5)化石重視的逝去萬載的世界是一個怎樣的世界?沉睡億年的石頭說了什麼話?

(6)全詩七節的思路層次是怎樣安排的,請簡要概括。

4.學生集體誦讀全詩,讀出對自然高妙的讚歎。

四、探究研討

1、指名學生誦讀第1節,思考:詩歌以四個問句開篇卻並未作答,但已暗含了生物進化的歷程,詩行中提到的幾個最早的生物依次指什麼?請結合你所蒐集到的生物學知識,談談有關生物進化的話題。

明確:依次指無頜魚類、鳥類的祖先,兩棲類的祖先和被子植物。

2、詩的第二節和最後一節構成什麼關係,這樣安排結構有什麼特點。

提示:逝去萬載的世界又重現,照應逝去萬載的世界可會重現沉睡億年的石頭說了話,照應沉睡億年的石頭能否說話。這兩節的後兩句也互相照應。可以說,第7節是對第2節的回答。

3、復原的恐龍、猛獁彷彿在引頸長吼詩句會引發你作何感想,請就你搜集到的資料給大家講講有關恐龍和猛獁的情況。

4、化石的故事令人神往、驚訝,閱讀全詩請選擇一種化石,合理想像,寫一段故事,體裁不限。

熱門標籤